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团公司财务控制的实现方式探讨 被引量:9
1
作者 王鉴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2S期89-89,93,共2页
财务控制问题一直是关乎企业集团持续经营和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随着我国集团公司的蓬勃发展,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该问题的研究也不断深入。本文在对集团公司财务控制理论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集团公司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 财务控制问题一直是关乎企业集团持续经营和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随着我国集团公司的蓬勃发展,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该问题的研究也不断深入。本文在对集团公司财务控制理论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集团公司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其实现方式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团公司 财务控制 持续经营 企业集团 控制问题 控制理论 公司财务 理论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沉积体系纲要 被引量:107
2
作者 鲍志东 刘凌 +6 位作者 张冬玲 李儒峰 管守锐 康永尚 王英名 齐雪峰 赵秀岐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4-202,共9页
侏罗系为准噶尔盆地重要的含油气层系,其层序发育较完整,沉积相类型丰富,沉积体系多样。露头、钻测井、地震三位一体研究表明,侏罗系发育七个三级层序,其沉积相类型包括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扇三角洲、湖泊和沼泽等。这些沉积相在各... 侏罗系为准噶尔盆地重要的含油气层系,其层序发育较完整,沉积相类型丰富,沉积体系多样。露头、钻测井、地震三位一体研究表明,侏罗系发育七个三级层序,其沉积相类型包括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扇三角洲、湖泊和沼泽等。这些沉积相在各层序体系域内呈有序排列。各期物源及岩相古地理分析表明,准噶尔盆地侏罗纪发育八套沉积体系,即克拉美丽山前冲积扇-辫状河-曲流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乌伦古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德伦山前辫状河-曲流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哈拉阿拉特山前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湖泊体系、车拐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四棵树曲流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伊林黑比尔根山前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博格达山前曲流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其中克拉美丽沉积体系的发育最具有继承性。这些沉积体系的展布在总体上控制了盆地内部油气有利储集层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侏罗系 沉积体系 湖泊沉积体系 扇三角洲 含油气层系 三级层序 冲积扇 辫状河 曲流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塞油田坪桥水平井区沉积微相三维建模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吴胜和 武军昌 +1 位作者 李恕军 吴志宇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66-271,共6页
