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西—川中地区陆相层系全油气系统常规和非常规有效储层成因机制与分类评价
1
作者 陈冬霞 王翘楚 +6 位作者 熊亮 王小娟 杨映涛 雷文智 张玲 潘珂 庞宏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5-1232,共18页
基于全油气系统理论,系统揭示了川西—川中地区陆相层系常规和非常规储层的差异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机制。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压汞和核磁共振测试以及扫描电镜分析等手段,系统揭示了全油气系统储层特征与变化规律以及相对优... 基于全油气系统理论,系统揭示了川西—川中地区陆相层系常规和非常规储层的差异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机制。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压汞和核磁共振测试以及扫描电镜分析等手段,系统揭示了全油气系统储层特征与变化规律以及相对优质储层成因机制,并针对不同储层选取了相应的分级、分类评价参数,建立评价标准。结果表明:(1)川西—川中地区陆相层系全油气系统常规与非常规储层呈现空间叠置分布格局。在浮力成藏下限之上的中浅层流体自由活动性强,沉积相和流体联合控制常规-低渗优质储层;中深层致密砂岩发育多期河道叠置体、毛细管阻力作用增强,强烈的构造挤压背景下裂缝发育,孔隙型、裂缝型和孔隙-裂缝型等多种储层受岩相、流体和断层等复合控制;深层“纹层型”页岩储层整体上以纳米级孔隙为主,在以强超压和扩散力为主要特征的流体动力场内,储层发育明显受控于岩相组合、有机质丰度和超压系统的联合作用。(2)中浅层常规-低渗储层分级、分类评价主要考虑沉积-成岩相和孔隙类型,所划分的4类储层中,Ⅰ类和Ⅱ类优质储层主要发育于三角洲平原-前缘相带,中-强溶蚀改造是关键成因;中深层致密砂岩储层分级、分类评价则主要考虑孔隙-裂缝、岩相及孔隙结构,所划分的4类储层中,Ⅰ类和Ⅱ类孔隙型优质储层、以块状和平行层理中粗砂岩相为主;中深层侏罗系自流井组大安寨段页岩综合考虑储层厚度、岩相组合、储层物性、有机质富集程度、脆性矿物含量和可动油体积占比等因素,所划分的4类储层中,Ⅰ类和Ⅱ类相对优质储层以页岩夹介壳层和纯页岩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气藏 页岩油气藏 陆相层序 全油气系统 储层评价 川西—川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古隆起嘉陵江组油气成藏期的确定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其荣 王廷栋 +2 位作者 李延钧 宋华清 杨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10,共3页
通过流体包裹体分析及其均一温度的研究,并结合烃源岩演化史、储层地温史、岩心薄片镜下沥青的观察,按照油气分段捕获原理,确定四川盆地泸州古隆起嘉陵江组油气共存在4次成藏期,即中三叠世、中侏罗世前后、晚白垩世前后和喜山运动中晚期... 通过流体包裹体分析及其均一温度的研究,并结合烃源岩演化史、储层地温史、岩心薄片镜下沥青的观察,按照油气分段捕获原理,确定四川盆地泸州古隆起嘉陵江组油气共存在4次成藏期,即中三叠世、中侏罗世前后、晚白垩世前后和喜山运动中晚期,分别对应古油藏的形成与破坏期、志留系注气为主期、二叠系注气为主期和油气再分配期。同时,根据储层沥青在镜下的光学特征和在各类孔隙中的分布形态的观察,可定性确定泸州古隆起嘉陵江组油气存在多期注入和叠加的历史,并证实泸州古隆起核部曾经存在一个来自志留系烃源的印支期古油气藏。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应用流体包裹体确定油气成藏期的方法行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期 嘉陵江组 古隆起 泸州 流体包裹体 均一温度 四川盆地 中三叠世 中侏罗世 喜山运动 晚白垩世 分布形态 储层沥青 古油气藏 志留系 演化史 烃源岩 古油藏 再分配 二叠系 特征和 印支期 注气 岩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包裹体在油气地质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3
作者 张铭杰 唐俊红 +2 位作者 张同伟 吕宗刚 杨荣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7-406,共10页
