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庄北中深部煤层气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及开发技术优化 被引量:8
1
作者 张聪 李可心 +5 位作者 贾慧敏 张武昌 杨瑞强 李俊 王琪 侯伟明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32,共12页
【目的】沁水盆地郑庄北中深部煤层气早期采用压裂直井开发,整体表现为低产低效。采用单支套管压裂水平井开发后,单井产量达到直井的10~50倍,目前已成为主体开发井型,但各井产量差异较大。为明确郑庄北中深部煤层气分段压裂水平井产能... 【目的】沁水盆地郑庄北中深部煤层气早期采用压裂直井开发,整体表现为低产低效。采用单支套管压裂水平井开发后,单井产量达到直井的10~50倍,目前已成为主体开发井型,但各井产量差异较大。为明确郑庄北中深部煤层气分段压裂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改善开发效果。【方法】基于郑庄北部水平井开发实践,结合地质特征与工程参数,分析了中深部煤层气水平井产能的主控因素,并针对性提出实现中深部水平井高效开发的建议。【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单支套管压裂水平井产能受地质和工程因素综合影响。地质条件下,中深部储层含气饱和度明显高于浅部储层,整体资源富集;高产井主要分布在构造曲率较小的平缓区域内;原生煤层射孔段数与水平井产气效果呈正相关关系;研究区水平主应力差介于8~16 MPa,且随埋深增加而增大,无法形成复杂缝网是导致前期产气效果差的原因。工程条件上,当井眼轨迹方位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位夹角为60°~90°时产气效果最好,井平均稳产气量可达到9 700 m^(3)/d;水平段越长,煤层稳产气量越高;采用泵送桥塞射孔压裂方式的水平井产气效果明显优于油管压裂方式,稳产气量随压裂规模增加而显著提高,压裂参数中施工排量对改造效果的控制作用显著,当排量<7 m^(3)/min时,水平井稳产气量整体小于2 000m^(3)/d;当排量增大到8~10 m^(3)/min时,稳产气量逐渐增高;当排量保持在10~12 m^(3)/min,稳产气量持续稳定在10 000~12 000 m^(3)/d;当排量提高到16~18 m^(3)/min时,稳产气量突破18 000 m^(3)/d。最后,优选含气性、构造曲率、煤体结构、地应力等地质参数与水平段长度、压裂段数、单段压裂液量、单段压裂砂量、施工排量、砂比等工程参数,通过灰色关联法分析了中深部水平井产能主控因素。结果表明煤体结构和压裂规模是影响水平井产能的主要因素。提高原生煤层钻遇率与选点效率以及进一步提升施工排量及压裂规模是实现研究区中深部煤层压裂水平井更高产能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盆地 郑庄北部 中深部煤层气 压裂水平井 压裂规模 施工排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夹层盐穴储气库扩大储气空间造腔技术 被引量:27
2
作者 郑雅丽 赵艳杰 +7 位作者 丁国生 武志德 陆守权 赖欣 邱小松 杨冬 韩冰洁 王玲欣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7-143,共7页
针对目前国内盐矿普遍发育厚夹层的问题,通过室内实验、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分析厚夹层是否可以垮塌,以实现上下盐层连通,扩大单腔储气空间。分析夹层的水溶机理、水浸后力学参数变化规律后发现:水浸后夹层呈蜂窝状溶解且产生裂缝,利于... 针对目前国内盐矿普遍发育厚夹层的问题,通过室内实验、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分析厚夹层是否可以垮塌,以实现上下盐层连通,扩大单腔储气空间。分析夹层的水溶机理、水浸后力学参数变化规律后发现:水浸后夹层呈蜂窝状溶解且产生裂缝,利于剥落,剥落残渣占据空间较小;水浸后夹层力学强度明显降低,易发生破坏,有利于夹层垮塌。利用夹层垮塌临界跨度计算模型可预测夹层垮塌时机,通过数值模拟获得了厚夹层垮塌规律,表明夹层厚度越小,夹层埋深、腾空跨度和盐腔高度越大,夹层垮塌的可能性越大。提出了"充分浸泡夹层、二次建槽"的设计思路,针对某储气库12 m厚夹层进行造腔试验设计,并在2口井进行了现场试验,表明厚夹层可以垮塌,且增加了造腔高度,提高了单腔工作气量,具有技术和经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穴储气库 厚夹层 夹层垮塌 水溶机理 水浸力学参数 造腔设计 造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乌拉嘎金矿赋矿花岗闪长斑岩锆石U-Pb年龄、岩石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7
