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根—额济纳旗中生代盆地构造演化及油气勘探前景 被引量:41
1
作者 刘春燕 林畅松 +2 位作者 吴茂炳 巩固 郑孟林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328-1335,共8页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是中新生代陆相盆地,前中生代岩石构成盆地基底。晚三叠世—侏罗纪进入了断陷盆地发育阶段,早白垩世为断陷盆地全面发展期,晚白垩世为坳陷期,其后表现为挤压抬升状态。发育中下侏罗统和下白垩统两个含油气系统,部分...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是中新生代陆相盆地,前中生代岩石构成盆地基底。晚三叠世—侏罗纪进入了断陷盆地发育阶段,早白垩世为断陷盆地全面发展期,晚白垩世为坳陷期,其后表现为挤压抬升状态。发育中下侏罗统和下白垩统两个含油气系统,部分坳陷生、储、盖条件及其组合十分优越,勘探实践证实有过油气运聚,显示了盆地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目前需要抓住勘探重点,从有利区带和圈闭入手,注重湖相沉积演化的特点和岩浆岩对烃源岩演化及油气成藏的影响,寻找突破口,打开该区油气勘探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相断陷盆地 构造沉积演化 含油气系统 勘探方向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泉盆地南缘推覆构造特征及油气勘探方向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相博 郭彦如 +2 位作者 王新民 丁兆海 完颜容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99-301,共3页
酒泉盆地南缘推覆构造是玉门油田今后勘探突破的一个关键地区。在概述了国内外逆掩推覆构造油气勘探的现状及面临的普遍性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酒泉盆地南缘推覆构造的特殊性和油气藏分布规律,并就今后的勘探方向和地震构造解释方法提出... 酒泉盆地南缘推覆构造是玉门油田今后勘探突破的一个关键地区。在概述了国内外逆掩推覆构造油气勘探的现状及面临的普遍性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酒泉盆地南缘推覆构造的特殊性和油气藏分布规律,并就今后的勘探方向和地震构造解释方法提出了建议.酒西地区在勘探推覆构造带前缘地带的同时,还需向推覆构造的内部和下部发展,在青西凹陷寻找构造裂缝复杂油气藏,在寻找以白垩系为油源的油气藏的同时,还要考虑石炭-二叠系生油的可能性;在酒东地区的生油凹陷内应注意自生自储型油气藏的勘探;充分利用遥感、野外地质、区域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建立研究区的构造模型,利用钻井、地震资料建立地质-地震模型,利用平衡剖面反演和地震模拟正演技术对上述模型进行独立模拟,通过不断的修改,获得合理的构造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泉盆地 推覆构造 油气勘探 油气藏 生油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西乌南-绿草滩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储盖组合与勘探潜力 被引量:3
3
作者 易定红 王斌婷 +2 位作者 曹正林 裴明利 刘应如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0年第1期67-72,共6页
运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综合钻井、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在柴西乌南-绿草滩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识别出两个层序界面,将其划分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三级层序)LSC1和4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四级层序)MSC1、MSC2、MSC3和MSC4。在等时... 运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综合钻井、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在柴西乌南-绿草滩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识别出两个层序界面,将其划分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三级层序)LSC1和4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四级层序)MSC1、MSC2、MSC3和MSC4。在等时地层格架约束下,详细分析了研究区储集层、盖层及储盖组合的发育规律与基准面旋回的内在联系,指出本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下干柴沟组下段 基准面旋回 储盖组合 勘探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吉乃尔含气构造初步认识与勘探建议 被引量:4
4
作者 易定红 王天琦 +2 位作者 田光荣 苏明军 徐尚成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116-120,共5页