流体包裹体研究是油气形成和成藏定量化研究的重要手段。本文总结了油气藏中流体包裹体的地质地球化学意义及其在石油、天然气研究中的应用 ,探讨了烃源岩和储层流体包裹体在确定源岩演化、沉积环境、有机母质类型、成熟度、油气运移充... 流体包裹体研究是油气形成和成藏定量化研究的重要手段。本文总结了油气藏中流体包裹体的地质地球化学意义及其在石油、天然气研究中的应用 ,探讨了烃源岩和储层流体包裹体在确定源岩演化、沉积环境、有机母质类型、成熟度、油气运移充填期次等方面的应用 ,指出目前流体包裹体油气地球化学研究应关注的几个前沿方向 :1在流体包裹体分析实验技术中 ,单个包裹体分析技术在油气地质定量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通过有机包裹体自然剖面与模拟实验对比研究烃类流体运移分馏 ,为建立油气成藏过程地球化学示踪指标提供基础参数 ;3通过储层中不同期次有机包裹体的化学组成、同位素组成、生物标志化合物与圈闭中已经聚集成藏的油气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研究 ,确定圈闭中油气的成因、来源和充填过程 ;4有机包裹体成烃作用研究为碳酸盐岩生烃和深层油气成因理论提供依据 ;这些方向的研究成果为深化油气理论、提高勘探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油气地质 地球化学 矿物学 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孔隙度数值评价技术 被引量:20
4
作者 秦启荣 张烈辉 +2 位作者 刘莉萍 李乐 郭贵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7-51,共5页
裂缝是岩石在构造力作用下发生破裂的结果 ,岩石的破坏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裂缝的发育程度和裂缝孔隙度的大小。据此 ,我们建立了一套以构造为基础 ,以构造地质和岩石力学理论为指导 ,以数值模拟分析技术为手段的裂缝孔隙度的数值评... 裂缝是岩石在构造力作用下发生破裂的结果 ,岩石的破坏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裂缝的发育程度和裂缝孔隙度的大小。据此 ,我们建立了一套以构造为基础 ,以构造地质和岩石力学理论为指导 ,以数值模拟分析技术为手段的裂缝孔隙度的数值评价技术。文章首先介绍该技术的原理和技术思路 ,然后以GSM沙一油气藏二维裂缝孔隙度数值评价为例 ,简要介绍该技术的步骤和方法 ,并展示了所作的具体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孔隙度 数值评价 地质建模 古构造应力场 岩体破坏接近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滩控岩溶型白云岩储层分类的渗透率建模方法研究——以川中磨溪—高石梯地区龙王庙组为例 被引量:13
5
作者 司马立强 陈志强 +3 位作者 王亮 范玲 陈河斌 付永红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2-102,共11页
川中磨溪—高石梯地区龙王庙组白云岩储层渗透率受岩溶作用的影响较大,现有渗透率计算模型的适用性较差。利用岩心照片、岩石薄片、高压压汞、核磁共振、物性分析、测井等资料,首先根据岩溶作用、储集空间、孔隙结构对储层进行分类,将... 川中磨溪—高石梯地区龙王庙组白云岩储层渗透率受岩溶作用的影响较大,现有渗透率计算模型的适用性较差。利用岩心照片、岩石薄片、高压压汞、核磁共振、物性分析、测井等资料,首先根据岩溶作用、储集空间、孔隙结构对储层进行分类,将非均质性极强的滩控岩溶型白云岩储层划分为溶洞型、溶孔型与基质孔隙型3种相对均质的储层类型,再运用全直径岩样与标准柱塞样物性分析结果,借助其表征尺度的差异,对各类型储层进行渗透率建模。全直径岩样表征尺度较大,用以建立溶洞型储层渗透率解释模型;标准柱塞样表征尺度较小,用以建立溶孔型与基质孔隙型储层渗透率解释模型。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Timur公式与核磁Coates等模型,上述分储层类型计算的渗透率值与岩心分析结果更吻合,有效提高了碳酸盐岩滩控岩溶型白云岩储层渗透率计算结果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控岩溶型 白云岩储层 储层分类 渗透率建模 龙王庙组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压时间对储层岩心渗透率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杨胜来 刘伟 +5 位作者 冯积累 汪如军 涂中 张友彩 唐治平 杭达震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前储层应力敏感性研究仅限于有效覆压对渗透率的影响,忽略了加压时间对岩石变形的作用。在高压孔渗仪上用拟三轴岩心夹持器和天然岩心,考察了加压时间对岩石渗透率的影响,提出并计算了单位覆压下渗透率绝对变化速率和相对变化速率。... 目前储层应力敏感性研究仅限于有效覆压对渗透率的影响,忽略了加压时间对岩石变形的作用。在高压孔渗仪上用拟三轴岩心夹持器和天然岩心,考察了加压时间对岩石渗透率的影响,提出并计算了单位覆压下渗透率绝对变化速率和相对变化速率。结果表明,岩石变形或渗透率变化与时间有关,渗透率随加压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在加压初期渗透率变化幅度较大,随着时间的延长,渗透率变化逐渐变缓;幂函数在总体趋势上能拟合渗透率随时间的变化,其拟合误差在工程应用的合理范围内;基础渗透率大于4.6×10-3μm2的岩心,渗透率下降主要发生在4 h内;渗透率绝对变化速率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渗透率绝对变化速率和相对变化速率与岩石物性有关,岩心基础渗透率越高,渗透率绝对变化速率越大,相对变化速率越小。