3
作者 王永彬 刘建明 +3 位作者 孙守恪 李艳 李凤友 胡海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57-570,共14页
黑龙江省是我国著名金矿产区之一,发育多个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它们与中生代陆相火山-次火山岩有密切的关系,但对这些陆相火山-次火山岩的成因缺乏系统研究,制约了本区金矿的成因认识和矿床勘查。本次研究采用先进的LA-ICP-MS锆石定年... 黑龙江省是我国著名金矿产区之一,发育多个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它们与中生代陆相火山-次火山岩有密切的关系,但对这些陆相火山-次火山岩的成因缺乏系统研究,制约了本区金矿的成因认识和矿床勘查。本次研究采用先进的LA-ICP-MS锆石定年法、地球化学Sr-Nd-Pb同位素示踪等方法,对与乌拉嘎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存在密切成因联系的次火山岩(花岗闪长斑岩)进行深入研究。LA-ICP-MS锆石定年法获得乌拉嘎矿区葡萄沟岩体及其南部含矿岩枝的成岩年龄分别为108.2±1.2Ma和106±1.1Ma,与区内宁远村组火山岩成岩时间基本相近,推断金矿成矿时代为早白垩世晚期,与东安金矿和高松山金矿为同期。岩石地球化学确定该岩体为高钾钙碱性(σ=1.83~2.18)偏铝质I型花岗岩特征,结合微量元素和Sr-Nd-Pb研究显示其具有活动陆缘弧岩浆岩特点,进一步得出岩浆源区和成矿物质具有来源于新元古代形成的镁铁质下地壳的部分熔融的属性。早白垩世时,中国东部处于伸展应力体制下,尤其黑龙江构造活动强烈,起源于新生下地壳重融的岩浆活动频繁,结合已有的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资料显示,推断区内具有巨大的成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闪长斑岩 锆石U-PB 岩石成因 乌拉嘎金矿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中饶阳凹陷蠡县斜坡北段古近系沙河街组沉积相及成藏有利区带 被引量:16
4
作者 罗彩珍 田世澄 李瑞民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97-701,共5页
通过沉积环境、沉积特征、测井相和地震相等综合分析,认为蠡县斜坡北部主要目的层段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一下段、沙二段及沙三上段发育退积式扇三角洲、辫状河和进积式辫状河三角洲3种沉积相类型。研究结果表明,蠡县斜坡北部沙一下段半环... 通过沉积环境、沉积特征、测井相和地震相等综合分析,认为蠡县斜坡北部主要目的层段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一下段、沙二段及沙三上段发育退积式扇三角洲、辫状河和进积式辫状河三角洲3种沉积相类型。研究结果表明,蠡县斜坡北部沙一下段半环形扇三角洲前缘相带、沙二段河流相分流河道的主体部位及沙三上段辫状河三角洲各期分流河道的边缘相带砂体,是油气藏的主要储集体,其储集物性良好,加上良好的烃源岩层和有利的盖层,具有形成油气藏的优越条件,因此是下一步油藏勘探的重点,其中沙三段将是圈闭优选的主要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中 饶阳凹陷 蠡县斜坡 沙河街组 沉积相 成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驱油聚合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刘磊 李沼萱 +2 位作者 胡洋 贾志伟 潘一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7-40,42,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聚合物驱的研究现状,对聚合物驱的机理及应用做了简单阐述,并着重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驱油聚合物近几年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交联聚合物、生物聚合物(黄原胶)、疏水缔合聚合物、梳性聚合物和星形聚合物等。通过这些驱油...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聚合物驱的研究现状,对聚合物驱的机理及应用做了简单阐述,并着重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驱油聚合物近几年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交联聚合物、生物聚合物(黄原胶)、疏水缔合聚合物、梳性聚合物和星形聚合物等。