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东秦岭-大别山及其两侧的岩浆和变质事件年代学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
被引量:
27
1
作者
苏文
刘景波
+5 位作者
陈能松
郭顺
巴金
张璐
刘新
施雨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73-1593,1847,共21页
本研究成果以东秦岭-大别山地区野外地质资料、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数据的采集为工作切入点,在现有和新增各种数据分析、解释、研究基础上,描述东秦岭-大别山地区变质岩石构造单元的岩石学组成、确定原岩的形成时间、主期变...
本研究成果以东秦岭-大别山地区野外地质资料、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数据的采集为工作切入点,在现有和新增各种数据分析、解释、研究基础上,描述东秦岭-大别山地区变质岩石构造单元的岩石学组成、确定原岩的形成时间、主期变质作用特征、形成时间,以及该区发育的各时代花岗岩类、主要的岩浆岩事件和大地构造背景,进而建立新元古代以来东秦岭-大别山造山带及两侧的岩浆和变质事件年代学格架;编制了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及两侧岩浆和变质事件年代学地质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年代学
大地构造
变质事件
岩浆事件
东秦岭-大别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准噶尔盆地深部煤层气赋存状态分析
被引量:
40
2
作者
孙斌
杨敏芳
+4 位作者
杨青
田文广
孙钦平
徐元岗
杨银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95-202,共8页
准噶尔盆地腹部白家海凸起深部煤层气测试取得了较高产气量,通过分析该区煤层气试采情况,结合钻孔岩芯含气量测试、等温吸附试验及煤岩煤质分析化验数据,确定准噶尔盆地深部煤层气以游离气为主,吸附气次之,计算出游离气量占总气量的53.9...
准噶尔盆地腹部白家海凸起深部煤层气测试取得了较高产气量,通过分析该区煤层气试采情况,结合钻孔岩芯含气量测试、等温吸附试验及煤岩煤质分析化验数据,确定准噶尔盆地深部煤层气以游离气为主,吸附气次之,计算出游离气量占总气量的53.9%。并通过反推等温吸附曲线,发现解吸曲线平缓,排水降压12 MPa以上,仅解吸3~4 m3甲烷,解吸难度大,而游离气产气速度快,产量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准噶尔盆地深部煤层气勘探应以游离气为主,吸附气次之,并且煤层气应与常规气有机结合的综合勘探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白家海凸起
深部
煤层气
吸附气
游离气
资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鹤岗盆地煤层气赋存特征及勘探开发潜力
被引量:
11
3
作者
杨敏芳
孙斌
+3 位作者
张丽琳
田文广
陈刚
孙钦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6-29,共4页
鹤岗盆地煤层气勘探程度很低,目前仅有3口煤层气参数井,对该区开展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的评价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从区域构造特征、含煤地层特征、储层特征(煤层埋深、煤层厚度、煤岩特征、煤变质程度、煤层气含气量)3个方面入手,分...
鹤岗盆地煤层气勘探程度很低,目前仅有3口煤层气参数井,对该区开展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的评价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从区域构造特征、含煤地层特征、储层特征(煤层埋深、煤层厚度、煤岩特征、煤变质程度、煤层气含气量)3个方面入手,分析了该区煤层气的赋存特征。结果显示:主要含煤地层为白垩系城子河组,含煤40余层,可采或局部可采36层,煤层累计厚度为30~70m,主力煤层为15#、18#煤层,单层厚度超过10m;煤质主要以气煤为主,受岩浆岩作用,煤变质程度由南往北逐渐增高。煤层气资源量预测结果表明:该区煤层气资源量主要分布在1500m以浅的范围内,煤炭储量有48.12×108t,煤层气资源量为496.4×108m3。其中南山—新一矿为鹤岗矿区的主要含气区,含气量介于7~16m3/t,煤层气资源量为352.4×108m3,占总资源量的70%,说明该区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含气量
煤素质
资源量
瓦斯突出
变质程度
鹤岗矿区
勘探开发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潮水盆地煤层气储层特征及勘探潜力
被引量:
11
4
作者
杨敏芳
孙斌
+2 位作者
孙粉锦
陈刚
杨三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16,共5页
为查明河西走廊北部潮水盆地煤层气富集规律及成藏主控因素,从煤层分布特征、煤岩煤质特征、煤岩演化程度、煤层等温吸附特征等方面,分析了该区煤层气的储层特征。结果表明:潮水盆地煤岩演化程度低,处于低煤阶褐煤—气煤演化阶段;煤层...
