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气大庆”战略下的天然气科技管理模式创新——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为例 被引量:20
1
作者 党录瑞 辜穗 +3 位作者 刘建青 王富平 张勇 彭子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2-147,共6页
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丰富,勘探开发潜力巨大,天然气生产已经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在国家布局天然气千亿立方米产能基地、建设中国“气大庆”的过程中,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打造天然气产业链“链长”和原创技术策源地,这对天然气科技管理模式的... 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丰富,勘探开发潜力巨大,天然气生产已经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在国家布局天然气千亿立方米产能基地、建设中国“气大庆”的过程中,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打造天然气产业链“链长”和原创技术策源地,这对天然气科技管理模式的创新提出了客观要求。在分析新发展格局下天然气科技管理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气大庆”战略下天然气科技管理创新模式并提出实施的路径。研究结果表明:①天然气产业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具有多层次性、非线性、开放性、动态性等特征,需要天然气产业技术要素、资本要素、劳动要素、管理要素、数据要素等多要素协同和多方参与、共同推进。②天然气科技管理模式创新要紧密结合“气大庆”建设与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部署,在破除制约发展瓶颈、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和依托人才生聚理用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推进技术、管理、人才、试点及生态等“五大工程”来实现。③“气大庆”战略下天然气科技管理创新模式的实施路径应包括:着力技术基础工程,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着力管理优化工程,提升科技治理能力;着力人才强企工程,培育高水平创新队伍;着力探索试点工程,打造科技创新示范;着力科技生态工程,营造创新良好环境。结论认为,天然气科技创新管理模式研究,可以为推动我国天然气产业从追赶型、管理型科技体制向引领型、治理型科技体制转变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大庆 天然气产业 科技管理 模式创新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发展西南模式”的思考与实施路径--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为例 被引量:14
2
作者 董焕忠 熊波 +3 位作者 王道成 李森圣 刘蔷 王富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9-155,共7页
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油气生产企业,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以下简称西南油气田)正在加快天然气增储上产的步伐、推进以建成国内最大的现代化天然气工业基地为目标的“三步走”战略。为了应对上述过程中所面临的更好地满足区域内清洁用... 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油气生产企业,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以下简称西南油气田)正在加快天然气增储上产的步伐、推进以建成国内最大的现代化天然气工业基地为目标的“三步走”战略。为了应对上述过程中所面临的更好地满足区域内清洁用能需求、能耗和碳排放量刚性增长以及向绿色能源综合服务公司转型难度大等多重挑战,亟须探索天然气规模上产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协同的“绿色发展西南模式”之路。为此,分析了川渝地区清洁能源资源禀赋及发展条件,明确了天然气产业在清洁能源发展中的定位与作用,梳理了天然气生产企业保障能源安全及清洁生产面临的挑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绿色发展西南模式”的总体思路:以川渝地区天然气、水力、风力、太阳能、地热等清洁能源资源为依托,充分发挥天然气清洁低碳、灵活调峰、综合利用效率高的独特作用,以及西南油气田在天然气产业链的资源、管网和市场优势,聚焦内部清洁替代和外部融合发展两个方面,发展5个“天然气+”(天然气+水风光电、天然气+余压发电、天然气+氢能、天然气+地热、天然气+CCS/CCUS)的“绿色发展西南模式”,把西南油气田建成“气、水、风、光、电、热、氢”深度融合发展的低碳/零碳示范区,努力将其建设成为“业务多元、产品多样”的绿色能源综合服务公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渝地区 中国天然气工业基地 清洁能源资源禀赋 天然气产业 5个“天然气+” “绿色发展西南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田公司科技政策效应分析——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胡勇 蒲蓉蓉 +3 位作者 于智博 杨鹏程 付斌 罗凌睿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9-102,124-125,共4页