台吉乃尔气藏并不严格受背斜控制,而是背斜背景上的岩性气藏。这与前人所认为的三湖地区第四系天然气分布严格受低幅度同沉积背斜控制的结论有所差距。台吉乃尔含气地震异常平面分布范围、形态与背斜不一致;其次,k5标准层的优质储层发... 台吉乃尔气藏并不严格受背斜控制,而是背斜背景上的岩性气藏。这与前人所认为的三湖地区第四系天然气分布严格受低幅度同沉积背斜控制的结论有所差距。台吉乃尔含气地震异常平面分布范围、形态与背斜不一致;其次,k5标准层的优质储层发育不受背斜控制;第三,k5标准层气藏是一个背斜背景上的岩性气藏;第四,台中2井气藏是砂岩上倾尖灭气藏。台吉乃尔构造的气体具有混源特征,生气强度大,目前该地区岩性气藏勘探程度低,勘探潜力大,建议加强岩性气藏成藏规律研究,加强岩性气藏及背斜背景上的岩性气藏等复合气藏的勘探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湖地区 台吉乃尔构造 含气地震异常 岩性气藏 勘探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井筒掺稀降黏模拟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柯文奇 石在虹 +3 位作者 赵仁保 岳湘安 刘雄志 杨占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6-70,共5页
掺稀降黏是超稠油井筒举升过程中有效降低井筒摩阻的方式之一。针对现有的掺稀优化评价方法,根据掺稀工艺建立了超稠油井筒掺稀降黏模拟装置,通过和旋转黏度计测量结果对比,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适用于井筒降黏模拟测量。在此基础上,模拟... 掺稀降黏是超稠油井筒举升过程中有效降低井筒摩阻的方式之一。针对现有的掺稀优化评价方法,根据掺稀工艺建立了超稠油井筒掺稀降黏模拟装置,通过和旋转黏度计测量结果对比,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适用于井筒降黏模拟测量。在此基础上,模拟不同掺稀比条件下的井筒黏度变化。对比结果发现,井筒掺稀降黏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沿着井筒流动,稀油不断分散稠油,降黏效率也不断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掺稀 模拟 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西红三旱一号-牛鼻子梁地区上干柴沟组物源与沉积体系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易定红 裴明利 +2 位作者 袁剑英 曹正林 吴武军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前普遍认为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阿尔金山前的红三旱一号-牛鼻子梁地区在新近系上干柴沟组(N1)沉积时主要发育向西南方向流动的牛鼻子梁物源所形成的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这种认识难以解释以下事实:第一,在红三旱一号地面... 目前普遍认为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阿尔金山前的红三旱一号-牛鼻子梁地区在新近系上干柴沟组(N1)沉积时主要发育向西南方向流动的牛鼻子梁物源所形成的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这种认识难以解释以下事实:第一,在红三旱一号地面构造第一和第三高点南翼露头剖面均发育一套约350~1 470 m厚的N1杂色砾岩、砂砾岩和含砾砂岩;第二,不整合地面构造南翼露头剖面表明,在N1沉积时,该区域发育厚层灰绿色泥岩夹薄层褐色石膏沉积,为弱水动力条件的浅水湖湾环境;第三,在N1沉积时,牛鼻子梁地区是阿尔金山向东南方向延伸的古鼻梁,该古鼻梁是牛鼻子梁以北地区物源向西南方向流动的屏障。在综合研究该地区的野外露头、钻井、测井、二维地震资料和古地理背景的基础上,提出在N1沉积时,研究区发育由红三旱一号物源、牛鼻子梁西口物源和牛参1井以北物源所控制的扇三角洲-滨浅湖滩坝沉积体系。这一新认识对于重新认识与评价红三旱一号-牛鼻子梁地区石油地质条件及寻找优质有效碎屑岩储层具有重要的勘探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干柴沟组 物源方向 沉积体系 红三旱一号-牛鼻子梁地区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北部塔河油田奥陶系加里东期岩溶作用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22
7
作者 刘春燕 吴茂炳 巩固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28-1134,共7页
详细的钻井地质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塔河油田南部奥陶系内部和顶部发育多幕次的加里东期岩溶作用,主要表现在奥陶系内部牙形石带缺失、钻井放空和泥浆漏失、地震剖面上奥陶统反射波组底部上超和顶部削截,以及溶洞充填方解石... 详细的钻井地质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塔河油田南部奥陶系内部和顶部发育多幕次的加里东期岩溶作用,主要表现在奥陶系内部牙形石带缺失、钻井放空和泥浆漏失、地震剖面上奥陶统反射波组底部上超和顶部削截,以及溶洞充填方解石的Sr同位素特征等方面。加里东期岩溶储层主要受不整合面、断裂、岩性和古地貌等因素控制,表现出明显的断控和层控特征。由此预测该储层发育区位于古风化壳剥蚀区、加里东期断裂发育区和滩相储层发育区的叠合部位,主要位于阿克库勒凸起的轴部倾没端和塔河西南部、东南部的北东向、近南北向断裂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里东期 岩溶作用 碳酸盐岩 奥陶系 塔河油田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谱分析法对小波母函数的探讨及小波时频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兰锋 刘全新 +1 位作者 雍学善 高建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2-274,共3页
