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平井分段分簇压裂缝间干扰和段间干扰建模——以昌吉油田吉7井区八道湾组油藏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承宁 郭旭洋 +2 位作者 魏璞 黄雷 王亮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7-443,共7页
昌吉油田吉7井区八道湾组油藏开发过程中直井水力压裂的储集层改造效果有限,产能受到限制,需要开展水平井多级压裂。针对吉7井区八道湾组的地质力学特征,采用扩展有限元法编制了非平面人工裂缝扩展模型,模型考虑了多簇裂缝同时扩展时的... 昌吉油田吉7井区八道湾组油藏开发过程中直井水力压裂的储集层改造效果有限,产能受到限制,需要开展水平井多级压裂。针对吉7井区八道湾组的地质力学特征,采用扩展有限元法编制了非平面人工裂缝扩展模型,模型考虑了多簇裂缝同时扩展时的缝间干扰和分段压裂时邻近段的段间干扰,表征了吉7井区八道湾组水平井非平面裂缝扩展特征。结果显示,段内缝间干扰会抑制中间簇裂缝半长,使得外侧裂缝的缝宽更大、裂缝半长更长;缝间干扰和簇间干扰使得裂缝扩展呈现非平面特征,在几何形态上具有一定曲率。通过与压裂施工数据和微地震监测数据对比,认为裂缝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数据拟合程度较好,模型在目标区域的应用效果较好。在吉7井区八道湾组开展水平井多级压裂实验,单井日产油量达到了同井区直井的7.8倍,取得明显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昌吉油田 八道湾组 水平井 分段分簇压裂 压裂裂缝 数值模拟 岩石力学特征 缝间干扰 段间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玛依油田不同类型油藏递减规律 被引量:5
2
作者 韦雅 钱悦兴 +5 位作者 赵岽 钱根宝 吴庆祥 叶静 周庆 高银香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5-87,共3页
克拉玛依油田油藏类型复杂多样,通过用指数递减、年绝对油量递减及经验公式等方法研究不同类型油藏产量的递减规律,建立了分类油藏产量预测及控制模型,确定了各类油藏不同开采阶段的合理递减指标,应用预测模型对所对应的油藏产量进行递... 克拉玛依油田油藏类型复杂多样,通过用指数递减、年绝对油量递减及经验公式等方法研究不同类型油藏产量的递减规律,建立了分类油藏产量预测及控制模型,确定了各类油藏不同开采阶段的合理递减指标,应用预测模型对所对应的油藏产量进行递减趋势预测,并进行产量递减控制因素研究,确定了影响递减规律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玛依油田 递减规律 模型 产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岩涂抹效应及对断层封闭性的控制作用——以石西11—石西6井区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刘静 芦淑萍 +1 位作者 孟祥超 徐建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79-581,共3页
根据区域构造演化和地层发育特征综合分析认为,由于石西地区石西11井区J2x-K1q段发育较低倾角、小断距断层及较高的泥地比值,造成了导油断裂在该井区J2x-K1q段地层发育泥岩涂抹层形成断层封闭,阻止了下部油气沿该导油断裂运移至下盘高... 根据区域构造演化和地层发育特征综合分析认为,由于石西地区石西11井区J2x-K1q段发育较低倾角、小断距断层及较高的泥地比值,造成了导油断裂在该井区J2x-K1q段地层发育泥岩涂抹层形成断层封闭,阻止了下部油气沿该导油断裂运移至下盘高部位的石西11井K1q圈闭成藏,由该泥岩涂抹形成的断层封闭也同时阻止了油气向石西6井同一盘上部层位K1q圈闭的运移成藏。研究泥岩涂抹效应对研究区及类似地区的油气勘探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西油田 断层泥 泥岩涂抹 排替压力 泥地比 导油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地貌对储集层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韩长城 林承焰 +3 位作者 鲁新便 魏婷 任丽华 张宪国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7-422,共6页
综合利用大量岩心、薄片,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对古岩溶识别标志进行了分析;运用印模法、残差厚度法和不整合类型相结合,恢复了奥陶系岩溶古地貌,对古地貌单元进行划分并分析其对储集层的控制作用。在岩溶高地、岩溶缓坡、岩溶陡坡... 综合利用大量岩心、薄片,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对古岩溶识别标志进行了分析;运用印模法、残差厚度法和不整合类型相结合,恢复了奥陶系岩溶古地貌,对古地貌单元进行划分并分析其对储集层的控制作用。在岩溶高地、岩溶缓坡、岩溶陡坡和岩溶盆地4个二级地貌单元,分别定量划分出残丘、台地、阶坪和沟谷4个三级地貌单元。岩溶缓坡区残丘、台地、沟谷末端、沟谷两侧及岩溶陡坡区台地和阶坪是岩溶储集层发育的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河油田 奥陶系 古地貌 岩溶储集层 印模法 残差厚度法 地貌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加强新形势下油田环保工作的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董庆梅 董宏远 《石化技术》 CAS 2017年第11期265-265,共1页
