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与美国致密油形成条件对比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罗群 高阳 +4 位作者 张泽元 王仕琛 红兰 马文彧 许倩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9-209,共11页
在拟定、完善致密油定义与内涵的基础上,对中国9个、美国6个共15个致密油盆地的成盆、成烃、成储、成藏进行类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致密油潜力大,但成藏条件复杂多变;中国有9个致密油盆地,分别位于中国大陆的东、中、西部三个构造区,... 在拟定、完善致密油定义与内涵的基础上,对中国9个、美国6个共15个致密油盆地的成盆、成烃、成储、成藏进行类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致密油潜力大,但成藏条件复杂多变;中国有9个致密油盆地,分别位于中国大陆的东、中、西部三个构造区,由于受太平洋、西伯利亚、印度三大板块共同作用,导致了这三个构造区致密油盆地类型、规模、成盆、成烃、成储、成藏、富集的差异和有规律的变化趋势。具体表现在,由西部构造区到中部构造区再到东部构造区,致密油分布规模由小到大再到中,分布层位由上二叠统到中侏罗统再到下白垩统,层位数目由多到中再到少;致密油生成条件由差到好再到较好,储集类型由多而复杂到相对复杂再到相对简单,储集性能由相对好到相对差再到相对好,渗透率由相对高到相对低再到相对高;致密油运聚成藏条件由相对差到好再到较好,油藏类型由多到少再到多;致密油勘探开发潜力西部构造区最大,其次是中部构造区,再次是东部构造区。中美致密油盆地及致密油成藏既有共性也具有明显不同,差异的根本原因是构造的稳定性和沉积相的非均质性:中国致密油盆地构造稳定性差,陆相沉积,而美国致密油盆地构造稳定性好,海相沉积,从而导致中国致密油盆地的生烃能力比美国差,但储集条件总体好于美国。中国致密油的成藏机制与富集模式要比美国更为复杂和丰富,美国致密油的品质总体要好于中国致密油,盆地规模与致密油勘探开发潜力比中国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成藏特征 中国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缘超高压致密气藏应力敏感及钻井液污染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元伟 杨硕孔 +2 位作者 仇鹏 刘煌 赵传凯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5-102,共8页
储层低渗特征和钻井液污染是影响低渗气藏有效建产的主要因素。基于耐超高温高压实验系统和CT扫描技术研究了新疆油田南缘区块1个高温超高压致密气藏(158.6℃,146 MPa)渗透率应力敏感性以及钻井液污染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储层岩芯孔隙... 储层低渗特征和钻井液污染是影响低渗气藏有效建产的主要因素。基于耐超高温高压实验系统和CT扫描技术研究了新疆油田南缘区块1个高温超高压致密气藏(158.6℃,146 MPa)渗透率应力敏感性以及钻井液污染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储层岩芯孔隙中90%以上为粒间孔,且少量粒间孔被方解石胶结物和沥青全充填半充填;2)在净应力110 MPa下,所考察的两块柱塞岩芯(0.0019 mD,0.0325 mD)的应力敏感渗透率降低率(相对于储层实际净应力下)分别为39.28%和16.04%,属于中等偏弱和弱敏感;3)定性和定量表征了另外两柱塞块岩芯(0.0042 mD,0.0290 mD)在实际操作工况下钻井液侵入特征,发现钻井液均没有突破两块岩芯长度,侵入渗透率为0.0290 mD岩芯的深度为3.86 cm,但引起的表皮系数达到6.54,表现为严重污染。研究成果对于掌握高温超高压气藏储层特征、钻井液污染认识以及后续储层保护措施建立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高压 致密气藏 应力敏感 钻井液污染 CT扫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三个油气成藏组合研究 被引量:79
3
作者 李学义 邵雨 李天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2-34,共3页
