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力脉冲空化射流钻井技术现场试验 被引量:6
1
作者 饶开波 刘彬 +1 位作者 王义雄 董超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1-122,共2页
水力脉冲空化射流钻井是在钻井过程中将水力脉冲空化射流发生器安装于钻头上部的一种钻井新技术,可以综合利用机械能量及水力能量提高钻井速度。通过使用水力脉冲空化射流发生器将钻井过程中进入钻头的常规连续流动调制成振动脉冲流动,... 水力脉冲空化射流钻井是在钻井过程中将水力脉冲空化射流发生器安装于钻头上部的一种钻井新技术,可以综合利用机械能量及水力能量提高钻井速度。通过使用水力脉冲空化射流发生器将钻井过程中进入钻头的常规连续流动调制成振动脉冲流动,钻头喷嘴出口形成脉冲空化射流。文章分析了冀东油田高尚堡地区高94-22井水力脉冲空化射流的现场试验并与同区块邻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水力脉冲空化射流钻井较常规钻速提速13.51%~45.4%,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脉冲 空化射流 常规钻具 机械钻速 冀东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官屯油田套损机理及防治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林莉莉 颜寒 +3 位作者 王凤祥 任丽华 王成芳 刘建东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2年第6期120-121,124,共3页
随着王官屯油田开发的深入,套损现象日趋严重,套损井总量上升趋势明显,直接影响了注采井网的完善和生产。从地质、工程、开发等因素分析了影响王官屯油田套管损坏的主控因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
关键词 套管 损坏因素 王官屯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油层保护修井液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何丕祥 胡成亮 +3 位作者 熊英 袁润成 韩项勇 李伟 《非常规油气》 2018年第4期65-69,共5页
为降低修井液对储层的损害,提高修井作业后的产量恢复率,同时克服现有油层保护液油层保护效果单一的问题,结合大港油田储层修井作业过程中油层保护技术要求,通过增黏剂、降滤失剂、防水锁剂及稳定剂等添加剂的优选和配伍性评价试验,形... 为降低修井液对储层的损害,提高修井作业后的产量恢复率,同时克服现有油层保护液油层保护效果单一的问题,结合大港油田储层修井作业过程中油层保护技术要求,通过增黏剂、降滤失剂、防水锁剂及稳定剂等添加剂的优选和配伍性评价试验,形成了具有多重油层保护效果的修井液。结果表明,其黏度在83~238mPa·s之间,滤失量小于15mL,防膨率大于90%,渗透率恢复率超过90%,现场试验80多井次表明,应用井产量平均恢复率超过98.5%,表明该修井液能够有效降低修井液对油层的伤害,增强修井作业过程中油层的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 修井液 保护油气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差引射式粒子注入系统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前胜 周卫东 +1 位作者 王根柱 李罗鹏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1-116,共6页
粒子注入系统是粒子冲击钻井技术实现的前提,如何稳定地将粒子注入到高压钻井液中并获得适用于钻井现场的粒子体积分数是国内外十分关注的研究课题。文中研究了不同排量下,流态化喷嘴直径、节流圈直径、下料口直径这3个关键参数的比例... 粒子注入系统是粒子冲击钻井技术实现的前提,如何稳定地将粒子注入到高压钻井液中并获得适用于钻井现场的粒子体积分数是国内外十分关注的研究课题。文中研究了不同排量下,流态化喷嘴直径、节流圈直径、下料口直径这3个关键参数的比例关系对粒子注入流动稳定性和粒子体积分数的影响,并以粒子注入过程的脉动度和粒子体积分数为判断标准对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最后对模拟的结果进行室内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优化后的三者最佳配比关系为1∶4∶10,优化后的压差引射式粒子注入系统能实现粒子的稳定注入并获得理想的粒子体积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注入系统 数值模拟 粒子体积分数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5区块碳酸盐岩酸压导流能力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恩博 徐春碧 高菲鸿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60-65,共6页
