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东沙罐坪气田石炭系储层裂缝识别与预测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建林 徐国盛 +2 位作者 严维理 杨斌 周存俭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9-52,58,共5页
四川盆地川东地区石炭系碳酸盐岩气藏天然气储量十分丰富,然而储层总体物性差、非均质强,裂缝发育范围及状况成为制约气井产能的关键因素。根据区内沙罐坪气田石炭系储层岩心裂缝发育情况,将其划分为裂缝发育段、裂缝较发育段和裂缝不... 四川盆地川东地区石炭系碳酸盐岩气藏天然气储量十分丰富,然而储层总体物性差、非均质强,裂缝发育范围及状况成为制约气井产能的关键因素。根据区内沙罐坪气田石炭系储层岩心裂缝发育情况,将其划分为裂缝发育段、裂缝较发育段和裂缝不发育段。通过分析其常规测井系列的特点,研究储层裂缝所对应的测井响应特征,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3种裂缝发育模式作多元判识,得到了3类裂缝的判别关系式,回判率达到98。然后利用该模型对研究区内各井裂缝的发育程度进行了判识,并在平面上对裂缝发育状况进行了预测评价。储层裂缝预测结果与各井钻井显示、测试情况较为吻合。该模型在沙罐坪构造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也为其他地区储层裂缝识别与预测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罐坪气田 石炭纪 气藏 储集层 裂缝(地质) 识别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电自控天然气真空相变炉在川东气田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付蓉 文明 张丽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2-103,共2页
常压天然气水套加热炉是气田上常用的加热炉,但存在传热效率较低、能耗较高等问题。为此,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天然气真空相变炉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经在川东气田现场应用证明,其具备安全、节能、耐用、无电自控等优点,具有良好的技术性... 常压天然气水套加热炉是气田上常用的加热炉,但存在传热效率较低、能耗较高等问题。为此,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天然气真空相变炉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经在川东气田现场应用证明,其具备安全、节能、耐用、无电自控等优点,具有良好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效益,在气田开发中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套加热炉 无电 自控 天然气真空相变炉 加热设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东-五彩湾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气藏勘探进展 被引量:15
3
作者 靳军 刘洛夫 +2 位作者 余兴云 吴晓智 杨迪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1-23,共3页
为进一步加大对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这一新型储层的研究力度,依据前人的认识和勘探成果,通过对该盆地陆东—五彩湾地区火山岩岩性特征、生烃潜力、储盖组合的深入研究,结合多种资料的分析结果,建立了该区的岩性岩相识别模式,划分了... 为进一步加大对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这一新型储层的研究力度,依据前人的认识和勘探成果,通过对该盆地陆东—五彩湾地区火山岩岩性特征、生烃潜力、储盖组合的深入研究,结合多种资料的分析结果,建立了该区的岩性岩相识别模式,划分了有利火山岩分布范围,开展了整体研究,并优选目标实施钻探获得了成功。以滴南凸起为主攻目标,其中,滴西14井是整体解剖滴南凸起后优选钻探的第一口预探井。该井射开石炭系压裂后,获日产天然气16×104m3的高产工业气流,发现了滴西14井石炭系火山岩天然气藏。该气藏属基岩块状气藏,依据岩相识别模式圈定含气面积37km2,预测天然气地质储量642×108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陆东-五彩湾地区 石炭纪 火山岩 气藏 勘探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暂堵带压换阀技术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27
4
作者 黄桢 王锐 杜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9-80,83,共3页