以安塞油田坪桥水平井区为例 ,探讨了应用水平井和露头资料及标点过程 (示性点过程 )方法进行沉积微相三维建模的思路与方法 ,同时对研究区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的定量结构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 ,坪桥水平井区三角洲分流河道单... 以安塞油田坪桥水平井区为例 ,探讨了应用水平井和露头资料及标点过程 (示性点过程 )方法进行沉积微相三维建模的思路与方法 ,同时对研究区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的定量结构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 ,坪桥水平井区三角洲分流河道单砂体宽度一般为 4 0~ 10 0 m左右。砂体结构呈两种模式 ,其一为“迷宫状”,砂体离散地分布于湖相泥岩中 ,其二为“拼合板状”,多个砂体在侧向上叠置而形成连片分布的砂体 ,但部分单砂体间可被泥质或钙质薄层侧积层所隔挡。应用水平井资料和露头资料 ,可有效地提取三维建模所必须的地质统计学参数。研究表明 ,采用标点过程方法 ,可建立符合地质实际的沉积微相三维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三维储层建模 水平井资料 露头资料 安塞油田 定量结构模式 砂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地质建模在油藏描述中的应用 被引量:66
4
作者 陈建阳 于兴河 +2 位作者 张志杰 李胜利 毛志刚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18,i002,共3页
针对中国油藏精细描述工作现状,提出根据测井解释成果、结合地质统计学中的变差函数分析、运用随机模拟的方法定量进行储层沉积微相研究。并结合建模软件建立储层沉积微相模型,实现了测井解释成果的定量化应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应用... 针对中国油藏精细描述工作现状,提出根据测井解释成果、结合地质统计学中的变差函数分析、运用随机模拟的方法定量进行储层沉积微相研究。并结合建模软件建立储层沉积微相模型,实现了测井解释成果的定量化应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应用微相模型控制储层物性参数建模,实现了油田开发地质研究工作中沉积微相研究成果的量化应用及与储层参数分布的有效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表征 相控建模 地质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对饱和烃分析的图谱识别及特征 被引量:32
5
作者 王汇彤 翁娜 +2 位作者 张水昌 陈建平 魏彩云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8-27,共10页
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方法对典型石油样品中饱和烃组分进行了定性分析,依据极性大小和环数多少的分布特征,解析了点阵图谱中的烷烃、单环烷烃、双环烷烃、单金刚烷和双金刚烷系列、三环萜烷类、甾烷类和藿烷类等生物... 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方法对典型石油样品中饱和烃组分进行了定性分析,依据极性大小和环数多少的分布特征,解析了点阵图谱中的烷烃、单环烷烃、双环烷烃、单金刚烷和双金刚烷系列、三环萜烷类、甾烷类和藿烷类等生物标志化合物的识别;讨论了典型生物标记化合物单金刚烷、三环萜烷和藿烷类的全二维点阵谱图特征;检测到过去GC/MS分析中常被忽视的C31~C35三环萜烷,为石油地质实验和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相比于GC/MS灵敏度更高、峰容量更大,适合复杂混合物体系的分析,对石油样品的分析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二维气相色谱 飞行时间质谱 饱和烃 三环萜烷 石油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骅坳陷王官屯油田官104断块古近系孔店组辫状河储层流动单元 被引量:8
6
作者 石占中 吴胜和 +6 位作者 赵士芹 马晓芬 邢维奇 郭沫贞 郑振英 刘卫林 贾玉梅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86-496,共11页
以黄骅坳陷王官屯油田官104断块为例,探讨辫状河储层流动单元的研究方法。储层流动单元研究包括两个层次,其一为渗流屏障和连通体分析,其二为渗流差异分析。研究区主要微相类型有心滩、辫状河道与河道间。渗流屏障主要为泥岩屏障和成岩... 以黄骅坳陷王官屯油田官104断块为例,探讨辫状河储层流动单元的研究方法。储层流动单元研究包括两个层次,其一为渗流屏障和连通体分析,其二为渗流差异分析。研究区主要微相类型有心滩、辫状河道与河道间。渗流屏障主要为泥岩屏障和成岩胶结屏障。通过渗流差异分析将官104断块枣Ⅲ和枣Ⅱ油组辫状河储层划分为四类流动单元。其中,Ⅰ类流动单元以中高孔、中高渗为主要特征,主要分布于心滩与辫状河道主体部位;Ⅱ类流动单元属中孔、中低渗储层,主要分布于辫状河道;Ⅲ类流动单元以中低孔、低渗透率为主要特征,分布于河道侧缘及河漫滩微相;Ⅳ类储层流动单元主要为渗透性极差的非储集层。通过综合分析,建立了工区储层流动单元的分布模型。这一研究对于优化油田开发调整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坳陷 古近系 储层 流动单元 辫状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松辽盆地南部东南隆起区抬升过程的新认识 被引量:17
7
作者 李君 黄志龙 +1 位作者 李凌君 刘宝柱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90-692,共3页
