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湾陆上三维水平井轨迹控制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海滨 《石化技术》 CAS 2016年第5期106-106,共1页
针对渤海湾大港、冀东油田地面及地下条件的复杂特征,从轨迹控制、精确着陆、提高水平段的油层钻遇率等方面展开了研究与实践,形成了适合渤海湾陆上油田成熟的三维水平井轨迹控制技术,并通过成功应用该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油气资源的开发... 针对渤海湾大港、冀东油田地面及地下条件的复杂特征,从轨迹控制、精确着陆、提高水平段的油层钻遇率等方面展开了研究与实践,形成了适合渤海湾陆上油田成熟的三维水平井轨迹控制技术,并通过成功应用该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油气资源的开发速度和开发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 三维水平井 轨迹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ZP02-1H井煤层气定向钻井工艺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武生 刘银凤 +3 位作者 王永昌 杜晶 李薇然 孙斌 《天然气与石油》 2013年第2期69-72,2+1,共4页
山西ZP02-1H井是在沁水煤层气田郑庄区块内进行煤层气开发的众多多分支水平井的先导试验井,具有钻井难度大,钻井风险大,定向钻井工艺难,对无线随钻MWD要求高等诸多特点,但通过采取多种针对性的技术措施,确保了该井定向钻井施工任务的顺... 山西ZP02-1H井是在沁水煤层气田郑庄区块内进行煤层气开发的众多多分支水平井的先导试验井,具有钻井难度大,钻井风险大,定向钻井工艺难,对无线随钻MWD要求高等诸多特点,但通过采取多种针对性的技术措施,确保了该井定向钻井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研制成功了HL-MWD防脱键技术,介绍了山西ZP02-1H井定向施工工艺,分析了无线随钻MWD在煤层气钻井中的注意事项,提出了解决方案,对无线随钻仪器在煤层气将来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ZP02—1H井 煤层气 定向钻井 MWD防脱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油田页岩油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研究与应用——以GD区块GD 2H井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杨绍存 李长洪 +5 位作者 施宝海 吴佳 张学军 胡丰波 高传华 慕霖 《录井工程》 2018年第4期24-28,99,100,共7页
GD区块为大港油田页岩油开发先导试验区,由于该区此前无导向经验可借鉴,且GD区块地质构造复杂,给水平井地质导向作业带来了困难。针对该区的地质构造、沉积特征及地质导向难点,以区块内GD 2H井为例,从入窗控制和水平段控制2个阶段系统... GD区块为大港油田页岩油开发先导试验区,由于该区此前无导向经验可借鉴,且GD区块地质构造复杂,给水平井地质导向作业带来了困难。针对该区的地质构造、沉积特征及地质导向难点,以区块内GD 2H井为例,从入窗控制和水平段控制2个阶段系统阐述了整个导向过程,归纳了该区块页岩油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要点。在现场导向作业中,综合运用地质、地震、测井等资料进行地质建模与实时导向跟踪,最终储集层钻遇率达100%,现场应用效果突出,为大港油田同类页岩油水平井地质导向提供了第一手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页岩油 地质导向 入窗点 伽马成像 标志层 元素录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油田开发动态预测指标体系的新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丁亚军 彭光艳 +2 位作者 王洪霞 方天军 孟立娜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2年第12期26-29,共4页
利用灰色关联性原理和模糊聚类原理,对油田开发指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建立了不同油藏类型、不同开发阶段开发指标与影响因素的预测指标体系。实际应用中还可结合专家系统对选出的影响因素进行人工干预,使指标体系更加合理与完... 利用灰色关联性原理和模糊聚类原理,对油田开发指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建立了不同油藏类型、不同开发阶段开发指标与影响因素的预测指标体系。实际应用中还可结合专家系统对选出的影响因素进行人工干预,使指标体系更加合理与完善,从而使油田开发动态预测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 模糊聚类 指标体系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骅坳陷马东地区沙一段沉积微相研究与划分
5
作者 张卫江 成洪文 +2 位作者 林学春 刘艳芬 贾帆 《录井工程》 2018年第2期97-101,112,共5页
黄骅坳陷马东地区位于黄骅坳陷中部,其主要勘探开发目的层为沙一段。为指导该区的油气勘探开发工作,运用测井、录井、岩心和分析化验等资料,基于沉积模式系统地开展了沙一段沉积相研究与微相分析,通过对区内沉积特征的岩性、粒度分布、... 黄骅坳陷马东地区位于黄骅坳陷中部,其主要勘探开发目的层为沙一段。为指导该区的油气勘探开发工作,运用测井、录井、岩心和分析化验等资料,基于沉积模式系统地开展了沙一段沉积相研究与微相分析,通过对区内沉积特征的岩性、粒度分布、沉积构造分析,最终认为马东地区沙一段发育重力流水道和滑塌浊积扇两种沉积相砂体。其中,沙一中亚段和沙一下亚段为重力流水道沉积,可分为水道中心微相、水道边缘及漫溢微相和水道间及湖盆泥微相,重力流水道物源主要来自北东方向,水道规模不等,既有孤立水道,亦有分叉合并水道;沙一上亚段为滑塌浊积扇沉积,展布方向以北东向为主,在平面上呈规模不等的椭圆形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东地区 沙一段 重力流水道相 滑塌浊积扇相 黄骅坳陷 沉积微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钻井工艺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永昌 苏士波 +3 位作者 李武生 孙学军 仵磊 荆谷丰 《天然气与石油》 2013年第5期58-61,8,共4页
