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测井饱和度解释模型发展及分析 被引量:84
1
作者 孙建孟 王克文 李伟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107,共7页
为了认识目前测井饱和度解释模型的研究现状,为测井储集层评价时选择合理的饱和度解释模型提供基础性资料,在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根据模型提出的理论背景,将饱和度解释模型分为经典Archie公式、考虑泥质影响的饱和度解释模型、... 为了认识目前测井饱和度解释模型的研究现状,为测井储集层评价时选择合理的饱和度解释模型提供基础性资料,在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根据模型提出的理论背景,将饱和度解释模型分为经典Archie公式、考虑泥质影响的饱和度解释模型、考虑骨架及多重孔隙影响的饱和度解释模型和非均质条件下基于网络导电的通用饱和度解释模型。除基本的Archie模型以外,其他各类中均含有多种饱和度解释模型。其中考虑泥质影响的饱和度解释模型又进一步分为基于泥质等效体积的饱和度解释模型、基于泥质阳离子交换能力的饱和度解释模型、基于有效介质理论的饱和度解释模型。建议今后从理论数值模拟、岩石物理实验、饱和度模型的提出、模型参数物理意义的解释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度模型 电阻率 泥质 裂缝 油气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管井电阻率测井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王伟 庞巨丰 +2 位作者 许思勇 陈琼 葛辉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40-43,共4页
根据电磁场理论和中场区电场分布特点,建立套管井地层电阻率测井(CHFR)测井响应方程,用传输线理论分析了套管井测井数值计算的可行性,分析了水泥环、地层电阻率、套管厚度等因素对测井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阻地层水泥环对测量结果的... 根据电磁场理论和中场区电场分布特点,建立套管井地层电阻率测井(CHFR)测井响应方程,用传输线理论分析了套管井测井数值计算的可行性,分析了水泥环、地层电阻率、套管厚度等因素对测井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阻地层水泥环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较大,电位二阶微商与地层电阻率成反比,随套管厚度的增大下降较快,特别是小于4mm时下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井 电阻率测井 影响因素 传输线模型 电位二阶微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波变密度测井的固井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宏兵 顾敏智 +3 位作者 唐达方 杨雪冰 付晨东 王宏建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90-694,共5页
声波变密度测井作为评价固井质量的主要方法,可以提供第一和第二界面的水泥胶结质量状况.通过从变密度波形中提取套管波和地层波幅度(或能量)值,计算第一和第二界面的水泥胶结指数,用于评价第一和第二界面固井质量.由于地层波在传播过... 声波变密度测井作为评价固井质量的主要方法,可以提供第一和第二界面的水泥胶结质量状况.通过从变密度波形中提取套管波和地层波幅度(或能量)值,计算第一和第二界面的水泥胶结指数,用于评价第一和第二界面固井质量.由于地层波在传播过程中受影响因素较多,在使用地层波评价第二界面时需要进行衰减校正、干扰校正等常规处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地层波幅度进行声阻抗差校正,使最终获得的地层波幅度变化主要反映第二界面水泥胶结状况.同时,分析了微间隙在声幅曲线上的特征.实际资料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变密度 固井质量 第二界面 地层波 微间隙 声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作用下砂岩孔隙结构损伤演化规律研究
4
作者 周玮鸿 杜胜蛟 +2 位作者 周袁 叶辰 楚亚培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0,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高温环境下砂岩的孔隙结构损伤演化规律,对200、400、600、800℃热处理后砂岩开展核磁共振和波速测试,研究高温处理后砂岩的波速、孔隙结构和渗透率演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①高温能够造成砂岩的孔隙结构损伤,随着温度的升... 