M5区块为典型的低孔、低渗致密碳酸盐岩储层。这类储层的生产井天然产能低,很难达到经济开采极限。为了达到更为理想的增产改造效果,现场多用酸压技术作为此类油气藏实施增产的措施。酸压改造后的裂缝导流能力是评价储层压裂改造效果的... M5区块为典型的低孔、低渗致密碳酸盐岩储层。这类储层的生产井天然产能低,很难达到经济开采极限。为了达到更为理想的增产改造效果,现场多用酸压技术作为此类油气藏实施增产的措施。酸压改造后的裂缝导流能力是评价储层压裂改造效果的重要依据,而裂缝导流能力受裂缝表面形态、有效应力等因素影响,因此预测裂缝导流能力和表征在有效应力作用下裂缝壁面非均匀程度对于产能预测具有重要意义。以该区块岩心为实验研究对象,采用“实验—理论—模拟”的研究方法,引入岩石力学中应力集中理论,利用定量分析壁面接触过程中开度变化规律建立导流能力计算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验证。主要从裂缝表面数字化表征模块和导流能力计算模块开展研究。研究结果对提高该区块生产井后期储层改造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蚀裂缝 裂缝表面形态 导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驴驹河储气库井多级承压堵漏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郭明红 穆剑雷 +3 位作者 杨刚 罗硕 王佳 朱峰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5-39,共5页
针对大港油田驴驹河储气库部分井三开薄弱点多、井筒完整性较差、整体承压能力不足,文章在深入分析漏失机理的基础上,固井前采用了多级承压堵漏技术逐级提高裸眼段的整体承压能力。第一步针对个别天然致漏点的封堵问题,优化出以合金铝... 针对大港油田驴驹河储气库部分井三开薄弱点多、井筒完整性较差、整体承压能力不足,文章在深入分析漏失机理的基础上,固井前采用了多级承压堵漏技术逐级提高裸眼段的整体承压能力。第一步针对个别天然致漏点的封堵问题,优化出以合金铝颗粒、延迟水化膨胀材料为核心的高承压桥接堵漏配方,形成三种不同裂缝尺寸的堵漏配方,堵漏作业后实验用楔板承压能力均超过13 MPa,抗返排压力超过2.5 MPa。第二步针对井筒整体承压能力不足的问题,优化出一种树脂固结堵漏浆,该浆体密度适中(1.3~1.4 g/cm^(3)),酸溶率高(≥70%),强度适中(3~5 MPa),稠化时间可调。经过两种堵漏作业的强化后,实验所用的三种不同尺寸楔板封堵层承压能力均超过18 MPa,抗返排能力超过6.5 MPa。以此为基础形成的多级承压堵漏技术在HK6井应用效果良好,一次性堵漏成功,承压能力提高5.5 MPa,耗时3 d,相比同区块前期漏失井的堵漏作业周期缩短80%~90%,大幅度缩减承压堵漏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气库 多级承压堵漏 高承压桥接堵漏 树脂固结堵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歧口凹陷滨海地区沙一段远岸湖底扇沉积特征及形成机制
7
作者 高欢欢 邰春磊 +3 位作者 刘会纺 刘长城 王静 孙鹏 《录井工程》 2023年第4期112-118,125,共8页
歧口凹陷滨海地区沙一段时期主要发育重力流沉积,为厘清其沉积特征及有利砂体展布规律,通过岩心观察、粒度分析等方法对重力流沉积进行研究,认为研究区发育的重力流沉积主要为滑塌型远岸湖底扇,在港西凸起带上砾岩或砂砾岩指示了补给水... 歧口凹陷滨海地区沙一段时期主要发育重力流沉积,为厘清其沉积特征及有利砂体展布规律,通过岩心观察、粒度分析等方法对重力流沉积进行研究,认为研究区发育的重力流沉积主要为滑塌型远岸湖底扇,在港西凸起带上砾岩或砂砾岩指示了补给水道的存在,多条顺向发育的断裂所形成的多级断阶古沉积环境是导致远岸湖底扇多级发育的主要形成机制,其物源供给是远岸湖底扇发育的物质基础。基于此构建了歧口凹陷滨海地区沙河街组沙一段远岸湖底扇的沉积模式,明确了远岸湖底扇有利砂体的空间展布规律。