为查明河西走廊北部潮水盆地煤层气富集规律及成藏主控因素,从煤层分布特征、煤岩煤质特征、煤岩演化程度、煤层等温吸附特征等方面,分析了该区煤层气的储层特征。结果表明:潮水盆地煤岩演化程度低,处于低煤阶褐煤—气煤演化阶段;煤层兰氏压力高(5.95~6.90MPa),利于煤层气的解吸。通过进一步的现场解吸实验,测试了该区A1、A3井煤层的含气量(分别为0.25、0.56m3/t),并从生气条件、保存条件两个方面分析得出导致其煤层含气量低的主要原因为:①盆地发育拉张性正断层,成为煤层气逸散的通道;②盆地西部缺少区域性盖层,直接盖层为砂岩,导致煤层气散失;③缺少生物气的补充。最后,综合评价了各构造单元的勘探潜力,认为红柳园坳陷生物气特征明显且顶板盖层封盖性好,可作为该区下一步煤层气勘探的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水盆地
侏罗纪
煤层气
低煤阶
生物气
含气量
勘探潜力
红柳园坳陷
河西走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潮水盆地红沙岗地区低煤阶煤层气勘探前景
被引量:
14
5
作者
孙斌
孙粉锦
+3 位作者
陈刚
谭修中
陈永康
周元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7-21,共5页
潮水盆地位于河西走廊东段北侧,地跨甘肃、内蒙古两省区,蕴藏一定的煤炭和油气资源,红沙岗地区是其中重要的煤炭富集区,煤炭资源量约12×108t。为弄清楚该区的煤层气勘探前景,详细研究了其煤层气地质条件。结果认为:该区煤层以低煤...
潮水盆地位于河西走廊东段北侧,地跨甘肃、内蒙古两省区,蕴藏一定的煤炭和油气资源,红沙岗地区是其中重要的煤炭富集区,煤炭资源量约12×108t。为弄清楚该区的煤层气勘探前景,详细研究了其煤层气地质条件。结果认为:该区煤层以低煤阶长焰煤为主,厚3~35m,分布稳定,顶部煤层直接盖层为油页岩,煤层气保存条件较好,具有一定的煤层气勘探潜力;但部分地区煤层含气量低,关键原因在于煤层缺少后期生物气的补充。进而指出了该区煤层气勘探的方向:古地温异常、煤阶较高、保存条件较好的地区是该区的煤层气富集区;其中红沙岗北部具有缺氧、低矿化度和低温环境,大量微生物细菌可能存活,并代谢甲烷、正烷烃和其他有机物,煤层的含气量能得到补充,具有较大的勘探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潮水盆地
红沙岗地区
煤层气
低煤阶
长焰煤
含气量
生物气
富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盘江地区晚二叠世成煤环境与煤储层特征
被引量:
6
6
作者
杨敏芳
鲁静
+1 位作者
孙斌
王金友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26,共5页
贵州盘江地区是我国南方最大的煤炭工业基地之一,也是南方煤层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地区。为了揭示该区龙潭组各主力煤层聚煤环境与煤储层特征,应用煤岩学、沉积学等理论和方法,对各主力煤层的煤岩、煤质和古盐度等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聚...