应用谱分析的方法,对小波母函数作了深入的探讨。针对Morlet小波,通过理论推导和数据试验,确定了衰减因子与主频的关系、衰减因子与尺度参数的关系、衰减因子与频率域滤波器品质因子(带宽)的关系。从时频分析原理出发,并用谱分析法确定... 应用谱分析的方法,对小波母函数作了深入的探讨。针对Morlet小波,通过理论推导和数据试验,确定了衰减因子与主频的关系、衰减因子与尺度参数的关系、衰减因子与频率域滤波器品质因子(带宽)的关系。从时频分析原理出发,并用谱分析法确定的小波函数,进行连续小波变换,实现了小波时频分析。通过对理论模型试验分析验证了其正确性,并在实际应用中与傅氏变换做了对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分析法 小波母函数 小波时频 衰减因子 尺度参数 带宽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西乌南-绿草滩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物源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易定红 陈启林 +3 位作者 王斌婷 裴明利 田光荣 周惠文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1-312,共2页
在综合研究该地区的钻井、测井、三维地震资料和古地理背景的基础上,特别提出工区在E1 3沉积时,绿参1井区是铁木里克物源发育区,而南参2井区是铁木里克物源、昆仑山物源和东柴山物源汇聚区。这一新认识拓展了铁木里克物源所形成的辫... 在综合研究该地区的钻井、测井、三维地震资料和古地理背景的基础上,特别提出工区在E1 3沉积时,绿参1井区是铁木里克物源发育区,而南参2井区是铁木里克物源、昆仑山物源和东柴山物源汇聚区。这一新认识拓展了铁木里克物源所形成的辫状河三角洲向东的延伸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沉积 物源区 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中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古近系沉积演化特征与储盖组合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石兰亭 杨勤林 +2 位作者 易定红 田光荣 邸俊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32-136,共5页
冀中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古近系属断陷湖盆演化阶段,分为断陷分割期、断陷扩张期和断陷萎缩期3个时期,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和曲流河3类沉积体系。在等时地层格架内,分析了该地区沉积演化特征和储盖组合的分布及时空展布规律,指出该... 冀中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古近系属断陷湖盆演化阶段,分为断陷分割期、断陷扩张期和断陷萎缩期3个时期,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和曲流河3类沉积体系。在等时地层格架内,分析了该地区沉积演化特征和储盖组合的分布及时空展布规律,指出该区古近系主要发育沙三段、沙二段、沙一段和东营组4套储盖组合,其中沙一段储盖组合为最有利的含油储盖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饶阳凹陷 古近系 沉积演化 沙一段 储盖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金斜坡东段古近纪路乐河组物源体系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易定红 杨露 +2 位作者 马峰 马新民 倪祥龙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3期302-306,共5页
通过岩芯观察、砂岩骨架组分、重矿物类型与组合特征、ZTR指数变化趋势等方法,对阿尔金斜坡古近纪路乐河组物源体系进行系统研究并恢复了母岩区性质。结果表明:路乐河组沉积时,阿尔金斜坡东段发育3大物源体系,自西向东依次为①月牙山物... 通过岩芯观察、砂岩骨架组分、重矿物类型与组合特征、ZTR指数变化趋势等方法,对阿尔金斜坡古近纪路乐河组物源体系进行系统研究并恢复了母岩区性质。结果表明:路乐河组沉积时,阿尔金斜坡东段发育3大物源体系,自西向东依次为①月牙山物源,母岩主要为中性岩浆岩和变质岩,其次为酸性岩浆岩;②红三旱一号物源,母岩主要为中性岩浆岩,其次为酸性岩浆岩和变质岩;③鄂博梁物源,母岩主要为中性岩浆岩和酸性岩浆岩,其次为变质岩。其中红三旱一号物源分为两支,一支经红三旱一号Ⅰ高点主体向西南方向流入尖顶山地区,另一支经牛鼻子梁西口主体向东南方向流入碱山以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骨架组分 重矿物 物源体系 路乐河组 阿尔金斜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古近系层序地层特征 被引量:8
