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油田稠油火驱采出井N80油管腐蚀失效分析
1
作者 陈登亚 邹俊刚 +3 位作者 余成秀 孙江河 向红 曾德智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8-94,共7页
目的厘清新疆油田稠油火驱某采出井N80油管的腐蚀失效原因,明确腐蚀主控因素和腐蚀机理。方法分析了火驱井油管服役井史和宏观腐蚀形貌,检验了失效油管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对腐蚀产物进... 目的厘清新疆油田稠油火驱某采出井N80油管的腐蚀失效原因,明确腐蚀主控因素和腐蚀机理。方法分析了火驱井油管服役井史和宏观腐蚀形貌,检验了失效油管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对腐蚀产物进行物相分析。结果失效油管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金相组织无异常;油管以局部腐蚀为主,服役仅1年油管外径减少了1.89 mm;腐蚀产物层厚度达96μm,主要由Fe_(2)O_(3)、FeCO_(3)和FeOOH组成。结论失效油管发生了高温环境下的CO_(2)腐蚀和O_(2)腐蚀,O_(2)和Cl^(-)的协同作用是导致油管局部腐蚀发展的主要原因,建议采用铝合金牺牲阳极短节进行防护,研究成果为火驱环境油管柱的腐蚀与防护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80油管 火驱 CO_(2)腐蚀 O_(2)腐蚀 失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油田车67区块注水井降压增注工艺优化设计 被引量:3
2
作者 邓庄 杨兆中 +3 位作者 梁爱国 姚团军 何睿 黄玲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5年第6期46-50,共5页
车67区块于2002年注水开发至今,注水井堵塞严重,日注水量低于配注量,且注水压力高,需进行降压增注。在对该区块进行注水现状分析、注水井伤害机理分析和以往改造措施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交联酸加砂压裂工艺技术,优选了配套的工作液体系... 车67区块于2002年注水开发至今,注水井堵塞严重,日注水量低于配注量,且注水压力高,需进行降压增注。在对该区块进行注水现状分析、注水井伤害机理分析和以往改造措施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交联酸加砂压裂工艺技术,优选了配套的工作液体系及支撑剂,并进行工艺参数优化设计。研究认为,注水井堵塞的主要原因是注入水结垢与固相颗粒超标,在多重介质—复杂岩性储层改造中,交联酸加砂压裂工艺与常规水基压裂工艺相比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油田 优化设计 交联酸 压裂液 支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长油田低渗油藏长岩心二氧化碳吞吐参数优化 被引量:21
3
作者 黄小亮 贾新峰 +3 位作者 周翔 郑善平 严文德 袁迎中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3-316,共4页
以延长油田低渗油藏长岩心为实验样品,研究CO2吞吐中周期注入量、焖井时间、压力衰竭速度、注气方式和注气速度等对低渗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实验分析得出:CO2吞吐过程中,第一周期在整个CO2吞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第一周期应当焖井到压... 以延长油田低渗油藏长岩心为实验样品,研究CO2吞吐中周期注入量、焖井时间、压力衰竭速度、注气方式和注气速度等对低渗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实验分析得出:CO2吞吐过程中,第一周期在整个CO2吞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第一周期应当焖井到压力稳定再开井生产,之后的吞吐周期无需等压力稳定后再开井生产;适当低的注气速度能够较好地克服油藏非均质性的影响,减弱气体指进给油藏开采带来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油田 低渗油藏 CO2吞吐 实验研究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sher判别在红山嘴油田火山岩岩性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4
作者 张家政 关泉生 +3 位作者 谈继强 杨志冬 张源智 耿梅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61-764,共4页
Fisher判别根据投影原理将多个变量的特征差异表现在几个主要的判别函数中,具有算法稳健、信息量大、准确率高和应用方便的特点,适用于多总体多变量的火山岩岩性识别研究。在研究了准噶尔盆地红山嘴油田石炭系火山岩岩石学特征和3亚类9... Fisher判别根据投影原理将多个变量的特征差异表现在几个主要的判别函数中,具有算法稳健、信息量大、准确率高和应用方便的特点,适用于多总体多变量的火山岩岩性识别研究。在研究了准噶尔盆地红山嘴油田石炭系火山岩岩石学特征和3亚类9小类岩性测井响应特征的基础上,用Fisher判别分别建立了相应的火山岩岩性识别模型,判别率较高。用该成果对本区46口井的常规测井资料进行了岩性识别,为火山岩油藏难采储量评价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山嘴油田 火山岩 岩性识别 石炭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油藏火驱燃烧关键参数的计算及应用——以克拉玛依油田H1井区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席长丰 赵芳 +2 位作者 关文龙 高成国 黄继红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71-574,共4页
