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纳米MoS_2的制备及其在润滑油添加剂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
1
1
作者
伍友清
常峰
+5 位作者
韩春梅
余昊
张磊
周太刚
唐庆
何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345-349,共5页
纳米二硫化钼(MoS_2)是典型的类石墨烯二维材料,具有出色的电学、光学、热学和力学性能,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综述详细介绍了二维碳纳米材料-二硫化钼的纳米摩擦学性能,以及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二硫化钼的各种纳米摩...
纳米二硫化钼(MoS_2)是典型的类石墨烯二维材料,具有出色的电学、光学、热学和力学性能,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综述详细介绍了二维碳纳米材料-二硫化钼的纳米摩擦学性能,以及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二硫化钼的各种纳米摩擦机理,阐述了通过机械剥离法、锂离子插层法、水热法等制备纳米二硫化钼的方法;总结了纳米MoS_2在润滑领域的应用,阐述了利用表面修饰以及制备复合材料的方法可提高二硫化钼在润滑油中的分散稳定性;并指出了纳米MoS_2作为高性能润滑材料仍需解决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硫化钼
润滑油添加剂
表面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直接法制备聚脲润滑脂工艺研究及分析
2
作者
高祺
黎小辉
+4 位作者
汪利平
樊秀菊
吴韦岐
任晓辰
赵丹平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6-144,共9页
考察了直接法制备工艺条件(加料顺序、炼制温度、炼制时间)对聚脲润滑脂性能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加料方式对聚脲稠化剂化学组成与平均分子结构的影响,及其与聚脲润滑脂性能的关联性;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仪、扫描电镜对直接法聚脲润滑...
考察了直接法制备工艺条件(加料顺序、炼制温度、炼制时间)对聚脲润滑脂性能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加料方式对聚脲稠化剂化学组成与平均分子结构的影响,及其与聚脲润滑脂性能的关联性;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仪、扫描电镜对直接法聚脲润滑脂进行表征,深入探讨了其构效关系,并与预制法制备的润滑脂产品进行了比较。优化的直接法制备方案为:将有机二胺溶于基础油中,升温至80~90℃后同时加入异氰酸酯和有机单胺,反应60 min,然后在170~180℃下炼制1.5 h。结构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在基础油和稠化剂种类与配比相同、制备条件相同情况下,由直接法与预制法得到的聚脲稠化剂中脲基基团数量及比例存在差异,从而导致聚脲润滑脂产品的性能出现差异;当稠化剂质量分数均为20%时,预制法所制备的四聚脲润滑脂的滴点比直接法高20℃,钢网分油量仅为直接法的21.8%,水淋流失量仅为直接法的41.3%,铜片腐蚀比直接法高一个等级,最大无卡咬负荷比直接法高24.5%。总之,直接法得到的聚脲润滑脂的胶体安定性、氧化安定性及极压抗磨性能略逊于预制法,但其机械安定性优于预制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脲润滑脂
直接法
预制法
有机胺
稠化剂
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氧化碳对高碱值石油磺酸镁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
4
3
作者
丁丽芹
何力
+1 位作者
付兴国
梁生荣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45-47,53,共4页
在 CO2 存在下进行的碳酸化过程 ,又称过碱度化过程 ,是合成高碱值石油磺酸镁金属化工艺的关键步骤 .研究发现 :对特定的 Mg O及特定的反应物体系 ,存在一临界碳酸化速率和最佳的CO2 通入量 。
关键词
二氧化碳
高碱值
润滑油添加剂
清净剂
石油磺酸镁
碳酸化
碱度化
CO2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十二碳酰胺的合成及其浮选性能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于伟
赵锡荣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3-127,共5页
本文研究以十二碳酸和尿素为原料,通过一系列反应最终合成得到十二碳酰胺。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温度、时间和物料比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然后利用正交试验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得到十二碳酰胺的最佳合成条件:物料比1∶1、温度170℃、...
