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泡沫含量监测系统在页岩气泡排井的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郭亮 王瑞宇 +4 位作者 陈昶旭 魏锋儒 薛伟宾 昝青海 郑瑞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3-70,共8页
页岩气在开采中后期普遍面临着井底积液问题,需采用排水采气工艺来维持气井的稳定生产。泡沫排水采气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效益、易操作的排水采气工艺被广泛应用。但目前页岩气泡沫排水采气井的泡沫含量主要通过现场人员定期取样确定,并... 页岩气在开采中后期普遍面临着井底积液问题,需采用排水采气工艺来维持气井的稳定生产。泡沫排水采气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效益、易操作的排水采气工艺被广泛应用。但目前页岩气泡沫排水采气井的泡沫含量主要通过现场人员定期取样确定,并以此作为调整消泡制度的依据。为了解决页岩气泡排过程中泡沫含量监测的无人化、自动化和数字化问题,研发了一套泡沫含量监测系统并开展了现场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泡沫含量检测系统满足现场工况要求,机械装置密封、抗压及信号传输性能均可靠;②现场试验得到的电压与泡沫含量的关系模型与室内实验一致,均为对数关系;③人工取样的泡沫含量与系统监测的泡沫含量的最大绝对误差为13.44%,最小绝对误差为1.13%;④管道中泡沫含量小于50.00%时,泡沫含量检测系统在现场较为适用,泡沫含量小于25.00%时,系统检测精度较高。结论认为,泡沫含量监测系统的研发与试验,验证了基于红外线检测泡沫含量的可行性,建立了适合现场工况的泡沫含量与电压值映射模型,对实现页岩气泡排井泡沫含量监测的自动化、网络化和云端化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泡沫排水采气 泡沫含量 监测系统 红外线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区块煤层气井分类评价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侯晨虹 石军太 +7 位作者 刘成 彭丽莎 王珊 常玉翠 韩永胜 杜悦 彭云晖 刘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74-79,共6页
原有地质储量决定了煤层气井产能的大小,煤储层物性差异和排采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M区块煤层气井的生产效果。为此,在综合考虑影响单井控制储量以及煤层气井产气特征的基础上,运用气藏工程原理,建立了一种动静结合煤层气井分类评... 原有地质储量决定了煤层气井产能的大小,煤储层物性差异和排采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M区块煤层气井的生产效果。为此,在综合考虑影响单井控制储量以及煤层气井产气特征的基础上,运用气藏工程原理,建立了一种动静结合煤层气井分类评价方法:(1)对煤层厚度和煤岩含气量综合分析,将煤层气井所在煤储层划分为4类;(2)根据单井平均日产气量将煤层气井再分为4类井;(3)综合静态的煤储层物性以及动态的单井平均日产气资料将煤层气井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4)从M区块中选取生产时间超过2年的150口煤层气井进行分类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Ⅰ类井占24%、Ⅱ类井占6%、Ⅲ类井占50%、Ⅳ类井占20%,其中Ⅲ类井占比大,煤层气井生产能力没有充分发挥。结论认为,改善Ⅲ类煤层气井的生产效果是M区块整体获得高产的关键所在,也是后期生产制度调整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排采制度 分类评价 生产效果 地质储量 煤层 厚度 煤岩含气量 平均日产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脱水装置TEG重沸器火管结垢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 被引量:3
3
作者 方超 李明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25,共5页
重沸器作为TEG再生系统的关键装置,其内部U型火管结垢会导致局部变形凹陷,严重情况下甚至会破裂,导致整个TEG再生系统停运,天然气脱水系统失效,对生产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针对此项问题,通过对结垢物、TEG溶液取样进行组分分析,将化验... 重沸器作为TEG再生系统的关键装置,其内部U型火管结垢会导致局部变形凹陷,严重情况下甚至会破裂,导致整个TEG再生系统停运,天然气脱水系统失效,对生产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针对此项问题,通过对结垢物、TEG溶液取样进行组分分析,将化验结果和现场实际页岩气开采方式、TEG脱水系统运行工艺相结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页岩气生产采出的高矿化度返排液进入TEG脱水系统是重沸器火管结垢的主要成因;②气井采用泡排工艺后会加大高矿化度返排液进入TEG脱水系统的量,应及时采取措施。结论认为:通过对工艺设备和生产模式等方面进行优化改进,可以很好地预防重沸器U型火管结垢,为页岩气处理净化站解决类似生产问题提供参考,保障天然气TEG脱水系统设备设施的安全平稳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G 重沸器火管 结垢 页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岩中水分含量对渗透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马飞英 王永清 +2 位作者 王林 章双龙 张强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3年第3期97-101,共5页
为了探索煤岩中水分含量对渗透率的影响,对我国北方某煤层气区块3号和15号煤层的原煤煤样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干燥煤样、3%水分含量煤样及6%水分含量煤样这3种煤样的渗透率均随孔隙压力的增大而先减小后增大,大致呈"... 为了探索煤岩中水分含量对渗透率的影响,对我国北方某煤层气区块3号和15号煤层的原煤煤样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干燥煤样、3%水分含量煤样及6%水分含量煤样这3种煤样的渗透率均随孔隙压力的增大而先减小后增大,大致呈"抛物线"变化;干燥煤样的渗透率明显高于含水煤样的渗透率;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加,煤样渗透率下降。在实验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不同水分含量煤样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建立了考虑水分含量煤岩收缩/膨胀的渗透率模型,最后运用实例,将模型预测结果与现场试井渗透率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其相对误差不大。该研究成果对煤层气开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 水分含量 渗透率 对比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层裂缝动态变形对堵漏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何新星 李皋 +3 位作者 段慕白 杨旭 徐欢欢 谢强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5-70,共6页
钻井过程中井筒压力的波动易导致地层裂缝动态变形,影响堵漏效果。为了找到消除该影响的技术措施,模拟分析了裂缝闭合变形的特征,通过室内试验评价了裂缝动态变形对堵漏效果的具体影响。模拟发现,裂缝闭合分为初始阶段、局部变形阶段和... 钻井过程中井筒压力的波动易导致地层裂缝动态变形,影响堵漏效果。为了找到消除该影响的技术措施,模拟分析了裂缝闭合变形的特征,通过室内试验评价了裂缝动态变形对堵漏效果的具体影响。模拟发现,裂缝闭合分为初始阶段、局部变形阶段和最后阶段3个阶段,随着闭合裂缝面的接触应力不断增大,接触面积与位移呈幂函数关系;在裂缝动态变形情况下,使用非弹性堵漏剂堵漏会出现反复漏失的情况,使用弹性堵漏剂则能使之趋于稳定,不再发生漏失。研究结果表明,裂缝变形会对封堵层产生破坏,裂缝变形程度越大对封堵层的破坏越强,弹性堵漏剂能够更好地适应裂缝变形。因此,在裂缝性地层堵漏时,建议在堵漏浆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弹性堵漏材料,在堵漏的后续作业中尽量降低井筒压力波动,以减小裂缝动态变形带来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波动 裂缝变形 几何模型 堵漏 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