按照勘探目的层位和构造特征,将准噶尔盆地南缘的中、新生界划分为上、中、下油气成藏组合,在研究每个成藏组合的地质特点、控油因素、成因机理的基础上,认为中、下部成藏组合能接受盆地南缘侏罗系主力烃源岩(资源量最大)的油气,油源通... 按照勘探目的层位和构造特征,将准噶尔盆地南缘的中、新生界划分为上、中、下油气成藏组合,在研究每个成藏组合的地质特点、控油因素、成因机理的基础上,认为中、下部成藏组合能接受盆地南缘侏罗系主力烃源岩(资源量最大)的油气,油源通道发育,构造形成时期与油气大规模形成时期相配套,油气成藏条件优于上部成藏组合,具备形成大油气田的条件。分析卡因迪克背斜和呼图壁背斜钻探成功的经验,建议准噶尔盆地南缘下步勘探方向应为:主攻中部成藏组合,侦察下部成藏组合,兼探上部成藏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油气成藏组合 含油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佳木斯—内蒙古地区中二叠世岩相古地理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德海 谭文文 +5 位作者 徐文世 曲希玉 康海平 王斌 刘立 杨德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51,共11页
严格按照等时性对比原则,选取岩相古地理图的制图单元。以野外实测剖面为基础,做精细沉积微相研究,在东北地区地层露头剖面识别出海相(浅海亚相、半深海亚相)、三角洲相(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三角洲)沉积。在露头点测量... 严格按照等时性对比原则,选取岩相古地理图的制图单元。以野外实测剖面为基础,做精细沉积微相研究,在东北地区地层露头剖面识别出海相(浅海亚相、半深海亚相)、三角洲相(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三角洲)沉积。在露头点测量基础上,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分析古沉积环境。在野外剖面沉积微相精细划分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编制地层厚度图、砂岩厚度图、泥岩厚度图、碳酸盐岩厚度图、砂地比图、泥地比图、岩比图等图件。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优势相原理,编制东北地区中二叠世岩相古地理图,该区域主要发育有三角洲相、碳酸盐岩台地相、浅海相。三角洲相主要分布在西部、东北部、东南部;临近的古陆剥蚀区是主要的陆源沉积体系;碳酸盐岩台地相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北部、东部;浅海相分布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古生代 沉积相 岩相古地理 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点信息的恢复技术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曹思远 刘宏伟 撒利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3-105,共3页
讨论了地震剖面上常见的“层断波不断”现象。通过小波理论中的多尺度分析 ,对此现象进行了研究 ,恢复出了断点信息 ,拓宽了地震资料的应用范围。通过在MB地区的勘探实践 ,总结出从“层断波不断”的现象中判别断点位置的方法 :①在目的... 讨论了地震剖面上常见的“层断波不断”现象。通过小波理论中的多尺度分析 ,对此现象进行了研究 ,恢复出了断点信息 ,拓宽了地震资料的应用范围。通过在MB地区的勘探实践 ,总结出从“层断波不断”的现象中判别断点位置的方法 :①在目的层上下方 ,检查地震波形在横向上有无能量的变化 ,如果有 ,则该处有断点可能性极大。在此基础上再查看这种现象在相邻测线上是否有连续性。②如果这种现象在空间具有连续性 ,但还不能清楚反映断点信息 ,则只能依据小波理论对资料进行叠后的进一步处理。建议在处理地震资料时 ,尽可能慎用依据信号的统计原则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的模块 ;或在使用这些模块时 ,尽可能使用相对较少的地震道信息 ,以防止绕射波或其它有用信息遭到大的破坏。图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剖面 小断层 断点位置 小波理论 多尺度分析 断点信息 恢复技术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18井区三叠系百口泉组沉积相精细研究及有利储层预测 被引量:9
6
作者 李胜 李维锋 +2 位作者 艾林 朱键 宫剑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13,共8页
