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油储罐重质沉积物超声波空化微射流清洗实验及数值模拟
1
作者 贾文龙 肖欢 +3 位作者 冷翔宇 黄巧竞 刘程玮 吴瑕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88-1296,共9页
针对原油重质沉积物超声波空化微射流清洗作用机理不明确、微射流对沉积物的冲击作用缺乏定量表征等问题,建立了超声波空化微射流冲击清洗重质沉积物的仿真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和实验研究了超声波空化微射流对沉积物的清洗机理及规律。结... 针对原油重质沉积物超声波空化微射流清洗作用机理不明确、微射流对沉积物的冲击作用缺乏定量表征等问题,建立了超声波空化微射流冲击清洗重质沉积物的仿真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和实验研究了超声波空化微射流对沉积物的清洗机理及规律。结果表明:超声波空化微射流存在高度随机性,导致沉积物表面形成大量不均匀凹坑,凹坑直径近似呈GEVⅡ分布;沉积物内部及壁面黏结处出现扩展性裂纹,促使沉积物剥离;沉积物表面凹坑直径和深度与超声波声压呈线性增大规律,超声波对凹坑深度的影响大于直径的影响。超声波功率从100 W增大到300 W,声压从100 kPa增加至200 kPa,超声波作用60 s,实验得到凹坑平均直径从6.10μm增大至7.38μm,平均深度从1.18μm增加至3.46μm;数值仿真计算凹坑直径从9.60μm增大至9.80μm,平均深度从1.42μm增加至3.89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沉积物 超声波 空化 微射流 清洗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划痕-凹陷组合缺陷管道屈曲失稳机理及极限承载能力研究
2
作者 张俊杰 曹胜 +6 位作者 王俊强 帅义 周翰宸 田野 张晓兵 任运波 卢泓方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63,共8页
为研究含划痕-凹陷组合缺陷管道的弯曲失效规律,基于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含划痕-凹陷组合缺陷管道屈曲失效数值模型,通过计算分析不同参数对含划痕-凹陷组合缺陷管道极限弯矩承载能力的敏感性,揭示组合缺陷管道屈曲失稳机理。研... 为研究含划痕-凹陷组合缺陷管道的弯曲失效规律,基于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含划痕-凹陷组合缺陷管道屈曲失效数值模型,通过计算分析不同参数对含划痕-凹陷组合缺陷管道极限弯矩承载能力的敏感性,揭示组合缺陷管道屈曲失稳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凹陷深度的增加,管道屈曲临界弯矩逐渐减小;管道屈曲临界弯矩随着管径和壁厚的增大而增大;内压的增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管道的屈曲临界弯矩,但当内压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管道屈曲临界弯矩将会减小;划痕的长度是影响管道承载能力的主控因素,随着划痕长度的增加,对管道极限弯矩承载能力的削弱效果越明显。研究结果可为含划痕-凹陷组合缺陷管道的完整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陷-划痕组合缺陷 管道 屈曲失稳 有限元分析 完整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灾害作用下埋地管道事故统计分析与启示
3
作者 帅义 徐春燕 +7 位作者 史鹏宇 胡融睿 范玉然 韩俊艳 任运波 田野 张怡 高唯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8-167,共10页
随着中国管道系统建设规模的持续扩大,地震灾害对埋地管道安全完整性的威胁日益加剧。地震灾害可能导致埋地管道发生断裂、变形损伤、屈曲失稳等失效破坏,严重时甚至会引发泄漏、燃烧、爆炸等重大事故。为此,系统收集地震灾害引发管道... 随着中国管道系统建设规模的持续扩大,地震灾害对埋地管道安全完整性的威胁日益加剧。地震灾害可能导致埋地管道发生断裂、变形损伤、屈曲失稳等失效破坏,严重时甚至会引发泄漏、燃烧、爆炸等重大事故。为此,系统收集地震灾害引发管道失效的案例,通过广泛收集国内外地震灾害下管道失效案例共55例,总结了地震导致管道失效的主要原因、失效形式及其后果,并从震级、管道类型、失效模式等多个维度进行事故规律的统计,分析了地震作用下埋地管道的失效事故规律,对埋地管道的建设与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①国内外由地震引发的管道失效事故数量逐年增多,特别是跨越地震断裂带区域的管道尤其明显;②城市天然气和供水管道系统因其分布集中、路由复杂,在地震中更容易遭受破坏,且常伴随严重的次生灾害发生;③6级及以上地震是管道失效的主要诱因,失效模式以断裂和泄漏为主,占比分别为53.3%、29.0%;④断层位移、地震诱发的滑坡和土壤液化等永久地表变形是引发管道失效的主要原因,其中断层活动占比最大,达到72.8%。结论认为,通过对管道失效案例的统计分析,揭示了地震作用下埋地管道的事故规律及特点,可为埋地管道的抗震设防、管道地震灾害的风险评估以及管道的安全运维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破坏 管道失效 统计分析 破坏机制 失效类型 抗震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能源背景下天然气智慧营销管理体系设计 被引量:5