贵州盘江地区是我国南方最大的煤炭工业基地之一,也是南方煤层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地区。为了揭示该区龙潭组各主力煤层聚煤环境与煤储层特征,应用煤岩学、沉积学等理论和方法,对各主力煤层的煤岩、煤质和古盐度等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聚煤环境及其对主力煤层煤岩、煤质及煤储层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主力煤层显微组分以镜质组为主,镜惰比较高,镜惰比在垂向上呈现变小–变大–变小趋势;龙潭组下段的硫分质量分数高(>3%),而中上段硫分含量平均在1%左右。研究表明该区成煤环境可能经历了偏干燥—潮湿—偏干燥的演化过程,且降雨量充沛使成煤环境由咸化泻湖转为淡化泻湖。镜惰比和煤的灰分含量、孔隙度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说明成煤环境对煤岩、煤质及煤储层物性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江地区
成煤环境
显微组分
古盐度
硫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东营组岩性油藏成藏条件研究
被引量:
6
7
作者
王素卿
陈蓉
+3 位作者
赵拴武
赵政权
和雅琴
潘雯丽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0年第1期16-20,33,共6页
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油气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构造背景,东营组曲流河河道砂体发育,储层物性主要为中孔—中渗储层,东营组一段为区域性盖层,断层是油气垂向运移的主要通道,油气运移方式以阶梯状运移方式和"T"形或网状运移方式为...
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油气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构造背景,东营组曲流河河道砂体发育,储层物性主要为中孔—中渗储层,东营组一段为区域性盖层,断层是油气垂向运移的主要通道,油气运移方式以阶梯状运移方式和"T"形或网状运移方式为主,具有形成源外下生上储河道砂岩岩性油藏的良好条件。新近系明化镇期油气聚集成藏后,该区构造运动减弱,断层不发育,具有良好的保存条件。区内发育两种典型的东营组河道砂岩岩性油藏成藏模式,分别是同生断层下降盘负向区河道砂岩上倾尖灭岩性油藏模式和构造翼部河道砂岩侧向尖灭岩性油藏模式。东营组河道砂油藏的形成与分布主要受油气资源、构造和岩性三重控制,油藏类型主要为岩性油藏和构造—岩性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饶阳凹陷
大王庄地区
东营组
岩性油藏
成藏模式
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扭转式机械振荡器的研制与应用效果评价
8
作者
王方祥
杨鑫
+3 位作者
任健偲
蔡晓伟
张建山
张乾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3-87,共5页
为了解决连续油管在长水平井段因螺旋变形而自锁无法下至预定深度的问题,利用弹簧蓄能和齿形交错结构,研制了一种扭转式机械振荡器并分析了其结构及工作原理。基于冲击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工具冲击载荷的计算模型,结合管柱的螺旋屈曲摩阻模...
为了解决连续油管在长水平井段因螺旋变形而自锁无法下至预定深度的问题,利用弹簧蓄能和齿形交错结构,研制了一种扭转式机械振荡器并分析了其结构及工作原理。基于冲击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工具冲击载荷的计算模型,结合管柱的螺旋屈曲摩阻模型,计算了不同管柱结构下连续油管在水平段的极限推进深度,最后开展了页岩气井的现场试验。计算结果表明,安装扭转式机械振荡器后,同工况下推进深度相对光管柱提高了94.7%,相对安装水力振荡器的管柱提高了78.1%,极限推进深度可达2700 m以上。现场应用验证了连续油管极限推进深度理论计算的准确可靠性,并且表明该工具设计合理,可极大降低管柱间的摩擦力,有效解决连续油管在长水平井段的自锁问题,增加其在水平井段的推进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油管
机械振荡器
冲击载荷
管柱摩阻
极限推进深度
降阻效果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秦岭-大别山及其两侧的岩浆和变质事件年代学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
被引量:
27
1
作者
苏文
刘景波
陈能松
郭顺
巴金
张璐
刘新
施雨新
机构
中国
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
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公司第二录井分公司
出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73-1593,1847,共2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066)
973项目(2009CB825001)
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科研项目联合资助
文摘