为了研究不同高温环境下砂岩的孔隙结构损伤演化规律,对200、400、600、800℃热处理后砂岩开展核磁共振和波速测试,研究高温处理后砂岩的波速、孔隙结构和渗透率演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①高温能够造成砂岩的孔隙结构损伤,随着温度的升高,小孔和介孔数量逐渐增加,当介孔和小孔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小孔和介孔向大孔转化,导致孔隙连通性增强;②高温能够促进砂岩孔隙的发育,导致砂岩的波速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增加而下降,而孔隙度则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③600℃处理后,核磁成像图像中出现大量的高密度绿色质子团簇,伪彩图像的亮度显著增高,表明砂岩的孔隙结构发生改变;④400℃处理后,砂岩的孔隙连通性增强,渗透率快速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热损伤 孔隙结构 核磁共振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多探头随钻方位伽马测井混合快速数值模拟 被引量:6
5
作者 秦臻 马修刚 +5 位作者 伍东 胡挺 苏可嘉 邓呈祥 李刚 肖昆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2期145-151,共7页
针对目前的快速算法仅考虑井轨迹与地层平行,其他方法计算速度有限、难以用于反演或没有考虑地层特征的问题,利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并建立斜交与平行时方位伽马测井响应之间的函数关系,据此建立仪器与地层斜交时的混合快速正演算法;应用... 针对目前的快速算法仅考虑井轨迹与地层平行,其他方法计算速度有限、难以用于反演或没有考虑地层特征的问题,利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并建立斜交与平行时方位伽马测井响应之间的函数关系,据此建立仪器与地层斜交时的混合快速正演算法;应用该算法模拟并总结了井轨迹钻入和钻出储层时的多探头方位伽马测井响应特征:水平井轨迹钻入低放射性储层(如砂岩等常规储层)时,上、下方伽马曲线整体呈正“Z”字形特征;钻入高放射性储层(如页岩气等储层)时,两条曲线整体呈反“Z”字形特征;钻出低放射性储层时,两条曲线整体呈倒梯形特征;钻出高放射性储层时,两条曲线整体呈正梯形特征。该算法和模拟结果可为多探头随钻方位伽马测井在页岩气、薄层等非常规储层的实时地质导向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探头随钻方位伽马测井 数值模拟 地质导向 水平井 页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煤矿灾害与地震活动时空分布丛集特征的深入研究
6
作者 陈波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48-560,共13页
前期煤矿灾害与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研究是基于天然地震事件开展的初步探索。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添加微地震事件,完善了时空分析方法,获得了更为全面的时空分布特征。整体上,煤矿灾害群发及伴随地震两个基本认识不变。数据显示,... 前期煤矿灾害与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研究是基于天然地震事件开展的初步探索。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添加微地震事件,完善了时空分析方法,获得了更为全面的时空分布特征。整体上,煤矿灾害群发及伴随地震两个基本认识不变。数据显示,群发序列数量显著增多,群发范围明显变小,分析认为微地震事件频次高且距离事故矿井较近是重要原因。应力扰动作用的空间范围和持续时间对应聚类研究中的空间丛集程度和时间丛集程度,科研和生产意义重大。本文借鉴了聚类研究的分析方法,获得27 km的参考空间阈值和7 d的参考时间阈值,显示煤矿附近一旦发生应力扰动事件,周边27 km范围,7 d内可能会发生其他应力扰动事件;同时,典型案例显示煤矿灾害与宏观地震活动群发范围仍然可达100 km以上。完整的群发数据将随本文一起发布(https://pan.baidu.com/s/1sjnCEh3),本文得出的数据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煤矿灾害 聚类 群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二段白云岩储层成因及发育模式 被引量:2
7
作者 于洲 罗晓容 +3 位作者 魏柳斌 师平平 杨宁 吴东旭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552-3566,共15页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二段(以下简称马二段)白云岩是潜在的天然气勘探目标,但其储层特征及成因仍不够清晰,制约了该层系下一步勘探部署。为此,基于岩芯、薄片、工业CT、U-Pb定年、物性分析及地球化学特征等资料,对盆地中东...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二段(以下简称马二段)白云岩是潜在的天然气勘探目标,但其储层特征及成因仍不够清晰,制约了该层系下一步勘探部署。为此,基于岩芯、薄片、工业CT、U-Pb定年、物性分析及地球化学特征等资料,对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二段白云岩储层特征及成因开展了系统研究,并建立了白云岩储层发育模式。