近年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以科技发展为动力,先后出台了多项科技政策,推动了该公司技术进步和公司业绩稳步提升。为深入分析科技政策在油气田公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构建科技政策效应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和综合比对分析方... 近年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以科技发展为动力,先后出台了多项科技政策,推动了该公司技术进步和公司业绩稳步提升。为深入分析科技政策在油气田公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构建科技政策效应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和综合比对分析方法,对该公司"十一五"期间科技政策效应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公司围绕四川盆地重点勘探领域、战略接替领域、油气生产中的突出问题开展科技攻关,发展和完善了9大主体技术系列,转化应用成效显著,科技贡献率达到50.57%,在天然气科技领域的创新能力名列前茅,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位居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上水平。为适应该公司"十二五"科技发展需求,提出了如下健全和创新该公司科技政策的建议:①积极研究、争取和探索利用国家科技政策;②建立科技投入的长效机制;③加快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加强科技绩效评价与激励;④探索科技人才职业发展"双序列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一五"期间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科技政策效应 对比分析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油气田天然气与新能源深度融合的路径探索 被引量:6
4
作者 文绍牧 何润民 +2 位作者 敬兴胜 李森圣 胡俊坤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共6页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以下简称西南油气田)正全力推进国家天然气(页岩气)千亿立方米级产能基地建设,面临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双重挑战,迫切需要推动天然气与新能源深度融合发展。为此,分析了融合发展的资源基础,梳...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以下简称西南油气田)正全力推进国家天然气(页岩气)千亿立方米级产能基地建设,面临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双重挑战,迫切需要推动天然气与新能源深度融合发展。为此,分析了融合发展的资源基础,梳理总结了过往融合发展的思路与探索历程,并明晰了当前面临的3方面挑战:内部资源禀赋差、外部资源获取难度大;新技术新装备不够成熟、经济效益偏差;新业务资源认识不系统、利用不充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天然气与新能源深度融合的路径思路:“区内有序、区外聚焦”发展风光地热业务;大力发展余压发电、伴生资源、CCUS、氢能等特色业务;探索发展地下空间利用和生物天然气等新赛道业务。最后,提出4方面建议: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统筹考虑经济性;考虑业务成长性及技术迭代需要,有序推进产业规模由小及大;培育市场竞争意识,深化合作交流,共同推动产业发展;创新机制,探索通过多种机制、模式助力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新能源 深度融合 绿色发展西南模式 路径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燃气与CNG建设项目基准收益率测算及取值——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友波 何润民 王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3-126,共4页
为了解决中国石油现暂无统一的城市燃气和车用CNG建设项目基准收益率参数的问题,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和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法对这两类项目的基准收益率进行了定量测算,同时结合对相关单位的调研,对基准收益率的取值进行了协调。在定量... 为了解决中国石油现暂无统一的城市燃气和车用CNG建设项目基准收益率参数的问题,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和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法对这两类项目的基准收益率进行了定量测算,同时结合对相关单位的调研,对基准收益率的取值进行了协调。在定量计算和定性判断的基础上,建议城市燃气和车用CNG建设项目税后基准收益率分别取10%和12%,并阐述了取值的理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燃气 车用CNG 基准收益率 测算 建议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天然气价格管理措施的认识与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段言志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0-178,共9页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和管理取得了重大成效,较好地促进了全国天然气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并推动了天然气消费量的快速增长。随着“放开气源和销售价格,由市场形成”的改革方向逐步形成共识,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面临过渡过程...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和管理取得了重大成效,较好地促进了全国天然气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并推动了天然气消费量的快速增长。随着“放开气源和销售价格,由市场形成”的改革方向逐步形成共识,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面临过渡过程中采用何种具体措施的抉择难题。为此,系统梳理了1961年至今中国天然气价格政策,总结了天然气价格管理措施的主要做法、适用条件、实施效果与优缺点,进而对未来天然气价格管理措施的使用路径进行展望。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天然气价格管理的主要采用了调整价格水平、合并价格、综合作价、差别价格、超量价格、“基准+浮动”价格、挂钩替代能源价格等7种管理措施;②不同的管理措施针对不同的主要矛盾,调整价格水平、合并价格、综合作价等措施通常是让气价更稳定,而差别价格、超量价格、“基准+浮动”价格、挂钩替代能源价格等措施是让天然气价格更具波动性。结论认为,中国天然气价格管理措施发展应在后续供气企业销售定价、门站价格改革、天然气交易中心形成关键枢纽的价格指数的过程中进一步推动,深入推进中国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价格理论 管理措施 价格改革 政府行为 天然气交易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中国天然气发展述评及2024年展望 被引量:44