以克拉玛依油田H1井区火驱试验为例,从物质和能量守恒出发,推导了高温燃烧条件下地下燃烧参数的平衡关系式,分析了火驱过程中原油、岩石骨架、次生水体等的热量分配,对H1井区地下燃烧温度、空气消耗量、空气油比等参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 以克拉玛依油田H1井区火驱试验为例,从物质和能量守恒出发,推导了高温燃烧条件下地下燃烧参数的平衡关系式,分析了火驱过程中原油、岩石骨架、次生水体等的热量分配,对H1井区地下燃烧温度、空气消耗量、空气油比等参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油层空气消耗量为350~400 m^3/m^3,地下燃烧温度约为550℃,对实验室数据进行了重新标定。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火驱开发效果,对湿烧注入方案进行计算,当空气消耗量为350 m3/m3时,湿烧水空气比为0.000779 m^3/m^3,日注冷水量为49.9 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玛依油田 火烧油层 能量守恒 空气消耗量 燃烧温度 空气油比 湿式燃烧 计算方法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玛依油田注水储层伤害与水质问题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清云 黄卫红 +2 位作者 刘磊 史建英 罗跃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10-214,共5页
为揭示注水水质对储层的伤害情况,针对克拉玛依油田清污混注运行中水体不配伍和水质达标率低的问题,开展了清污混注的水体配伍性、水质对岩心的伤害、悬浮颗粒或乳化油对储层堵塞机理及注水水质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克拉玛依油田污水与... 为揭示注水水质对储层的伤害情况,针对克拉玛依油田清污混注运行中水体不配伍和水质达标率低的问题,开展了清污混注的水体配伍性、水质对岩心的伤害、悬浮颗粒或乳化油对储层堵塞机理及注水水质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克拉玛依油田污水与清水、注入水与地层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配伍,但失钙(镁)率都在30%以下。清污混注增加了注水对岩心伤害的程度,且清水占比越大伤害越重。注入水中悬浮颗粒和乳化油浓度越高,岩心的渗透率保留率越低,对岩心的伤害程度也越大。因此,克拉玛依油田最大的清水配注量应是恰好满足配注所需的最低清水量,回注水的推荐指标为悬浮颗粒质量浓度≤5mg/L、乳化油质量浓度≤20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入水 储层伤害 配伍性 悬浮颗粒 乳化油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covery软件在克拉玛依油田四_2区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孙晓岗 解宏伟 +4 位作者 陈思璘 邹鲁新 管洪斌 韩铭毅 赵斌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38-339,共2页
Discovery软件是由美国引进的,它是基于微机平台的地质、地震、测井一体化的油藏描述软件包。该软件具有进行地震精细解释、测井多井解释、储集层预测以及地质研究等综合功能,利用该软件对克拉玛依油田四2区克拉玛依组油藏进行精细描... Discovery软件是由美国引进的,它是基于微机平台的地质、地震、测井一体化的油藏描述软件包。该软件具有进行地震精细解释、测井多井解释、储集层预测以及地质研究等综合功能,利用该软件对克拉玛依油田四2区克拉玛依组油藏进行精细描述,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为油田的滚动开发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玛依油田 油藏描述 地震解释 测井解释 储集层预测 Discouery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tTracker软件在克拉玛依油田滚动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蔡圣权 张勇 +5 位作者 韩铭毅 邹鲁新 赵斌 杨志冬 陈思瞞 解宏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42-243,共2页
储集层地质建模从三维空间上定量表征、预测油气储集层的展布与性质,业已成为油气勘探开发的发展方向。2001年在克拉玛依油田四2区检131井区克拉玛依组滚动开发的过程中,以前期油藏描述成果为基础,借助于先进的FastTracker地质建模软件... 储集层地质建模从三维空间上定量表征、预测油气储集层的展布与性质,业已成为油气勘探开发的发展方向。2001年在克拉玛依油田四2区检131井区克拉玛依组滚动开发的过程中,以前期油藏描述成果为基础,借助于先进的FastTracker地质建模软件,建立了形象、直观的三维构造模型、岩性模型以及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及电阻率属性模型。在钻井实施进程中,利用该软件独有的实时更新功能,不断地补充新井资料,提高了模型精度,并利用MonteCarlo风险评估分析方法,预测了克下组的有利含油区,从而指导了滚动开发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油气藏 油气勘探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整作业信息定量分析顺北油田钻完井漏失因素 被引量:10
9
作者 郑力会 徐燕东 +3 位作者 邱子瑶 耿云鹏 董省委 杨煦旻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1年第4期597-604,共8页
