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地形条件下毒害性气体扩散实时模拟与可视化——以四川盆地川东北高含硫气田为例
1
作者 姜云 李丁川 +3 位作者 沈若飞 李梅 张溶倩 李元琛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145,共10页
危化行业毒害性气体扩散模拟主要用于风险评估和环境评价,然而复杂地形下的气体扩散实时计算方法研究较少。四川盆地川东北地区罗家寨高含硫气田地处川渝山区,大部分生产设施靠近高密度人口区域,面临的安全环保风险挑战大。为了解决毒... 危化行业毒害性气体扩散模拟主要用于风险评估和环境评价,然而复杂地形下的气体扩散实时计算方法研究较少。四川盆地川东北地区罗家寨高含硫气田地处川渝山区,大部分生产设施靠近高密度人口区域,面临的安全环保风险挑战大。为了解决毒害性气体泄漏实时模拟与应急响应的现实需要问题,在系统分析高含硫气田毒害性扩散模型基础上,基于自动输入管线泄漏监测系统和气象系统的实时数据,提出了改进型复杂地形条件下的CALPUFF大气扩散模型计算方法,成功开发了川东北高含硫气田应急响应系统(Emergency Response/Management System,ERMS),有效支撑了高含硫气田的安全高效开发。研究结果表明:①通过改进CALPUFF模型参数文件,能够接入泄漏数据和气象数据,根据地形数据生成精细化三维风场,实现了泄漏气体扩散的实时动态计算;②该法适用于应急场景中的小尺度突发情况下的情景模拟,面向应急的毒害性气体模拟结果与环评模型结果基本一致;③该模型能够在2 min之内输出计算结果,满足了现场突发事故发生时实时快速计算和动态模拟的需求。结论认为,考虑复杂地形和实时监测的大气扩散模型实时计算方法有效解决了毒害性气体扩散实时模拟难题,研发的应急响应系统与泄漏监测系统、社区报警系统形成联动,为应急响应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高含硫气田 复杂地形 气体扩散模型 实时模拟 社区应急 数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油陆上首个高含硫气田国际合作项目开发理念及管理模式 被引量:15
2
作者 文绍牧 贾长青 +2 位作者 李宏 赵菲 陈耀礼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8-68,共11页
高含硫气藏安全清洁高效开发是世界性难题。2008年2月,成立川东北高含硫对外合作项目(CDB项目),是中国石油陆上首个高含硫天然气对外合作项目,目前已累产天然气超130×108m3,实现了安全清洁高效开发,其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为了充... 高含硫气藏安全清洁高效开发是世界性难题。2008年2月,成立川东北高含硫对外合作项目(CDB项目),是中国石油陆上首个高含硫天然气对外合作项目,目前已累产天然气超130×108m3,实现了安全清洁高效开发,其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为了充分总结高含硫气田安全清洁高效开发的经验,为国内高含硫气田开发生产提供借鉴,以川东北天然气国际合作项目为例,全面分析了高含硫气田在设计、建设、运行、应急响应的先进做法。研究结果表明:(1)在设计阶段,充分运用LPM、HAZOP-LOPA、冗余容错、QRA等风险识别和分析模型、方法、技术,有助于提升设计本质安全水平;(2)在建设阶段,遵循严格的程序开展设备材料等级划分及验收、A类设备材料关键控制节点及工厂验收测试、焊接管理、法兰管理、氦氮验漏等,保留大量过程资料,有助于实现设备材料质量、施工质量的可追溯性管理;(3)在运行阶段,应重视管理体系建设,研究表明,OEMS体系、AIM体系的实效运行,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能有效的管控人的风险、物的风险和环境风险;(4)在应急响应方面,组建完善的专职队伍,划分层级分明的应急响应等级,设定全员覆盖的有效避险地点,开展经常性的企地联动演练和常态化的应急设备测试,为高含硫气田安全清洁开发提供了有效的保障。结论认为,川东北高含硫国际合作项目是高含硫天然气开发从设计到运行全过程采用先进理念与管理模式的典型代表,其开发理念、生产运营和管理模式可以为国内外相同类型高含硫气田的安全清洁高效开发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硫气藏 国际合作 开发理念 管理模式 安全设计 质量管控 管理体系 应急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本企画与生命周期管理在油气田企业的结合应用——以西南油气田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国栋 郭永清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26-31,共6页
对于油气田企业来说,企业的成本构成不同于一般的生产性企业,其成本在油气田开发生命周期中逐步产生,为成本企画和生命周期管理的结合应用提供了基础。文章首先介绍了成本企画和生命周期管理以及油气田企业的成本管理特征;然后,以气田... 对于油气田企业来说,企业的成本构成不同于一般的生产性企业,其成本在油气田开发生命周期中逐步产生,为成本企画和生命周期管理的结合应用提供了基础。文章首先介绍了成本企画和生命周期管理以及油气田企业的成本管理特征;然后,以气田开发生命周期为导向确定不同阶段的成本企画重点;最后,将上述思路在具体的油气田实践应用,并与未采用气田开发生命周期管理的成本企画的同类油气田进行比较,以分析上述成本企画的有效性。为采用成本企画或生命周期管理或两者兼用的企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企画 生命周期管理 油气田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罗家寨高含硫气田钻完井技术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2