渗透率相对变化速率的建立,为储层应力敏感性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定量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岩石 应力敏感性 渗透率 加压时间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机床设备选型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米长富 田建平 +2 位作者 杨海栗 黄彦 田梦雯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9-112,共4页
针对影响CAPP系统机床设备选型的多因素及其模糊性,提出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构建系统机床设备选型的模糊评判模型。通过对影响机床选型因素的综合分析,建立各因素之间的模糊关系,较好地解决了多因素的量化问题,确保... 针对影响CAPP系统机床设备选型的多因素及其模糊性,提出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构建系统机床设备选型的模糊评判模型。通过对影响机床选型因素的综合分析,建立各因素之间的模糊关系,较好地解决了多因素的量化问题,确保了机床设备选型结果的唯一性。通过在原型系统上运行,采用该方法能较好解决机床设备选型问题,保证了CAPP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判 CAPP 机床选型 模糊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安岳—磨溪地区灯影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12
8
作者 秦章晋 刘志毅 周吉羚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7-94,6-7,共8页
川中安岳—磨溪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地质年代久远、地层埋藏较深且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储层特征研究难度大.分析研究区灯影组岩心和薄片资料,对储层岩石和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进行识别和分类,并研究岩心物性特征.结果表明:川中安岳—磨溪地... 川中安岳—磨溪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地质年代久远、地层埋藏较深且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储层特征研究难度大.分析研究区灯影组岩心和薄片资料,对储层岩石和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进行识别和分类,并研究岩心物性特征.结果表明:川中安岳—磨溪地区灯影组储层发育主要受到岩溶作用、古地貌、沉积相及构造运动影响和控制.岩溶作用和后期构造作用决定了储层储集性能,岩溶作用是研究区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储层为一套溶蚀孔洞型白云岩储层,主要分布于灯四、灯二段,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区带.该研究结果为川中安岳—磨溪地区灯影组储层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岩溶作用 控制因素 构造运动 白云岩 灯影组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混沌理论的企业创新过程管理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李志刚 张吉军 苟建林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34,共4页
混沌的本质是确定性动力系统所表现出的内在随机性或不确定性现象。企业创新,无论是成员个体还是组织群体,都要经历混沌过程。从系统混沌理论的视角看,企业创新过程管理的关键是激发创新混沌的产生、引导创新混沌的发展和促进创新混沌... 混沌的本质是确定性动力系统所表现出的内在随机性或不确定性现象。企业创新,无论是成员个体还是组织群体,都要经历混沌过程。从系统混沌理论的视角看,企业创新过程管理的关键是激发创新混沌的产生、引导创新混沌的发展和促进创新混沌的结束,进而促使企业系统从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转化。为此,企业创新过程管理需要加强创新混沌的诱发条件建设,加强创新混沌过程的引导控制以及促进创新混沌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混沌理论 企业创新 混沌过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OT定量分析模型及其在天然气开发企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志刚 张吉军 苟建林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2,共4页