为了安全地解决井口隐患,在川东沙罐坪气田罐31井首次采用四川油气灭火中心引进的最新技术——冷冻暂堵技术来实施暂堵带压换阀。该技术是将特殊的暂堵剂逐层注入各层套管环空和油管内部,冷冻后可同时将各环空和油管水眼暂堵,达到以不... 为了安全地解决井口隐患,在川东沙罐坪气田罐31井首次采用四川油气灭火中心引进的最新技术——冷冻暂堵技术来实施暂堵带压换阀。该技术是将特殊的暂堵剂逐层注入各层套管环空和油管内部,冷冻后可同时将各环空和油管水眼暂堵,达到以不压井方式来更换井口1、2、3号闸阀的目的。此项技术在国内属首次成功应用,并且为保护油气层而需要进行带压整改井口又找到了一项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 暂堵 带压 套管 油管 修井 完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江-梁平台内海槽东段长兴组礁滩相储层识别标志及其预测 被引量:23
5
作者 张兵 郑荣才 +4 位作者 文华国 胡忠贵 罗爱军 文其兵 朱宜新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3-284,共12页
川东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滩储集体位于开江—梁平台内海槽东段。研究区发育有台内海槽(深水盆地)、台地前缘缓斜坡、台地边缘生物礁滩和开阔台地四个相带,其中台地边缘生物礁滩相地层为最重要的油气勘探层段。长兴组储层岩性主要为礁... 川东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滩储集体位于开江—梁平台内海槽东段。研究区发育有台内海槽(深水盆地)、台地前缘缓斜坡、台地边缘生物礁滩和开阔台地四个相带,其中台地边缘生物礁滩相地层为最重要的油气勘探层段。长兴组储层岩性主要为礁滩相白云岩,具有分布面积广和厚度较大的特点。综合利用地质、钻井、地震等资料,并以岩芯观察描述、薄片鉴定和沉积相分析为依据,建立了识别礁滩相储层的测井相和地震相模型。在地震相模型中,确定地震剖面中波阻杂乱、中断和下拉的烟囱效应,是寻找礁滩相储层和气藏的有效标志。在此基础上,以建立礁滩体地质模型作为预测有利生物礁滩相带的地震反演约束条件,结合地质资料预测的有利生物礁滩储集体及白云岩厚度分布图,最终圈定出有利储层发育区和优选勘探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江—梁平台内海槽东段 上二叠统长兴组 生物礁滩 测井相 地震相 下拉现象 烟囱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江—梁平台内海槽东段长兴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被引量:14
6
作者 董霞 郑荣才 +3 位作者 罗爱军 蔡家兰 朱宜新 陈守春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24-1130,共7页
通过沉积相和层序地层分析,将开江—梁平台内海槽东段长兴组层序划分为一个Ⅱ型三级层序和陆棚边缘(SMST)、海侵(TST)和高位(HST)三个体系域。以体系域为等时地层单元编制的岩相古地理图,表明四川盆地东北部晚二叠世长兴期碳酸盐岩沉积... 通过沉积相和层序地层分析,将开江—梁平台内海槽东段长兴组层序划分为一个Ⅱ型三级层序和陆棚边缘(SMST)、海侵(TST)和高位(HST)三个体系域。以体系域为等时地层单元编制的岩相古地理图,表明四川盆地东北部晚二叠世长兴期碳酸盐岩沉积具有槽—台相间的古地理格局,其中:SMST沉积时,研究区自西南向北东方向依次发育有开江—梁平台内海槽和川东北开阔台地相带;TST沉积时,海水由西北往东南向侵进,各种沉积相带发育齐全,在槽—台相间的古地理格局背景上,于槽—台过渡带发育有台地边缘生物礁和浅滩相带,该相带也是最有利储层发育的相带;HST沉积时的沉积特征和展布格局与TST时期基本一致,但因受到晚二叠世末期构造抬升和侵蚀作用影响,所保存的地层很薄,台地边缘生物礁和浅滩基本不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江—梁平台内海槽 上二叠统长兴组 沉积相 层序地层学 岩相古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大巴山前缘黄龙组古岩溶储层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9
7
作者 文华国 郑荣才 +4 位作者 沈忠民 张兵 蔡家兰 罗爱军 朱宜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89-795,共7页
南大巴山前缘黄龙组古岩溶储层划分为弱溶蚀岩溶岩、中等溶蚀多孔状岩溶岩、强溶蚀角砾状岩溶岩和强溶蚀交代的次生灰质岩溶岩等4种类型,以非溶蚀岩为对比参照物,系统分析了各类岩溶岩的锶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岩溶过程中的87Sr/86Sr值... 南大巴山前缘黄龙组古岩溶储层划分为弱溶蚀岩溶岩、中等溶蚀多孔状岩溶岩、强溶蚀角砾状岩溶岩和强溶蚀交代的次生灰质岩溶岩等4种类型,以非溶蚀岩为对比参照物,系统分析了各类岩溶岩的锶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岩溶过程中的87Sr/86Sr值,具有从渗流-活跃潜流带的正偏移,至静滞潜流带逐渐转化为强烈负偏移的演化趋势;在同一岩溶水流体的水-岩反应体系中,基质组分相比角砾对87Sr的富集作用更强,而次生灰质岩溶岩相比白云质岩溶岩缺乏富集87Sr的锶同位素分馏效应;不同成因类型和溶蚀强度的岩溶岩具有高87Sr/86Sr值特征,主要与参与古岩溶作用水-岩反应的古陆地下水富87Sr壳源锶的注入以及白云质基质岩对87Sr具有强富集作用有关。各类岩溶岩锶同位素特征,可为预测和评价研究区黄龙组古岩溶储层发育条件及时空展布规律提供地球化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岩溶储层 锶同位素 地球化学 岩溶流体 黄龙组 南大巴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中地区侏罗-白垩系优质储层形成机理 被引量:4