结果表明:(1)马二段白云岩储层岩性主要为含硬石膏结核粉晶白云岩、鲕粒白云岩、砂砾屑白云岩和斑状粉晶白云岩,储集空间包括膏模孔、粒间孔、粒间溶孔、晶间孔、溶蚀孔和微裂缝,未见石盐充填的储层平均孔隙度为8.71%;(2)白云岩储层发育受有利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共同控制,其中含膏云坪、颗粒滩和生物扰动作用为储层发育奠定了基础条件,准同生溶蚀作用和构造破裂作用进一步促进溶蚀孔和微裂缝的发育,白云石化作用有利于斑状粉晶白云岩孔隙的形成与保持,石盐充填作用导致储层致密化;(3)古构造格局和海平面变化共同控制了储层孔隙发育及演化,有利储层主要保存于盐湖边界线外侧的含膏云坪和颗粒滩中或保存于盐湖边界线内侧的颗粒滩和斑状粉晶白云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马家沟组二段 白云岩储层 沉积微相 成岩作用 古构造格局 海平面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ka闽浙沿岸泥质沉积物物源分析 被引量:52
8
作者 肖尚斌 李安春 +2 位作者 蒋富清 尤征 陈莉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8-274,共7页
对近2ka以来闽浙沿岸泥质沉积物进行了粘土矿物和元素测试,粘土矿物对比分析表明,所研究的泥质沉积物来源为长江沉积物。金属元素聚类分析以及使用判别函数,均得到了与上述一致的结果。沉积物物源的定量计算表明,近2ka以来闽浙沿岸泥质... 对近2ka以来闽浙沿岸泥质沉积物进行了粘土矿物和元素测试,粘土矿物对比分析表明,所研究的泥质沉积物来源为长江沉积物。金属元素聚类分析以及使用判别函数,均得到了与上述一致的结果。沉积物物源的定量计算表明,近2ka以来闽浙沿岸泥质沉积物中长江的贡献基本稳定在83%~85%,可以排除有黄河沉积物输入的可能,且历史上黄河的改道与北徙并没有对本区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物来源产生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浙沿岸泥质沉积物 粘土矿物 元素地球化学 物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敏感气藏产能方程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杨滨 姜汉桥 +2 位作者 陈民锋 甯波 方洋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8-160,共3页
针对应力敏感气藏开发存在变渗透率的问题,定义了新的考虑应力敏感的拟压力,并从气体多孔介质渗流力学理论出发,建立了考虑应力敏感影响的气藏二项式产能方程,讨论了该方程参数的计算方法,最后进行了实例分析,讨论了储层应力敏感性对应... 针对应力敏感气藏开发存在变渗透率的问题,定义了新的考虑应力敏感的拟压力,并从气体多孔介质渗流力学理论出发,建立了考虑应力敏感影响的气藏二项式产能方程,讨论了该方程参数的计算方法,最后进行了实例分析,讨论了储层应力敏感性对应力敏感气藏产能评价的影响。研究表明:考虑气藏渗透率应力敏感性时预测的气井绝对无阻流量值比渗透率为常数时预测的结果低,预测偏差幅度与储层应力敏感性大小相关,该研究对深入了解应力敏感气藏的产能评价及其开发动态预测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敏感 产能方程 气藏 无阻流量 拟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页岩气形成条件与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怡然 吴天琦 +6 位作者 田继军 杨曙光 王长江 张国庆 韦波 李乐 樊奇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88-297,共10页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南缘泥页岩分布情况、厚度、面积、总有机碳含量、热演化程度、有机质类型、矿物岩石成分等因素的分析,确定了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八道湾组、三工河组和西山窑组、二叠系芦草沟组、红雁池组以及石炭系是页岩气发育的...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南缘泥页岩分布情况、厚度、面积、总有机碳含量、热演化程度、有机质类型、矿物岩石成分等因素的分析,确定了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八道湾组、三工河组和西山窑组、二叠系芦草沟组、红雁池组以及石炭系是页岩气发育的有利层位。经过对有利层位的页岩气富集条件分析,并利用镜质体反射率(Ro)等值线、泥岩厚度等值线和总有机碳含量(TOC)等值线进行叠加的分析方法,最终确定霍玛吐背斜带西北缘、沙湾凹陷和莫南凸起三者过渡区域的侏罗纪地层,阜康凹陷与阜康断裂带过渡区域的侏罗纪地层,柴窝堡坳陷达坂城凹陷和永丰凹陷二叠纪地层埋藏较浅处,以及齐古断褶带石炭纪地层埋藏较浅处等4处为页岩的有利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准噶尔盆地南缘 形成条件 有利发育区 地球化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预测模型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8
11
作者 刘云 卢渊 +3 位作者 伊向艺 张俊良 张锦良 王振喜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0年第3期124-127,共4页