4
作者 贾静 张碧波 +7 位作者 张俊良 贾长青 陈思齐 张强 黄福良 雷震中 赵筠华 袁建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1-111,共11页
四川盆地高含硫化氢气藏储量规模较大,其安全绿色高效开发对于四川盆地千亿立方米天然气产能基地建设和国家“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但高含硫气田在钻完井过程中面临漏、涌、塌、卡、毒等工程技术挑战。为加快高含硫气田的安全绿... 四川盆地高含硫化氢气藏储量规模较大,其安全绿色高效开发对于四川盆地千亿立方米天然气产能基地建设和国家“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但高含硫气田在钻完井过程中面临漏、涌、塌、卡、毒等工程技术挑战。为加快高含硫气田的安全绿色高效开发,梳理了高含硫气田钻完井技术难点,开展了高含硫气井优快钻井工艺、完井工艺、井控工艺技术攻关与实践,创新形成了适用于高含硫气田钻完井工艺技术系列。研究结果表明:①首次将海上成熟的Trulink不停泵测斜工艺和随钻测井工艺运用在国内陆上高含硫气井钻井中,分别实现四开一趟钻完钻和五开产层一趟钻完井,趟钻进尺、机械钻速、定向周期等指标优异,井身轨迹合格率100%;②超低密度领浆体系成功应对固井恶性井漏挑战,韧性防气窜泥浆体系配合顶部封隔器确保悬挂位置封固良好,固井合格率、优质率双达标;③两步式完井工艺降低完井过程井控风险,下入的井下永置式压力计实现气井全生命周期的井下实时动态监测;④优化后的防喷器组合及井控装备能够保证高含硫气田钻完井全过程的井控安全。结论认为,四川盆地罗家寨高含硫气田钻完井工艺技术创新在高质量建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累计测试获气590×10^(4)m^(3)/d,累计无阻流量3204×10^(4)m^(3)/d,所形成的钻完井优化工艺技术系列可以有效指导类似高含硫气田的安全规模高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罗家寨 高含硫 钻完井工艺 不停泵测斜 随钻测井 井控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硫气田地面集输系统元素硫沉积化学防治一体化新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熊钢 刘云峰 +6 位作者 唐永帆 徐晓炜 江藩 李伟 兰云霞 李宏 肖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9-160,共12页
随着高含硫气田的不断开发,气田地面集输系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元素硫沉积堵塞问题。采用停产浸泡硫溶剂循环清洗解堵,面临着稳产周期短、清洗频繁、综合治理成本较高等挑战。为此,基于化学预防-治理相结合的理念,分别开展了停产浸泡硫... 随着高含硫气田的不断开发,气田地面集输系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元素硫沉积堵塞问题。采用停产浸泡硫溶剂循环清洗解堵,面临着稳产周期短、清洗频繁、综合治理成本较高等挑战。为此,基于化学预防-治理相结合的理念,分别开展了停产浸泡硫溶剂循环解堵技术及不停产在线加注硫溶剂预防堵塞技术的研究,完成了配方设计、验证和现场试验,提出了防治一体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①研发的复合胺高效硫溶剂(CTS-1),较优使用温度为40~60℃,较优清洗时间为1~2 h,饱和溶硫量达45.72 g/100 mL,溶硫能力显著提升,且具有刺激性气味弱、微毒、腐蚀性低等优势,在四川盆地罗家寨气田LJ11H井成功开展了溶硫解堵试验;②创新性提出了不停产在线加注硫溶剂预防元素硫堵塞的技术思路,明确了在线加注硫溶剂的“动态预防-实时溶解”双重作用机制,并针对性地形成了在线加注硫溶剂应用工艺方案;③研发了复合碱硫溶剂(CTS-2),在确保高溶硫能力的同时,有效溶硫时间大幅降低至15~20 min,且适应性良好、环境友好。结论认为:①化学防治一体化技术是有效解决高含硫气田地面集输系统元素硫沉积堵塞的有效手段,新研发的复合胺硫溶剂及复合碱硫溶剂可满足化学防治的技术需求;②下一步需要开展井筒-地面清洗一体化防治、在线加注化学药剂预防堵塞及化学药剂可重复利用等系统性攻关,实现高含硫气田地面集输系统元素硫沉积的长效防治,全面助力高含硫气田长期稳产和规模高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硫气田 元素硫沉积 化学防治 一体化技术 在线加注 硫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罗家寨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与长期稳产关键技术 被引量:11
6
作者 葛枫 贾长青 李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5-92,共8页