该研究对进一步明确沙一段远岸湖底扇砂体有利储层微相类型和预测有利储层分布具有积极意义,为该区下步油气勘探提供了沉积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流 歧口凹陷 远岸湖底扇 沙一段 沉积模式 形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田生产物联网系统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陈中普 于相东 +4 位作者 陶青龙 赵聪会 魏佳强 万康 刘秋豹 《录井工程》 2019年第4期96-101,149,共7页
基于气田物联网现状,依据物联网技术标准和行业实际需求,对气田生产物联网系统架构与功能予以简要阐述,并从采集与控制、网络数据传输、生产运行监控与管理三个层面对气田生产物联网系统设计进行了详细说明,通过针对性地解决气田生产过... 基于气田物联网现状,依据物联网技术标准和行业实际需求,对气田生产物联网系统架构与功能予以简要阐述,并从采集与控制、网络数据传输、生产运行监控与管理三个层面对气田生产物联网系统设计进行了详细说明,通过针对性地解决气田生产过程中各类井站(采气井、集气站)生产数据(含实时视频)的自动采集、远程传输、实时远程监视与控制、远程电子巡井等问题,实现了气田井站数据的实时统计、实时分析、实时诊断、实时预警、在线生产管理和统一指挥,同时以苏里格气田物联网系统部署与应用为案例对气田物联网系统的运行与效果进行了总结介绍,并展望了气田物联网未来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气田 采气井 集气站 监控 管理 架构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录井技术及其普遍与深化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宋庆彬 王长在 +5 位作者 程昌茹 陈玉新 孙合辉 郑海军 王唐兰 郝欢欢 《录井工程》 2016年第3期1-5,95,共5页
虽然工程录井技术一直以来得到了高度重视与普遍应用,但对工程录井技术的定义、内涵及其在录井工程这门边缘学科中的所属关系一直有不同的认识,工程录井技术的应用水平与程度尚有待提高。针对工程录井技术,首先,明确了该技术的定义并应... 虽然工程录井技术一直以来得到了高度重视与普遍应用,但对工程录井技术的定义、内涵及其在录井工程这门边缘学科中的所属关系一直有不同的认识,工程录井技术的应用水平与程度尚有待提高。针对工程录井技术,首先,明确了该技术的定义并应将其作为录井工程学科下综合录井技术的一个分支;其次,分析了该技术在优化钻井中的钻井作业随钻检测、钻井事故提示预报以及辅助地层解释分析方面的普遍应用现状;最后,阐述了该技术在钻具振动特征识别与判断、钻井工况控制、定向钻井监测以及远程分析决策方面的深化应用研究情况。综合分析认为,工程录井技术普遍应用尚未达到完全准确可靠的程度,深化应用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有待从理论、原理上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来提高和完善应用方法与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录井 定义 优化钻井 应用拓展 事故预报 钻井控制 定向钻井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录井识别CO_(2)及其资源的方法和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万国 吴墨染 +5 位作者 陈贺 张会民 余仟子 郭青松 田素合 赵坤梅 《录井工程》 2021年第1期6-9,16,共5页
录井检测CO_(2)主要通过红外线法和热导法,但受钻井液、钻井工程以及CO_(2)本身物理化学性质等因素影响,造成CO_(2)检测不准(含量偏低)或者检测不到。通过阐述地层中CO_(2)气藏成因和钻井液中CO_(2)来源,针对CO_(2)检测影响因素,归纳剖... 录井检测CO_(2)主要通过红外线法和热导法,但受钻井液、钻井工程以及CO_(2)本身物理化学性质等因素影响,造成CO_(2)检测不准(含量偏低)或者检测不到。通过阐述地层中CO_(2)气藏成因和钻井液中CO_(2)来源,针对CO_(2)检测影响因素,归纳剖析录井过程中准确识别CO_(2)的应对方法,并从资源发现、为钻采提供数据支持、石油地质研究以及安全等角度阐述了录井在勘探开发过程中识别CO_(2)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红外线法 热导法 影响因素 勘探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西油田低气测全烃浅层录井综合评价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青春 李春宁 +5 位作者 薛明侠 呼桂艳 焦香婷 吴颖 魏佳强 吴婧 《录井工程》 2018年第3期60-64,114,共5页