7
作者 高芸 王蓓 +2 位作者 胡迤丹 高钰杰 胡奥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6-177,共12页
为了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收集、整理、分析了中国天然气行业2023年的各项指标、数据和动态,论述和研判了2023年中国天然气产业链各环节以及天然气市场的热点和亮点,进而展望了2024年中国天然气行业的发展前景。... 为了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收集、整理、分析了中国天然气行业2023年的各项指标、数据和动态,论述和研判了2023年中国天然气产业链各环节以及天然气市场的热点和亮点,进而展望了2024年中国天然气行业的发展前景。研究结果表明,2023年中国天然气发展稳中有进、不乏亮点,主要表现在:(1)天然气勘探全面开花,预计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或创历史新高;(2)天然气生产稳中有进,全年共生产天然气2 324×10^(8)m^(3),年增产量近123×10^(8)m^(3);(3)天然气进口量增价跌(共进口天然气1 655.6×10^(8)m^(3)),其中LNG进口量重返世界第一(进口量为984.2×10^(8)m^(3));(4)天然气需求量小幅度反弹,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3 915.5×10^(8)m^(3),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为40.6%,市场供应平稳;(5)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方兴未艾,LNG接收站、天然气长输管道和地下储气库建设有新进展;(6)在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形势下,油气生产企业大力拓展新能源业务;(7) LNG重卡销量创历史新高(共销售15.19万辆),用气增量异军突起;(8)国家问政于民,新版《天然气利用政策》面向全社会征求意见。结论认为:(1)尽管中国天然气增量市场面临着煤炭“压舱石”和新能源的竞争,但天然气仍然是中国能源结构低碳化发展过程中的桥梁和支柱,不可或缺;(2)预计2024年天然气勘探力度不减,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增势依旧;(3)天然气生产稳中有进,增产量与2023年相当;(4)天然气进口量将大幅度增加,天然气进口均价将继续下降;(5)天然气需求量平稳增长,市场供应宽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天然气 勘探开发 储量产量 消费量 进口量 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共建共享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何润民 贺志明 +3 位作者 辜穗 周娟 李森圣 何晋越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0,共7页
中国天然气资源受地质条件影响,多分布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环境保护压力大的地区,在天然气开发利用过程中涉及多元主体与多方利益诉求。如何有效激励资源地政府、各市场主体以及社会相关主体积极参与共建、有效协调多元主体多要素之间... 中国天然气资源受地质条件影响,多分布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环境保护压力大的地区,在天然气开发利用过程中涉及多元主体与多方利益诉求。如何有效激励资源地政府、各市场主体以及社会相关主体积极参与共建、有效协调多元主体多要素之间的利益渐进式共享,是推进天然气资源高效规模开发利用必须要破解的现实瓶颈。为此,从政策制度、乡村振兴战略、产业经济发展以及战略管理理论等多视角出发,系统分析了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涉及的多维度、多要素与多元主体问题,构建了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共建共享机制,并提出6大建设路径。研究结果表明:①共建共享机制是现代化天然气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天然气资源规模效益开发利用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多元主体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②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共建共享机制涉及资源地相关政府部门、油气企业及产业链相关企业、资源地社区与居民等,需要协同多元主体,从产业、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方面来全方位构建;③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共建共享机制主要由产业优化共推机制、经济发展共促机制、绿色生态共筑机制、就业帮扶共创机制、文化意识共融机制、经济收益共享机制等6个部分组成。结论认为,构建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共建共享机制,可以有效推动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涉及的多元主体,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文化、意识协同发展下的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开发利用 共建共享 机制 建设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理论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4
9
作者 何春蕾 段言志 +3 位作者 张颙 李森圣 杜波 董振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1-129,共9页