水合物的生成给天然气的开采、集输等过程带来很多困难,预测模型的建立是水合物防治急需解决的难题。该文阐述了4种常用预测方法的优缺点,并利用统计热力学原理建立天然气水合物预测模型,分析影响天然气水合物生成的5种主要因素:气体组... 水合物的生成给天然气的开采、集输等过程带来很多困难,预测模型的建立是水合物防治急需解决的难题。该文阐述了4种常用预测方法的优缺点,并利用统计热力学原理建立天然气水合物预测模型,分析影响天然气水合物生成的5种主要因素:气体组成、温度和压力、离子浓度、酸性气体、抑制剂加入。以罗家寨气藏为应用实例,其预测值与实验结果相吻合。水合物预测模型的建立对水合物防治,指导天然气生产,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形成条件 预测模型 影响因素 罗家寨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盆地异常低压(负压)与油气分布 被引量:26
12
作者 金博 刘震 +1 位作者 张荣新 郭锋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1-356,共6页
在沉积盆地油气勘探过程中 ,异常压力与油气聚集的关系愈显密切 ,而异常压力不仅仅是指异常高压 ,国内外在发现许多异常高压油气藏的同时 ,也发现了相当数量的异常低压油气藏 ,而且异常低压在世界许多盆地中均有分布。因此 ,深入研究异... 在沉积盆地油气勘探过程中 ,异常压力与油气聚集的关系愈显密切 ,而异常压力不仅仅是指异常高压 ,国内外在发现许多异常高压油气藏的同时 ,也发现了相当数量的异常低压油气藏 ,而且异常低压在世界许多盆地中均有分布。因此 ,深入研究异常低压的形成机理及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同样重要和不容忽视。本文介绍了异常低压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详细分析了异常低压的形成机制 :地层剥蚀卸载后的弹性回返 (反弹 )作用、流体的供排不平衡、轻烃的扩散作用、断裂和不整合面的压力释放作用、渗透作用和温度变化等 ;最后论述了异常低压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气盆地 形成机理 油气分布 异常低压 剥蚀卸载 弹性回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油页岩特征及控矿条件 被引量:3
13
作者 程甘露 田继军 +3 位作者 王长江 孙铭赫 冯烁 李乐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558-563,共6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油页岩资源储量巨大且发现已久,详细研究该区油页岩特征和控矿条件是明确其油页岩成矿特征与成矿规律的重要基础,为进一步指导勘探与有利区预测提供理论支撑。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地球化学实验分析等方法相结合,认为准噶... 准噶尔盆地南缘油页岩资源储量巨大且发现已久,详细研究该区油页岩特征和控矿条件是明确其油页岩成矿特征与成矿规律的重要基础,为进一步指导勘探与有利区预测提供理论支撑。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地球化学实验分析等方法相结合,认为准噶尔盆地南缘2个油页岩群分别发育于中二叠统芦草沟组一、二段,以位于一段下亚段第一油页岩群的工业意义最大;油页岩以低品级为主,体积分数达77.19%,属于高灰分油页岩;滨浅湖和深湖形成的油页岩类型以深灰-棕灰色泥岩与夹白云岩薄层的页岩为主,泥灰岩次之且常与灰质粉砂岩或灰岩呈伴生关系,物缘区母岩类型是控制油页岩化学成分的重要因素之一;火山事件对油页岩区物源的控制大于其对成矿终止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油页岩 岩石特征 控矿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勘探中的去噪技术新进展 被引量:22
14
作者 张孝珍 董汉强 +2 位作者 侯国文 李建国 侯波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9年第3期172-178,共7页
去噪技术在地震数据处理流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地震勘探的发展,去噪技术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地球物理工作者在不断改进现有去噪方法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去噪技术。从噪声分类入手,首先介绍了地震数据中的噪声,然后综合评述了近... 去噪技术在地震数据处理流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地震勘探的发展,去噪技术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地球物理工作者在不断改进现有去噪方法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去噪技术。从噪声分类入手,首先介绍了地震数据中的噪声,然后综合评述了近几年新发展的去噪技术,包括时频分析方法、反偏移方法、径向道变换法和基于支持向量机、形态学、独立成分分析的方法,最后对去噪技术的发展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噪技术 时频分析 径向道 反偏移 形态学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吐哈盆地页岩气富集条件与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6