自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工业生产,及人们日常生活对于石油产品所需不断加大。使得油田建设工作成为了新时期下,我国所着重发展的工业生产项目。不过在新时期下,油田的环保建设工作也成为了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进一步... 自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工业生产,及人们日常生活对于石油产品所需不断加大。使得油田建设工作成为了新时期下,我国所着重发展的工业生产项目。不过在新时期下,油田的环保建设工作也成为了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进一步兼容油田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的动态平衡,在保障油田生产的同时,加强环保建设力度。本文将从油田环保工作的落实方针出发,提及合理的管理措施,以此来推动和树立绿色环保发展理念,带动现代精神文明建设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环境保护 环境管理 精神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西—五彩湾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岩相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秦志军 魏璞 +2 位作者 张顺存 王昌伟 张生银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21,共13页
准噶尔盆地滴西—五彩湾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岩相复杂,其分布规律的研究难度较大。在岩芯观察、薄片鉴定、录井、测井资料及扫描电镜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准噶尔盆地滴西—五彩湾地区石炭系火山岩识别图版并对主要火山岩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 准噶尔盆地滴西—五彩湾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岩相复杂,其分布规律的研究难度较大。在岩芯观察、薄片鉴定、录井、测井资料及扫描电镜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准噶尔盆地滴西—五彩湾地区石炭系火山岩识别图版并对主要火山岩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进行了研究;在对滴西地区5口典型探井的单井相详细分析基础上,研究了该区剖面火山岩岩性及岩相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查明了滴西—五彩湾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岩相特征及其分布规律:研究区北部主要发育凝灰岩及砂泥岩,期间夹有条带状中性火山岩、基性火山岩及少量火山角砾岩;中部主要发育凝灰岩、中性火山岩、凝灰质砂泥岩,夹有团块状酸性侵入岩、酸性火山岩、火山角砾岩;南部主要发育砂泥岩、凝灰岩,夹有条带状凝灰质砂泥岩、基性火山岩、团块状中性火山岩及少量火山角砾岩。由于不同的火山岩岩相具有不同的储集性能,这种平面分布特征的研究对油气勘探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滴西--五彩湾地区 石炭系 火山岩 岩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S模式的井下作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被引量:3
7
作者 樊跃江 王如涛 +1 位作者 丁健 黄星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共3页