松辽盆地南部东南隆起区历经多期构造运动,其中,嫩江组沉积期末及其后期反转构造运动作用导致的区域抬升对油气成藏影响较大。但是,由于浅层的地震资料品质较差,对于抬升以后至现今的构造演化特征一直没有清晰的认识。根据盆地南部浅层... 松辽盆地南部东南隆起区历经多期构造运动,其中,嫩江组沉积期末及其后期反转构造运动作用导致的区域抬升对油气成藏影响较大。但是,由于浅层的地震资料品质较差,对于抬升以后至现今的构造演化特征一直没有清晰的认识。根据盆地南部浅层的边缘相研究,认为在晚白垩世末-古近纪的挤压构造运动作用下,松辽盆地在整体抬升的同时表现出东抬西降的构造演化特征,东南隆起区长期处于隆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边缘相 构造演化 抬升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透油藏合理井距确定新方法 被引量:21
8
作者 李松泉 程林松 +1 位作者 李秀生 郝斐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3-96,共4页
注采井距是影响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关键,目前主要根据渗透率和启动压力梯度大小来确定。阐述了这种方法的局限性,根据物理模拟实验分析了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系数的变化规律,得到其数学描述形式,建立了特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数... 注采井距是影响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关键,目前主要根据渗透率和启动压力梯度大小来确定。阐述了这种方法的局限性,根据物理模拟实验分析了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系数的变化规律,得到其数学描述形式,建立了特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针对目前求解特低渗透油藏合理井距的局限性,基于修正后非线性稳定渗流数学模型和叠加原理,提出求解特低渗透油藏合理注采井距的新方法。该方法除能考虑储层渗透率、注采压差外,还可以考虑流体粘度、预期产量、启动压力梯度以及介质变形程度的影响,同时形成了合理注采井距优化理论图版,方便现场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注采井距 期望产能 启动压力梯度 应力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矿化度检测的地球物理方法 被引量:8
9
作者 王赟 赵发展 +2 位作者 蔡纲 田小红 励宝恒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3-36,共4页
传统的水文地质研究方法在进行地下水水质评价时,是通过地下水的取样进行分析化验,确定含水岩组中水的矿化度。目前,在利用已有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进行西部地下水资源评价的研究中,鉴于大多数石油井中没有浅层地下水的水样化验资料,... 传统的水文地质研究方法在进行地下水水质评价时,是通过地下水的取样进行分析化验,确定含水岩组中水的矿化度。目前,在利用已有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进行西部地下水资源评价的研究中,鉴于大多数石油井中没有浅层地下水的水样化验资料,本文介绍一种利用石油测井数据计算地下水矿化度的方法,并将之应用于鄂尔多斯白垩系自流水盆地地下水矿化度估算。应用实例证明这种方法是较为可靠的,虽然存在一定的误差,但基本可以满足地下水矿化度分级评价的要求,从而开发了石油测井数据在水文地质中的应用,减少了地下水水质评价的资金投入,同时提高了矿化度预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矿化度检测 地球物理方法 水质 自然电位 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井筒和气藏耦合的非稳态模型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松泉 廉培庆 李秀生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3-57,共5页
应用Green函数和Neumann积原理,建立了盒式气藏水平井非稳态产能计算的无限导流模型和有限导流模型,并提出了求解此模型的方法。模型考虑了井筒压降、加速度和径向流入的影响,并可以应用于各向异性气藏。通过与Eclipse结果比较,验证了... 应用Green函数和Neumann积原理,建立了盒式气藏水平井非稳态产能计算的无限导流模型和有限导流模型,并提出了求解此模型的方法。模型考虑了井筒压降、加速度和径向流入的影响,并可以应用于各向异性气藏。通过与Eclipse结果比较,验证了本模型的合理性。实例计算表明:早期非稳态流动阶段井筒压降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大;井筒内的压力损失将会使水平井的产量降低和井筒内的压力分布不均匀;受井筒压降的影响,非稳态时的井筒流量分布比拟稳态时更不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井筒 气藏 耦合 非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金断裂中段晚新生代构造变形的ESR测年证据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正乐 高荐 +2 位作者 张岳桥 王小凤 陈宣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40-145,共6页