通过这些驱油聚合物性能的评价和对比,对驱油聚合物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疏水缔合聚合物 梳性聚合物 生物聚合物 交联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主要含气层系粘土矿物分布及其主控因素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明瑞 张清 +1 位作者 段宏臻 邓杰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43-750,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主要含气层下石盒子组盒8段及山西组山1段储层中广泛分布粘土矿物,研究不同类型粘土矿物的含量变化及其主控因素对于低渗透储层的改造与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利用粘土矿物X-射线衍射、砂岩薄片、铸体薄片...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主要含气层下石盒子组盒8段及山西组山1段储层中广泛分布粘土矿物,研究不同类型粘土矿物的含量变化及其主控因素对于低渗透储层的改造与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利用粘土矿物X-射线衍射、砂岩薄片、铸体薄片等资料综合研究,认为山1段、盒8下亚段、盒8上亚段的粘土矿物类型主要有绿泥石、伊利石、高岭石及伊蒙混层,并利用单因素分析法研究了主要粘土矿物的纵向及平面分布特征,同时对粘土矿物分布差异的主控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3个不同物源区的母岩类型决定了粘土矿物的原始成分,温暖潮湿到干旱气候条件的转化影响粘土矿物的风化或蚀变程度,河流沉积环境的强水动力条件、pH值及弱还原环境等为粘土矿物的沉积、转换及保存提供了条件;经历晚成岩阶段B期后长石蚀变导致伊利石增加,储层物性变得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矿物 含气层 上古生界 苏里格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在直线断层的复合模型试井曲线特征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启国 金吉焱 +2 位作者 贵富 李科 成显安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3-118,共6页
鲜有文献报道井附近存在直线断层(尤其是断层位于复合油气藏内区)对试井解释的影响,因此,从渗流力学理论出发,首先建立考虑表皮和井筒储集的无限大地层两区径向复合油气藏试井解释数学模型,并通过拉氏变换对模型进行求解,再利用镜像反... 鲜有文献报道井附近存在直线断层(尤其是断层位于复合油气藏内区)对试井解释的影响,因此,从渗流力学理论出发,首先建立考虑表皮和井筒储集的无限大地层两区径向复合油气藏试井解释数学模型,并通过拉氏变换对模型进行求解,再利用镜像反映原理和叠加原理研究存在直线断层的复合油气藏的无因次井底压力及压力导数曲线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当井到断层距离小于1/2内区半径时,无因次压力导数曲线将由无限作用径向流的0.5水平线变为内区受断层影响的1.0水平线和外区受断层影响的值为M_(12)水平线;当井到断层距离大于1/2内区半径时,无因次压力导数曲线将由无限作用径向流的0.5水平线变为反映外区特征的值为M_(12)水平线和反映外区受断层影响的值为M_(12)的水平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油气藏 试井分析 压力动态 断层边界 镜像反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低渗透砂岩储层特征与形成机理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兴龙 邓宏文 +2 位作者 穆贵鹏 张正友 魏琳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2年第3期56-60,共5页