本文研究以十二碳酸和尿素为原料,通过一系列反应最终合成得到十二碳酰胺。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温度、时间和物料比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然后利用正交试验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得到十二碳酰胺的最佳合成条件:物料比1∶1、温度170℃、时间4h,最高转化率88.52%。利用合成的产物作捕收剂对铝土矿试样进行分选,在不加抑制剂和分散剂的情况下,得出十二碳酰胺的适宜pH值为5,最佳用量为160g/t,氧化铝回收率可达到80.85%,具有良好的浮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碳酰胺
铝土矿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烷基化N-苯基-α-萘胺高温抗氧剂的性能
5
作者
罗意
徐瑞峰
+5 位作者
张少龙
郑来昌
安文杰
汪利平
薛卫国
吕会英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9-104,共6页
合成了一种烷基化N-苯基-α-萘胺高温抗氧剂,采用红外光谱、气相色谱等手段表征该抗氧剂结构和纯度,并用加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和烘箱氧化法考察了其在基础油(酯)中的抗氧化性能;进而对合成抗氧剂在航空发动机油、SM规格汽油机油中...
合成了一种烷基化N-苯基-α-萘胺高温抗氧剂,采用红外光谱、气相色谱等手段表征该抗氧剂结构和纯度,并用加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和烘箱氧化法考察了其在基础油(酯)中的抗氧化性能;进而对合成抗氧剂在航空发动机油、SM规格汽油机油中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烷基化N-苯基-α-萘胺高温抗氧剂具有较高的热分解温度和氧化安定性,具有比常规抗氧剂更突出的抗氧化性能,能满足油品在高温工况下抗氧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
抗氧剂
氧化安定性
胺型
航空发动机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第五代含锌铁路内燃机车油的研制
被引量:
3
6
作者
于军
孙竞
陈惠麟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32,共6页
采用石蜡基基础油和各种高性能清净分散剂、复合抗氧剂等添加剂调制了第五代含锌铁路内燃机车油,经实验室模拟评定和Caterpillar1G2、L-38台架试验以及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的16V240ZJE、12V280ZJ型大功率全尺寸发动机台架试验,证明该...
采用石蜡基基础油和各种高性能清净分散剂、复合抗氧剂等添加剂调制了第五代含锌铁路内燃机车油,经实验室模拟评定和Caterpillar1G2、L-38台架试验以及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的16V240ZJE、12V280ZJ型大功率全尺寸发动机台架试验,证明该油品具有优良的高温清净性、抗氧抗腐性及碱保持性等性能。该油品尤其适用于1998年后设计生产的非银轴承大功率新型机车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品
清净分散剂
石蜡基
基础油
全尺寸
高温清净性
复合抗氧剂
内燃机车
铁路
机车车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子咪唑啉衍生物防锈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
1
7
作者
李团乐
王俊明
+3 位作者
薛卫国
王睿军
孙大新
徐宁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6-101,共6页
以油酸、三乙烯四胺为原料,制备了双子咪唑啉衍生物防锈剂,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合成条件;通过液相锈蚀试验(合成海水)、湿热试验、抗乳化试验、油泥和腐蚀趋势试验考察合成防锈剂的性能。优化的合成条件为:三乙烯四胺与油酸摩尔比0.63、反...
以油酸、三乙烯四胺为原料,制备了双子咪唑啉衍生物防锈剂,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合成条件;通过液相锈蚀试验(合成海水)、湿热试验、抗乳化试验、油泥和腐蚀趋势试验考察合成防锈剂的性能。优化的合成条件为:三乙烯四胺与油酸摩尔比0.63、反应温度248℃、反应时间7.9 h。在最优工艺下制备的双子咪唑啉衍生物的产率为90%。双子咪唑啉衍生物能显著提高APIⅠ类润滑油基础油的防锈性能,而对APIⅡ类及Ⅲ类基础油的感受性较差;在APIⅠ类基础油中,双子咪唑啉衍生物的防锈性能与T705A相当,优于T746,T703,RHY702等防锈剂。将双子咪唑啉衍生物用于汽轮机油配方中,可得到不同黏度级别、性能均满足Q/SY RH2087-2012标准要求的汽轮机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咪唑啉衍生物
润滑油
防锈剂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纳米MoS_2的制备及其在润滑油添加剂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
1
1
作者
伍友清
常峰
韩春梅
余昊
张磊
周太刚
唐庆
何毅
机构
西南
石油
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中国
石化股份胜利油田
分公司
采油工程处
中国石油
西南
润滑油
分公司
中
石油
大港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
出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345-349,共5页
文摘