针对解析法等定性研究方法指导现场防漏堵漏缺乏针对性,定量预测法在预测漏失时使用的工程数据不完整且在预测出漏失程度后未提出如何通过调整相关参数定量控制漏失的难题,提出了引入剥茧算法解决。选取顺北油田记录了平均漏失速率的29... 针对解析法等定性研究方法指导现场防漏堵漏缺乏针对性,定量预测法在预测漏失时使用的工程数据不完整且在预测出漏失程度后未提出如何通过调整相关参数定量控制漏失的难题,提出了引入剥茧算法解决。选取顺北油田记录了平均漏失速率的29口井中的27口的全部测量参数,以平均漏失速率为目标函数,井深、钻完井液密度等作自变量,建立多元一次回归方程并求解方程的待定系数。理论上,运用T检验和F检验证明方程满足工程分析要求;实践中,用未参与方程建立的两口井的数据检验方程误差,计算值与实际值相对误差均在6%左右,满足工程控制需要。使用贡献率法和削元法简化目标方程,最终筛选出17个影响平均漏失速率的因素,其中10个钻井流体因素的贡献值在50%以上,即通过调整钻井流体性能可以控制一定的平均漏失速率。为现场控制方便,将钻井流体的性能用六速黏度计300 r/min读数换元,使得钻井流体的主控参数减少到pH值和六速黏度计300 r/min读数两项,通过分析该三元方程预测出最小平均漏失量为2.3 m^(3)/h。针对顺北区块的特点,通过定量分析发现顺北油田漏失涉及地质、工程等作业环节并找到了钻完井漏失主控因素,通过削元、贡献率等方法筛选并计算出通过控制漏斗黏度、六速黏度计300 r/min读数得到的最小平均漏失速度。在指导堵漏现场实践方面,可以为后续施工措施获得理想的控漏效果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为决策提供可选择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 完井 钻井液 井漏 漏失速率 主控因素 剥茧算法 大数据 顺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北地区哈得逊油田低电阻率油层的识别与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军 侯克均 +2 位作者 王灵国 宋帆 李华玮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85-586,共2页
认识与评价低电阻率油层对油气储量与产量的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哈得逊油田石炭系CⅢ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利用毛细管压力、相渗、测井及录井等资料,建立了以泥浆侵入校正为基础的饱和度计算方法和油水界面的识别技术,使油层饱... 认识与评价低电阻率油层对油气储量与产量的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哈得逊油田石炭系CⅢ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利用毛细管压力、相渗、测井及录井等资料,建立了以泥浆侵入校正为基础的饱和度计算方法和油水界面的识别技术,使油层饱和度计算和油水界面的确定更接近实际,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电阻率油层 测井 成因 评价 侵入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震资料二次处理技术——以克拉玛依油田四_2区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家宁 胡学雷 +1 位作者 宋玉梅 李路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2-563,共2页
克拉玛依油田四2区大部分三维地震资料品质较差,浅、中、深层资料信噪比极低,面波、脉冲等干扰严重,在记录上几乎看不到有效反射信息,猝发脉冲噪声现象严重,三维地震资料束线多、变观现象严重。另外,地震资料多次波不发育,给处理带来了... 克拉玛依油田四2区大部分三维地震资料品质较差,浅、中、深层资料信噪比极低,面波、脉冲等干扰严重,在记录上几乎看不到有效反射信息,猝发脉冲噪声现象严重,三维地震资料束线多、变观现象严重。另外,地震资料多次波不发育,给处理带来了较大困难。采用FOCUS及GRISYS两套地震资料处理系统,进行叠前去噪、DMO叠加去噪、叠前F-X域预滤波、反褶积试验、三维RNA技术提高剖面信噪比以及PR分裂一步法偏移等处理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 资料处理 F-X域预滤波 反褶积 PR分裂一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开发规划决策支持系统优化模型 被引量:1
12
作者 江厚顺 刘策 叶义平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85-187,共3页
油田开发规划决策支持系统是一项系统工程,其设计的知识面广,内容复杂。决策问题的核心是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单目标线性规划模型就是在定产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资源优化分配方法,追求在一定产量的基础上力求成本最低。多目标线... 油田开发规划决策支持系统是一项系统工程,其设计的知识面广,内容复杂。决策问题的核心是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单目标线性规划模型就是在定产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资源优化分配方法,追求在一定产量的基础上力求成本最低。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则是追求产量最高、成本最低等目标而建立的一种分配模型。根据决策变量在约束条件的作用下,充分发挥油田的潜力,建立模型合理分配资源,达到最优化生产。这就为油田开发决策者制定规划方案提供了科学方法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规划 决策支持系统 模型 资源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塞油田化子坪区长2储层流动单元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海芳 钟金银 +2 位作者 杨新涛 王少奇 柳敏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4年第1期6-9,共4页