4
作者 贺志明 王富平 +5 位作者 辜穗 葛昶 王莅 杜奇平 吴杨洁 李孜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8-165,共8页
数字技术赋能能源全产业链衍生出了数字能源概念,数字能源智能化加快发展,为现代化天然气产业体系建设视域下的营销业务转型提供了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为此,立足天然气营销业务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设计了天然气智慧营销管理体系框架模... 数字技术赋能能源全产业链衍生出了数字能源概念,数字能源智能化加快发展,为现代化天然气产业体系建设视域下的营销业务转型提供了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为此,立足天然气营销业务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设计了天然气智慧营销管理体系框架模型并提出了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油气市场化体制机制改革进入深水区,天然气市场形势更加复杂,天然气行业政策监管加强、市场化价格机制逐步形成、全国天然气市场开放等宏观环境方面的影响更加强烈,天然气营销业务需要创新发展;②天然气智慧营销是数字能源视域下对天然气营销理论、方法与技术的战略考量与升级重构,是数字技术与营销业务深度融合形成的适应于现代化天然气产业体系建设需要的营销新思维、新理念、新方法和新工具的总和,对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③天然气智慧营销管理体系设计以统筹资源与市场、延伸产业链与提高附加值为价值取向,以数字技术赋能营销为手段,围绕智慧营销战略、营销业务转型、营销数据治理、技术工具与平台等方面进行设计和构建。结论认为,以数字能源发展方向为指引构建天然气智慧营销管理体系是天然气营销业务转型的必然选择与可行路径,该体系能够为现代化天然气产业体系乃至现代化能源体系的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能源 天然气 智慧营销 管理体系 数字技术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南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岩溶储集层类型与分布规律 被引量:40
5
作者 黄士鹏 江青春 +6 位作者 冯庆付 伍亚 鲁卫华 苏旺 陈晓月 任梦怡 彭辉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1-289,共9页
基于65口井自然伽马、密度、声波时差、补偿中子以及深浅双侧向电阻率、井径等常规测井资料,结合钻井、岩心、薄片和产能等资料,将川南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岩溶储集层划分为裂缝-孔洞型、孔隙-孔洞型、裂缝型、裂缝-洞穴型等4种类型;其中... 基于65口井自然伽马、密度、声波时差、补偿中子以及深浅双侧向电阻率、井径等常规测井资料,结合钻井、岩心、薄片和产能等资料,将川南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岩溶储集层划分为裂缝-孔洞型、孔隙-孔洞型、裂缝型、裂缝-洞穴型等4种类型;其中,高产稳产井的储集层类型主要为裂缝-孔洞型和孔隙-孔洞型。茅口组岩溶储集层厚度较薄,具有垂向分带性,划分为上、下两套储集层段,分别受茅三段—茅二a亚段和茅二b亚段两个成滩期、岩溶垂向分带性和断裂的控制,上部储集层段的发育程度和单井产能优于下部储集层段。纵向上,上部储集层厚度明显大于下部;横向上,上部储集层段在宜宾—自贡—威远—大足一带、重庆西南、泸州东南一带厚度较大;下部储集层段在内江—自贡—泸州一带以及大足—泸州一带厚度较大,储集层厚值区与构造斜坡或向斜组合地区是有利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南地区 中二叠统 茅口组 岩溶储集层 孔洞 裂缝 颗粒滩 测井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斜井携液临界流量预测方法 被引量:23
6
作者 李丽 张磊 +2 位作者 杨波 殷茵 李登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50-654,共5页