罗家寨气田飞仙关组气藏是中国石油在四川盆地储量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的高含硫气藏,自2008年以来,随着开发阶段的不断深入,气藏安全高效开发面临长期稳产的严峻挑战。为保障高含硫气藏的长期稳产,从全生命周期角度系统分析了优质储层准... 罗家寨气田飞仙关组气藏是中国石油在四川盆地储量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的高含硫气藏,自2008年以来,随着开发阶段的不断深入,气藏安全高效开发面临长期稳产的严峻挑战。为保障高含硫气藏的长期稳产,从全生命周期角度系统分析了优质储层准确识别难、硫沉积影响全生命周期产能评价和产能维护难,以及复杂地理和人居环境下硫化氢(H_(2)S)泄漏预警监测难的“三难”问题,并通过地质、工程等多专业联合攻关,创新形成了高含硫天然气开发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①解决了低品质地震资料成像、多期滩体叠置与多尺度裂缝发育背景下优质储层预测难的问题,形成了高陡复杂构造高含硫鲕滩气藏超高产井精细培育技术,优质储层预测符合率从70%提高到85%,平均单井无阻流量由293.4×10^(4)m^(3)/d提升至794.3×10^(4)m^(3)/d,确保了超高产井部署的效果,实现了高产;②研发了高含硫气藏高效溶硫产品,解决了元素硫沉积机理及硫沉积影响的生产特征不明确问题,支撑了硫沉积影响的全局智能优化高效决策,形成了硫沉积气藏全生命周期智能优化稳产技术,气藏以900×10^(4)m^(3)/d规模连续稳产6年以上,实现了长期稳产;③解决了国内高含硫气田避难风险评估技术缺乏,以及硫化氢泄漏后大规模避难安全保障等难题,形成了高含硫气田泄漏预警及公众防护技术,气藏已连续安全生产超2500天,实现了安全生产。结论认为,长期稳产关键技术的形成有力支撑了罗家寨高含硫气田“少井高产、长期稳产、安全生产”的重大开发成效,可以为国内外同类型气藏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罗家寨气田 飞仙关组气藏 高含硫 安全高效开发 长期稳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氢能产业发展研究
7
作者 葛昶 余晓钟 +4 位作者 辜穗 罗霞 吕园园 白龙 刘梦薇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2-16,共5页
海南作为中国清洁能源示范区,在氢能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和自贸港建设的不断深化,海南在氢能政策、技术和市场方面的布局初显成效。梳理了海南氢能产业的政策现状、技术进展,探讨了海南氢能产业的... 海南作为中国清洁能源示范区,在氢能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和自贸港建设的不断深化,海南在氢能政策、技术和市场方面的布局初显成效。梳理了海南氢能产业的政策现状、技术进展,探讨了海南氢能产业的核心优势与面临的主要挑战。研究表明,海南在政策支持、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仍面临技术成本高、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为了加速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措施,包括优化顶层设计、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市场应用场景及强化国际合作等。通过系统分析,期望为海南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同时为全国清洁能源转型提供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氢能 清洁能源 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净化厂脱硫系统腐蚀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
8
作者 黄刚华 苗超 +3 位作者 鲁大勇 李林峰 吴文炎 江晶晶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68,共6页
目的明确天然气净化厂脱硫系统的腐蚀影响因素,形成适应的脱硫系统腐蚀控制技术。方法通过开展运行工况分析和腐蚀评价试验,分析了脱硫系统的腐蚀状况、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结果脱硫系统腐蚀严重的区域主要位于高温区域,甘氨酸和草酸... 目的明确天然气净化厂脱硫系统的腐蚀影响因素,形成适应的脱硫系统腐蚀控制技术。方法通过开展运行工况分析和腐蚀评价试验,分析了脱硫系统的腐蚀状况、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结果脱硫系统腐蚀严重的区域主要位于高温区域,甘氨酸和草酸根对溶液的腐蚀性影响很大,腐蚀速率最高达0.5584 mm/a;温度在110~150℃时,腐蚀速率增加了1倍;通过参数控制、结构优化和材料优选,可有效控制天然气净化厂腐蚀问题。结论天然气净化厂脱硫系统腐蚀环境恶劣,腐蚀机理复杂,基于腐蚀影响分析形成针对性的腐蚀控制措施,可控制腐蚀速率低于0.125 mm/a,确保天然气净化厂的安全平稳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净化厂 腐蚀控制 脱硫系统 腐蚀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危害分析(PHA)复审在高含硫天然气工程中的应用