玛18井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发育一套近源粗粒碎屑沉积,目前关于该区的沉积相类型仍存在争议,生产矛盾突出。通过岩心观察,结合扫描电镜、岩石薄片、录井、测井及试油等资料对艾湖油田三叠系百口泉组(T1b)沉积相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百口泉组... 玛18井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发育一套近源粗粒碎屑沉积,目前关于该区的沉积相类型仍存在争议,生产矛盾突出。通过岩心观察,结合扫描电镜、岩石薄片、录井、测井及试油等资料对艾湖油田三叠系百口泉组(T1b)沉积相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百口泉组(T1b)发育一套扇三角洲沉积,而非冲积扇沉积,也并非只发育扇三角洲水下沉积部分,可识别出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3个亚相以及泥石流、扇面河道等9个微相。其中,牵引流成因的扇面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含油性较好,为有利储层;而泥石流、碎屑流等重力流成因的储层,含油性较差。本次研究将为该区后续的评价、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邻区甚至国内其他扇三角洲发育区的油气勘探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18井区 三叠系 百口泉组 扇三角洲 有利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肯基亚克盐上油田侏罗系潟湖-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 被引量:3
7
作者 汪孝敬 李维锋 +5 位作者 高立群 常天全 袁晓光 冯霄 邹阳 李大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28-136,共9页
哈萨克斯坦肯基亚克盐上油田侏罗系为一套陆源碎屑沉积,目前该区沉积相类型存在争议、砂体特征不清楚,生产矛盾突出。因此,在高密度井网条件下(50~100 m井距),通过岩心观察、粒度分析、测井解释,从大地构造、古气候、湖泊类型等方面,... 哈萨克斯坦肯基亚克盐上油田侏罗系为一套陆源碎屑沉积,目前该区沉积相类型存在争议、砂体特征不清楚,生产矛盾突出。因此,在高密度井网条件下(50~100 m井距),通过岩心观察、粒度分析、测井解释,从大地构造、古气候、湖泊类型等方面,对肯基亚克盐上油田侏罗系中统沉积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侏罗系中统沉积时期为地势平坦、温暖潮湿的浅水潟湖环境;其发育粒度细、分选磨圆好、泥岩呈暗色并含有生物碎片层的浅水三角洲相和澙湖相沉积,其砂体呈现出"星状"、"树枝状"、"网-带状"等特征;星状砂体主要为湖平面上升时期,波浪作用的结果;树枝状砂体主要为河控砂体;网-带状砂体主要为河流和湖浪共同作用的结果。该区共识别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浅湖4个亚相以及水上分支河道、河漫、水下分支河道等10个微相;分析了各微相和砂体的平面展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这为开发、注水、气驱、聚驱方式的优化提供了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肯基亚克盐上油田 侏罗系中统 潟湖 砂体特征 浅水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东道海子凹陷中、深层地震波组特征及地质意义
8
作者 谢俊阳 潘拓 +2 位作者 姚卫江 胡正舟 李艳平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3-441,共9页
准噶尔盆地东道海子凹陷勘探潜力大,勘探程度低。利用目标区内已钻深井的钻录井资料和新采集的二维、三维地震数据制作合成地震记录并进行层位标定,精细刻画东道海子凹陷中、深层地震波组特征,明确区内勘探潜力。在测井曲线特征分析和... 准噶尔盆地东道海子凹陷勘探潜力大,勘探程度低。利用目标区内已钻深井的钻录井资料和新采集的二维、三维地震数据制作合成地震记录并进行层位标定,精细刻画东道海子凹陷中、深层地震波组特征,明确区内勘探潜力。在测井曲线特征分析和合成地震记录标定的基础上,识别出中、深层二叠系顶底及内幕清晰的4个反射界面:T_(0),T_(1),T_(2),T_(3)。总结了凹陷内中、深层地层主要地震波组特征:T_(0)为二叠系与石炭系之间的界面,也是盆地内可进行区域对比的关键标志层;T_(1)为二叠系将军庙组与烃源岩发育段平地泉组之间的界面;T_(2)为平地泉组与上乌尔禾组之间的界面;T_(3)为三叠系与二叠系之间的界面,也是晚二叠世与三叠纪之间的区域不整合面的地层响应。地震剖面精细解释成果揭示了东道海子凹陷中、深层地震波组特征及地质意义,主要目的层上乌尔禾组(即T_(2)与T_(3)之间)由4~6个波峰−波谷组成,连续性中等,可见较强同相轴能量的横向减弱或频率的变化,反映湖侵背景下的岩性砂体特征。西北凹槽区上乌尔禾组的“上超”波组特征反映该区存在较大物源体系,是下一步风险勘探的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东道海子凹陷 二叠系 波组 地质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丹Melut盆地北部油田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49
9
作者 马明福 李薇 刘亚村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1-124,共4页
