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裂缝性储层关键参数测井计算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建欣 蒋裕强 +7 位作者 李景 胡丹丹 魏涛 赵隽 王巍 李淑琴 宋海巍 罗晓芳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99-1006,共8页
为求取裂缝性储层关键参数,应用自然伽玛、声波时差和电阻率等测井曲线建立岩性解释模型的方法,求取岩性综合系数,发现岩性综合系数与泥质体积含量成反比,与白云岩体积含量成正比,用来识别岩性;应用阵列声波测井能量衰减幅度、井径曲线... 为求取裂缝性储层关键参数,应用自然伽玛、声波时差和电阻率等测井曲线建立岩性解释模型的方法,求取岩性综合系数,发现岩性综合系数与泥质体积含量成反比,与白云岩体积含量成正比,用来识别岩性;应用阵列声波测井能量衰减幅度、井径曲线、岩性综合系数等参数建立裂缝解释模型的方法,求取裂缝综合系数(F),F<0.36,裂缝不发育,0.36≤F<0.6,裂缝发育一般,0.6≤F<0.8,裂缝较发育,F≥0.8,裂缝发育;最后综合分析岩性、裂缝综合系数,并结合基质解释参数,识别出油层、差油层、水层和干层。结果表明:裂缝综合系数大于0.48,岩性综合系数大于0.34,为油层;差油层的特征为裂缝综合系数大于0.36,岩性综合系数大于0.24;裂缝综合系数小于0.36,裂缝不发育,为干层;水层特征主要为深侧向电阻率小于浅侧向。裂缝发育程度决定了青西油田储层含油性,即使岩性为白云质泥岩,只要裂缝发育,就可能存在油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综合系数 裂缝综合系数 裂缝性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