9
作者 施隋靖 冉文付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81-385,共5页
将工艺危害分析(PHA)技术应用于固有风险较高的高含硫天然气工程,通过风险辨识全面准确梳理风险场景,并通过风险评估进一步量化风险发生可能性和影响严重性。同时提出了按照一定周期开展PHA复审对于风险管控的重要意义,并根据实践经验... 将工艺危害分析(PHA)技术应用于固有风险较高的高含硫天然气工程,通过风险辨识全面准确梳理风险场景,并通过风险评估进一步量化风险发生可能性和影响严重性。同时提出了按照一定周期开展PHA复审对于风险管控的重要意义,并根据实践经验总结了复审的时机、方法、要点和人员要求等,为企业的风险管理和行业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硫天然气 工艺危害分析 复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姆河右岸异常高压含CO2气田采气井口节流管段的腐蚀失效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建亭 刘培涛 +3 位作者 徐思勇 吴毅龙 黄晋 罗然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3-107,共5页
阿姆河右岸B气田采输管道内CO 2分压0.6 MPa,采气井口节流管段的内壁腐蚀严重。对腐蚀管件进行电镜扫描、能谱分析、XRD组分分析、金相分析、硬度分析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腐蚀管件硬度满足材料性能要求,腐蚀产物主要成分为FeCO 3,含... 阿姆河右岸B气田采输管道内CO 2分压0.6 MPa,采气井口节流管段的内壁腐蚀严重。对腐蚀管件进行电镜扫描、能谱分析、XRD组分分析、金相分析、硬度分析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腐蚀管件硬度满足材料性能要求,腐蚀产物主要成分为FeCO 3,含有Ba和Si等其他成分;管件失效的主要原因是天然气中的CO 2在适宜温度、含水的条件下导致碳钢管道内壁发生电化学腐蚀反应,节流效应导致流体形成强大的冲刷作用,缓蚀剂无法在节流管段内壁形成保护膜,腐蚀产物难以附着成膜;流体自井底携带的泥砂加剧了对节流管段的冲蚀作用,管道内壁的金属暴露在腐蚀环境中,腐蚀速率将大大增加。提出了采用耐腐蚀合金堆焊材料的治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气田 气井节流管段 CO 2腐蚀 冲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注CO_(2)混相驱及CO_(2)埋存评价 被引量:9
11
作者 侯大力 龚凤鸣 +3 位作者 陈涛 孙雷 赵锐 苏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7,共9页
注CO_(2)开发低渗透油藏不仅能增加原油采收率,还能将CO_(2)埋存在地下,实现双赢。为了明确X低渗透油藏注CO_(2)混相驱油机理、CO_(2)在地层中的运移规律以及埋存机理,利用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从注CO_(2)混相特征、注CO_(2)参... 注CO_(2)开发低渗透油藏不仅能增加原油采收率,还能将CO_(2)埋存在地下,实现双赢。为了明确X低渗透油藏注CO_(2)混相驱油机理、CO_(2)在地层中的运移规律以及埋存机理,利用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从注CO_(2)混相特征、注CO_(2)参数优化和CO_(2)埋存评价3方面对X低渗透油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地层原油注CO_(2)最小混相压力为26.03 MPa,CO_(2)有降低原油黏度和密度的作用;通过参数优化确定的推荐注采方案与衰竭开采相比,累计增油量为96.21×10^(4)t,主力开发层系X4⁃2、X4⁃3提高采收率分别为9.37百分点、6.02百分点;CO_(2)注入地层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平面上不断向四周扩散,在纵向上受重力分异的作用向上运移;评价区块注CO_(2)驱推荐方案预计CO_(2)埋存量为68.08×10^(4)t,其中构造埋存量、束缚埋存量、溶解埋存量和矿化埋存量分别为42.20×10^(4)、17.79×10^(4)、6.24×10^(4)和1.85×10^(4)t。研究成果为低渗透油藏注CO_(2)驱及CO_(2)埋存提供了实验和理论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CO_(2)驱油与埋存 方案设计 参数优化 埋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溶改性疏水缔合聚合物的溶解机理及性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代慧敏 熊颖 +2 位作者 戴元梅 赵文 戴姗姗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93,共7页
