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TK油田白垩系低阻油层成因及流体识别方法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枫凌 徐士鹏 +3 位作者 刘涛 卢志明 李想 艾尼·买买提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1-251,共11页
针对南图尔盖盆地WTK油田白垩系油藏低阻油层发育广泛、识别难度大的现状,利用岩心分析与测井资料,对该区低阻油层成因机理开展研究,并结合试油等资料,探索油、水层识别方法。根据研究区地质特征,从沉积过程储集层岩性与黏土矿物含量、... 针对南图尔盖盆地WTK油田白垩系油藏低阻油层发育广泛、识别难度大的现状,利用岩心分析与测井资料,对该区低阻油层成因机理开展研究,并结合试油等资料,探索油、水层识别方法。根据研究区地质特征,从沉积过程储集层岩性与黏土矿物含量、成岩作用中孔隙结构特征与流体分布、成藏过程中油水分异等内因及钻探过程中测量方法精度等外因开展综合研究。研究区油层低阻主控因素为黏土矿物阳离子附加导电性与高束缚水饱和度和矿化度引起的导电性,构造幅度低与油层厚度薄为次要因素。通过对储集层导电模型分析,基于地层水与束缚水饱和度计算模型,构建电性特征与流体饱和度对应关系,分层系建立低阻油层定量评价模型,划分各流体类型下限标准,实现流体精确识别。在生产实践应用中,测井解释与实际生产匹配程度88.2%,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K油田 白垩系 低阻油层 成因机理 导电模型 流体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拐凸起南斜坡八道湾组油层低阻成因及识别
2
作者 李枫凌 方鑫鑫 +2 位作者 张镇 马思洁 刘荣军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1-551,共11页
准噶尔盆地中拐凸起南斜坡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低阻油层与一般低阻油层对比,储集层具有形成时期早、埋藏深度大、岩石粒度较大、泥质含量低等特点,低阻成因具有较强特殊性。在对国内外典型低阻油层成因机理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该区钻井... 准噶尔盆地中拐凸起南斜坡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低阻油层与一般低阻油层对比,储集层具有形成时期早、埋藏深度大、岩石粒度较大、泥质含量低等特点,低阻成因具有较强特殊性。在对国内外典型低阻油层成因机理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该区钻井、录井、测井、试井、岩心化验分析等资料,从构造、沉积、成岩作用、储集层特征、成藏条件等多角度,开展八道湾组油藏低阻主控因素研究。该区油藏低阻的形成受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共同控制,低构造幅度、弱水动力沉积等宏观背景下,低油水分异程度、高地层水矿化度及低凝灰岩岩屑含量,是油藏低阻的主控因素;束缚水饱和度偏低,是油藏低阻的次要控制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地层电阻率与油气指示系数关系图版,与该区试油和试采资料对比,符合率92.9%,为中拐凸起南斜坡八道湾组低阻油层的识别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中拐凸起 八道湾组 低阻油层 成因机理 主控因素 油层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2井区百口泉组砂砾岩储层可动流体赋存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9
3
作者 崔雁虎 朱国涛 +3 位作者 朱杰 刘涛 高祥录 王琛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25,I0002,共13页
砂砾岩储层孔喉结构非均质性强、流体赋存规律复杂,制约单井产能及油藏开发效果。选取玛2井区百口泉组典型砂砾岩岩心,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进行储层可动流体离心实验,定量表征不同孔喉尺度的可动流体分布特征,分析可动流体主控因素。... 砂砾岩储层孔喉结构非均质性强、流体赋存规律复杂,制约单井产能及油藏开发效果。选取玛2井区百口泉组典型砂砾岩岩心,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进行储层可动流体离心实验,定量表征不同孔喉尺度的可动流体分布特征,分析可动流体主控因素。结果表明:百口泉组砂砾岩储层可动流体参数差异较小,其中T2截止值介于1.86~6.69 ms,平均为4.02 ms;可动流体饱和度为44.30%~54.88%,平均为48.38%;可动流体孔隙度为1.86%~6.69%,平均为3.95%。砂砾岩岩心实验的最佳离心力介于0.92~0.97 MPa,最佳离心状态下较大孔喉流体动用程度较高,束缚流体主要赋存于较小孔喉。孔隙度、渗透率与可动流体饱和度呈正相关关系,孔喉连通性越好,物性越好,可动流体含量越高;黏土矿物填充或遇水膨胀减小孔隙空间或堵塞喉道,造成束缚流体含量增加。该结果为认识砂砾岩油藏储层特征及渗流规律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动流体饱和度 流体赋存特征 主控因素 核磁共振技术 砂砾岩储层 百口泉组 玛2井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