依据中国石油企业标准,结合实际需要,以井下作业生产管理为核心,以新疆油田数据及应用集中管理为要求,开发井下作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结合相关标准,在作业施工和费用结算两部分中增加了完工总结、结构数据、井身结构图和费用结算单等... 依据中国石油企业标准,结合实际需要,以井下作业生产管理为核心,以新疆油田数据及应用集中管理为要求,开发井下作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结合相关标准,在作业施工和费用结算两部分中增加了完工总结、结构数据、井身结构图和费用结算单等内容。该系统实现了井下作业过程中的三项(地质、工艺、施工)设计、作业施工和费用结算等业务的网上管理;并将以上流程的信息共享,使井下作业内部关联单位紧密结合,满足生产单位对井下作业生产过程的监控与管理需求,实现了业务流程桌面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作业 管理信息系统 B/S模式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入水水质对SN-1井区油藏采收率影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兆中 李扬 +3 位作者 饶政 何帆 李小刚 马薛丽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0年第6期103-109,114,共8页
针对准噶尔盆地SN-1井区油藏存在的油井普遍高含水、部分井注水受效差以及清污混注后油水井渗透率下降等问题,开展了SN-1井区油藏水驱采收率影响因素研究。通过开展水质对岩心的伤害、岩心驱替及注水水质指标分析等室内实验和注水优化... 针对准噶尔盆地SN-1井区油藏存在的油井普遍高含水、部分井注水受效差以及清污混注后油水井渗透率下降等问题,开展了SN-1井区油藏水驱采收率影响因素研究。通过开展水质对岩心的伤害、岩心驱替及注水水质指标分析等室内实验和注水优化数值模拟,分别从微观尺度、岩心尺度和宏观尺度,对注入水造成的储层伤害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导致油水井渗透率下降的伤害机理,认识到注入水中固相堵塞造成的储层伤害是导致水驱采收率低的主控因素,发现固相堵塞不仅影响微观驱油效果,还会使流度比增加,降低波及效率。因此,SN-1井区油藏回注水质不达标是注水受效差的主要因素,应将悬浮固体质量浓度作为首要水质控制指标。多尺度评价方法提高了结果的可靠性,对提高油田水驱开发效果具有指导性,可为油田稳产开发提供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储层伤害 岩心实验 水质 多尺度评价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中上二叠统碎屑岩成岩作用及次生孔隙演化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佳思 付磊 +3 位作者 张金龙 陈静 牛斌 张顺存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4-66,共13页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中上二叠统碎屑岩储层埋藏深,物性差,以次生孔隙为主,成岩作用是影响中深部储层次生孔隙发育的最主要因素。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微观研究表明乌夏地区中上二叠统储层碎屑岩成分及结构成熟度均较低,次生...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中上二叠统碎屑岩储层埋藏深,物性差,以次生孔隙为主,成岩作用是影响中深部储层次生孔隙发育的最主要因素。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微观研究表明乌夏地区中上二叠统储层碎屑岩成分及结构成熟度均较低,次生孔隙发育,下乌尔禾组和夏子街组的平均孔隙度分别为8.15%和7.85%,其中次生孔隙分别占下乌尔禾组和夏子街组总孔隙的77.18%和80.90%,孔隙增生量平均值分别为6.49%和4.74%。研究区碎屑岩储层主要处于中成岩阶段AB期,成岩作用以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及溶蚀作用为主,压实作用造成的孔隙度损失平均约为24.5%,胶结作用造成的孔隙度损失平均约为6.14%,溶蚀作用以长石和岩屑颗粒的溶蚀为主,其产生的孔隙增生量对下乌尔禾组和夏子街组的贡献率分别为47.62%和55.86%。研究区受大气水溶蚀、断裂带及有机酸溶蚀作用的影响,在纵向上形成3个次生孔隙发育带。次生孔隙发育带是研究区在低孔低渗条件下寻找相对有利储层的重要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岩 成岩作用 次生孔隙演化 中上二叠统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东区克下组稠油油藏注汽防缩膨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莎 尹祥翔 +2 位作者 刘林泉 张昕 曾宪友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4年第2期125-127,132,共4页