目前,广泛应用的天然气井携液临界流量计算模型是建立在直井基础之上的,没有考虑井斜角对携液的影响。但是,随着定向井和水平井的日益增多,现有直井计算模型已经不能准确预测斜井的携液临界流量。为解决这个问题,以Turner计算模型为研... 目前,广泛应用的天然气井携液临界流量计算模型是建立在直井基础之上的,没有考虑井斜角对携液的影响。但是,随着定向井和水平井的日益增多,现有直井计算模型已经不能准确预测斜井的携液临界流量。为解决这个问题,以Turner计算模型为研究基础,同时考虑井斜角的影响,根据球形液滴的受力条件,认为其在斜井井筒运动过程中不会一直沿井筒中心线上升,而是慢慢运移至油管壁,最终沿管壁向上方滑动。依据牛顿摩擦定律,计算出管壁对液滴的摩擦力,重新建立液滴受力模型,提出了斜井携液临界流量预测模型。最后,在Turner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了修正系数表,认为修正系数与摩擦系数和井斜角有关。通过现场实例应用,计算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携液 临界流量 修正系数 斜井 天然气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吸收法测定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丁思家 刘鸿 +2 位作者 杨雅冰 蔡黎 徐微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1-188,共8页
针对测定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的紫外吸收法目前还缺乏国家标准的问题,在不同机构开展该原理仪器的一系列比对测试研究,采用GB/T 6683—1997《石油产品试验方法精密度数据确定法》对数据处理,获得紫外吸收法测定硫化氢含量的重复性和再现... 针对测定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的紫外吸收法目前还缺乏国家标准的问题,在不同机构开展该原理仪器的一系列比对测试研究,采用GB/T 6683—1997《石油产品试验方法精密度数据确定法》对数据处理,获得紫外吸收法测定硫化氢含量的重复性和再现性要求,明确了该检测方法的结果判定依据,为编制该方法的国家标准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研究中还采用了与碘量法进行比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现场工况条件下,相对人工化学滴定的方法而言,紫外吸收法通过仪器可以将更多的影响因素控制在较低的随机水平上,检测结果显得更加稳定和可控。另外,通过7个月的持续稳定性试验数据表明,该方法的测试稳定性表现极好,具备在线监测管输气硫化氢含量的长期稳定性和准确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紫外吸收法 硫化氢 再现性 重复性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检修作业过程风险智能预警 被引量:6
8
作者 王金江 关鹏婷 +2 位作者 陈卓 葛伟凤 鞠茜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22,共7页
为提高炼化企业检维修作业过程的安全性,利用目标检测技术,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风险识别模型;首先,结合贝叶斯网络(BN)及模糊集理论,建立动态风险评估模型;其次,采用分级动态预警方法,实现检修作业过程风险要素的智能监控预警;然后,... 为提高炼化企业检维修作业过程的安全性,利用目标检测技术,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风险识别模型;首先,结合贝叶斯网络(BN)及模糊集理论,建立动态风险评估模型;其次,采用分级动态预警方法,实现检修作业过程风险要素的智能监控预警;然后,以压缩机检修作业过程为例,采用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与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方法,辨识作业过程风险,再利用基于深度学习的风险智能识别模型,监控现场作业过程并识别风险;最后,采用BN和模糊集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评估作业过程中的动态风险,并采用分级预警的方法智能预警作业过程风险。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识别压缩机检修作业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识别准确率为93%,在此基础上进行动态风险评估,当观测到事件概率发生变化,且超出相应预警阈值时,依据风险等级进行报警,实现风险要素的智能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检修作业 过程风险 智能预警 贝叶斯网络(B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inoco油藏泡沫油性能评价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健 覃达 +2 位作者 何冯清 胡雨涵 余恒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8-73,共6页