对苏丹Melut盆地北部油田储集层孔隙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该油层储集层以岩屑石英砂岩及长石石英砂岩为主,结构成熟度、成分成熟度中等;成岩作用类型多样,成岩阶段为早成岩B亚期;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少量溶蚀孔;孔隙结构以粗孔粗喉... 对苏丹Melut盆地北部油田储集层孔隙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该油层储集层以岩屑石英砂岩及长石石英砂岩为主,结构成熟度、成分成熟度中等;成岩作用类型多样,成岩阶段为早成岩B亚期;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少量溶蚀孔;孔隙结构以粗孔粗喉型为主,中孔中喉型次之;黏土矿物包括高岭石、伊利石、伊/蒙混层等,其中高岭石含量最高,具有潜在速敏性。分析认为,在油田注水开发时,为防止伤害孔隙结构导致降低开发效果,应将注水速率控制在储集层岩石临界速率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 Melut盆地北部油田 古近系 储集层 成岩作用 孔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肯基亚克盐上油田白垩系曲流河三角洲存在的证据与沉积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邹阳 汪孝敬 +5 位作者 李维锋 韦盼云 高立群 杨卓伟 杨远峰 李大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9期114-120,共7页
为理清哈萨克斯坦肯基亚克盐上油田白垩系砂体成因特征,指导油气田开发。在高密度井网条件下,利用岩心、岩石薄片、分析化验、古生物、测井等综合资料,研究储层砂体的粒度、结构、成分及砂体平面展布规律。结果表明:白垩系下统巴列姆组... 为理清哈萨克斯坦肯基亚克盐上油田白垩系砂体成因特征,指导油气田开发。在高密度井网条件下,利用岩心、岩石薄片、分析化验、古生物、测井等综合资料,研究储层砂体的粒度、结构、成分及砂体平面展布规律。结果表明:白垩系下统巴列姆组储层主要是细砂岩及粉-细砂岩;具有小型交错层理和水平层理,砂岩成分成熟度中等、结构成熟度较高。西北部三角洲平原有明显的二元结构及向上变细的正韵律,砂体整体呈朵状展布,具有典型的曲流河三角洲沉积特征;可识别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浅湖4种亚相以及水上分支河道、水下分支河道、浅湖砂坝等10个微相,并分析了各微相的沉积特征及砂体展布形态;其中巴列姆二段时期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分布在工区中西部,巴列姆一段时期工区整体演变为前三角洲——浅湖亚相,为一典型的退积式三角洲;该研究结果为肯基亚克油气田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肯基亚克盐上油田 白垩系 巴列姆组 沉积特征 曲流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储集层的基本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81
11
作者 况军 唐勇 +1 位作者 朱国华 崔炳富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2-55,60,共5页
从描述储集层基本特征、分析储集层性质的主控因素、建立储集层成因模式和评价、预测储集层性质这 4个层次 ,研究准噶尔盆地重点勘探目标区的侏罗系储集层。系统总结侏罗系储集层岩石学特征 ,认为成岩压实作用强弱是控制储集层性质的关... 从描述储集层基本特征、分析储集层性质的主控因素、建立储集层成因模式和评价、预测储集层性质这 4个层次 ,研究准噶尔盆地重点勘探目标区的侏罗系储集层。系统总结侏罗系储集层岩石学特征 ,认为成岩压实作用强弱是控制储集层性质的关键因素 ;指出相对优质储集层均为剩余原生粒间孔隙型储集层 ,溶蚀作用对渗透率贡献小 ;非煤系储集层的孔隙保存条件明显比煤系储集层好 ,这是三工河组、头屯河组和吐谷鲁群的物性普遍优于八道湾组和西山窑组的原因。在确定储集层性质的控制因素和控制机理基础上 ,建立了煤系和非煤系两大类储集层的成因 演化模型。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 ,分地区、分层位评价了储集层 ,并预测了不同渗透率储集层的深度界线及相对优质储集层的平面分布。图 6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侏罗系 岩石学特征 成岩压实作用 煤系 非煤系 储集层性质 成因-演化模式 评价 油气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孔熔结凝灰岩成因及油气意义——以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风城组为例 被引量:20
