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准噶尔盆地南缘H101井高密度油基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19
- 1
-
-
作者
张雪飞
张伟
徐新纽
王俊文
李君
阮彪
-
机构
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公司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监理公司
-
出处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4-38,共5页
-
文摘
准噶尔盆地南缘H101井三开井段安集海河组地层以泥岩为主,在钻井过程中因泥岩水化膨胀、分散造浆而造成高密度钻井液维护处理困难、井壁垮塌、卡钻等井下故障,为此设计应用了高密度油基钻井液。根据安集海河组地层的特点、油基钻井液的实践及钻井要求,确定了高密度油基钻井液配方,并对其流变性、稳定性及抗污染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流变性、稳定性及抗污染性能达到设计要求。H101井三开井段钻进安集海河组地层过程中,高密度油基钻井液的密度最高达2.46kg/L,除出现几次阻卡现象外,未发生其他井下故障。与邻井相比,三开井段平均机械钻速提高6倍以上,钻井周期缩短100d以上。这表明,使用高密度油基钻井液可以解决安集海河组地层钻井过程中存在的卡钻、井漏等井下故障,并能提高机械钻速,降低钻井成本。
-
关键词
油基钻井液
高密度
钻井液性能
井下故障
H101井
-
Keywords
oil based drilling fluid
high density
drilling fluid property
downhole fault incident
Well H101
-
分类号
TE254.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
-
题名集束射孔技术在低孔渗油气层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6
- 2
-
-
作者
毕胜宇
柳贡慧
周昌鸿
李军
-
机构
中网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监理公司
-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6-428,共3页
-
文摘
介绍了针对低孔、低渗油气藏的集束射孔工艺的原理,以实际井为例,开展了集束射孔的优化设计,按设计实施后,获得了预期的产能效果,说明了集束射孔工艺并进行合理的射孔设计,对低孔渗油气层产能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效果。建议在国内推广应用该项集工艺和设计为一体的配套技术,为我国低孔、低渗油气藏的开发服务。
-
关键词
低孔
低渗透储集层
集束射孔工艺
射孔优化
-
Keywords
low porosity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beaming perforation technology
perforating optimization
-
分类号
TE27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
-
题名南堡凹陷不整合类型及剥蚀量恢复
被引量:10
- 3
-
-
作者
彭清华
周江羽
蒋少斌
王玉梅
马月琴
-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监理公司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实验检测研究院
-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57-660,共4页
-
文摘
南堡凹陷经历了多幕拉张沉降和抬升剥蚀旋回演化历程,形成了6个区域性的不整合,按形态和成因可划分为平行不整合和削截不整合2大类;新生界底部、沙一段底部、东营组底部、馆陶组底部不整合为构造削截不整合;石炭系底部、中生界底部不整合为平行不整合。研究区不整合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储集层改造、充当油气运移通道、封盖性等3个方面。利用镜质体反射率趋势线法对高尚堡地区东营组剥蚀量进行了恢复,结合泥岩声波时差和地层对比法,恢复了南堡凹陷其他地区东营组的剥蚀量。研究发现南堡凹陷东营组的剥蚀强度大致可分为2个区:东北部的强剥蚀区和中北部的弱剥蚀区。总体上,南堡凹陷东营组普遍遭受剥蚀,构造高部位剥蚀量大,中心凹陷区域剥蚀量小。
-
关键词
黄骅坳陷
南堡凹陷
不整合类型
油气成藏
剥蚀量
镜质体反射率
-
Keywords
Huanghua depression
Nanpu sag
unconformity typ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erosion thickness
vitrinite reflectance
-
分类号
TE112.4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
-
题名非均匀污染下水平气井酸化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 4
-
-
作者
袁淋
李晓平
肖强
孙飞
周昌鸿
-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
中国石油华北石化分公司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监理公司
-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3-587,共5页
-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51125019)
-
文摘
在水平井井筒周围会形成呈非均匀分布的污染带,因受地层各向异性影响较大,最终影响水平井产能。从水平井表皮因子沿井筒分布的非均匀性入手,提出了一个井筒附近酸化带渗流物理模型,考虑酸化半径大于或等于污染带半径及小于污染带半径,求得一个酸化后表皮因子计算新公式,利用该公式对Joshi产能公式进行了改进,同时根据实例研究了水平井段长度、地层各向异性系数、污染带渗透率以及泥浆最大侵入距离对酸化效果的影响。分析认为:水平段长度、气层厚度、地层各向异性系数、污染带渗透率及泥浆最大侵入距离等是影响水平井酸化后增产倍比的主要因素。
-
关键词
非均匀
污染
水平气井
酸化
效果
评价
影响因素
-
Keywords
heterogeneous damage
horizontal gas well
acidizing
effect
evaluation
influencing factor
-
分类号
TE357.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陆9井区近地表结构及静校正方法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吴强
赵峰
吕纯刚
刘建新
-
机构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监理公司
-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5-97,共3页
-
文摘
地表及近地表结构的纵横向变化是产生不同波长静校正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陆9井区地表为沙漠所覆盖,地形起伏较大,具有典型的风成沉积特征;未胶结的沙丘之下是早期出露于地表的古湖底,分布着胶结或半胶结的砂泥岩互层,具有水成特征。以往该区采用传统的表层结构调查方法,无法获取准确的地表及近地表结构深度、速度参数,以致地震数据存在严重的长波长静校正问题。据此,就陆9井区地震数据不同静校正处理的方法进行分析、对比,其结果表明,表层模型层析反演静校正技术不仅可以用于静校正数据的求取,而且可以建立近地表深度-速度模型,以便连续观测测线下高速层顶界以上介质的纵横向速度变化,为表层结构研究提供依据。
-
关键词
地震勘探
静校正
速度
地表结构
近地表结构
-
Keywords
seismic prospecting: static correction
velocity: surface structure
near-surface slructure
-
分类号
P631.443.9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昆北断阶带断裂形成机制构造模拟实验
被引量:1
- 6
-
-
作者
王海琦
窦小雨
王林
-
机构
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甘肃省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监理公司
-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1-366,共6页
-
基金
国家油气重大专项(2011ZX05003)
-
文摘
昆北断阶带构造形成与发展受多种条件的限制,应力作用机制各有不同,格局较为复杂。针对一、二级主控断裂和三级及次级断裂分别设计了2组构造模拟实验。第一组通过对一、二级主控断裂构造模拟,揭示了在喜马拉雅运动期南北向构造动力持续挤压作用下,昆北断阶带发育一系列不均衡的前展式逆冲断裂体系;与研究区5条地震解释剖面吻合度较高。第二组通过对三级及次级断裂构造模拟,表明平面上三级及次级断裂由最大剪切应力控制,主要发育共轭型和撕裂型2种逆断裂体系,与研究区时间切片上的断裂系统特征吻合。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了2组实验的结论,并表明,次级断裂系统改善了储集层的储集性能。昆北油田切16井区、切6井区、切12井区和切4井区均证实为油气富集区,实验结论与之对应较好,对油气勘探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
关键词
昆北断阶带
断裂特征
形成机制
构造模拟实验
最大剪切应力
油气富集
-
Keywords
Kunbei fault terrace belt
fault characteristic
forming mechanism
tectonic simulation experiment
maximum shear stress
oil and gas enrichment
-
分类号
P551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TE12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