阿尔金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北缘一条大型的走滑断裂带,与印度和亚洲大陆之间的碰撞汇聚作用密切相关。本文主要根据6个石膏的ESR(电子自旋共振)测年结果,结合野外地质调查,探讨阿尔金断裂中段晚新生代的构造变形。位于断裂带中段索尔库里... 阿尔金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北缘一条大型的走滑断裂带,与印度和亚洲大陆之间的碰撞汇聚作用密切相关。本文主要根据6个石膏的ESR(电子自旋共振)测年结果,结合野外地质调查,探讨阿尔金断裂中段晚新生代的构造变形。位于断裂带中段索尔库里南盆地内广泛发育了6.3 Ma的正断层,显示了阿尔金断裂中段在上新世为正走滑。在第四纪早期,存在区域性NW—WNW向的挤压变形,阿尔金断裂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断裂的正断分量明显减弱,沉积盆地分布范围变窄,并可能一直延续到了中更新世末期。为此,笔者推测第四纪早期区域NW向挤压应力作用也是导致阿尔金山脉出现快速隆升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断裂 第四纪早期 构造变形 ESR测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钻井液随钻堵漏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辉 肖红章 +2 位作者 何涛 张睿达 何刚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27,共3页
地层和油气层分布的特点,使塔里木盆地易发生高密度条件下的井漏。多种堵漏处理措施,如降排量、降密度、静止堵漏、随钻堵漏、桥接堵漏、注水泥堵漏等都没有很好地解决这类漏失问题。根据井漏及堵漏情况,开发出了高密度条件下使用的随... 地层和油气层分布的特点,使塔里木盆地易发生高密度条件下的井漏。多种堵漏处理措施,如降排量、降密度、静止堵漏、随钻堵漏、桥接堵漏、注水泥堵漏等都没有很好地解决这类漏失问题。根据井漏及堵漏情况,开发出了高密度条件下使用的随钻封堵护壁剂。该堵漏剂主要以改性纤维作为骨架材料,改性沥青和天然有机高分子作为填充材料,以弱交联聚合物为变形填充材料,并辅以有机硅为粘结护壁材料,是一种具有物理化学堵漏功能的新型随钻堵漏剂。经流变性、砂床滤失性、润滑性、油层保护性等性能评价,表明该处理剂加入后,对钻井液流变性影响小、可辅助降低API滤失量和润滑系数、能显著降低砂床滤失量,同时还具有一定的保护油气层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堵漏剂 堵漏 砂床滤失量 防止地层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井一震结合的河流相单河道预测方法 被引量:7
13
作者 赵晓明 吴胜和 +3 位作者 岳大力 完颜祺琪 张跃龙 刘丽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71-174,共4页
为进一步提高河流相单河道井问预测精度,提出了基于井一震结合的河流相单河道薄砂体精细预测方法。该方法以井一震结合为指导思想,在对地震资料进行属性响应和频谱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基于小波变换的分频处理技术提取能反映单砂体... 为进一步提高河流相单河道井问预测精度,提出了基于井一震结合的河流相单河道薄砂体精细预测方法。该方法以井一震结合为指导思想,在对地震资料进行属性响应和频谱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基于小波变换的分频处理技术提取能反映单砂体厚度级别的离散频率能量体,在对其进行河道边缘检测属性计算后利用沿层切片技术对单河道的空间形态进行预分析,最终在井标定的基础上完成单河道的预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单河道薄层砂体的预测结果与井数据吻合程度较高,对薄砂体的预测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相 单河道 分频处理 河道边缘检测属性 井一震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生烃迟滞性定量评价方法及其在渤海湾盆地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14
作者 关德师 王兆云 +1 位作者 秦勇 程克明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33-538,共6页