12
作者 朱世发 朱筱敏 +4 位作者 刘继山 姚远 鲜本忠 牛花朋 赵长永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2-171,共10页
通过大量的岩心和薄片观察,分析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风城组熔结凝灰岩岩石学特征和孔隙发育特征,探讨富孔熔结凝灰岩成因和气孔发育机制。风城组沉积期火山作用以发育熔结火山碎屑岩为典型特征,岩石组分以塑性玻屑为主,棱角圆化,脱玻... 通过大量的岩心和薄片观察,分析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风城组熔结凝灰岩岩石学特征和孔隙发育特征,探讨富孔熔结凝灰岩成因和气孔发育机制。风城组沉积期火山作用以发育熔结火山碎屑岩为典型特征,岩石组分以塑性玻屑为主,棱角圆化,脱玻化特征明显;常见塑性浆屑变形揉皱、晶屑熔蚀现象。熔结凝灰岩中发育大量石泡,使熔结凝灰岩结构特征模糊。气孔是石泡构造的空腔,为冷凝收缩成因,受脱玻化作用影响挥发分或水蒸气散溢,形成的孔隙空间后期未被充填或少量充填。一个冷凝单元中石泡体发育在垂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带特征:自下而上,气孔由少增多再减少。石泡孔洞的发育提高了熔结凝灰岩的储集能力,受熔结作用影响,石泡体未被压扁破坏。深埋、高孔熔结凝灰岩是重要的油气储集层,研究区高孔熔结凝灰岩具有良好的含油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结凝灰岩 气孔 石泡构造 火山碎屑流 风城组 乌—夏地区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生逆断层对冲积扇沉积构型的控制作用: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三叠系下克拉玛依组为例 被引量:18
13
作者 印森林 吴胜和 +3 位作者 陈恭洋 许长福 彭寿昌 程乐利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8-228,共11页
以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三叠系克拉玛依组冲积扇为例,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地震资料及邻近露头资料,通过沉积构型及构造-沉积响应分析,探讨挤压型盆地边缘与同生逆断层相关的冲积扇沉积构型特征。研究表明:挤压型盆地边缘冲积扇扇体的... 以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三叠系克拉玛依组冲积扇为例,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地震资料及邻近露头资料,通过沉积构型及构造-沉积响应分析,探讨挤压型盆地边缘与同生逆断层相关的冲积扇沉积构型特征。研究表明:挤压型盆地边缘冲积扇扇体的形态、规模和组合样式受到同生逆断层组合样式的控制。在多条平行盆地边缘的断层与顺源调节断层组合的条件下,调节断层走滑活动导致物源区溯源剥蚀,扇体呈快速退积而形成薄层条带溯源叠置组合。同时,调节断裂的平移活动会影响物源出口位置的侧向偏移,形成侧向迁移叠置扇体组合;在强烈活动的交叉状同生逆断层组合条件下,则形成多期厚层垂向叠置扇体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生逆断层 冲积扇 沉积构型 露头 挤压型盆地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地区石炭系层序地层及与邻区的对比 被引量:20
14
作者 朱美衡 郭建华 +1 位作者 石媛媛 赵勇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26,共4页
根据层序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塔河地区石炭系可划分为6个标准三级层序,反映了海平面的6次升降旋回。在归纳总结塔河地区石炭纪沉积演化和石炭系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根据沉积相分析并结合海平面变化对地层沉积及演化... 根据层序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塔河地区石炭系可划分为6个标准三级层序,反映了海平面的6次升降旋回。在归纳总结塔河地区石炭纪沉积演化和石炭系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根据沉积相分析并结合海平面变化对地层沉积及演化的影响,认为塔河地区下石炭统巴楚组砂砾段与塔中、满西地区的生屑灰岩段为同期沉积,岩性的差异是同期异相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地区 层序地层 石炭系 平衡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各向异性拉普拉斯滤波的随机噪声压制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宏杰 毛海波 +2 位作者 杨晓海 李文捷 蒋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22-528,484,共8页