12
作者 易定红 何琼英 杨勤林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229-233,共5页
运用地层基准面原理和分析方法,综合研究钻井、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在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古近系识别出两种层序界面类型———不整合面和沉积作用转换面;在井-震精细标定的基础上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古近系东营组至... 运用地层基准面原理和分析方法,综合研究钻井、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在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古近系识别出两种层序界面类型———不整合面和沉积作用转换面;在井-震精细标定的基础上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古近系东营组至沙三段发育9个层序界面,将其划分为2个超长期基准面旋回(二级层序)和8个长期基准面旋回(三级层序);分析古近系不同层序基准面上升期与下降期地层叠加样式及沉积相、沉积微相构成。确定沙一段是大王庄地区最重要的岩性油藏勘探目的层系,其储集层类型主要为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砂和滩坝砂;有利储集相带主要分布于基准面上升期和下降期的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饶阳凹陷 古近系 基准面旋回 沙一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尔嘎朗图凹陷宝饶洼槽下白垩统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易定红 石兰亭 +2 位作者 曹正林 贾义蓉 李林波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22-26,共5页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方法,通过对钻井和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在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下白垩统中识别出1个超长期基准面旋回(二级层序)SSC1和5个长期基准面旋回(三级层序):LSC1,LSC2,LSC3,LSC4,LSC5,分析了各旋回的发育特征。...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方法,通过对钻井和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在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下白垩统中识别出1个超长期基准面旋回(二级层序)SSC1和5个长期基准面旋回(三级层序):LSC1,LSC2,LSC3,LSC4,LSC5,分析了各旋回的发育特征。识别出五种类型的沉积体系:滨浅湖近岸水下扇、较深水湖浊积扇、滨浅湖扇三角洲、滨浅湖辫状河三角洲和河流沉积体系,并在等时地层格架内分析了各基准面旋回的沉积体系构成和储层砂体的发育情况。综合分析生、诸、盖条件后认为,在垂向上,LSC3旋回为本区最有利的储集层段,在平面上,本区的油气勘探应主要寻找宝饶构造带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主要储层砂体类型为前缘分流水道砂和前缘席状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连盆地 下白垩统 层序地层 沉积旋回 沉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相似选择在储集层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14
作者 赵万宏 刘全新 +2 位作者 岳伏生 李继源 赵剑东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1期68-71,共4页
针对鸭西白垩系储集层具有低孔、低渗和高泥质含量的特点,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岩屑录井、取心分析以及试油资料,对储集层岩性、物性、含油性与电性的因果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确定了该区储集层物性、含油性以及多种敏感参数,并应用模糊... 针对鸭西白垩系储集层具有低孔、低渗和高泥质含量的特点,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岩屑录井、取心分析以及试油资料,对储集层岩性、物性、含油性与电性的因果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确定了该区储集层物性、含油性以及多种敏感参数,并应用模糊相似优先选择法,建立了储集层因素集与评语集之间的隶属函数,得到了模糊相似优先选择关系矩阵,通过截割矩阵处理,综合考虑多个地质测井参数,判断其相似程度的优先级,对储集层性质做出评价。实践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地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数学 相似 储集层评价 储集层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