针对六东区克下组稠油油藏的地质特征,在蒸汽吞吐开采之前,开展了防缩膨实验研究。以储层敏感性评价、防缩膨剂优选及静态性能评价结果为依托,通过对防缩膨剂耐温性能的评价和岩心流动等实验,确定了防缩膨周期、处理半径及现场注入程序... 针对六东区克下组稠油油藏的地质特征,在蒸汽吞吐开采之前,开展了防缩膨实验研究。以储层敏感性评价、防缩膨剂优选及静态性能评价结果为依托,通过对防缩膨剂耐温性能的评价和岩心流动等实验,确定了防缩膨周期、处理半径及现场注入程序。研究表明:适用于六东区克下组的最佳防缩膨剂分别为质量浓度为1%的HCS-G和质量浓度为1%的EXHCS,均可耐230℃高温,能满足现场蒸汽吞吐要求;确定防缩膨处理半径为3.5 m,防膨周期约为2年,缩膨周期约为1年,并设计了现场注入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吞吐 防缩膨 处理半径 注入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北部磨溪—高石梯地区地层水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苏敏 吴康军 +5 位作者 李志军 曾东方 陈颖 卢科良 朱敏 龚燕秀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4-62,共9页
川中北部磨溪—高石梯地区是四川盆地天然气的主要产区,但该区地层水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基于油气运移聚集理论,在分析地层水的离子组成、化学参数、氢氧同位素等特征的基础上,揭示了地层水特征与油气聚集的关系... 川中北部磨溪—高石梯地区是四川盆地天然气的主要产区,但该区地层水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基于油气运移聚集理论,在分析地层水的离子组成、化学参数、氢氧同位素等特征的基础上,揭示了地层水特征与油气聚集的关系。结果表明:龙王庙组、长兴组、雷一1亚段和须家河组的地层水均以CaCl_(2)型为主,嘉二段以CaCl_(2),MgCl_(2),Na_(2)SO_(4)等3种水型为主。雷一1亚段和须家河组地层水的矿化度高,龙王庙组次之,嘉二段和长兴组的矿化度低。5个产层地层水的钠氯系数为0.3~0.8,镁钙系数为0.1~0.5,其中嘉二段脱硫系数最大(大于2),龙王庙组脱硫系数为0.2~0.5,长兴组和雷一^(1)亚段脱硫系数相当,为0.1~0.8,须家河组脱硫系数为0。川中北部地区天然气保存条件较好,须家河组封闭性最好,岩-水作用强,嘉二段封闭性最差,岩-水作用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水 化学特征 离子组成 氢氧同位素 磨溪—高石梯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在东营凹陷王家岗地区沙四上亚段滩坝砂的应用 被引量:44
12
作者 韩长城 林承焰 +4 位作者 任丽华 马存飞 魏婷 张宪国 孙志峰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0-69,共10页
以东营凹陷王家岗沙四上亚段滩坝砂为例,在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的基础上,利用沉积学原理,基于贝叶斯理论将地震、测井和地质统计学信息融合为地层模型参数的后验概率分布,采用Metropolis-Hastings抽样算法对后验概率分布随机抽样,获得反演... 以东营凹陷王家岗沙四上亚段滩坝砂为例,在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的基础上,利用沉积学原理,基于贝叶斯理论将地震、测井和地质统计学信息融合为地层模型参数的后验概率分布,采用Metropolis-Hastings抽样算法对后验概率分布随机抽样,获得反演解,从而预测有利滩坝相带。结果表明:东营凹陷王家岗地区沙四上亚段低位域发育滩坝砂,其中准层序组2沉积时期以坝砂为主,砂体厚且横向分布稳定,而准层序组1和准层序组3沉积时期滩砂和坝砂间互发育,砂体厚度相对较小;湖侵域和高位域主要发育碳酸盐岩滩坝,滩坝砂零星状分布。该方法体现了相控的思想,预测结果更符合地质规律,在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滩坝储层预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同类型储层预测提供了有利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指示反演 贝叶斯理论 沙四上亚段 滩坝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漠油区公路养护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贵杰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7-309,共3页