本研究成果以东秦岭-大别山地区野外地质资料、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数据的采集为工作切入点,在现有和新增各种数据分析、解释、研究基础上,描述东秦岭-大别山地区变质岩石构造单元的岩石学组成、确定原岩的形成时间、主期变质作用特征、形成时间,以及该区发育的各时代花岗岩类、主要的岩浆岩事件和大地构造背景,进而建立新元古代以来东秦岭-大别山造山带及两侧的岩浆和变质事件年代学格架;编制了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及两侧岩浆和变质事件年代学地质图。
关键词
地质年代学
大地构造
变质事件
岩浆事件
东秦岭-大别山
Keywords
Geochronology
Tectonic background
Metamorphic event
Magmatic event
East Qinling-Dabie Mountains
分类号
P545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597.3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准噶尔盆地深部煤层气赋存状态分析
被引量:
40
2
作者
孙斌
杨敏芳
杨青
田文广
孙钦平
徐元岗
杨银平
机构
中国石油
勘探开发研究院非常规研究所
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公司第二录井分公司
中国石油
玉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95-202,共8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油气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1ZX05033-003)
"十三五"国家油气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6ZX05041-004)
文摘
准噶尔盆地腹部白家海凸起深部煤层气测试取得了较高产气量,通过分析该区煤层气试采情况,结合钻孔岩芯含气量测试、等温吸附试验及煤岩煤质分析化验数据,确定准噶尔盆地深部煤层气以游离气为主,吸附气次之,计算出游离气量占总气量的53.9%。并通过反推等温吸附曲线,发现解吸曲线平缓,排水降压12 MPa以上,仅解吸3~4 m3甲烷,解吸难度大,而游离气产气速度快,产量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准噶尔盆地深部煤层气勘探应以游离气为主,吸附气次之,并且煤层气应与常规气有机结合的综合勘探新思路。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白家海凸起
深部
煤层气
吸附气
游离气
资源量
Keywords
Junggar Basin
Baijiahai Bulge
deep
coalbed methane
adsorbed gas
free gas
resources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鹤岗盆地煤层气赋存特征及勘探开发潜力
被引量:
11
3
作者
杨敏芳
孙斌
张丽琳
田文广
陈刚
孙钦平
机构
中国
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
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公司第二录井分公司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6-29,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低煤阶煤层气富集规律与有利区块预测"(编号:2008ZX05033-002)
文摘
鹤岗盆地煤层气勘探程度很低,目前仅有3口煤层气参数井,对该区开展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的评价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从区域构造特征、含煤地层特征、储层特征(煤层埋深、煤层厚度、煤岩特征、煤变质程度、煤层气含气量)3个方面入手,分析了该区煤层气的赋存特征。结果显示:主要含煤地层为白垩系城子河组,含煤40余层,可采或局部可采36层,煤层累计厚度为30~70m,主力煤层为15#、18#煤层,单层厚度超过10m;煤质主要以气煤为主,受岩浆岩作用,煤变质程度由南往北逐渐增高。煤层气资源量预测结果表明:该区煤层气资源量主要分布在1500m以浅的范围内,煤炭储量有48.12×108t,煤层气资源量为496.4×108m3。其中南山—新一矿为鹤岗矿区的主要含气区,含气量介于7~16m3/t,煤层气资源量为352.4×108m3,占总资源量的70%,说明该区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潜力。
关键词
煤层气
含气量
煤素质
资源量
瓦斯突出
变质程度
鹤岗矿区
勘探开发潜力
Keywords
coalbed methane,gas content,maceral,resource volume,gas inrush,metamorphic grade,Hegang coalfield,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
分类号
P618.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潮水盆地煤层气储层特征及勘探潜力
被引量:
11
4
作者
杨敏芳
孙斌
孙粉锦
陈刚
杨三强
机构
中国石油
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公司第二录井分公司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16,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低煤阶煤层气富集规律与有利区块预测"(编号:2008ZX05033-002)