中国天然气价格体系和机制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随着改革深化的不断推进,有必要梳理中国天然气价格体系和机制发展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应用成效,并展望下一步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天然气价格体系演... 中国天然气价格体系和机制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随着改革深化的不断推进,有必要梳理中国天然气价格体系和机制发展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应用成效,并展望下一步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天然气价格体系演变规律指导天然气价格管理体系改革,研究天然气定价机制演变规律指导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研究天然气基础设施定价规律指导基础设施定价改革,集中反映了中国在天然气价格理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②建立以门站价格管理为核心的天然气产运储销价格管理体系,快速推进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强化天然气基础设施价格管理,是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取得的主要成就;③取消门站捆绑定价是天然气价格管理体系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市场竞争形成价格是天然气定价机制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容量制定价格是天然气基础设施定价未来的发展方向,建设和发展交易枢纽成为后续价格改革的重中之重。结论认为,中国可以借鉴欧盟的经验推进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将天然气市场区分为民生用气市场和非民生用气市场,在做好民生用气保供稳价工作的同时,加快推进非民生用气的价格实现完全市场化,待市场发展成熟后实现所有天然气的价格完全市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价格体系 定价机制 演变规律 理论研究成果 回顾与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天然气行业政策研究进展及框架构建 被引量:15
10
作者 何春蕾 肖学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5-88,92,共5页
国外天然气工业发展成熟国家的历史及经验表明,合理的行业政策是推动天然气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新中国最早的天然气工业基地,川渝气田历来十分重视对天然气行业政策的研究,很多天然气行业政策都先在川渝气田进行研究、推动试行并... 国外天然气工业发展成熟国家的历史及经验表明,合理的行业政策是推动天然气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新中国最早的天然气工业基地,川渝气田历来十分重视对天然气行业政策的研究,很多天然气行业政策都先在川渝气田进行研究、推动试行并逐步推广到全国。为此,在总结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近几年在天然气价格改革、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利用政策、天然气行业监管与立法、天然气利用政策以及天然气发电政策等天然气行业政策方面主要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天然气产业链产运储销各环节协调发展的角度,构建了包括天然气价格及配套政策、天然气行业财税政策、天然气行业监管政策、天然气行业利用政策等4个方面的中国天然气行业政策框架体系,列出了框架体系的结构内容及特征,最后还提出了需要重点关注和推动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及下一步研究方向和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天然气 政策框架 价格 财税政策 监管政策 利用政策 川渝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油气企业天然气战略成本管理创新 被引量:24
11
作者 李仲 任丽梅 +3 位作者 邹晓琴 谢建军 鲍思峰 罗婷婷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0-147,共8页
在我国经济新常态、天然气能源革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和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的背景下,油气企业要获取成本优势、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合理配置资源、实施天然气战略成本管理创新。为了探讨中国油气企业天然气战略成本管理创新这一重... 在我国经济新常态、天然气能源革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和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的背景下,油气企业要获取成本优势、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合理配置资源、实施天然气战略成本管理创新。为了探讨中国油气企业天然气战略成本管理创新这一重要课题,借鉴国内外油气成本管理的经验与启示,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为例,基于油气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分析了油气成本管理的现状与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探讨了如何创新天然气战略成本管理内涵、天然气战略成本管理方式、天然气战略成本管理模式,进而提出了提升天然气战略成本管理创新绩效的措施和建议:(1)加强战略管理的组织领导,强化天然气战略发展定位;(2)优化天然气市场结构,提升关键业务价值链效率和效益;(3)构筑天然气战略成本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率;(4)推进油气企业科技与信息化建设,以协同创新驱动降本增效;(5)健全和完善油气企业治理体系,降低发展的环境成本;(6)发挥业绩考核政策的激励作用,促进提质增效目标的达成。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对油气企业分析利用战略性成本信息、促进自身形成长期竞争优势、保障提质增效、提高发展质量和发展后劲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油气企业 可持续发展 天然气战略成本 内涵 管理方式 管理模式 创新 提质增效 竞争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天然气差别价格体系研究 被引量:27
12