纳米二硫化钼(MoS_2)是典型的类石墨烯二维材料,具有出色的电学、光学、热学和力学性能,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综述详细介绍了二维碳纳米材料-二硫化钼的纳米摩擦学性能,以及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二硫化钼的各种纳米摩擦机理,阐述了通过机械剥离法、锂离子插层法、水热法等制备纳米二硫化钼的方法;总结了纳米MoS_2在润滑领域的应用,阐述了利用表面修饰以及制备复合材料的方法可提高二硫化钼在润滑油中的分散稳定性;并指出了纳米MoS_2作为高性能润滑材料仍需解决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
纳米二硫化钼
润滑油添加剂
表面修饰
Keywords
MoS2
lubricant additive
surface modification
分类号
TH117.3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直接法制备聚脲润滑脂工艺研究及分析
2
作者
高祺
黎小辉
汪利平
樊秀菊
吴韦岐
任晓辰
赵丹平
机构
西安
石油
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陕西省绿色低碳能源材料与过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石油润滑油分公司
中国
石化
润滑油
有限
公司
北京研究院
西安玛珂特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
西安
石油
大佳润实业(集团)有限
公司
出处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6-144,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908177)
2022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210705005)
西安石油大学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项目(YCS22214224,YCS22214214)。
文摘
考察了直接法制备工艺条件(加料顺序、炼制温度、炼制时间)对聚脲润滑脂性能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加料方式对聚脲稠化剂化学组成与平均分子结构的影响,及其与聚脲润滑脂性能的关联性;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仪、扫描电镜对直接法聚脲润滑脂进行表征,深入探讨了其构效关系,并与预制法制备的润滑脂产品进行了比较。优化的直接法制备方案为:将有机二胺溶于基础油中,升温至80~90℃后同时加入异氰酸酯和有机单胺,反应60 min,然后在170~180℃下炼制1.5 h。结构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在基础油和稠化剂种类与配比相同、制备条件相同情况下,由直接法与预制法得到的聚脲稠化剂中脲基基团数量及比例存在差异,从而导致聚脲润滑脂产品的性能出现差异;当稠化剂质量分数均为20%时,预制法所制备的四聚脲润滑脂的滴点比直接法高20℃,钢网分油量仅为直接法的21.8%,水淋流失量仅为直接法的41.3%,铜片腐蚀比直接法高一个等级,最大无卡咬负荷比直接法高24.5%。总之,直接法得到的聚脲润滑脂的胶体安定性、氧化安定性及极压抗磨性能略逊于预制法,但其机械安定性优于预制法。
关键词
聚脲润滑脂
直接法
预制法
有机胺
稠化剂
胶体
Keywords
polyurea lubricating grease
direct method
prefabricated method
organic amine
thickener
colloid
分类号
TE626.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氧化碳对高碱值石油磺酸镁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
4
3
作者
丁丽芹
何力
付兴国
梁生荣
机构
西安
石油
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中国石油润滑油分公司
出处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45-47,53,共4页
文摘
在 CO2 存在下进行的碳酸化过程 ,又称过碱度化过程 ,是合成高碱值石油磺酸镁金属化工艺的关键步骤 .研究发现 :对特定的 Mg O及特定的反应物体系 ,存在一临界碳酸化速率和最佳的CO2 通入量 。
关键词
二氧化碳
高碱值
润滑油添加剂
清净剂
石油磺酸镁
碳酸化
碱度化
CO2
表面活性剂
Keywords
lubricating oil additive
detersive
overbase number
carbonation
magnesium petroleum sulphonate
分类号
TE624.8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十二碳酰胺的合成及其浮选性能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于伟
赵锡荣
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中国石油
化工
润滑油
分公司
出处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3-127,共5页
文摘
本文研究以十二碳酸和尿素为原料,通过一系列反应最终合成得到十二碳酰胺。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温度、时间和物料比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然后利用正交试验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得到十二碳酰胺的最佳合成条件:物料比1∶1、温度170℃、时间4h,最高转化率88.52%。利用合成的产物作捕收剂对铝土矿试样进行分选,在不加抑制剂和分散剂的情况下,得出十二碳酰胺的适宜pH值为5,最佳用量为160g/t,氧化铝回收率可达到80.85%,具有良好的浮选性能。