8
作者 袁海锋 徐国盛 +2 位作者 董臣强 王军 陈春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17,136-137,共4页
准噶尔盆地中部Ⅲ区块侏罗-白垩系储层埋藏深度为5800~6100m,具有较好的孔渗性,为一套深层优质储层。为探讨其形成机理,在对该区侏罗-白垩系储层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铸体薄片观察、成岩序列划分、能量场分析、盆地模拟等方法对... 准噶尔盆地中部Ⅲ区块侏罗-白垩系储层埋藏深度为5800~6100m,具有较好的孔渗性,为一套深层优质储层。为探讨其形成机理,在对该区侏罗-白垩系储层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铸体薄片观察、成岩序列划分、能量场分析、盆地模拟等方法对该套储层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①水动力较强的沉积砂体是深部储层发育的基础;②低地温场的存在可有效滞后成岩作用的发生,使原生孔隙得以保存;③晚期快速埋藏,导致地层欠压实,并进而产生异常高压,使储层在埋藏很深的情况下仍具有较高的孔渗性;④早期淡水溶蚀和晚期有机酸溶蚀作用,较大地改善了储层物性;⑤适量的环边绿泥石也对储层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在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才使得该套储层在埋藏很深的情况下,仍不失为一套优质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中部 侏罗纪 白垩纪 深层 储集层 形成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介质中储层波场特征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勇 肖富森 +2 位作者 马廷虎 李义明 谭勇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15,176,共3页
根据双相介质弹性波方程,并对弹性波方程进行分离得到了膨胀波方程。利用高阶差分对膨胀波方程进行数值模拟,边界处理采用完全匹配层的吸收边界条件,算法实现了任意高阶差分和自动加载边界条件的纵波方程正演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双相... 根据双相介质弹性波方程,并对弹性波方程进行分离得到了膨胀波方程。利用高阶差分对膨胀波方程进行数值模拟,边界处理采用完全匹配层的吸收边界条件,算法实现了任意高阶差分和自动加载边界条件的纵波方程正演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双相各向同性介质中存在快纵波、慢纵波,两种纵波有明显的区别,快纵波的速度远大于慢纵波的速度。在分界面上,快纵波要产生透射快纵波、透射转换慢纵波,反射快纵波、反射转换慢纵波。慢纵波具有很强的衰减性,耗散系数越小,慢纵波越明显,反之亦然。该算法的高阶差分形式可以显著地降低数值频散,有效提高地震波正演计算的精度,适应性好,操作简便灵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介质 波动方程 波场特征 有限差分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相干体技术在识别小断层和裂缝中的应用——以川西地区沙溪庙组为例 被引量:20
10
作者 韦红 朱仕军 +1 位作者 谭勇 马廷虎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9年第5期362-364,共3页
在川西地区,裂缝是影响产能的关键,利用传统的相干研究方法很难识别出微小断层和裂缝的发育位置。地震相干体分析技术是三维地震解释及岩性分析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倾角、方位角和相干的叠加显示,除可以识别断层外,还可以预测裂缝发育... 在川西地区,裂缝是影响产能的关键,利用传统的相干研究方法很难识别出微小断层和裂缝的发育位置。地震相干体分析技术是三维地震解释及岩性分析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倾角、方位角和相干的叠加显示,除可以识别断层外,还可以预测裂缝发育带。利用体属性相干、倾角检测和方位角分析对川西地区沙溪庙组作相干处理,证实了该区高产气井的位置处于裂缝发育带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体分析 裂缝预测 断层识别 川西地区 沙溪庙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