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东南页岩气储层的岩石物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文革 尹成 +2 位作者 陈康 田发发 彭达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36,共10页
四川盆地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因富含有机质、埋藏深度适中的特点,已成为国内页岩气勘探的主要层位之一。页岩气储层非均质性强,物性参数所表现出的各向异性及脆性特征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利于勘探中的测井解释和地震“甜点”的预测... 四川盆地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因富含有机质、埋藏深度适中的特点,已成为国内页岩气勘探的主要层位之一。页岩气储层非均质性强,物性参数所表现出的各向异性及脆性特征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利于勘探中的测井解释和地震“甜点”的预测。基于以上原因,在四川长宁双河、重庆华蓥山三百梯等野外地质露头剖面采集页岩样品,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页岩的矿物成分及含量,在实验条件下研究围压和温度的变化对地震速度的影响,确定地震速度与矿物成分的关系,以及页岩各向异性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川东南地区含气储层黏土含量对页岩各向异性和脆性的控制作用,并总结出各向异性参数变化的经验关系,从而为岩石物理建模、各向异性参数反演以及脆性评价等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储层 龙马溪组 岩石物理 地震波速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W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压裂效果评估和产能预测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大军 杨晓 +5 位作者 王小兰 李蕊岑 邓小江 邓吉刚 黄诚 姜巍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35-745,共11页
应用水平井H1,H2和H3的微地震、压裂及地震数据综合分析了四川盆地W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特征。由微地震监测数据分析可知,H1井的压裂主要以激活先期天然裂缝为主,H2井的压裂以形成人工压裂裂缝网络为主,H3井的压裂则以激活先... 应用水平井H1,H2和H3的微地震、压裂及地震数据综合分析了四川盆地W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特征。由微地震监测数据分析可知,H1井的压裂主要以激活先期天然裂缝为主,H2井的压裂以形成人工压裂裂缝网络为主,H3井的压裂则以激活先期天然裂缝和人工压裂裂缝网络共同出现为主。分析了有无天然裂缝以及天然裂缝与井筒不同产状关系情况下不同的压裂效果,进而评价了3口水平井的压裂效果,H2井压裂效果最好,H3井次之,H1井较差。最后,利用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页岩四大主控因素(总含气量、孔隙度、脆性指数和裂缝密度)地质模型,获得页岩产能数据并将其与具有生产测井数据的H1水平井进行了对比,结合微地震压裂数据对H2井、H3井产能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为H2井产能是H3井的2倍,实际生产测试为2.3倍,吻合性好,页岩产能剖面优化了水平井部署、井轨迹设计、压裂方案参数以及更好的完井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震 压裂 泊松比 天然裂缝 页岩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碎屑岩岩石物理模型的测井曲线标准化方法
3
作者 王午琪 尹成 符志国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3-490,共8页
测井年代不同、测井仪器型号不同和研究区前期的标准不同导致测井曲线刻度标准不统一,严重影响储层反演的精度和可靠性。现有的测井曲线标准化方法大多属于宏观趋势的标准化方法,依赖于标准井或标准层的选择,受地质条件和工程需求等多... 测井年代不同、测井仪器型号不同和研究区前期的标准不同导致测井曲线刻度标准不统一,严重影响储层反演的精度和可靠性。现有的测井曲线标准化方法大多属于宏观趋势的标准化方法,依赖于标准井或标准层的选择,受地质条件和工程需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观性较强。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岩石物理模型的测井曲线标准化方法。首先,利用研究区岩石物理特征建立岩石物理模板作为参考标准;然后,计算各井的标准化系数;最后,对测井曲线进行标准化处理,提高测井曲线的可对比性。四川盆地中部地区的河道砂体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更好地考虑到研究区域的地质条件和岩石物理特征的变化,提高了储层预测精度。该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需要进行测井曲线标准化的工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物理模型 测井曲线标准化 储层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