石油人挺进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部已20余年,而沙漠油区公路长期在风沙、雨水、冰雪、重型车辆碾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现状堪忧。笔者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出沙漠油区公路养护的难点及公路病害产生的原因,提出种植方格芦苇草、设置排水槽、... 石油人挺进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部已20余年,而沙漠油区公路长期在风沙、雨水、冰雪、重型车辆碾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现状堪忧。笔者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出沙漠油区公路养护的难点及公路病害产生的原因,提出种植方格芦苇草、设置排水槽、积雪上撒盐或养护砂、建设天山积雪雪崩研究站防雪栏、车辆载重限制在14t以下等措施和建议,为建设现代化大油气田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油区 公路养护 难点及方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气液比油井井筒压降实验及理论模型研究
14
作者 刘永辉 吴宁 +5 位作者 罗程程 周陈程 李楠 彭振华 代星 方正魁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3-899,共7页
深层、超深层油藏中普遍存在着高气液比油井,具有井筒压降大、流动规律复杂的特点。准确预测井筒压降、气体析出位置以及含气率等井筒流动参数对于油井停喷时机预测以及人工举升工艺设计至关重要。为此,文中开展了油-气-水三相流动规律... 深层、超深层油藏中普遍存在着高气液比油井,具有井筒压降大、流动规律复杂的特点。准确预测井筒压降、气体析出位置以及含气率等井筒流动参数对于油井停喷时机预测以及人工举升工艺设计至关重要。为此,文中开展了油-气-水三相流动规律模拟实验,分析了气流速、液流速、含水率和井斜角等参数对持液率的影响规律。基于实验结果分析低压实验与高压气井流动相似性,考虑压力变化对气相密度的影响,修正了气液相无因次准数,建立了新持液率计算模型,模型与实验结果相对百分误差和绝对百分误差仅为0.88%和12.50%。进而建立了高气液比油井井筒压降预测模型,采用47口油井现场实际生产测压数据验证新压降模型,结果表明新模型相对性能系数在所有评价模型中最低,仅为0.22,表明模型预测精度高,能够满足工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气液比 流动规律 井筒压降 持液率 流动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压裂支撑剂性能对导流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7
15
作者 梁天成 才博 +3 位作者 蒙传幼 朱兴旺 刘云志 陈峰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03-407,共5页
为了研究支撑剂的基本性能与导流能力之间的关系,对大量不同种类和规格的支撑剂室内评价测试数据进行了支撑剂性能和短期导流能力分析。结果表明:1)影响支撑剂充填层导流能力的主要因素为平均直径、闭合应力以及破碎率。2)平均直径与导... 为了研究支撑剂的基本性能与导流能力之间的关系,对大量不同种类和规格的支撑剂室内评价测试数据进行了支撑剂性能和短期导流能力分析。结果表明:1)影响支撑剂充填层导流能力的主要因素为平均直径、闭合应力以及破碎率。2)平均直径与导流能力呈正相关关系,支撑剂粒径越大,其导流能力越大;可采用二次多项式拟合方法拟合不同闭合应力条件下平均直径与导流能力的关系。3)石英砂的破碎率与导流能力成反比,破碎率高会导致导流能力降低,支撑剂破碎产生的细小颗粒能堵塞孔隙和通道。4)铺置浓度越大,导流能力越大,导流能力与铺置浓度呈倍数关系。由于低铺置浓度条件下的破碎率高于高铺置浓度,导致低铺置浓度下渗透率小于高铺置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剂 平均直径 闭合应力 破碎率 导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致密砂岩储层成岩成藏的耦合关系 被引量:16
16
作者 苏奥 陈红汉 +4 位作者 陈旭 马玉华 杨文帅 刘洪平 李培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16-1026,共11页
以平湖构造带平湖组中下段为例,基于烃源岩及油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尝试利用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技术厘定的油气充注史结合储层岩石学恢复的孔隙度演化史,得到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成岩演化与成藏之间具有"独特"的耦合关系,从而识别出该区... 以平湖构造带平湖组中下段为例,基于烃源岩及油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尝试利用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技术厘定的油气充注史结合储层岩石学恢复的孔隙度演化史,得到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成岩演化与成藏之间具有"独特"的耦合关系,从而识别出该区存在2种不同成因类型的致密砂岩油气藏。即第1期(16.2~13.8 Ma)油充注于储层致密化之前,在浮力作用下进入储层,形成"后成型"致密油藏;第2期(5~0 Ma)油气充注于储层逐渐致密化时期,在浮力和毛细管压力共同作用下进入储层,形成"边成藏边致密型"油气藏。