目的疏水缔合聚合物的溶解性制约了在油气开采领域的应用。为了满足油气开采的需要和实现低成本化,研制了疏水缔合聚合物APO,并通过主客体包合技术实现聚合物的增溶改性。方法通过对聚合物结构的设计,提升聚合物的性能,以丙烯酰胺(AM)... 目的疏水缔合聚合物的溶解性制约了在油气开采领域的应用。为了满足油气开采的需要和实现低成本化,研制了疏水缔合聚合物APO,并通过主客体包合技术实现聚合物的增溶改性。方法通过对聚合物结构的设计,提升聚合物的性能,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疏水单体十八烷基聚氧乙烯甲基丙烯酸酯(OEMA)为原料,采用自由基水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疏水缔合聚合物APO,再利用β-环糊精独特的空腔结构进行主客体包合作用来提高其溶解性能。结果25℃下,β-环糊精与聚合物APO的物质的量比为2∶1时,溶解时间由85 min缩短至45 min,聚合物APO在一价及二价盐水中粒径分别降低19.59%和11.50%。结论该聚合物具有好的耐盐性能,β-环糊精能促进聚合物APO的溶解性,减少聚合物用量,实现油气开采的低成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缔合聚合物 溶解性 主客体包合作用 环糊精 溶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有机硫脱除溶剂CT8-24的工业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杨超越 易铧 +7 位作者 刘可 何金龙 倪伟 常宏岗 胡超 胡天友 陈世明 陈文科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371-3379,共9页
针对常规甲基二乙醇胺(MDEA)脱硫溶剂对有机硫脱除率不高、含有机硫的天然气脱硫后不能满足GB17820—2018对管输气要求的问题,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研究院开发了高效有机硫脱除溶剂CT8-24,在室内研究以及中间放大试验的基础上,... 针对常规甲基二乙醇胺(MDEA)脱硫溶剂对有机硫脱除率不高、含有机硫的天然气脱硫后不能满足GB17820—2018对管输气要求的问题,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研究院开发了高效有机硫脱除溶剂CT8-24,在室内研究以及中间放大试验的基础上,在重庆天然气净化总厂引进分厂400×10^4m^3/d装置上进行了工业应用。考察了溶剂在不同循环量、处理量、吸收塔板数以及再生温度等条件下的吸收性能,确定了较适宜的工艺操作参数。结果表明,将引进分厂400×10^4m^3/d装置原用的MDEA水溶液改换为CT8-24后,装置运行平稳。在35层吸收塔板下,产品中H2S含量<6mg/m^3,总硫<20mg/m^3,达到GB17820—2018的要求。同时分析研究了CT8-24类物理-化学溶剂对MDEA脱硫装置的适应性,为其他净化厂气质达标改造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净化厂 有机硫 脱硫 气质达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负荷下双塔分子筛脱水工艺对产品天然气中H2S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马枭 吴明鸥 +4 位作者 罗元 马悦 肖乐 柳卓君 唐晓东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2,共6页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西北气矿天然气净化厂脱水装置采用分子筛吸附脱水双塔工艺,一塔吸附,一塔再生,二者切换使用。在低负荷运行状态下,分子筛塔进行再生时,其产品气中H2S含量出现周期性波动情况,存在超标的潜在风险。经过研究与...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西北气矿天然气净化厂脱水装置采用分子筛吸附脱水双塔工艺,一塔吸附,一塔再生,二者切换使用。在低负荷运行状态下,分子筛塔进行再生时,其产品气中H2S含量出现周期性波动情况,存在超标的潜在风险。经过研究与分析制定了优化调整方案,通过延长吸附再生切换周期、减少再生时间、降低再生温度等操作后,分子筛脱水装置再生时产品气中H2S质量浓度降至10 mg/m^3以下,并趋于平稳,较好地解决了这一生产异常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脱水 湿气再生 双塔 低负荷 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检测天然气中形态硫的方法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晓琴 周理 +2 位作者 沈琳 刘川 郭利平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0-117,共8页