中国叠合盆地古生界烃源岩具有多次埋藏、异常受热、多次生烃和多次成藏的特点。不同成熟度、不同母质类型样品热解和高压釜模拟实验反映烃源岩的二次生烃不遵循Tissot经典的连续生烃演化模式 ,具有显著的迟滞效应 ,这种迟滞程度与烃源... 中国叠合盆地古生界烃源岩具有多次埋藏、异常受热、多次生烃和多次成藏的特点。不同成熟度、不同母质类型样品热解和高压釜模拟实验反映烃源岩的二次生烃不遵循Tissot经典的连续生烃演化模式 ,具有显著的迟滞效应 ,这种迟滞程度与烃源岩二次生烃时的原始成熟度有关 ,当Ro 等于 0 .9%左右时迟滞性最小。究其原因受化学动力学机制控制 ,二次生烃反应活化能的分布体现了一次生烃受热降解形成的中间产物在一次演化中止前未能有效释放而部分聚集在干酪根内的特性以及化学结构在冷却后的高度固化 ,导致二次增温初期中间产物的快速释放和化学结构再次活化的惰性 ,从而使得二次生烃显现出脉冲式的非连续演化过程。基于二次生烃迟滞性量版 ,结合渤海湾盆地具体地质条件 ,从生烃史和生烃阶段组合的关键要素入手 ,采用关键要素递阶优选原则 ,依次通过对显著生烃深度、生烃率等要素的递阶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生烃 迟滞性 定量评价体系 渤海湾盆地 烃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石作用下埋地钢管道动力响应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姚安林 邢义锋 +3 位作者 曾祥国 吴志平 李又绿 赵师平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2-125,共4页
研究滚石-土-埋地钢管道组成的多元体系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依据三维动态接触面算法构建滚石、土体和管道相互作用的力学模型及有限元分析模型,并采用LS-DYNA有限元软件从滚石初动能、冲击夹角、模拟临界状态等方面对滚石冲击... 研究滚石-土-埋地钢管道组成的多元体系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依据三维动态接触面算法构建滚石、土体和管道相互作用的力学模型及有限元分析模型,并采用LS-DYNA有限元软件从滚石初动能、冲击夹角、模拟临界状态等方面对滚石冲击荷载作用下埋地钢管道的动力响应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得到了管道在滚石垂直或不同冲击角度撞击条件下的应力、位移变化规律,并在管道破坏临界状态下模拟出滚石初动能与滚石落地点距管道中心水平距离的关系。滚石撞击过程中,管道上各节点位移先增加后减小,出现反弹。本研究对埋地钢管道的风险评估、工程设计和防灾减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冲击荷载 埋地钢管道 动态响应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储层压裂液添加剂的优选 被引量:13
16
作者 丛连铸 吴庆红 赵波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0-223,共4页
介绍了沁水盆地沁南地区无烟煤Ⅲ(3号煤)煤层气储层的物性特征:低渗中孔低压;粘土含量高,膨胀性强;水润湿吸附性差。该地区地表水符合配制压裂液要求。实验筛选了煤层气井压裂液添加剂,主要目标是减少压裂液对煤层气储层的伤害,筛选结... 介绍了沁水盆地沁南地区无烟煤Ⅲ(3号煤)煤层气储层的物性特征:低渗中孔低压;粘土含量高,膨胀性强;水润湿吸附性差。该地区地表水符合配制压裂液要求。实验筛选了煤层气井压裂液添加剂,主要目标是减少压裂液对煤层气储层的伤害,筛选结果如下:稠化剂为羟丙基瓜尔胶GRJ和香豆胶;交联剂为硼砂;粘土稳定剂为KCl,KCl可造成测定压裂裂缝几何形状所需的高矿化度环境,但会降低压裂液粘度,其用量应适当;所选助排剂为DL 10和D 50,对助排剂的要求除界面活性高外,更重要的是在煤样表面吸附量小,吸附速率小,接触角大,不易润湿煤基质表面;配液用地表水显微酸性,当煤层地下水显碱性时应调节压裂液的pH值;使用过硫酸铵为破胶剂时,30℃下破胶时间很长,加入活化剂BT 6或TA 1使破胶时间缩短到1~2小时;对于煤层气井压裂液,当温度低,压裂液配制后存放时间短时,可不加杀菌剂(如甲醛液,TH 1)。图2表8参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液添加剂 储层 压裂裂缝 破胶剂 助排剂 煤层气井 稠化剂 煤样 过硫酸铵 无烟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硫化氢生成的地质条件 被引量:19
17
作者 陈安定 李剑锋 代金友 《海相油气地质》 2009年第4期24-34,共11页
根据硫化氢的赋存环境、组成特征和热还原反应模拟试验等,提出硫化氢生成需具备五项基本地质条件:(1)地层中富含石膏;(2)富含还原剂—烃类物质;(3)较大埋深或较高的地温条件;(4)地层水作为介质和反应场所;(5)严密的封存体系。热还原反... 根据硫化氢的赋存环境、组成特征和热还原反应模拟试验等,提出硫化氢生成需具备五项基本地质条件:(1)地层中富含石膏;(2)富含还原剂—烃类物质;(3)较大埋深或较高的地温条件;(4)地层水作为介质和反应场所;(5)严密的封存体系。热还原反应必须在有水条件下才能进行,硫酸盐水解后的硫酸根是硫化氢的直接供体。硫化氢的生成实际经历了一个天然气向地层水的溶入和脱出过程,两者的密切关系造成含硫化氢天然气通常出现在气-水界面附近,密封条件极好的岩性气藏或构造气藏当中,构造低部位或气藏下倾方向。但是,后期构造抬升有可能造成硫化氢与地层水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田 硫化氢成因 地层水 硫同位素 热还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性油藏广义Vogel方程的建立及压敏效应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厉强 贾碧霞 +3 位作者 陈杰 陈文 涂建华 夏丽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6-108,共3页