同时分别对应2种不同的成藏模式,即"早期侧向充注古构造、晚期改造"的复合成藏模式和"原油从源岩垂向充注于圈闭,同时受后来天然气气侵改造"的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凹陷 平湖构造带 流体包裹体 致密砂岩 成岩 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在钻孔测井资料分类识别杂卤石中的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陈科贵 刘利 +2 位作者 陈愿愿 韦航 王刚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6-72,共7页
以BP神经网络理论和测井解释为基础,测井数据作为输入,构建神经网络模型。对川中地区下中三叠统杂卤石层做精细识别,将识别结果与录井资料对比,正确率达到86.3%,在改变约束条件的情况下正确率达到97.7%,识别效果好;以杂卤石含量高低对... 以BP神经网络理论和测井解释为基础,测井数据作为输入,构建神经网络模型。对川中地区下中三叠统杂卤石层做精细识别,将识别结果与录井资料对比,正确率达到86.3%,在改变约束条件的情况下正确率达到97.7%,识别效果好;以杂卤石含量高低对测井响应值的影响程度不同为依据,构建杂卤石层分类识别模型,模型识别正确率达到82.51%,能较为准确且快速地识别出杂卤石层、石膏质杂卤石层和杂卤石膏岩层,与常规测井解释方法相比具有明显优势。结果表明,将BP神经网络运用到钾矿勘探中具有良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卤石 BP神经网络模型 分类识别 测井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图壁储气库紫泥泉子组紫二砂层组储集层新认识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一峰 李永会 +4 位作者 高奇 王彬 李道清 庞晶 李文静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2-186,共5页
为保证北疆地区稳定供气和西气东输二线战略安全,选定呼图壁气田改建地下储气库。根据新的钻井取心及测井等资料,对储气库紫泥泉子组紫二砂层组储集层岩石矿物组成和物性变化等进行了分析,将储集层分为好储集层、中等储集层、较差储集... 为保证北疆地区稳定供气和西气东输二线战略安全,选定呼图壁气田改建地下储气库。根据新的钻井取心及测井等资料,对储气库紫泥泉子组紫二砂层组储集层岩石矿物组成和物性变化等进行了分析,将储集层分为好储集层、中等储集层、较差储集层和差-非储集层,认为E1-2z1-12层属于中等储集层,从而为后期改建的地下储气库稳步运行与逐步扩容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呼图壁储气库 紫泥泉子组 储集层特征 新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开发气顶油藏合理位置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9
19
作者 饶政 吴锋 李晓平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2-34,共3页
利用镜像反映及势函数的叠加原理,导出了气顶油藏中任意一点的势函数,推出了气顶油藏中水平井井底势差和水平井的产量方程,研究了水平井的位置对气顶油藏水平井产量、临界产量及气锥时间的影响,获得了气顶油藏中水平井的合理位置。
关键词 水平井 气顶油藏 势函数 气锥时间 合理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输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管理浅析 被引量:45
20
作者 张青勇 毕建伟 +2 位作者 康超 吴志刚 周敏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7-78,共2页
长输管道运输要做好油气管道安全工作,应加强管道安全生产,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综合运用法律法规、经济政策、科学技术及舆论导向等多种方式,促进相关单位依法、科学、超前进行安全管理,促进石油天然气... 长输管道运输要做好油气管道安全工作,应加强管道安全生产,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综合运用法律法规、经济政策、科学技术及舆论导向等多种方式,促进相关单位依法、科学、超前进行安全管理,促进石油天然气管道工业的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还应防止天然气盗窃对管道运行造成严重破坏,预防第三方施工及非法占压,社会及自然灾害对长输管道的破坏,设计、施工缺陷和系统操作失误;同时应加强天然气供应及管网建设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输 天然气 管道 运行管理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