目的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建立了测定天然气中形态硫的方法。方法简要论述了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特色技术,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评价了方法的可靠性,探讨了方法的有效性、选择性、重复性和准确性等性能指标。结果确定在0~30 mg/m^(3)... 目的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建立了测定天然气中形态硫的方法。方法简要论述了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特色技术,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评价了方法的可靠性,探讨了方法的有效性、选择性、重复性和准确性等性能指标。结果确定在0~30 mg/m^(3)(单个硫化合物)范围内:方法的重复性≤3%,检出限为0.01~0.12 mg/m^(3)(单个硫化合物);方法的准确性为标准物质比对分析的相对分析偏差≤8%,不同检测方法比对分析的相对分析偏差≤16%。结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首次对天然气中12种形态硫进行分析,开辟了总硫含量检测新途径,通过现场适应性验证研究,方法准确度高,具有现场便携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 检测 天然气 形态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开发绿色承包商三级综合评价体系 被引量:6
16
作者 高军 石凯 +5 位作者 朱林 梁琳 胡焱 邓经纬 杨雪松 李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3-140,共8页
"油公司"模式下,页岩气开发企业需要选择众多的承包商提供服务以实现自己的开发建设目标,要降低项目建设过程中承包商的非系统性风险,就需要加强对承包商的事前选择,提升其绿色施工能力。为了提升页岩气开发承包商的绿色水平... "油公司"模式下,页岩气开发企业需要选择众多的承包商提供服务以实现自己的开发建设目标,要降低项目建设过程中承包商的非系统性风险,就需要加强对承包商的事前选择,提升其绿色施工能力。为了提升页岩气开发承包商的绿色水平,从源头上把控承包商质量,基于绿色承包商的概念,采用文献调研、专家访谈和量化打分等方法,构建了页岩气开发绿色承包商三级(1-7-20)综合评价体系;进而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提出关键影响指标;最后以某页岩气开发项目为案例,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验证了该综合评价体系的实用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1)绿色承包商概念是绿色页岩气开发落地的关键,三级综合评价体系涵盖的各项指标可以较好地反映绿色承包商事前管理的要求;(2)绿色施工技术与设备水平、安全健康环境管理体系成熟度、技术能力成长计划及投入,是选择绿色承包商的关键指标。结论认为,页岩气开发绿色承包商三级综合评价体系可以较好地满足承包商现场评价前瞻性、科学性和简便性的要求,能够为企业绿色承包商事前阶段综合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开发 事前阶段 绿色承包商 评价指标 评价体系 模糊层次分析法 关键指标 验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积压裂用疏水缔合聚合物PAAD-18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文 熊颖 +3 位作者 戴元梅 周厚安 刘艺珠 戴姗姗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0-75,共6页
目的单一功能的压裂液难以满足页岩油气的开采需求,为实现一剂多用,研制了兼顾减阻和增稠性能的一体化聚合物。方法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十八烷基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DMAAC-18)为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 目的单一功能的压裂液难以满足页岩油气的开采需求,为实现一剂多用,研制了兼顾减阻和增稠性能的一体化聚合物。方法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十八烷基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DMAAC-18)为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合成了三元疏水缔合聚合物PAAD-18,进行了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结果聚合物质量分数为0.1%时,减阻率为71%,在10 m/s的流速下持续剪切10 min,减阻率保持在70%以上;质量分数为0.5%时,表观黏度为106.5 mPa·s,90℃下黏度保留率为74.6%,盐水中黏度保留率大于52.1%。结论该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耐温、耐盐及耐剪切性能,低含量下可做减阻剂,高含量下可做增稠剂,为体积压裂用多功能聚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缔合聚合物 多功能 体积压裂 减阻 增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脱除高含硫天然气中有机硫的Sulfinol-X脱硫工艺 被引量:10
18
作者 马孟平 吕岳琴 +1 位作者 万书华 柳卓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7-132,共6页