关键词
十二碳酰胺
铝土矿
浮选
Keywords
lauramide
bauxite
flotation
分类号
TD952 [矿业工程—选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烷基化N-苯基-α-萘胺高温抗氧剂的性能
5
作者
罗意
徐瑞峰
张少龙
郑来昌
安文杰
汪利平
薛卫国
吕会英
机构
中国石油
兰州
润滑油
研究开发中心
中国石油
成都
润滑油
分公司
出处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9-104,共6页
文摘
合成了一种烷基化N-苯基-α-萘胺高温抗氧剂,采用红外光谱、气相色谱等手段表征该抗氧剂结构和纯度,并用加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和烘箱氧化法考察了其在基础油(酯)中的抗氧化性能;进而对合成抗氧剂在航空发动机油、SM规格汽油机油中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烷基化N-苯基-α-萘胺高温抗氧剂具有较高的热分解温度和氧化安定性,具有比常规抗氧剂更突出的抗氧化性能,能满足油品在高温工况下抗氧性能要求。
关键词
润滑油
抗氧剂
氧化安定性
胺型
航空发动机油
Keywords
lubricating oil
antioxidant
oxidation stability
amine type
aviation engine oil
分类号
TE624.8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第五代含锌铁路内燃机车油的研制
被引量:
3
6
作者
于军
孙竞
陈惠麟
机构
中国石油
天然气股份有限
公司
润滑油
研究开发中心大连分部
中国石油润滑油分公司
生产技术部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出处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32,共6页
文摘
采用石蜡基基础油和各种高性能清净分散剂、复合抗氧剂等添加剂调制了第五代含锌铁路内燃机车油,经实验室模拟评定和Caterpillar1G2、L-38台架试验以及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的16V240ZJE、12V280ZJ型大功率全尺寸发动机台架试验,证明该油品具有优良的高温清净性、抗氧抗腐性及碱保持性等性能。该油品尤其适用于1998年后设计生产的非银轴承大功率新型机车的使用。
关键词
油品
清净分散剂
石蜡基
基础油
全尺寸
高温清净性
复合抗氧剂
内燃机车
铁路
机车车辆
Keywords
lubricant base oil
ashless
antioxidant
dispersing
zinc
internal combustion locomotive
分类号
TE626.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子咪唑啉衍生物防锈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
1
7
作者
李团乐
王俊明
薛卫国
王睿军
孙大新
徐宁
机构
中国石油
兰州
润滑油
研究开发中心
中国石油
成都
润滑油
分公司
中国石油
大连
润滑油
研究开发中心
出处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6-101,共6页
基金
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项目(2018-08-N3703)。
文摘
以油酸、三乙烯四胺为原料,制备了双子咪唑啉衍生物防锈剂,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合成条件;通过液相锈蚀试验(合成海水)、湿热试验、抗乳化试验、油泥和腐蚀趋势试验考察合成防锈剂的性能。优化的合成条件为:三乙烯四胺与油酸摩尔比0.63、反应温度248℃、反应时间7.9 h。在最优工艺下制备的双子咪唑啉衍生物的产率为90%。双子咪唑啉衍生物能显著提高APIⅠ类润滑油基础油的防锈性能,而对APIⅡ类及Ⅲ类基础油的感受性较差;在APIⅠ类基础油中,双子咪唑啉衍生物的防锈性能与T705A相当,优于T746,T703,RHY702等防锈剂。将双子咪唑啉衍生物用于汽轮机油配方中,可得到不同黏度级别、性能均满足Q/SY RH2087-2012标准要求的汽轮机油。
关键词
双子咪唑啉衍生物
润滑油
防锈剂
响应面法
Keywords
gemini imidazoline derivative
lubricating oil
anti-rust additiv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分类号
TE624.8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纳米MoS_2的制备及其在润滑油添加剂中的研究现状
伍友清
常峰
韩春梅
余昊
张磊
周太刚
唐庆
何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直接法制备聚脲润滑脂工艺研究及分析
高祺
黎小辉
汪利平
樊秀菊
吴韦岐
任晓辰
赵丹平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二氧化碳对高碱值石油磺酸镁质量的影响
丁丽芹
何力
付兴国
梁生荣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十二碳酰胺的合成及其浮选性能研究
于伟
赵锡荣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烷基化N-苯基-α-萘胺高温抗氧剂的性能
罗意
徐瑞峰
张少龙
郑来昌
安文杰
汪利平
薛卫国
吕会英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第五代含锌铁路内燃机车油的研制
于军
孙竞
陈惠麟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双子咪唑啉衍生物防锈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李团乐
王俊明
薛卫国
王睿军
孙大新
徐宁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