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注入水利用状况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郑松青 刘中春 邱露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2-454,共3页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注水开发中后期注入水利用率低,亟需优化调整。但由于缝洞型油藏非均质性强,裂缝发育,存在注入水"外溢"问题,现有评价指标难以对其进行有效评价。在分析缝洞型油藏注入水利用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注入水在地...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注水开发中后期注入水利用率低,亟需优化调整。但由于缝洞型油藏非均质性强,裂缝发育,存在注入水"外溢"问题,现有评价指标难以对其进行有效评价。在分析缝洞型油藏注入水利用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注入水在地下的去向,提出4个评价指标:升压指数、驱油指数、窜失指数和漏失指数,并给出了计算方法。通过在塔河油田6区S80单元TK713井组的应用,显示该评价方法量化表征了注入水在地下的去向,评价结果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调整措施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缝洞型油藏 注入水 升压指数 驱油指数 窜失指数 漏失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水化损伤作用的页岩动态自吸模型
2
作者 余海棠 丁乙 +3 位作者 刘艳梅 彭妙 梁利喜 余小龙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9-148,共10页
页岩自吸作用是影响其钻井、压裂等工程措施的重要基础现象。不同于砂岩、碳酸盐岩地层,页岩黏土矿物发育,水相介质侵入页岩后与黏土接触诱发水化结构损伤,促进自吸。因此,若忽略自吸过程中的水化损伤,不符合页岩实际吸水状态,从而影响... 页岩自吸作用是影响其钻井、压裂等工程措施的重要基础现象。不同于砂岩、碳酸盐岩地层,页岩黏土矿物发育,水相介质侵入页岩后与黏土接触诱发水化结构损伤,促进自吸。因此,若忽略自吸过程中的水化损伤,不符合页岩实际吸水状态,从而影响钻完井工程设计。为此,基于室内试验手段,建立了水化结构损伤定量表征方法,并以水化损伤演变规律为依据,在建立动态自吸毛细管力与动态迂曲度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构建了页岩动态自吸模型。页岩动态自吸模型预测的自吸曲线与实际自吸曲线吻合程度较好,验证了所构建模型的准确性。利用所构建的页岩动态自吸模型系统分析了影响页岩动态自吸的因素,结果表明,水化作用对页岩自吸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强水化作用下,页岩孔隙度增大、迂曲度降低,具备更强的驱动力与更小的流动阻力,导致自吸量与自吸速率明显增大,表明水化损伤是影响页岩自吸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深化了对页岩自吸机制的认识,为页岩地层钻完井工程制定合理技术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自吸 水化损伤 物理模型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力采油湿蒸汽发生器自动控制系统改造及拓展前景 被引量:2
3
作者 吴丽萍 吴胜凯 姜传方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9-61,共3页
在稠油热采工艺技术配套发展过程中,热力采油湿蒸汽发生器的自动控制系统近年来有较大发展,经历了继电器控制系统、可编程序控制器及触摸屏可编程控制系统几个阶段,实现了锅炉控制的实时监控,并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设备的本质... 在稠油热采工艺技术配套发展过程中,热力采油湿蒸汽发生器的自动控制系统近年来有较大发展,经历了继电器控制系统、可编程序控制器及触摸屏可编程控制系统几个阶段,实现了锅炉控制的实时监控,并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设备的本质安全。对湿蒸汽发生器改造前、后的控制系统进行了介绍,特别是对在风城重32井区SAGD试验区的2台过热注汽锅炉与普通湿蒸汽发生器的自动控制系统进行了对比,对湿蒸汽发生器的自动控制系统提出了改造方向及拓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蒸汽发生器 触摸屏 PLC控制系统 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