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给电子体的合成及用其制备宽峰分布聚乙烯催化剂 被引量:7
1
作者 刘伟娇 豆秀丽 +3 位作者 义建军 黄启谷 高克京 杨万泰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6-521,共6页
采用溶解析出法,以MgCl2为载体、新型烷氧基硅烷为给电子体,制备了用于乙烯聚合的高效Ziegler-Natta催化剂;探讨了给电子体的结构及其用量等对催化剂性能和颗粒形态的影响。采用SEM,WAXD,ICP等方法表征了催化剂的颗粒形态及催化剂的载钛... 采用溶解析出法,以MgCl2为载体、新型烷氧基硅烷为给电子体,制备了用于乙烯聚合的高效Ziegler-Natta催化剂;探讨了给电子体的结构及其用量等对催化剂性能和颗粒形态的影响。采用SEM,WAXD,ICP等方法表征了催化剂的颗粒形态及催化剂的载钛量;采用GPC,WAXD,FTIR等方法表征了聚乙烯的结构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聚合温度70℃、n(Al)∶n(Ti)=90、n(二乙氧基异丙氧基叔丁氧基硅烷)∶n(MgCl2)=0.20时,催化剂的活性最高,达到8.1×106g/(mol.g.h);催化乙烯聚合时所得聚乙烯呈宽峰分布(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为48.0)。SEM表征结果显示,聚乙烯粒子呈球形,且分布较均匀;WAXD和FTIR表征结果显示,该催化剂能催化乙烯与1-己烯进行共聚,且共聚单体的插入量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氧基硅烷 给电子体 Ziegler—Natta催化剂 乙烯聚合 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Cl_4/XROH/MgCl_2/Et_3Al催化剂合成宽分子量分布乙烯/1-己烯共聚物 被引量:2
2
作者 孔媛 汪红丽 +3 位作者 义建军 张明革 黄启谷 杨万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26-631,共6页
采用MgCl2负载TiCl4及1,3-二氯-2-丙醇给电子体(XROH),与三乙基铝助催化剂组成的催化剂体系,合成了1-己烯共聚率高且宽分子量分布的乙烯/1-己烯共聚物。讨论了催化体系的组成、配比和聚合条件对乙烯/1-己烯共聚合行为,共聚物结构、分子... 采用MgCl2负载TiCl4及1,3-二氯-2-丙醇给电子体(XROH),与三乙基铝助催化剂组成的催化剂体系,合成了1-己烯共聚率高且宽分子量分布的乙烯/1-己烯共聚物。讨论了催化体系的组成、配比和聚合条件对乙烯/1-己烯共聚合行为,共聚物结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n(Ti):n(Mg)=10:1,n(XROH):n(MgCl2)=2.6:1,n(Al):n(Ti)=100:1,乙烯压力0.45MPa,聚合温度80℃,聚合时间2h,共聚单体(1-hexene)浓度0.25mol/L时,催化效率达23.2kg/gcat。采用13CNMR、X-ray、SEM、WAXD、DSC、GPC等测试技术对催化剂、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Zieglar-Natta(Z-N)催化体系中,给电子体多卤代醇与TiCl4结合,载体MgCl2的晶体结构发生了变化。结晶度降低,有利于催化剂负载量的提高(ω(Ti)=4.8%)和催化效率增大。催化体系产生了多种活性中心,使聚烯烃分子量分布变宽(15~20)。多卤代醇还可增强1-己烯与乙烯的共聚能力,在共聚物中1-己烯的摩尔分数达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型Z-N催化剂 多官能团内给电子体 烯烃共聚物 宽分子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