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次生烃迟滞性定量评价方法及其在渤海湾盆地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1
作者 关德师 王兆云 +1 位作者 秦勇 程克明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33-538,共6页
中国叠合盆地古生界烃源岩具有多次埋藏、异常受热、多次生烃和多次成藏的特点。不同成熟度、不同母质类型样品热解和高压釜模拟实验反映烃源岩的二次生烃不遵循Tissot经典的连续生烃演化模式 ,具有显著的迟滞效应 ,这种迟滞程度与烃源... 中国叠合盆地古生界烃源岩具有多次埋藏、异常受热、多次生烃和多次成藏的特点。不同成熟度、不同母质类型样品热解和高压釜模拟实验反映烃源岩的二次生烃不遵循Tissot经典的连续生烃演化模式 ,具有显著的迟滞效应 ,这种迟滞程度与烃源岩二次生烃时的原始成熟度有关 ,当Ro 等于 0 .9%左右时迟滞性最小。究其原因受化学动力学机制控制 ,二次生烃反应活化能的分布体现了一次生烃受热降解形成的中间产物在一次演化中止前未能有效释放而部分聚集在干酪根内的特性以及化学结构在冷却后的高度固化 ,导致二次增温初期中间产物的快速释放和化学结构再次活化的惰性 ,从而使得二次生烃显现出脉冲式的非连续演化过程。基于二次生烃迟滞性量版 ,结合渤海湾盆地具体地质条件 ,从生烃史和生烃阶段组合的关键要素入手 ,采用关键要素递阶优选原则 ,依次通过对显著生烃深度、生烃率等要素的递阶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生烃 迟滞性 定量评价体系 渤海湾盆地 烃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侏罗系煤热模拟实验——氮的地化特征与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全有 刘文汇 +2 位作者 陈践发 宋岩 秦胜飞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6-29,共4页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侏罗系演化程度较低 (Ro=0 .4% )的煤岩及煤岩中的显微组分镜质组进行了从 2 5 0~ 5 5 0℃的热模拟实验 ,发现无论是煤岩还是镜质组 ,热模拟气体组分中氮主要在低温阶生成 ;3 0 0℃时达到最大 ;反映了煤岩...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侏罗系演化程度较低 (Ro=0 .4% )的煤岩及煤岩中的显微组分镜质组进行了从 2 5 0~ 5 5 0℃的热模拟实验 ,发现无论是煤岩还是镜质组 ,热模拟气体组分中氮主要在低温阶生成 ;3 0 0℃时达到最大 ;反映了煤岩在未成熟阶段 ,相当于Ro<0 .6% ,大量蛋白质发生水解作用而产生氨基酸 ,氨基酸很不稳定 ,在黏土矿物的作用下生成NH3,而NH3被进一步氧化生成氮。镜质组在 45 0℃时仍有少量氮的生成 ,由于部分含氮化合物在热催化作用下降低了氨基断裂所需的活化能而生成NH3,NH3在黏土矿物的作用下生成氮。因此 ,在煤岩热演化过程中从未成熟到成熟都有氮的生成 ,特别是未成熟阶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侏罗系 地化特征 煤岩 镜质组 热模拟实验 氮气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