作者 王富平 冯琦 +1 位作者 崔陈冬 胡奥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2-118,共7页
差别价格是天然气价格市场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在推进"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天然气价格改革过程中,实行天然气差别价格可以完善我国天然气价格体系、体现天然气供需的差异性、缓解高峰期天然气供需矛盾、促进资源的高效合理利... 差别价格是天然气价格市场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在推进"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天然气价格改革过程中,实行天然气差别价格可以完善我国天然气价格体系、体现天然气供需的差异性、缓解高峰期天然气供需矛盾、促进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为此,在总结中国最新天然气价格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市场环境下,推出并实行天然气差别价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基于我国的国情和天然气市场实际,构建了我国天然气差别价格体系,包括季节差价、峰谷差价、调峰气价、可中断气价和现货气价等5种价格形式,设计了相应的价格形成机制。进而提出了我国天然气差别价格的实施路径:(1)推进全面实行非居民用气季节差价并使之成为一种规范的价格制度;(2)试行非居民用户按气量累计递减的气量差价或阶梯气价;(3)发展可中断用户,实行可中断气价;(4)开展线上和线下天然气现货交易;(5)推进居民用气出厂价实行阶梯价或季节差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天然气价格 差别价格 价格体系 价格机制 市场应用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产业高级人才SUPPORT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建设中国天然气工业基地为例
13
作者 赵厚川 钟琳 樊英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8-151,共4页
中国天然气工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如何培养天然气产业高级人才已成为重大战略问题。根据当前天然气产业体系建设要求,面对油气企业普遍存在的干部队伍年龄偏大、经济政工干部较多、干部队伍学历待提升等问题,借鉴川渝气区的经验,构建... 中国天然气工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如何培养天然气产业高级人才已成为重大战略问题。根据当前天然气产业体系建设要求,面对油气企业普遍存在的干部队伍年龄偏大、经济政工干部较多、干部队伍学历待提升等问题,借鉴川渝气区的经验,构建了基于建设中国天然气工业基地发展战略的高级人才培养模式,即SUPPORT模式——由天然气工业基地战略管理的要素结构Strategy(战略)、Upgrade(提升)、Process(流程)、Performance(绩效)、Organization(组织)、Resource(资源)为基本管理架构的Training(培养)模式。实施高级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措施包括:1培养重要性认识与组织领导;2顶层设计与规划制定;3培养系统流程建设;4培养资源开发与可持续性;5加强后备人才选拔培养;6从严监督管理。该模式在建设中国天然气工业基地的高级人才培养实践中已取得显著效果,对加快我国天然气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天然气工业基地 高级人才培养 SUPPORT模式 结构设计 保障措施 应用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能源背景下天然气智慧营销管理体系设计 被引量:5
14
作者 贺志明 王富平 +5 位作者 辜穗 葛昶 王莅 杜奇平 吴杨洁 李孜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8-165,共8页
数字技术赋能能源全产业链衍生出了数字能源概念,数字能源智能化加快发展,为现代化天然气产业体系建设视域下的营销业务转型提供了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为此,立足天然气营销业务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设计了天然气智慧营销管理体系框架模... 数字技术赋能能源全产业链衍生出了数字能源概念,数字能源智能化加快发展,为现代化天然气产业体系建设视域下的营销业务转型提供了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为此,立足天然气营销业务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设计了天然气智慧营销管理体系框架模型并提出了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油气市场化体制机制改革进入深水区,天然气市场形势更加复杂,天然气行业政策监管加强、市场化价格机制逐步形成、全国天然气市场开放等宏观环境方面的影响更加强烈,天然气营销业务需要创新发展;②天然气智慧营销是数字能源视域下对天然气营销理论、方法与技术的战略考量与升级重构,是数字技术与营销业务深度融合形成的适应于现代化天然气产业体系建设需要的营销新思维、新理念、新方法和新工具的总和,对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③天然气智慧营销管理体系设计以统筹资源与市场、延伸产业链与提高附加值为价值取向,以数字技术赋能营销为手段,围绕智慧营销战略、营销业务转型、营销数据治理、技术工具与平台等方面进行设计和构建。结论认为,以数字能源发展方向为指引构建天然气智慧营销管理体系是天然气营销业务转型的必然选择与可行路径,该体系能够为现代化天然气产业体系乃至现代化能源体系的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能源 天然气 智慧营销 管理体系 数字技术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南地区CCUS区域中心建设路径与政策建议 被引量:2
15
作者 文绍牧 李森圣 +3 位作者 何润民 敬兴胜 王盟浩 胡俊坤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1-179,共9页