基于沁水盆地郑庄区块3#煤层的地质和力学特征,其适于采用多分支水平井钻井技术开发煤层气。但由于煤层较脆,且存在互相垂直的天然裂缝,钻进极易引起井下垮塌、卡钻等复杂事故的发生,更严重的甚至会使井眼报废。郑1平-3H井是渤海钻探在... 基于沁水盆地郑庄区块3#煤层的地质和力学特征,其适于采用多分支水平井钻井技术开发煤层气。但由于煤层较脆,且存在互相垂直的天然裂缝,钻进极易引起井下垮塌、卡钻等复杂事故的发生,更严重的甚至会使井眼报废。郑1平-3H井是渤海钻探在沁水盆地郑庄区块的一口科学实验井,为解决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钻井难题,首先将郑1平-3H井的排采直井"洞穴"置于稳定的煤层顶板上,与水平井主支实现硬穿针,从而根除排采洞穴垮塌和上下井眼错位的问题;其次使主井眼在煤层顶部延伸,钻主支时优化钻井液,解决井眼稳定和井眼重入问题,确保形成稳定的排水输灰通道。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U型井联通技术及悬空侧钻技术的采用较好地解决了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钻井的上述难题,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多分支水平井 U型井联通 煤层顶板 轨迹控制 悬空侧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田远控智能排采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才浩楠 刘湃 +3 位作者 刘贵强 王丽玲 刘巨光 李清碧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0年第4期70-73,共4页
山西临汾马必东区块属于高阶煤储层,需要建立以井底流压为主、套压为辅的智能排采控制流程,保证连续、渐变、稳定、高效的排采管控,但目前采用现场就地调控参数,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调节结果滞后,影响稳定生产。本着精细研究、精准管控... 山西临汾马必东区块属于高阶煤储层,需要建立以井底流压为主、套压为辅的智能排采控制流程,保证连续、渐变、稳定、高效的排采管控,但目前采用现场就地调控参数,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调节结果滞后,影响稳定生产。本着精细研究、精准管控的原则,开发了基于组态软件的自动化智能排采系统,该系统包含自动化智能排采、生产参数采集、实时数据报警、远程启停井四个子系统,不仅能实现远程智能排采调节、生产数据监控,还能实现生产组织扁平化、信息传输网络化、技术管理数字化和人力资源最优化,为智慧气田智能排采系统的建设与推广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气田 智能排采 远程调节 组态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0℃酸化用胶凝酸体系研究与现场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徐杏娟 付月永 +5 位作者 杨金玲 贾红战 王云云 崔福员 李文杰 杨彬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8年第7期11-15,共5页
深井、超深井日益增多,储层埋藏深、温度高,对酸液体系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规胶凝酸体系一般耐温150℃以下,缓速能力有限,不能形成较长且具有一定支撑能力的酸蚀裂缝。通过大量室内实验,自主合成具有增黏、耐温等性能良好的18... 深井、超深井日益增多,储层埋藏深、温度高,对酸液体系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规胶凝酸体系一般耐温150℃以下,缓速能力有限,不能形成较长且具有一定支撑能力的酸蚀裂缝。通过大量室内实验,自主合成具有增黏、耐温等性能良好的180℃酸化用胶凝剂,加量少,耐温性能好。与其配伍使用缓蚀剂、破乳助排剂、铁稳定剂,研制出180℃酸化用胶凝酸体系。该体系在180℃,170 s-1下剪切60 min后酸液黏度仍能保持在20 m Pa·s以上;并具有较好的缓蚀性、铁离子稳定性等特点,达到了超高温深井酸压施工要求。目前国内已施工多口井,最高井温168℃,施工成功率100%,具有良好的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凝酸体系 胶凝剂 耐温 酸化 酸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X274在多频阵列感应成像测井仪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章龙 陈涛 +3 位作者 宋青山 储妮晟 刘枭 江旗洪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4-97,共4页
以芯片MAX274为基础,设计出适合多频阵列感应的八通道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不仅具有调试简单,维护方便,而且耐高温、噪声低、方便控制各道增益等优点。简要描述了设计要求、器件选择以及设计原理,重点阐述了带通滤波12/15通道的设计过程... 以芯片MAX274为基础,设计出适合多频阵列感应的八通道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不仅具有调试简单,维护方便,而且耐高温、噪声低、方便控制各道增益等优点。简要描述了设计要求、器件选择以及设计原理,重点阐述了带通滤波12/15通道的设计过程。通过多次室内高温试验以及现场测井试验表明,该带通滤波效果好,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感应测井仪 涡流 磁场 感应电动势 带通滤波器 增益 选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化企业HSE专职管理人员HSE培训矩阵的编制 被引量:9
10
作者 姚桂莹 王继东 吴宝莹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2年第1期24-29,共6页
HSE培训是HSE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训矩阵是一种先进、有效的培训管理工具。结合炼化企业HSE专职管理人员的HSE培训现状,将培训矩阵理念应用到HSE培训中,编制了该层级的HSE培训矩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其HSE培训大纲。
关键词 HSE培训 HSE培训矩阵 HSE培训大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