针对列宾逊函数仅考虑单相渗流,且现有研究只适用于欠饱和油藏及稳态渗流情形的缺陷,拓展了列宾逊函数的定义,并利用流度函数的推广式推导了裂缝性油藏在溶解气驱状态下的广义Vogel方程,其基本形式与Wiggins解析式类似。采用广义流入动... 针对列宾逊函数仅考虑单相渗流,且现有研究只适用于欠饱和油藏及稳态渗流情形的缺陷,拓展了列宾逊函数的定义,并利用流度函数的推广式推导了裂缝性油藏在溶解气驱状态下的广义Vogel方程,其基本形式与Wiggins解析式类似。采用广义流入动态关系研究了不同变形系数下污染程度及油藏压力的压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超完善井及高油藏压力状态下的完善井压力敏感性最强,控制合理的压力水平是防止溶解气驱阶段产能急剧下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压敏效应 列宾逊函数 流入动态 广义Vogel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下水资源勘查的综合地球物理问题—以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地下水勘查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贇 王平 +2 位作者 蔡纲 田小红 励宝恒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06-110,共5页
西部地下水资源勘查不再是单纯的地理、地质和水文方面的问题。由于地下水的深赋存特点,决定了西部地下水的勘查与油气勘探一样,是深层的地球物理问题。地下水研究所涉及的基础地质问题、地层的含水性问题和水质问题是目前地下水水文地... 西部地下水资源勘查不再是单纯的地理、地质和水文方面的问题。由于地下水的深赋存特点,决定了西部地下水的勘查与油气勘探一样,是深层的地球物理问题。地下水研究所涉及的基础地质问题、地层的含水性问题和水质问题是目前地下水水文地质研究的关键。这三个问题的有效解决,必须依靠勘探地球物理方法技术的有效运用和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本文在阐述地下水水文地质研究现状和面临问题的同时,就目前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在西部的发展状况,以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为例,提出了利用已有物探资料为地下水勘查服务的地球物理解决方案,从理论方法上证明其可行性,并提出了建立示范区研究的必要性,以期对目前正在兴起的西部地下水资源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勘查 综合地球物理勘探 基础地质 水文地质 水质 含水性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侏罗系煤热模拟实验——氮的地化特征与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全有 刘文汇 +2 位作者 陈践发 宋岩 秦胜飞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6-29,共4页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侏罗系演化程度较低 (Ro=0 .4% )的煤岩及煤岩中的显微组分镜质组进行了从 2 5 0~ 5 5 0℃的热模拟实验 ,发现无论是煤岩还是镜质组 ,热模拟气体组分中氮主要在低温阶生成 ;3 0 0℃时达到最大 ;反映了煤岩...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侏罗系演化程度较低 (Ro=0 .4% )的煤岩及煤岩中的显微组分镜质组进行了从 2 5 0~ 5 5 0℃的热模拟实验 ,发现无论是煤岩还是镜质组 ,热模拟气体组分中氮主要在低温阶生成 ;3 0 0℃时达到最大 ;反映了煤岩在未成熟阶段 ,相当于Ro<0 .6% ,大量蛋白质发生水解作用而产生氨基酸 ,氨基酸很不稳定 ,在黏土矿物的作用下生成NH3,而NH3被进一步氧化生成氮。镜质组在 45 0℃时仍有少量氮的生成 ,由于部分含氮化合物在热催化作用下降低了氨基断裂所需的活化能而生成NH3,NH3在黏土矿物的作用下生成氮。因此 ,在煤岩热演化过程中从未成熟到成熟都有氮的生成 ,特别是未成熟阶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侏罗系 地化特征 煤岩 镜质组 热模拟实验 氮气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