文摘
为查明河西走廊北部潮水盆地煤层气富集规律及成藏主控因素,从煤层分布特征、煤岩煤质特征、煤岩演化程度、煤层等温吸附特征等方面,分析了该区煤层气的储层特征。结果表明:潮水盆地煤岩演化程度低,处于低煤阶褐煤—气煤演化阶段;煤层兰氏压力高(5.95~6.90MPa),利于煤层气的解吸。通过进一步的现场解吸实验,测试了该区A1、A3井煤层的含气量(分别为0.25、0.56m3/t),并从生气条件、保存条件两个方面分析得出导致其煤层含气量低的主要原因为:①盆地发育拉张性正断层,成为煤层气逸散的通道;②盆地西部缺少区域性盖层,直接盖层为砂岩,导致煤层气散失;③缺少生物气的补充。最后,综合评价了各构造单元的勘探潜力,认为红柳园坳陷生物气特征明显且顶板盖层封盖性好,可作为该区下一步煤层气勘探的靶区。
关键词
潮水盆地
侏罗纪
煤层气
低煤阶
生物气
含气量
勘探潜力
红柳园坳陷
河西走廊
Keywords
Chaoshui Basin, Jurassic, CBM, low coal rank, biogas, gas content, exploration potential, Hongliuyuan depression, Hexi Corridor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潮水盆地红沙岗地区低煤阶煤层气勘探前景
被引量:
14
5
作者
孙斌
孙粉锦
陈刚
谭修中
陈永康
周元刚
机构
中国
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
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中国石油
玉门油田
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公司第二录井分公司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7-21,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低煤阶煤层气富集规律与有利区块预测"(编号:2008ZX05000-033-02)
文摘
潮水盆地位于河西走廊东段北侧,地跨甘肃、内蒙古两省区,蕴藏一定的煤炭和油气资源,红沙岗地区是其中重要的煤炭富集区,煤炭资源量约12×108t。为弄清楚该区的煤层气勘探前景,详细研究了其煤层气地质条件。结果认为:该区煤层以低煤阶长焰煤为主,厚3~35m,分布稳定,顶部煤层直接盖层为油页岩,煤层气保存条件较好,具有一定的煤层气勘探潜力;但部分地区煤层含气量低,关键原因在于煤层缺少后期生物气的补充。进而指出了该区煤层气勘探的方向:古地温异常、煤阶较高、保存条件较好的地区是该区的煤层气富集区;其中红沙岗北部具有缺氧、低矿化度和低温环境,大量微生物细菌可能存活,并代谢甲烷、正烷烃和其他有机物,煤层的含气量能得到补充,具有较大的勘探价值。
关键词
河西走廊
潮水盆地
红沙岗地区
煤层气
低煤阶
长焰煤
含气量
生物气
富集区
Keywords
Chaoshui Basin,Hexi Corridor,Hongshagang area,coalbed methane,low-rank coal,long flame coal,gas content,biogas,enrichment region
分类号
P618.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盘江地区晚二叠世成煤环境与煤储层特征
被引量:
6
6
作者
杨敏芳
鲁静
孙斌
王金友
机构
中国石油
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中国
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
工程
学院
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公司第二录井分公司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26,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11ZX0503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472131)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2013102050020)~~
文摘
贵州盘江地区是我国南方最大的煤炭工业基地之一,也是南方煤层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地区。为了揭示该区龙潭组各主力煤层聚煤环境与煤储层特征,应用煤岩学、沉积学等理论和方法,对各主力煤层的煤岩、煤质和古盐度等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聚煤环境及其对主力煤层煤岩、煤质及煤储层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主力煤层显微组分以镜质组为主,镜惰比较高,镜惰比在垂向上呈现变小–变大–变小趋势;龙潭组下段的硫分质量分数高(>3%),而中上段硫分含量平均在1%左右。研究表明该区成煤环境可能经历了偏干燥—潮湿—偏干燥的演化过程,且降雨量充沛使成煤环境由咸化泻湖转为淡化泻湖。镜惰比和煤的灰分含量、孔隙度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说明成煤环境对煤岩、煤质及煤储层物性影响明显。
关键词
盘江地区
成煤环境
显微组分
古盐度
硫分
Keywords
Panjiang area
coal forming environment
maceral
paleosalinity
sulfur content
分类号
P618.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东营组岩性油藏成藏条件研究
