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井一震结合的河流相单河道预测方法 被引量:7
1
作者 赵晓明 吴胜和 +3 位作者 岳大力 完颜祺琪 张跃龙 刘丽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71-174,共4页
为进一步提高河流相单河道井问预测精度,提出了基于井一震结合的河流相单河道薄砂体精细预测方法。该方法以井一震结合为指导思想,在对地震资料进行属性响应和频谱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基于小波变换的分频处理技术提取能反映单砂体... 为进一步提高河流相单河道井问预测精度,提出了基于井一震结合的河流相单河道薄砂体精细预测方法。该方法以井一震结合为指导思想,在对地震资料进行属性响应和频谱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基于小波变换的分频处理技术提取能反映单砂体厚度级别的离散频率能量体,在对其进行河道边缘检测属性计算后利用沿层切片技术对单河道的空间形态进行预分析,最终在井标定的基础上完成单河道的预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单河道薄层砂体的预测结果与井数据吻合程度较高,对薄砂体的预测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相 单河道 分频处理 河道边缘检测属性 井一震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南部志留系碳酸盐灰泥丘成因与储集性 被引量:24
2
作者 杨晓萍 张宝民 柳少波 《海相油气地质》 2002年第4期26-32,共7页
灰泥丘与生物礁具有相似的地震反射特征,但两者的形成环境及内部组成完全不同。缓坡环境和较弱的水动力环境是灰泥丘形成的两个重要条件,灰泥丘主要由微生物所建造。川南志留系主要发育中—下志留统,自下而上划分为龙马溪组、石半栏组... 灰泥丘与生物礁具有相似的地震反射特征,但两者的形成环境及内部组成完全不同。缓坡环境和较弱的水动力环境是灰泥丘形成的两个重要条件,灰泥丘主要由微生物所建造。川南志留系主要发育中—下志留统,自下而上划分为龙马溪组、石半栏组、韩家店组和秀山组,其中石牛栏组主要为碳酸盐岩,岩性较硬,上下地层相对为软岩层,构成“两软夹一硬”的地晏剖面结构。灰泥丘主要发育在石牛栏组,属于典型的开阔台地内缓坡泥丘。灰泥丘储层主要发育在丘翼和丘顶微相中,经历了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白云石化作用、压实作用和溶解作用等,其中胶结作用使丘翼储集物性变差,而白云石化作用使丘顶物性变好。因此丘翼灰岩被胶结后储集性能普遍较差,平均孔隙度1%~2%,渗透率(3~5)×10^(-3)μm^2;丘顶白云石化后储集物性普遍较好,孔隙度4%~5%,渗透率(6~8)×10^(-3)μm^2,构成了川南地区相对有利的天然气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灰泥丘 四川盆地 志留纪 碳酸盐岩储集层 胶结作用 孔隙度 成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