西南地区正在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国家天然气(页岩气)千亿立方米产能基地等国家战略实施,面临能源消费量增长硬需求和碳减排硬约束之间的矛盾,推动CCUS产业发展是解决该问题的必由之路,而建设CCUS区域中心是CCUS产业规模化、... 西南地区正在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国家天然气(页岩气)千亿立方米产能基地等国家战略实施,面临能源消费量增长硬需求和碳减排硬约束之间的矛盾,推动CCUS产业发展是解决该问题的必由之路,而建设CCUS区域中心是CCUS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四川盆地是西南地区打造CCUS区域中心的最佳选择。为了加快建设中国西南地区CCUS区域中心,系统梳理了国外的经验做法,分析了其优势和挑战,结合我国西南地区的CO_(2)排放及分布情况、封存地质条件、源汇匹配关系,针对性提出了建设路径和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打造中国西南地区CCUS区域中心具有企业减碳和增产的需求巨大、高耗能行业企业碳源丰富且较为集中、地质封存潜力大且分布集中、源汇匹配情况较好、地方政府积极支持等5大优势;②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乏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缺乏全产业链协同技术攻关的共享平台、缺乏碳减排的激励和约束政策体系等;③下一步应聚焦CCUS-EGR、CCS、DACCS等3条路径,分启动、扩展、规模化发展3个阶段打造西南地区CCUS区域中心,形成两个千万吨级产业集群和3个百万吨级产业集群,并比选技术路径和商业化路径。结论认为,要重点从完善顶层设计,出台统一的战略规划;强化科技攻关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技术成熟、经济可行的CCUS全链条技术;强化政策支持、推动国际合作等3个方面入手,加快推动中国西南地区CCUS区域中心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四川盆地 CCUS 区域中心 产业集群 源汇匹配 建设路径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中国天然气市场发展态势与应对策略——以川渝气区为例 被引量:38
16
作者 姜子昂 王富平 +1 位作者 段言志 周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共7页
当前,国际油气市场已经进入新一轮的低油价周期,方兴未艾的中国天然气市场也未能独善其身,及时研究市场发展态势、积极寻求应对策略便成为当务之急。为此,以在我国天然气市场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和具有代表性的川渝气区为研究对象,从天... 当前,国际油气市场已经进入新一轮的低油价周期,方兴未艾的中国天然气市场也未能独善其身,及时研究市场发展态势、积极寻求应对策略便成为当务之急。为此,以在我国天然气市场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和具有代表性的川渝气区为研究对象,从天然气产业链市场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分析了新常态和低油价条件下中国天然气市场的发展态势,具体表现为:(1)天然气市场改革不断深化;(2)市场主体竞争加剧;(3)供大于求;(4)外销任务艰巨;(5)地方政府对供气企业"三留"(留GDP、留税、留利)诉求凸显;(6)低成本战略成为油气企业的必选项。进而提出了"十三五"期间的应对策略:(1)健全和完善天然气产业市场体系,加强供给侧改革,创新市场开发模式,推进政府相关产业政策的出台;(2)在国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治理雾霾背景下,通过与地方政府和竞争性企业建立天然气终端市场战略联盟,发展工业园区、LNG车船燃料、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等高效的利用产业集群,创新营销策略体系,强化资源消费本地化;(3)健全和完善蛛网式管网系统,建立市场战略储备体系;(4)越是在低油价背景下,越要深化内部改革,越要依靠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可持续地降低成本,以此应对天然气市场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低油价 中国 天然气市场 产业链 市场变革 应对策略 川渝气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环境下的中国天然气供应安全 被引量:37
17
作者 何春蕾 周国栋 +2 位作者 姜子昂 胡奥林 陈玉龙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3-126,151,共4页
随着国内天然气需求量的不断扩大,进口管道气和LNG的规模将不断增大,国内天然气市场对外依存度也将逐步增加,由供气中断带来的供应安全风险逐步显现,天然气的安全、稳定供应面临极大的挑战。以亚太地区天然气供需现状和趋势预测为基础,... 随着国内天然气需求量的不断扩大,进口管道气和LNG的规模将不断增大,国内天然气市场对外依存度也将逐步增加,由供气中断带来的供应安全风险逐步显现,天然气的安全、稳定供应面临极大的挑战。以亚太地区天然气供需现状和趋势预测为基础,重点分析预测了中国天然气供应安全现状和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天然气供应安全管理框架和保障措施建议,即必须通过政府、供气企业、用户三个责任主体构建完善的天然气供应安全保障系统应对挑战:①政府层面应加强能源政治与外交,完善天然气供应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合理的天然气价格机制;②供气企业则需要加强国内资源的勘探开发,稳步引进海外资源作为补充,并加快管道、储气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③工业、城市燃气等用户则应配合解决天然气调峰问题,可自行建设储气调峰设施,在冬春季用气高峰期间或其他供气紧急状况时,确保平稳用气和输气管网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天然气 供应安全 资源 基础设施 市场 保障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当前中国天然气供应安全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32
18
作者 何润民 李森圣 +1 位作者 曹强 周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3-131,共9页