被引量:
6
7
作者
王素卿
陈蓉
赵拴武
赵政权
和雅琴
潘雯丽
机构
中国石油
华北油田
公司
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
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公司第二录井分公司
中国石油
华北油田
公司
第五采油厂
中国石油
华北油田
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0年第1期16-20,33,共6页
文摘
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油气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构造背景,东营组曲流河河道砂体发育,储层物性主要为中孔—中渗储层,东营组一段为区域性盖层,断层是油气垂向运移的主要通道,油气运移方式以阶梯状运移方式和"T"形或网状运移方式为主,具有形成源外下生上储河道砂岩岩性油藏的良好条件。新近系明化镇期油气聚集成藏后,该区构造运动减弱,断层不发育,具有良好的保存条件。区内发育两种典型的东营组河道砂岩岩性油藏成藏模式,分别是同生断层下降盘负向区河道砂岩上倾尖灭岩性油藏模式和构造翼部河道砂岩侧向尖灭岩性油藏模式。东营组河道砂油藏的形成与分布主要受油气资源、构造和岩性三重控制,油藏类型主要为岩性油藏和构造—岩性油藏。
关键词
饶阳凹陷
大王庄地区
东营组
岩性油藏
成藏模式
主控因素
Keywords
Raoyang sag
Dawangzhuang area
Dongying Formation
lithologic reservoir
reservoir-forming pattern
main controlling factor
分类号
TE112.3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扭转式机械振荡器的研制与应用效果评价
8
作者
王方祥
杨鑫
任健偲
蔡晓伟
张建山
张乾
机构
中国石油
渤海
钻探
工程
公司
井下技术服务
公司
中国石油
渤海
钻探
工程
有限
公司
第二
钻井
工程
分公司
中国石油
渤海
钻探
井下作业
分公司
试油
工程
作业部
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公司第二录井分公司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3-87,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页岩气水平井压后裂缝参数评价”(编号:2016ZX05060001-032)
中国石油科技开发项目“长宁页岩气深层工厂化压裂提效技术推广”(编号:2020T-002-007)
中国石油开发项目“连续管作业技术专项推广(二期)”(编号:2017B-4107)。
文摘
为了解决连续油管在长水平井段因螺旋变形而自锁无法下至预定深度的问题,利用弹簧蓄能和齿形交错结构,研制了一种扭转式机械振荡器并分析了其结构及工作原理。基于冲击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工具冲击载荷的计算模型,结合管柱的螺旋屈曲摩阻模型,计算了不同管柱结构下连续油管在水平段的极限推进深度,最后开展了页岩气井的现场试验。计算结果表明,安装扭转式机械振荡器后,同工况下推进深度相对光管柱提高了94.7%,相对安装水力振荡器的管柱提高了78.1%,极限推进深度可达2700 m以上。现场应用验证了连续油管极限推进深度理论计算的准确可靠性,并且表明该工具设计合理,可极大降低管柱间的摩擦力,有效解决连续油管在长水平井段的自锁问题,增加其在水平井段的推进深度。
关键词
连续油管
机械振荡器
冲击载荷
管柱摩阻
极限推进深度
降阻效果
现场应用
Keywords
coiled tubing
mechanical oscillator
impact load
column friction
extreme advancing depth
resistance reduction effect
field application
分类号
TE9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东秦岭-大别山及其两侧的岩浆和变质事件年代学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
苏文
刘景波
陈能松
郭顺
巴金
张璐
刘新
施雨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准噶尔盆地深部煤层气赋存状态分析
孙斌
杨敏芳
杨青
田文广
孙钦平
徐元岗
杨银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鹤岗盆地煤层气赋存特征及勘探开发潜力
杨敏芳
孙斌
张丽琳
田文广
陈刚
孙钦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潮水盆地煤层气储层特征及勘探潜力
杨敏芳
孙斌
孙粉锦
陈刚
杨三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潮水盆地红沙岗地区低煤阶煤层气勘探前景
孙斌
孙粉锦
陈刚
谭修中
陈永康
周元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盘江地区晚二叠世成煤环境与煤储层特征
杨敏芳
鲁静
孙斌
王金友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东营组岩性油藏成藏条件研究
王素卿
陈蓉
赵拴武
赵政权
和雅琴
潘雯丽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扭转式机械振荡器的研制与应用效果评价
王方祥
杨鑫
任健偲
蔡晓伟
张建山
张乾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