SWOT分析工具是进行企业发展战略分析的基本工具。现有的大多数文献运用SWOT分析工具进行企业战略研究,基本还处于定性分析阶段。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分级评分法将SWOT分析从定性推进到定量,使之更加直观准确地反映企业发展面临的机会... SWOT分析工具是进行企业发展战略分析的基本工具。现有的大多数文献运用SWOT分析工具进行企业战略研究,基本还处于定性分析阶段。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分级评分法将SWOT分析从定性推进到定量,使之更加直观准确地反映企业发展面临的机会与威胁、优势与劣势,为企业科学决策和制定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基础。天然气开发企业的案例研究表明,该定量模型的应用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OT分析 定量评价 天然气开发企业 应用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支撑剂回流时地面流程防护的水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洪波 郭素芬 +2 位作者 伍超 杨旭 杨川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2-83,共2页
水力压裂工艺过程中 ,裂缝中压力梯度的变化会造成支撑剂回流现象 ,这势必对地面流程造成严重的冲蚀破坏。文章在了解多种地面流程防护措施的基础上 ,采用水力学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提出在节流油嘴上游高压低速区重力沉砂的方法。此外 ,... 水力压裂工艺过程中 ,裂缝中压力梯度的变化会造成支撑剂回流现象 ,这势必对地面流程造成严重的冲蚀破坏。文章在了解多种地面流程防护措施的基础上 ,采用水力学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提出在节流油嘴上游高压低速区重力沉砂的方法。此外 ,还介绍了一种有效分离固体颗粒的装置———砂粒捕集器的设计思路和原理。装置模型实验结果表明 ,此种方法能除去天然气以及携砂液中的支撑剂 ,实现对地面流程的有效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支撑剂 地面流程 防护 水力学 回流现象 砂粒捕集器 油田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套式节流阀气动噪声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悦钦 肖飞 +1 位作者 范铭 徐小东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15-1621,共7页
针对气体流经笼套式节流阀所引起的气动噪声问题,采用CFD软件与声学软件联合仿真的方法,研究了笼套式节流阀气动噪声的产生机理和噪声频谱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流经节流阀的气体遭遇小孔缩流断面的节流作用,在小孔出口处速度剧烈增加形... 针对气体流经笼套式节流阀所引起的气动噪声问题,采用CFD软件与声学软件联合仿真的方法,研究了笼套式节流阀气动噪声的产生机理和噪声频谱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流经节流阀的气体遭遇小孔缩流断面的节流作用,在小孔出口处速度剧烈增加形成超音速欠膨胀射流,引发剧烈的速度、压力脉动,形成了强烈的湍流噪声和激波噪声,小孔节流结构是阀门流噪声产生的根本原因;阀门内部流噪声的频谱呈现宽频带特性,且气动噪声低频部分能量较大,沿工作介质流动方向高频噪声幅值迅速下降,主要噪声的频带向低频带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仿真 节流阀 气动噪声 激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开发企业产运销一体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志刚 张吉军 苟建林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3-116,共4页