Orinoco稠油油藏采用的是压力自然衰竭的开发方式,在开发过程中具有产油量高、产气量低和降压速度慢等特征,在开采过程中会出现"泡沫油"现象。为了研究泡沫油在地层中的稳定性及流变性,利用自主研发的高温高压泡沫油配样器配... Orinoco稠油油藏采用的是压力自然衰竭的开发方式,在开发过程中具有产油量高、产气量低和降压速度慢等特征,在开采过程中会出现"泡沫油"现象。为了研究泡沫油在地层中的稳定性及流变性,利用自主研发的高温高压泡沫油配样器配制泡沫油,分析了黏度、温度、矿化度、溶解气油比等对泡沫油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流变仪和岩心流动装置分别测量了泡沫油的流变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脱气原油黏度增大,泡沫油的半衰期变长,稳定性越好;温度越高,稳定性越差;溶解气油比越高,泡沫油稳定性增强;矿化度对稳定性影响并不明显;Orinoco泡沫油具有剪切变稀的性质和轻微触变性;在多孔介质中,随着注入压力的增大,泡沫油黏度先降低后增大,相同压力梯度下,泡沫油的流度明显高于脱气原油流度。该研究提升了人们对泡沫油性能的认识,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泡沫油性能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inoco重油带 泡沫油 稳定性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通”模式下的四川天然气产业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沙 周韵桐 唐荔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1-125,共5页
四川省是全国三大天然气主产区之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四川省天然气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此,对四川省天然气产业的宏观环境进行了分析,指出该省天然气产业在政治、经济、技术、社会等4个方面都迎来了巨大... 四川省是全国三大天然气主产区之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四川省天然气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此,对四川省天然气产业的宏观环境进行了分析,指出该省天然气产业在政治、经济、技术、社会等4个方面都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进而结合"一带一路"倡议中"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合作框架,提出了四川省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建议:(1)以政策沟通为基础,降低地缘政治对天然气产业发展的影响;(2)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为贸易流通创造条件;(3)通过深化金融合作,在发挥官方资本优势的同时引入民间资本,以资金推动技术发展,实现产业升级;(4)以民心相通为社会根据,促进沿线国家经济文化交流,形成发展天然气合作的良好环境;(5)在贸易互联互通方面,拓宽贸易领域,优化贸易结构,促进天然气及其附属产业的贸易量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通”模式 “一带一路” 四川省 天然气产业 发展战略 政策建议 合作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浆改造固井隔离液的评价与应用
11
作者 周代生 李茜 +2 位作者 张启根 汪伟 谢显涛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0-104,共5页
随着川渝地区高温深井、超深井勘探开发的发展,固井时水泥浆与钻井液相容性差的问题日益突出,极易导致固井注水泥浆时出现变稠、结块的问题。通过对水泥浆与钻井液接触污染因素分析、研究,合成了由井浆改造不排放抗污染隔离液GLJ。经室... 随着川渝地区高温深井、超深井勘探开发的发展,固井时水泥浆与钻井液相容性差的问题日益突出,极易导致固井注水泥浆时出现变稠、结块的问题。通过对水泥浆与钻井液接触污染因素分析、研究,合成了由井浆改造不排放抗污染隔离液GLJ。经室内评价和现场投井应用表明,隔离液GLJ现场配制简单、方便,只需将隔离剂直接加入现场钻井液中即可,可减少新增液体量、钻井液加重剂等材料用量,减轻现场储存压力;GLJ具有较好的流变性、悬浮稳定性,可根据现场施工对隔离液GLJ的流变性能参数要求进行调整,具有良好的抗温性能,井筒中长时间静置不会导致隔离液GLJ重晶石沉淀;GLJ与水泥浆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各种比例混合流体的高温高压稠化实验240 min内体系稠度值未大于40 Bc;隔离液GLJ对钻井液性能影响小,施工结束后循环罐中剩余隔离液GLJ和井筒中返出隔离液GLJ均可混入井浆中作为钻井液继续使用,减轻了现场废弃液的排放及处理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隔离液GLJ 固井水泥浆 抗污染 安全施工 清洁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