准噶尔盆地叠后地震资料随机噪声压制主要采用三维空间预测滤波(FXY)方法。由于假设同相轴在短距离内是线性的,因此该方法在提高强能量信号信噪比的同时,也会损伤相对弱小信号,模糊断层和裂缝等线性相关性较差的地质体的信号特征。为此... 准噶尔盆地叠后地震资料随机噪声压制主要采用三维空间预测滤波(FXY)方法。由于假设同相轴在短距离内是线性的,因此该方法在提高强能量信号信噪比的同时,也会损伤相对弱小信号,模糊断层和裂缝等线性相关性较差的地质体的信号特征。为此,基于GeoEast系统研发了利用三维各向异性拉普拉斯滤波的随机噪声压制方法。模型试验和在准噶尔盆地不同地区的实际资料应用结果均表明,本文方法对随机噪声的压制效果优于FXY方法,能明显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较好地保护有效信号、清晰展现地质体边缘特征细节及提高断层成像精度,为后续储层反演和精细地震资料解释夯实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 拉普拉斯滤波 随机噪声压制 信噪比 FXY滤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扇三角洲前缘薄互层叠置砂体的敏感属性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彭达 尹成 +2 位作者 朱永才 赵虎 鲍祥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14-722,6,共9页
地震属性与砂体厚度及砂体速度之间的敏感性关系一直是地球物理工作者研究的课题。针对苏北盆地高邮凹陷HJ地区戴南组扇三角洲前缘的沉积地质特征,本文设计了5个薄互层叠置砂体模型:4个不同位置处局部砂体速度变化模型及1个局部砂体累... 地震属性与砂体厚度及砂体速度之间的敏感性关系一直是地球物理工作者研究的课题。针对苏北盆地高邮凹陷HJ地区戴南组扇三角洲前缘的沉积地质特征,本文设计了5个薄互层叠置砂体模型:4个不同位置处局部砂体速度变化模型及1个局部砂体累积厚度变化模型。采用褶积正演模拟方法,从正演剖面中提取了50种地震属性,优选振幅类和层序类的4种敏感地震属性。最后分析了这4个敏感地震属性与模型中局部砂体速度变化和局部砂体累积厚度变化之间的敏感性关系。结果表明:振幅类属性对薄互层砂体的局部累积厚度变化较为敏感,对薄互层砂体的局部速度变化敏感性要弱一些;层序类属性对薄互层砂体的局部速度、局部累积厚度变化以及砂体在纵向上的分布位置都较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三角洲 薄互层 叠置砂体 砂体速度 砂体累积厚度 敏感地震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白家海-五彩湾地区侏罗系基准面旋回划分及隐蔽油气藏 被引量:10
17
作者 胡平 解宏伟 石新璞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6-60,共5页
白家海—五彩湾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北缘,侏罗系构造圈闭不发育,隐蔽油气藏已成为主要勘探目标。为满足隐蔽油气藏勘探的需要,提高储集层、隔层预测的精度,根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准面旋回原理,通过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综合分析,在... 白家海—五彩湾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北缘,侏罗系构造圈闭不发育,隐蔽油气藏已成为主要勘探目标。为满足隐蔽油气藏勘探的需要,提高储集层、隔层预测的精度,根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准面旋回原理,通过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综合分析,在侏罗系识别出12个基准面升降的转换面,根据基准面旋回划分,将侏罗系自下而上划分为Ⅰ、Ⅱ、Ⅲ、Ⅳ、Ⅴ、Ⅵ等6个三级层序、11个四级层序。根据精细地层对比分析,侏罗系隐蔽油气藏的圈闭主要是位于层序Ⅲ基准面下降期湖退三角洲前缘砂体和层序Ⅴ、Ⅵ基准面上升期的河道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准面旋回 隐蔽油气藏 准噶尔盆地 侏罗系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构造圈闭 河道砂体 油气藏勘探 三角洲前缘 勘探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氧烷糠醇树脂固砂剂的作用机理及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郑延成 李克华 +2 位作者 周爱莲 吴运强 马晓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23-126,共4页