与石油相比,天然气具有不容易储存和运输方式单一的典型特点。严重依赖于管线运输使得天然气产运销各环节必须协调一致、同步发展才能产生较好的效益。结合天然气各业务环节的特点,建立了一套多层次的天然气开发企业产运销一体化协调发... 与石油相比,天然气具有不容易储存和运输方式单一的典型特点。严重依赖于管线运输使得天然气产运销各环节必须协调一致、同步发展才能产生较好的效益。结合天然气各业务环节的特点,建立了一套多层次的天然气开发企业产运销一体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为天然气开发企业科学发展提供了规范的评价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开发企业 天然气产运销一体化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C油井稳态产能计算与对比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红林 熊继有 +1 位作者 阳星 田志欣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9-74,共6页
为提高单井产量和油藏采收率,最大储层接触面积井(MRC,Maximum Reservoir Contact)越来越得到重视,但因井眼结构复杂,常规方法难以计算其产能.采用一种离散化半解析方法建立了MRC油井油藏渗流和井筒管流相耦合的稳态产能模型并运用迭... 为提高单井产量和油藏采收率,最大储层接触面积井(MRC,Maximum Reservoir Contact)越来越得到重视,但因井眼结构复杂,常规方法难以计算其产能.采用一种离散化半解析方法建立了MRC油井油藏渗流和井筒管流相耦合的稳态产能模型并运用迭代法求解.以某低渗油藏为例对MRC井产能进行了计算和对比,结果表明:MRC井产能受井筒间渗流干扰影响大,主井筒两端泄油能力强,中间弱,在分支侧钻点处最弱;分支井筒从跟端到趾端泄油能力逐渐增强.MRC井单相油流IPR曲线与直井两相流IPR曲线相似,应合理选择生产压差.井筒总长度一定时,三种MRC井产能差值均在10%内,且存在启动压力梯度时均会明显降低.综合考虑钻完井工艺难度,推荐采用鱼骨型多分支水平井实现MRC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储层接触面积 多分支水平井 产能计算 产能对比 提高采收率 maximum RESERVOIR contact (MRC) enhanced oil recovery (E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南部嘉陵江组天然气远源成藏模式 被引量:6
15
作者 陆正元 栾海波 +2 位作者 吕宗刚 彭海润 李弢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7-620,共4页
以四川盆地南部嘉陵江组钻探和开发成果为基础,分析了嘉陵江组气藏的烃源、储层、盖层和圈闭条件等成藏要素,研究认为烃源断层是二叠系和更深层烃源层中天然气进入嘉陵江组的重要输导条件,烃源断层不发育的构造因为嘉陵江组自身烃源条... 以四川盆地南部嘉陵江组钻探和开发成果为基础,分析了嘉陵江组气藏的烃源、储层、盖层和圈闭条件等成藏要素,研究认为烃源断层是二叠系和更深层烃源层中天然气进入嘉陵江组的重要输导条件,烃源断层不发育的构造因为嘉陵江组自身烃源条件差难以形成气藏。嘉陵江组天然气藏为依靠喜马拉雅期断层输导的远源成藏模式,成藏控制因素可概括为:烃源断层控制了气源;沉积成岩相带、中三叠世末期古隆起剥蚀作用和裂缝发育控制了储层分布、储层渗透性与连通范围;古隆起剥蚀作用和断层作用同样控制了圈闭的保存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模式 嘉陵江组 四川盆地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微地震事件重构三维缝网 被引量:14
16
作者 刘星 金衍 +2 位作者 林伯韬 向建华 钟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2-111,I0004,I0005,共12页
前人大多从定性角度利用微地震事件点分析体积缝网的二维建模,或者利用微地震事件点提取个别裂缝参数以校核基于一定假设的随机离散裂缝网络,但缺乏基于微地震事件的稳健、直接的三维缝网重构方法。为此,根据微地震事件点和裂缝面的几... 前人大多从定性角度利用微地震事件点分析体积缝网的二维建模,或者利用微地震事件点提取个别裂缝参数以校核基于一定假设的随机离散裂缝网络,但缺乏基于微地震事件的稳健、直接的三维缝网重构方法。为此,根据微地震事件点和裂缝面的几何相关性,使用随机模拟一致性算法(RANSAC)识别裂缝面产状,在裂缝几何模型优选的基础上,开发了一套稳健的三维缝网重构方法(RFM3D)。为了分析算法的有效性和稳健性,提出了缝网相似性评价指标(ADI),使用蒙特卡罗方法生成随机缝网后离散为人工的模拟事件点,在增加不同比例的噪点后进行RFM3D。研究结果表明:①室内压裂实验发现,可用随机多边形模型描述实际裂缝形状。②RFM3D算法易于匹配复杂的裂缝几何模型,在一般条件下该算法至少能克服10%的噪点干扰,可较准确地重构压裂缝网的几何形态,算法具有较好的稳健性。③随着噪点比例增大,ADI随噪点比例满足logistic增长模式;随着缝网中裂缝数目的增多,ADI临界点也随之降低。因此,在重构大规模体积缝网时噪点比例应严格控制在10%以下才能得到稳定、可靠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震监测 三维缝网 随机模拟一致性 缝网重构 水力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褶皱-冲断带前缘盐层厚度对滑脱褶皱构造特征及演化的影响 被引量:20
17