15
作者 石司宇 田继军 +3 位作者 王长江 韦波 杨曙光 李乐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64-574,共11页
通过对吐哈盆地页岩的分布、厚度、有机质丰度及有机质成熟度进行分析,结合页岩矿物成分进行裂缝发育及气体吸附能力的评价,并综合盖层分布、储层物性特征以及显著的气测数据对页岩气成藏条件进行研究发现:吐哈盆地中、下二叠统桃东沟... 通过对吐哈盆地页岩的分布、厚度、有机质丰度及有机质成熟度进行分析,结合页岩矿物成分进行裂缝发育及气体吸附能力的评价,并综合盖层分布、储层物性特征以及显著的气测数据对页岩气成藏条件进行研究发现:吐哈盆地中、下二叠统桃东沟群与中、上三叠统小泉沟群的页岩厚度大、脆性矿物种类多且含量高,有机质丰度大,盖层条件好,是比较有利的页岩气勘探层位。进一步预测台南凹陷、台北凹陷南缘、托克逊凹陷的西部及北部地区是桃东沟群页岩气勘探有利区,三堡凹陷是小泉沟群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页岩气 富集条件 矿物特征 地化特征 有利区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RBF神经网络的连续压力波信号滤波方法 被引量:10
16
作者 宋晓健 刘勇 +3 位作者 薛文伯 马鸿彦 陈维海 陈菲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3-90,97,共9页
由于钻井液连续压力波信号与正脉冲压力信号检测原理不同,致使固定参数滤波方法存在检测特征点时间不准确、误码率高等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小波包变换结合自适应变步长RBF神经网络非线性滤波器的滤波方法。该方法首先对输入的连续... 由于钻井液连续压力波信号与正脉冲压力信号检测原理不同,致使固定参数滤波方法存在检测特征点时间不准确、误码率高等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小波包变换结合自适应变步长RBF神经网络非线性滤波器的滤波方法。该方法首先对输入的连续压力波信号进行小波包变换,运用分层阈值滤波算法和奇异值分解算法,分离出含噪声的有用连续压力波信号;对输入的不发码信号进行带通滤波,分离出噪声相关信号。然后将上述两路信号输入RBF神经网络中,通过自适应变步长滤波算法进行滤波处理,输出有用连续压力波信号。仿真结果表明:该滤波方法与固定参数滤波方法相比,滤波后信号与原信号的相关系数、均方误差、信噪比都得到了提升。现场应用中,相比固定参数滤波算法误码率降低10%,连续压力波信号的噪声得到有效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波随钻测量系统 钻井液 滤波检测 RBF神经网络 自适应变步长滤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驱主轴接头螺纹上扣过程的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欧阳蒙 周传喜 +3 位作者 黄崇君 赵鹏飞 管锋 刘先明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6-71,107,共7页
顶驱主轴是驱动钻杆、旋转钻进的关键部件,其承受的载荷十分复杂。针对钻井现场顶驱主轴接头螺纹容易出现裂纹的问题,为改善顶驱主轴接头螺纹上扣过程的力学性能,开展了顶驱主轴接头螺纹结构参数研究,分析其结构参数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顶驱主轴是驱动钻杆、旋转钻进的关键部件,其承受的载荷十分复杂。针对钻井现场顶驱主轴接头螺纹容易出现裂纹的问题,为改善顶驱主轴接头螺纹上扣过程的力学性能,开展了顶驱主轴接头螺纹结构参数研究,分析其结构参数对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Soliworks和Hypermesh软件建立了顶驱主轴接头螺纹三维对称有限元模型,在螺纹台肩间和扣牙间设置过盈量来模拟上扣状态,并对比上扣扭矩验证了过盈量设置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上扣状态下应力释放槽长度、内扣第一齿倒角和台肩过渡圆角半径对顶驱主轴接头螺纹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顶驱主轴接头螺纹最大应力位置与钻井现场出现的裂纹位置一致,且内扣第一齿倒角和台肩过渡圆角半径对顶驱主轴接头螺纹应力分布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可为顶驱主轴接头螺纹的设计制造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驱 主轴接头 螺纹 上扣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ek-Brown准则在岩石强度各向异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广照 彭云晖 +2 位作者 许思勇 冉晓军 李平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5-292,共8页