克拉玛依油田稠油蒸汽吞吐井出砂严重,但常规树脂在高温下易降解而失去固结作用。根据对有机硅氧垸、糠醇预聚体、无机钙粉固结协同作用机理的分析,通过在无机物表面包覆多官能团的硅氧烷改性糠醇树脂的实验研究,得到了抗高温性能较好... 克拉玛依油田稠油蒸汽吞吐井出砂严重,但常规树脂在高温下易降解而失去固结作用。根据对有机硅氧垸、糠醇预聚体、无机钙粉固结协同作用机理的分析,通过在无机物表面包覆多官能团的硅氧烷改性糠醇树脂的实验研究,得到了抗高温性能较好同时成本较低的固砂剂。在300℃的高温下,该固砂剂与砂形成的黏结体抗压强度在5MPa以上,固结后的岩心经高温冲刷后水相渗透率在0.50D以上。采用高温固砂剂对克拉玛依油田9区的10口稠油吞吐井进行了现场固砂试验,处理后9口井地层产液含砂量为微量。对现场试验处理方案及结果的分析说明,在对油流黏度高的严重出砂井固砂前,采取适当的前处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砂 稠油开采 蒸汽驱 有机硅 糠醇树脂 克拉玛依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化盆地三棵榆树断陷鹰嘴砬子组火山碎屑岩储层特征及形成机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冯进来 王秋玉 +3 位作者 张立 王正 宋立斌 张恩鹏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7-68,I0004,I0005,共14页
以通化盆地三棵榆树断陷T13、T15和T17井岩心为研究对象,基于岩石薄片鉴定及铸体薄片分析,分析岩石学特征、岩石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及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结果表明:下白垩统鹰嘴砬子组火山碎屑岩储层主要发育火山碎屑熔岩、熔结... 以通化盆地三棵榆树断陷T13、T15和T17井岩心为研究对象,基于岩石薄片鉴定及铸体薄片分析,分析岩石学特征、岩石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及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结果表明:下白垩统鹰嘴砬子组火山碎屑岩储层主要发育火山碎屑熔岩、熔结火山碎屑岩、普通火山碎屑岩、沉积火山碎屑岩和火山碎屑沉积岩5个亚类,其中沉积火山碎屑岩体积分数最高。孔隙类型以次生孔隙为主,其中溶蚀孔发育最多。研究区储层为超低孔—低孔、超低渗储层,成岩作用类型主要有熔结作用、压实作用、溶蚀作用、胶结作用和充填作用5种,其中溶蚀作用对储层起改善作用,其他成岩作用降低储层渗透性能,使储层更致密。成岩作用对储层孔隙结构、物性等特征起决定性作用。该结果为通化盆地火山碎屑岩储层勘探和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碎屑岩 岩石学特征 储集空间 成岩作用 形成机制 鹰嘴砬子组 三棵榆树断陷 通化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驱过程气体流度控制体系的筛选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健 吴丰豆 +2 位作者 刁长军 顾鸿君 王丹翎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1-154,共4页
为解决新疆红山嘴油田火驱试验区烟道气气窜严重、火驱开发效果降低的问题,开展了对注气井气体流度控制体系的筛选与性能评价,为有效改善吸气剖面、提高火驱开发效果提供依据。针对烟道气的流度控制,以起泡体积和泡沫半衰期为性能参数,... 为解决新疆红山嘴油田火驱试验区烟道气气窜严重、火驱开发效果降低的问题,开展了对注气井气体流度控制体系的筛选与性能评价,为有效改善吸气剖面、提高火驱开发效果提供依据。针对烟道气的流度控制,以起泡体积和泡沫半衰期为性能参数,在五种起泡剂和四种稳泡剂中优选了在高温350℃下气体流度控制体系,配方为:5 g/Lα-烯基磺酸钠(AOS)+2 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0.5 g/L羟乙基纤维素HEC。用矿化度为10902.1 mg/L的模拟地层水配制的100 m L起泡液的起泡体积为700 m L,泡沫半衰期为170 min。矿化度从0mg/L增至10902.1 mg/L时,各项参数变化幅度较小,表现出较好的耐盐性;耐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含油饱和度大于10%后,各项参数显著降低,表现出较好的遇油消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驱 烟道气 高温 气体流度控制 泡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