在天然气供应日趋全球化的今天,供应中断、严重不足或价格暴涨都有可能会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众多方面造成影响甚至损害。天然气已成为我国的主体能源之一,其供应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关乎国家的能源安全。为此,对当前中国天然气供... 在天然气供应日趋全球化的今天,供应中断、严重不足或价格暴涨都有可能会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众多方面造成影响甚至损害。天然气已成为我国的主体能源之一,其供应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关乎国家的能源安全。为此,对当前中国天然气供应安全问题进行了探讨,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重新认识和审视天然气供应安全,提出构成中国天然气供应安全的三个层次——物质安全、获得安全和共同安全。进而归纳总结出当前影响中国天然气供应安全的主要问题:①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偏高;②国内天然气基础设施薄弱;③国际共同安全体系建设仍待加强。最后,着眼于内部安全和外部安全两个视角,提出了加强中国天然气供应安全体系建设的对策与措施:①加快国内天然气供应侧能力提升,提升国产气供应安全能力;②加快国内天然气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破解国内储运安全瓶颈;③促进国内天然气需求侧应急调峰能力建设,增强需求侧供应安全;④深化“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构建“中国天然气供应安全鱼骨图”,全力提升外部供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天然气 供应安全 物质安全 获得安全 共同安全 需求侧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 鱼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渝地区建设中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发展示范区的思考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李宝军 贺志明 +4 位作者 朱力洋 张博闻 王富平 熊伟 邹晓琴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0,共10页
为了适应中国油气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实现天然气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打造一批高水平的示范区。为此,在提出中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发展示范区概念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川渝地区在天然气资源、基础设施、天然气消费与利用、市场化改革、... 为了适应中国油气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实现天然气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打造一批高水平的示范区。为此,在提出中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发展示范区概念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川渝地区在天然气资源、基础设施、天然气消费与利用、市场化改革、能量计量计价等方面所具有的领先优势,提出了川渝地区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目标与推进措施。研究结果表明:①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发展示范区是以政府、天然气产供储销企业、用户及利益相关方为参与主体,持续探索完善天然气市场化体制机制,在产业规模、供应保障、市场活力、公平交易等方面起到引领示范作用的区域总称;②川渝地区在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天然气利用、市场化交易、能量计量计价等领域一直在全国具有引领示范效应,从发展趋势来看,其引领示范作用有可能得以延续;③可以采取推进天然气高效利用,整合产业链,发展绿色化工、LNG利用和天然气调峰发电利用,开拓城市燃气利用新领域等措施,建设天然气综合利用示范区;④可以采取创造竞争条件、创新交易品种等措施,建设天然气市场化交易改革示范区;⑤可以采取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不断完善储气调峰体系建设、推进互联互通与外输通道建设、有序推动基础设施公平开放等措施,建设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示范区;⑥可以采取多方协同推进,政府主导、供用双方协作形成良好的实施条件,先行先试形成示范经验等措施,建设天然气能量计量计价示范区。结论认为,川渝地区具备打造可推广的中国天然气市场化发展改革示范区的基础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体制改革 天然气 产供储销体系 综合利用 能量计量计价 市场化改革发展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绿色发展的中国天然气科学体系构建 被引量:11
20
作者 姜子昂 肖学兰 +1 位作者 余萌 杜燕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11,131-132,共5页
推动天然气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天然气科学技术的发展,构建面向绿色发展的天然气科学体系对天然气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此,依据能源科学体系的基本架构和天然气产业链技术需求特点,应用系统论和组... 推动天然气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天然气科学技术的发展,构建面向绿色发展的天然气科学体系对天然气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此,依据能源科学体系的基本架构和天然气产业链技术需求特点,应用系统论和组合原理,提炼出由基础结构和复合结构组成的我国天然气科学基本框架。基础结构有3类:①基于能源科学基本分类的天然气科学体系基本结构,包含基础理论、工程技术、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等方面;②基于天然气产业链的科学技术基本结构,表现在天然气勘探、天然气开发、天然气储运、天然气营销、天然气利用5个领域的科学技术;③基于天然气工业发展要素创新的科学技术基本结构,如天然气环境学、天然气政治学、天然气政策学等。复合结构也有3类:基础型与产业链型复合、基础型与发展要素型复合、产业链型与发展要素型复合。最后提出了促进中国天然气科学体系建设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天然气 科学体系 基础结构 复合结构 构筑 策略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