为了指导安塞油田化子坪井区长2油藏的开发生产,针对该区的储层特征,采用动静态资料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孔隙度、渗透率、日产原油量三项参数作为长2储层流动单元的划分参数,应用聚类分析法和判别分析法把长2储层划分为四类流动单元。对... 为了指导安塞油田化子坪井区长2油藏的开发生产,针对该区的储层特征,采用动静态资料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孔隙度、渗透率、日产原油量三项参数作为长2储层流动单元的划分参数,应用聚类分析法和判别分析法把长2储层划分为四类流动单元。对四类流动单元的岩性特征、物性特征、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沉积微相特征以及生产动态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较好的流动单元渗透能力和储存能力较强,日产油量也较高。该研究方法对相似地区储层流动单元的划分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塞油田 长2储层 流动单元 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大油田非均质性定量表征及开发调整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超 马奎前 +2 位作者 陈剑 申春生 王爱国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8-90,103,共4页
针对目前储层非均质性诸多表征参数存在的计算数值无界、分类方案主观性强及表征方法定量化程度低等问题,以洛伦兹曲线法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洛伦兹曲线法求得的数据进行数学变换处理,定义了一种新的非均质综合表征参数。该方法运算简单,... 针对目前储层非均质性诸多表征参数存在的计算数值无界、分类方案主观性强及表征方法定量化程度低等问题,以洛伦兹曲线法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洛伦兹曲线法求得的数据进行数学变换处理,定义了一种新的非均质综合表征参数。该方法运算简单,参数具有对比性强、能定量化表征非均质程度、适用于任何类型油藏等优点。应用该方法对旅大油田的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旅大油田储层为中等非均质性,但层间及平面非均质程度较强。针对其储层非均质特征,制定了适合的开发调整思路:东二段上亚段实施联合开发,以定向井开发为主,少量水平(分支)井挖潜为辅;东二段下亚段实施分层系开发,分级分层配注调整措施。研究结果应用于旅大油田综合调整和提高采收率等方面效果显著,在综合含水率降低9%的同时,产油量增加约1000m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非均质性 洛伦兹曲线 层间干扰 分层系开发 开发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油储层核磁有效孔隙度起算时间的确定——以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为例 被引量:24
15
作者 王伟 赵延伟 +2 位作者 毛锐 孙中春 牟立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50-557,共8页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岩性细,孔喉结构复杂,常规测井评价方法难以准确计算有效孔隙度。为此,选取5种粘土类型共30块砂岩样品,分别测量了氦气孔隙度、不同状态下的核磁T2谱、粘土类型以及含量。通过对配套实验数据...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岩性细,孔喉结构复杂,常规测井评价方法难以准确计算有效孔隙度。为此,选取5种粘土类型共30块砂岩样品,分别测量了氦气孔隙度、不同状态下的核磁T2谱、粘土类型以及含量。通过对配套实验数据的分析,明确了粘土类型对储层核磁T2信号短横向弛豫分量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验测量结果以及不同类型粘土束缚水的核磁共振弛豫时间,利用迭代法实现了研究区页岩油储层有效孔隙度的准确计算,并确定起算核磁时间为1. 7 ms。该方法的计算结果得到了岩心分析数据以及实际测井资料的验证,应用效果较好,为页岩油储层有效孔隙度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思路和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测井 粘土矿物 有效孔隙度 页岩油 芦草沟组 二叠系 吉木萨尔凹陷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稠油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不同开采阶段参数优化 被引量:39
16
作者 孙新革 何万军 +3 位作者 胡筱波 吴永强 张建华 张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97-699,共3页
以风城油田浅层超稠油油藏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先导试验为例,结合跟踪数值模拟研究,依据蒸汽腔操作压力、采注比和蒸汽腔发育特征,将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启动阶段和生产阶段细分为均匀等压循环、均衡增压循环、转SAGD... 以风城油田浅层超稠油油藏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先导试验为例,结合跟踪数值模拟研究,依据蒸汽腔操作压力、采注比和蒸汽腔发育特征,将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启动阶段和生产阶段细分为均匀等压循环、均衡增压循环、转SAGD生产初期、高压生产、稳定生产和衰竭生产等6个阶段,并提出各阶段的转换条件。根据风城油田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生产实践,对各阶段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可作为同类油藏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生产方式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城油田 超稠油 双水平井 蒸汽辅助 重力泄油 井间压差 采注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场火驱过程中火线预测与调整方法 被引量:20