随着国家对进入长输管线天然气质量要求的提高,深度脱除高含硫天然气中的有机硫是高含硫天然气净化厂不得不面对的挑战。为了实现产品气质量升级、满足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将Sulfinol-X脱硫工艺首次应用于国内某高含硫天然气净化厂,围绕... 随着国家对进入长输管线天然气质量要求的提高,深度脱除高含硫天然气中的有机硫是高含硫天然气净化厂不得不面对的挑战。为了实现产品气质量升级、满足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将Sulfinol-X脱硫工艺首次应用于国内某高含硫天然气净化厂,围绕Sulfinol-X脱硫溶液中哌嗪浓度对商品气质量、闪蒸气组成、酸气组成和尾气二氧化硫排放浓度的影响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Sulfinol-X溶液能深度脱除天然气中的硫化氢、羰基硫、硫醇、二硫化碳等含硫化合物,达到商品天然气总硫含量不高于20mg/m3的要求;(2)Sulfinol-X溶液对二氧化碳缺少选择性,在深度脱除有机硫的同时也将二氧化碳彻底脱除;(3)Sulfinol-X溶液能降低闪蒸气二氧化碳和总硫含量,显著改善闪蒸气质量;(4)在高含硫天然气净化厂采用Sulfinol-X脱硫和标准SCOT尾气处理工艺,可以实现尾气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不高于400 mg/m3,满足最新的环保要求。结论认为,Sulfinol-X脱硫工艺在国内某高含硫天然气净化厂的应用是成功的,该工艺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为高含硫天然气的清洁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硫 天然气 有机硫 深度脱除 专利配方 Sulfinol-X脱硫工艺 哌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用于天然气脱硫脱碳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9
作者 朱雯钊 薛靖文 +2 位作者 王毅 贺晓敏 刘可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20,共7页
随着GB 17820-2018《天然气》的发布,对天然气净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甲基二乙醇胺为基础的现有溶剂体系已难以满足天然气精脱除的需求,亟需发展新的溶剂体系。离子液体作为新型“绿色溶剂”,具有可调控的物理化学性能及优良的气... 随着GB 17820-2018《天然气》的发布,对天然气净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甲基二乙醇胺为基础的现有溶剂体系已难以满足天然气精脱除的需求,亟需发展新的溶剂体系。离子液体作为新型“绿色溶剂”,具有可调控的物理化学性能及优良的气体吸收能力,对部分反应还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有望改良或替代天然气净化中的传统吸收溶剂。介绍了近年来离子液体的相关研究进展,对传统离子液体、功能型离子液体、离子液体复配体系的脱硫脱碳能力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温度、压力、复合溶剂配比以及功能性基团等相关因素对脱硫脱碳过程的影响,对离子液体在天然气净化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B 17820-2018 天然气净化 脱硫 脱碳 离子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评价技术在高含硫天然气净化装置长周期运行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冠杉 宋彬 +2 位作者 冉文付 彭维茂 王鸿宇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5-150,共6页
目的通过风险评价技术为高含硫天然气净化装置查找限制长周期运行的瓶颈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实现高含硫天然气净化装置长周期安全可靠运行。方法从装置工艺系统安全管理出发,利用HAZOP/LOPA/SIL联合分析法,针对天然气净化厂产品气... 目的通过风险评价技术为高含硫天然气净化装置查找限制长周期运行的瓶颈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实现高含硫天然气净化装置长周期安全可靠运行。方法从装置工艺系统安全管理出发,利用HAZOP/LOPA/SIL联合分析法,针对天然气净化厂产品气气质和尾气排放双达标改造工程,对净化装置工艺系统风险进行评估和量化;利用可靠性方框图和故障树方法对再生塔液位联锁回路进行SIL验证和计算。结果结合净化装置实际案例,从SIS层面和本质安全层面提出了提高SIL等级和泵采用双端面机械密封两个切实可行的措施。结论风险评价技术能够为实现净化装置长周期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净化 风险评价 高含硫 工艺系统安全 HAZOP/LOPA/SI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