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石油二次运移的模式及其影响因素 |
张发强
罗晓容
苗盛
王为民
周波
黄延章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
2003 |
36
|
|
2
|
苏丹Muglad盆地东北部AG组层序地层研究与勘探目标评价 |
薛良清
樊太亮
许大丰
刘国强
黄伟
程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2
|
|
3
|
油田开发动态指标多步预测模型研究 |
白晓虎
姜汉桥
王硕亮
叶银珠
陈民锋
|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
2010 |
13
|
|
4
|
陆相层序地层学进展与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
顾家裕
张兴阳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48
|
|
5
|
海相细粒沉积成因机制与有机质富集模式研究进展 |
施振生
周天琪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6
|
二氧化硅微球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
赵文超
杨润泽
肖沛文
周全
韩雪
陆逸昕
王平美
徐文晴
高鑫
潘革波
|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7
|
银根—额济纳旗中生代盆地构造演化及油气勘探前景 |
刘春燕
林畅松
吴茂炳
巩固
郑孟林
|
《中国地质》
CAS
CSCD
|
2006 |
41
|
|
8
|
东营凹陷油气成藏期次及其分布规律研究 |
朱光有
金强
戴金星
张水昌
郭长春
张林晔
李剑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54
|
|
9
|
中国喜马拉雅运动的期次及其动力学背景 |
贾承造
何登发
陆洁民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89
|
|
10
|
酒泉盆地南缘推覆构造特征及油气勘探方向 |
李相博
郭彦如
王新民
丁兆海
完颜容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
2002 |
16
|
|
11
|
酒西坳陷油藏地球化学研究 |
胡咏
张大江
于兴河
程克明
熊英
杨智明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12
|
柴西乌南-绿草滩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储盖组合与勘探潜力 |
易定红
王斌婷
曹正林
裴明利
刘应如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
2010 |
3
|
|
13
|
台吉乃尔含气构造初步认识与勘探建议 |
易定红
王天琦
田光荣
苏明军
徐尚成
|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08 |
4
|
|
14
|
川西北地区须家河组二段储层中包裹体流体势研究 |
许浩
汤达祯
魏国齐
吴世祥
张君峰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15
|
高应力高黏土质量分数低渗透储层改造技术研究 |
孙海成
汤达祯
胥云
田助红
蒋建方
|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6
|
漫谈前陆逆掩断层带油气勘探的经验教训 |
甘克文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9
|
|
17
|
《中国大气田及其气源》出版 |
朱光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18
|
油气储层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
张有瑜
罗修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39
|
|
19
|
稠油井筒掺稀降黏模拟研究 |
柯文奇
石在虹
赵仁保
岳湘安
刘雄志
杨占伟
|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20
|
吐哈盆地鄯勒地区浅层气层识别方法研究 |
袁胜学
王江
|
《岩性油气藏》
CSCD
|
2007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