作者 唐鹏程 饶刚 +1 位作者 李世琴 汪仁富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12-327,共16页
库车褶皱-冲断带前缘发育一系列滑脱褶皱,虽然卷入变形的新生代地层及底部滑脱层(古近系盐层)相同,但滑脱褶皱的构造特征及演化存在显著差异。文中结合野外地质调查结果以及钻井资料和高品质二维地震反射剖面解析,以南喀背斜和米斯坎塔... 库车褶皱-冲断带前缘发育一系列滑脱褶皱,虽然卷入变形的新生代地层及底部滑脱层(古近系盐层)相同,但滑脱褶皱的构造特征及演化存在显著差异。文中结合野外地质调查结果以及钻井资料和高品质二维地震反射剖面解析,以南喀背斜和米斯坎塔克背斜为例,估算出盐层初始厚度,并讨论其对于滑脱褶皱样式及其演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南喀背斜和米斯坎塔克背斜下伏盐层初始厚度不同,估算出前者厚度介于0.1~0.5km,主要为0.1~0.3km,而后者却大约为1.0km。与此同时,南喀背斜和米斯坎塔克背斜均表现出分段差异变形特征。南喀背斜为低缓的滑脱褶皱,其东段隐伏地下,变形方式为褶皱作用;而西段出露地表,背斜核部发育隐伏的逆冲断层,变形方式为褶皱作用和断层作用。背斜西段平均隆升速率大于东段,导致西段隆升出露地表。米斯坎塔克背斜表现为大规模滑脱褶皱,根据变形特征的不同可以分为3段,东段背斜倾向北,盐岩在其核部及北翼下方聚集加厚;而中—西段背斜倾向南,其中中段背斜核部位置盐岩聚集加厚,两翼下伏盐岩减薄甚至形成盐焊接。而在西段背斜呈箱状,两翼下方盐岩厚度至少为1.0km。笔者总结出库车褶皱-冲断带前缘发育的7种滑脱褶皱变形样式,通过构造分析得出,研究区滑脱褶皱的变形主要受盐层厚度、构造缩短量及盐岩流动变形共同控制,其中盐层厚度起主导作用,控制了滑脱褶皱的发育位置,并影响了滑脱褶皱的变形样式。研究结果将为其他褶皱-冲断带中滑脱褶皱的相关研究提供重要参考,特别是在缺少高品质地震资料,或者构造变形强烈、地震资料品质较差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层厚度 盐岩流动变形 滑脱褶皱 构造特征及演化 库车褶皱-冲断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nic Scanner声波扫描测井在碳酸盐岩储层裂缝有效性评价中的应用——以四川盆地震旦系为例 被引量:14
18
作者 谢冰 白利 +2 位作者 赵艾琳 张红英 王玥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7-123,共7页
电成像测井探测深度较浅,无法判定井壁上识别出的裂缝在地层中的延伸情况。利用电成像测井识别出的裂缝走向与Sonic Scanner声波扫描测井确定的横波各向异性方位进行综合建模,以确定地层中裂缝引起的各向异性和井壁内裂缝的延伸情况,进... 电成像测井探测深度较浅,无法判定井壁上识别出的裂缝在地层中的延伸情况。利用电成像测井识别出的裂缝走向与Sonic Scanner声波扫描测井确定的横波各向异性方位进行综合建模,以确定地层中裂缝引起的各向异性和井壁内裂缝的延伸情况,进而评价裂缝的有效性。该方法在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缝洞型碳酸盐岩地层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通过Sonic Scanner声波扫描测井和电成像测井结合能够准确评价井筒周围裂缝的有效性,为储层评价及试油层段优选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nic Scanner声波扫描 裂缝有效性 频散 各向异性 快、慢横波 震旦系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电驱压缩机循环气举工艺在威远页岩气平台井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尹昭云 郑莉 +2 位作者 程玲 张鑫 荣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9-73,共5页
威远区块某页岩气平台井受邻井压窜、井区地质条件的影响,页岩气井产量持续下降,采用常规气举、泡排、柱塞等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已无法实现气井连续携液生产,井筒内积液严重,不同程度影响了气井最终采收率。综合当前排水采气工艺技术,优... 威远区块某页岩气平台井受邻井压窜、井区地质条件的影响,页岩气井产量持续下降,采用常规气举、泡排、柱塞等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已无法实现气井连续携液生产,井筒内积液严重,不同程度影响了气井最终采收率。综合当前排水采气工艺技术,优选电驱高压压缩机配合油管下深至水平段对积液平台进行连续气举,达到提高气井排液效率、解除积液的目的。现场应用表明,该工艺具有“能耗低、噪音小、排量大、效率高”等优点,有效实现了平台井4口水淹井的复产,填补了常规页岩气二次采气技术的空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排水采气 电驱 压缩机 气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