综合利用岩心、薄片等资料,对低渗透砂岩储层的特征与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低渗透砂岩储层具有成分和结构成熟度低、孔隙结构差、物性差、压力敏感性强、裂缝发育和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在概括沉积、成岩和构造作用对其控制的基础上,通过... 综合利用岩心、薄片等资料,对低渗透砂岩储层的特征与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低渗透砂岩储层具有成分和结构成熟度低、孔隙结构差、物性差、压力敏感性强、裂缝发育和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在概括沉积、成岩和构造作用对其控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储层的形成机理,认为:沉积作用是形成低渗透砂岩储层的最基本因素;成岩作用对其影响具有双重性;构造作用形成的裂缝可作为裂缝性低渗透砂岩储层的主要渗流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储层 砂岩储层 沉积作用 成岩作用 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额盆地哈日凹陷巴音戈壁组精细油源对比 被引量:17
9
作者 陈治军 马芳侠 +4 位作者 肖刚 张勇 高怡文 王小多 韩长春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00-916,共17页
近年来,银额盆地哈日凹陷的油气勘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该凹陷地质条件复杂、勘探难度极大,且随着勘探的深入,前期的油气来源研究成果已不能满足精细勘探研究的需求。基于原油/油砂和烃源岩样品的测试分析资料,将巴音戈壁组细分为3个层段... 近年来,银额盆地哈日凹陷的油气勘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该凹陷地质条件复杂、勘探难度极大,且随着勘探的深入,前期的油气来源研究成果已不能满足精细勘探研究的需求。基于原油/油砂和烃源岩样品的测试分析资料,将巴音戈壁组细分为3个层段(自下而上分别为巴一段、巴二段和巴三段)后开展精细油源分析,并对主力供烃源岩进行分布预测和生烃特征评价,以期明确油气来源和主力供烃源岩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碳同位素对研究区油源有很好的指示作用,哈日凹陷主力产油层段巴一段和巴二段的原油分别主要来自于巴一段和巴二段烃源岩,无环链烷烃、甾烷、萜烷、芳烃等生物标志化合物也指示出同样的油源结论,特别是芳烃化合物在本次研究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巴一段有效烃源岩最大厚度为151 m,巴二段有效烃源岩最大厚度为222 m,2套主力供烃源岩在研究区均有较大厚度的有效烃源岩分布。巴一段烃源岩TOC平均为0.89%,干酪根δ13C为-29.1‰^-24.5‰,Ro为0.60%~2.01%,烃源岩为有机质丰度中等-好、Ⅱ1型-Ⅱ2型、成熟-高成熟的烃源岩。巴二段烃源岩TOC平均为1.18%,干酪根δ13C为-30.3‰^-23.8‰,Ro为0.60%~2.17%,烃源岩为有机质丰度好-极好、Ⅱ1型-Ⅱ2型、成熟-高成熟的烃源岩,2套主力供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且基本处于生油气高峰期热演化阶段,有很好的生烃潜力,能为油气成藏提供良好的烃类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化合物 油源对比 主力供烃源岩 展布特征 生烃特征 巴音戈壁组 哈日凹陷 银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密度地震资料的钙质层预测及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其那尔·胡山 刘金丰 +2 位作者 刘春富 许文仟 曹刚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35-640,共6页
为进一步提高钙质砂岩的描述精度,提高剩余油挖潜效果,以大庆油田B2区块为例,基于高密度地震资料实现钙质砂岩的精准表征。主要步骤为:首先,基于钻井取心和测井曲线分析钙质砂岩的纵波阻抗曲线特征,确定钙质砂岩的纵波阻抗值域范围;其次... 为进一步提高钙质砂岩的描述精度,提高剩余油挖潜效果,以大庆油田B2区块为例,基于高密度地震资料实现钙质砂岩的精准表征。主要步骤为:首先,基于钻井取心和测井曲线分析钙质砂岩的纵波阻抗曲线特征,确定钙质砂岩的纵波阻抗值域范围;其次,拟合研究区纵波阻抗变差函数,利用序贯高斯模拟算法计算出纵波阻抗初始模型;最后,通过模型正演与实测地震迭代,结合钙质砂岩纵波阻抗值域范围,实现井震结合钙质砂岩表征。研究表明,钙质砂岩表征结果与后验井符合较好,基于B2区块钙质砂岩的空间精准描述结果,设计并实施了水平井BS-3-2,日产油25 t。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适用于陆相油田钙质层的精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质层 储层预测 高密度地震 序贯高斯模拟 变差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