完整岩石强度随非连续界面角度发生变化而变化,因此具有各向异性。修正的Hoek-Brown准则可以对岩石的强度各向异性特征进行合理预测。通过对沉积岩及变质岩两大岩类、共23组岩样单、三轴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获取相应强度各向异性参数Kβ及... 完整岩石强度随非连续界面角度发生变化而变化,因此具有各向异性。修正的Hoek-Brown准则可以对岩石的强度各向异性特征进行合理预测。通过对沉积岩及变质岩两大岩类、共23组岩样单、三轴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获取相应强度各向异性参数Kβ及Rc,结果表明:岩石各向异性强弱与原岩类型、压实和胶结等沉积成岩作用、微裂隙发育程度及变质作用等因素有关。对于结构完整的沉积岩石,煤岩的各向异性最强,其次为页岩,而砂岩、泥岩和灰岩的各向异性相对较低。变质岩中板理发育的板岩各向异性最强,片麻岩次之,片岩和大理岩的各向异性相对较低。K_(min)与Rc间满足幂指数关系,K_(90)/K_(min)与Rc间满足线性关系,建立了各向异性岩石K_(min)分类标准。最后利用Londe转换和σcβ预测效果验证了修正的Hoek-Brown准则方程具有较高预测精度,结果可靠,从而为岩石强度各向异性更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EK-BROWN准则 强度各向异性 成岩作用 微裂隙 变质作用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差激活密封剂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蒋孟晨 许林 +5 位作者 程现华 李冬 黄美兰 高君 闻扬 王佳明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6-222,共7页
为满足油气井密封损伤快速、经济、安全修复的要求,以羧基丁腈胶乳、黄原胶、MgCl2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新型压差激活密封剂,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和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分析了密封剂的微观形貌,通过自制的动态堵漏评价设备... 为满足油气井密封损伤快速、经济、安全修复的要求,以羧基丁腈胶乳、黄原胶、MgCl2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新型压差激活密封剂,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和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分析了密封剂的微观形貌,通过自制的动态堵漏评价设备考察了密封剂的动态堵漏性能,分析了该密封流体的压差激活封堵机理,并在海上G2气田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制备的压差激活密封剂是一种多分散相体系,分散相为复合液滴,胶粒呈规则球状,平均粒径为261.5μm;在15 MPa内可对丝扣、裂缝等不同微泄漏形成良好封堵,封堵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强。构建的力学-化学耦合新模型表明,复合液滴在漏点压差流场内去水化激活中心粒子,活性粒子聚结填充泄漏孔隙,实现自适应封堵。该压差激活密封剂在海上环空带压井进行了泄漏修复应用,效果良好。图10参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差激活密封剂 多分散相流体 微结构 自适应封堵 力学-化学耦合模型 泄漏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阻油层”的识别与认识
20
作者 李厚义 黄文革 +4 位作者 马一亚 蔡琳 纪涛 李红卫 刘荣芳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8年第1期68-74,共7页
阿尔奇公式中的地层水电阻率R_w应有严格的使用条件。R_w选用不当是造成解释符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低阻油层"是一个不妥当的概念,在岩性、孔隙度相同的条件下,油层电阻率一定要比含同一矿化度地层水的水层电阻率高4倍左右,... 阿尔奇公式中的地层水电阻率R_w应有严格的使用条件。R_w选用不当是造成解释符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低阻油层"是一个不妥当的概念,在岩性、孔隙度相同的条件下,油层电阻率一定要比含同一矿化度地层水的水层电阻率高4倍左右,从这个意义上讲,"低阻油层"基本上是不存在的。所谓"低阻油层",大多数是由油层高矿化度和水层低矿化度的比较所产生的,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是陆相沉积油藏独有和一般现象。解决"低阻油层"的方法有两个:一是求得油层束缚水电阻率后经阿尔奇公式求得含水饱和度;二是不依靠地层水电阻率求地层含油饱和度。我国测井工作者独自研发的双频电阻率测井属于后者,目前已取得了很好的地质效果,正在一些油田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阻油层 陆相沉积 地层水电阻率 含水饱和度 阿尔奇公式 解释符合率 双频电阻率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