为解决港西油田浅层受构造特征、成藏特征等因素影响出现气测全烃低(小于2%),且组分不全的特殊产能层的解释难题,采用岩石热解分析技术和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对该油田25口井原油进行了特征分析,依据各项检测技术原理及大量检测数据的分析... 为解决港西油田浅层受构造特征、成藏特征等因素影响出现气测全烃低(小于2%),且组分不全的特殊产能层的解释难题,采用岩石热解分析技术和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对该油田25口井原油进行了特征分析,依据各项检测技术原理及大量检测数据的分析找出了产能层气测全烃低、组分不全的原因,并依据轻重比、油产率指数及气相色谱特征建立了港西油田特殊产能层评价模型,解决了随钻录井过程中单一气测技术难以准确评价该类储集层的难题。该方法在现场7口井的应用效果显著,大幅提高了录井技术在港西油田浅层的综合解释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全烃 产能层 岩石热解 气相色谱 分析原理 综合解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饶阳凹陷赵皇庄-肃宁构造带奥陶系潜山勘探潜力简析
12
作者 张成武 张君子 +3 位作者 李娟 陈俊 孙江虹 李冬蕾 《录井工程》 2023年第1期137-146,共10页
饶阳凹陷是冀中坳陷发现潜山最多、潜山油藏规模最大的富油凹陷,尽管经过多年的勘探,饶阳凹陷仍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饶阳凹陷中部的赵皇庄-肃宁构造带潜山虽然勘探程度较高,但奥陶系潜山一直没有突破,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由于该构造... 饶阳凹陷是冀中坳陷发现潜山最多、潜山油藏规模最大的富油凹陷,尽管经过多年的勘探,饶阳凹陷仍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饶阳凹陷中部的赵皇庄-肃宁构造带潜山虽然勘探程度较高,但奥陶系潜山一直没有突破,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由于该构造带的断裂系统复杂、钻井出露的潜山层位多,影响了奥陶系潜山地层的准确落实;而且钻入第三系沙三段地层的井较少,也给奥陶系潜山油源分析带来一定困难。为此采用了加强潜山层位对比及区域分布特征研究,推算该区奥陶系地层的厚度;以已知井进山层位为依据,重新精细梳理断层,加强潜山断裂结构研究,确定断槽内奥陶系层位的存在;加强下第三系沙三段暗色泥岩分析,寻找奥陶系潜山油气运移通道等方法。通过综合研究分析,构建该区奥陶系潜山的油藏模式,提出奥陶系潜山有利目标,明确了该区奥陶系潜山具有较大的勘探前景,从而为华北油田的增储上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皇庄-肃宁构造带 奥陶系潜山 断裂系统 油源 油藏模式 勘探潜力 有利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力加压取心工具在南海某井的实践
13
作者 文森 董洪铎 杨可三 《石化技术》 CAS 2019年第1期111-112,共2页
液力加压取心工具主要应用于大斜度井疏松砂岩地层取心,通过液力作用于内筒,迫使岩心爪收缩,突破了采用机械加压割心方式取心工具使用中的诸多限制,从而具有更加广阔的适用范围。YLRb-8100取心工具成功应用于南海西部油田某井的取心作业... 液力加压取心工具主要应用于大斜度井疏松砂岩地层取心,通过液力作用于内筒,迫使岩心爪收缩,突破了采用机械加压割心方式取心工具使用中的诸多限制,从而具有更加广阔的适用范围。YLRb-8100取心工具成功应用于南海西部油田某井的取心作业,取心井段井斜接近80度,取心进尺18m,收获率接近70%,满足了现场获取地质资料的要求。该井取心的成功验证了液力加压取心工具的可靠性,同时也检验了该取心工具的施工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心工具 液力加压 疏松砂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