17
作者 关文龙 梁金中 +2 位作者 吴淑红 席长丰 黄继红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7-161,202-203,共5页
在稠油油藏火驱开发过程中,火线的预测与控制是矿场动态调控的关键技术。对于各方向注采井距相等的规则面积井网,可以利用室内燃烧釜实验数据和中心井注气数据预测不同阶段的火线推进速度和扩展半径;对于各方向注采井距不等的不规则井网... 在稠油油藏火驱开发过程中,火线的预测与控制是矿场动态调控的关键技术。对于各方向注采井距相等的规则面积井网,可以利用室内燃烧釜实验数据和中心井注气数据预测不同阶段的火线推进速度和扩展半径;对于各方向注采井距不等的不规则井网,可以利用室内燃烧釜实验数据和生产井产气数据预测火线扩展半径,同时,这种预测方法也可以作为矿场火驱试验中调控火线的理论依据。矿场试验过程中,通常可以通过对生产井采取"控"、"关"、"引"等措施,控制不同部位生产井的阶段累积产气量,从而控制火线沿不同方向的推进速度,最终使火线形成预期形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火烧油层 火线 预测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排子凸起沙湾组油藏特征与成藏主控因素 被引量:16
18
作者 徐常胜 杜社宽 +3 位作者 黄建良 邵国良 陈剑 李宏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8-261,共4页
深入分析了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新近系沙湾组油藏特征和成藏要素后指出,该凸起中东部沙湾组油藏类型主要为断块、断块-岩性型稀油油藏,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在沙二段;西北部主要为岩性稠油油藏,数量少、规模较大,主要分布于沙一段;沙二... 深入分析了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新近系沙湾组油藏特征和成藏要素后指出,该凸起中东部沙湾组油藏类型主要为断块、断块-岩性型稀油油藏,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在沙二段;西北部主要为岩性稠油油藏,数量少、规模较大,主要分布于沙一段;沙二段砂体、断裂及圈闭是其成藏主控因素,沙一段岩性圈闭是其成藏关键因素;沙二段砂体主要发育在坡折带附近,其顶部薄砂体控藏特点表现突出;控藏断裂为喜马拉雅运动形成的张性正断裂,它有效沟通了沙湾凹陷侏罗系油源和红车断裂带深层圈闭,同时又起遮挡作用;该组油源主要为沙湾凹陷侏罗系生油岩,其次有深层油藏向上再调整原油的混入,成藏期在第四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车排子凸起 新近系 沙湾组 成藏 砂体 断裂 坡折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蒸汽后油藏火驱见效初期生产特征 被引量:32
19
作者 黄继红 关文龙 +3 位作者 席长丰 程宏杰 李晓玲 王玉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7-520,共4页
克拉玛依油田红浅1井区将火驱作为稠油油藏注蒸汽(蒸汽吞吐、蒸汽驱)后的一种接替开发方式,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通过油藏数值模拟、物理模拟等方法,研究了该种方式下次生水体对火驱进程的影响,并给出了火驱开发过程中一线生产井的5... 克拉玛依油田红浅1井区将火驱作为稠油油藏注蒸汽(蒸汽吞吐、蒸汽驱)后的一种接替开发方式,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通过油藏数值模拟、物理模拟等方法,研究了该种方式下次生水体对火驱进程的影响,并给出了火驱开发过程中一线生产井的5个生产阶段及各阶段生产特征。结合矿场试验实际生产动态,分析了生产井见效初期的3种产状及不同产状的形成机理。这对分析类似油藏的火驱动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稠油油藏 火烧油层 注蒸汽 生产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阜东斜坡带头屯河组二段储集层控制因素 被引量:32
20
作者 于景维 李璐璐 +3 位作者 祁利祺 魏芬 文华国 李云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4-38,共5页
中侏罗统头屯河组为准噶尔盆地东部阜东斜坡带最重要的勘探层系,利用多种分析和测试手段,对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带头屯河组二段储集层岩石学、储集空间以及物性特征进行研究,并详细分析储集层控制因素。研究表明,研究区头屯河组二段岩性... 中侏罗统头屯河组为准噶尔盆地东部阜东斜坡带最重要的勘探层系,利用多种分析和测试手段,对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带头屯河组二段储集层岩石学、储集空间以及物性特征进行研究,并详细分析储集层控制因素。研究表明,研究区头屯河组二段岩性主要以细粒岩屑砂岩为主,储集空间主要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属于中孔中低渗储集层。物源和异常高压带影响储集层的物性,沉积相及古地貌控制储集层分布规律,黏土矿物类型及含量影响储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阜东斜坡 头屯河组 头二段 储集层 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