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瞬态模型的油气管道泄漏检测 被引量:35
1
作者 刘恩斌 彭善碧 +4 位作者 李长俊 廖柯熹 梁党国 孙建忠 陈柚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2-104,共3页
油气输送管道泄漏是妨碍管道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瞬态模型的管道泄漏检测方法,并对传统的特征线法差分格式进行了改进,将其应用于对管道瞬态模型的求解。该方法利用所采集到的管道前后两端的压力、温度... 油气输送管道泄漏是妨碍管道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瞬态模型的管道泄漏检测方法,并对传统的特征线法差分格式进行了改进,将其应用于对管道瞬态模型的求解。该方法利用所采集到的管道前后两端的压力、温度、流量等参数,对管道实施由前到后和由后到前的两次仿真,进而对两次仿真的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判断管道是否发生了泄漏,并确定泄漏位置。求解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大大减少了仿真过程中由启动到稳定所经历的时间,提高了仿真系统的适应性,而且求解速度快,同时还能够满足实时仿真的要求,能够对管道的泄漏做出及时准确的报警,定位误差在被测管长的1%以内,可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泄漏检测 瞬态模型 特征线法差分格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脆性的表征方法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乔 李虎 +3 位作者 刘廷 李志刚 董玉洁 蒋炳坤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8-463,共6页
页岩脆性的表征在工程“甜点”优选以及勘探风险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中对国内外近年来的页岩脆性表征方法和主要控制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探讨。研究表明:页岩脆性评价方法主要基于岩石的应力-应变关系和脆性矿物。脆性主... 页岩脆性的表征在工程“甜点”优选以及勘探风险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中对国内外近年来的页岩脆性表征方法和主要控制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探讨。研究表明:页岩脆性评价方法主要基于岩石的应力-应变关系和脆性矿物。脆性主控因素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包括脆性矿物、有机质的成熟度、天然裂缝、层理、孔隙度、吸附作用,外部因素包括埋深以及水平地应力差,这些因素控制着岩石的应力-应变关系,以及强度、能量、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质。文中提出未来应开发裂缝演化的动态可视化技术,搭建多种地质因素的数学评价模型,确定脆-延性转换带的埋深界限,采用新型环保的无水压裂介质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脆性矿物 岩石应力-应变关系 裂缝 地应力 岩石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放空天然气火灾爆炸事故影响范围模拟 被引量:3
3
作者 蒋宏业 李文倩 +2 位作者 张永城 徐涛龙 古芃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1-158,共8页
针对冷放空作业中的意外火灾、爆炸事故,许多研究单一从冲击波超压方面考虑伤害范围,一旦发生火灾,热辐射强度也非常强,研究不同影响因素下火灾的热辐射伤害范围十分必要。首先,分析放空压力6 MPa和放空速率20×10~4m~3/h时冷放空... 针对冷放空作业中的意外火灾、爆炸事故,许多研究单一从冲击波超压方面考虑伤害范围,一旦发生火灾,热辐射强度也非常强,研究不同影响因素下火灾的热辐射伤害范围十分必要。首先,分析放空压力6 MPa和放空速率20×10~4m~3/h时冷放空天然气火灾的热辐射影响范围和冲击波超压影响范围,然后,模拟不同放空速率和不同放空压力下热辐射的影响范围和冲击波超压的影响范围。结果表明,在模拟工况下,放空压力对热辐射强度影响更大,热辐射导致的轻伤距离最远达到269.72 m;在模拟工况下,放空速率对冲击波超压影响更大,冲击波导致轻伤的最远距离达到198.00 m。在实际工程中,控制放空压力和放空速率对减轻意外火灾爆炸事故的后果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放空 输气管道 热辐射 放空速率 放空压力 火灾 爆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水油藏水平井水淹规律影响因素 被引量:17
4
作者 尹俊禄 赵丁楠 +2 位作者 东甲山 王鹤田 李振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0-92,117,共3页
底水油藏往往表现为水体能量大,流体补给充足,开采原油所消耗的地层能量可由底水及时补充,在其开发过程中,水平井一旦见水,将严重影响产量。以油藏数值模拟为手段,研究了水平段长度、无因次水平段避水高度、生产压差与见水时间、无水期... 底水油藏往往表现为水体能量大,流体补给充足,开采原油所消耗的地层能量可由底水及时补充,在其开发过程中,水平井一旦见水,将严重影响产量。以油藏数值模拟为手段,研究了水平段长度、无因次水平段避水高度、生产压差与见水时间、无水期累积采油量及含水率的关系,并优化出合理的水平段长度、无因次水平段避水高度和生产压差,其值分别为375m,0.9和1.0MPa。应用正交设计试验极差分析法,研究了水平段长度、无因次水平段避水高度和生产压差对水淹规律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水平井参数对见水时间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 生产压差、无因次水平段避水高度、水平段长度; 对无水期累积采油量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 无因次水平段避水高度、水平段长度、生产压差; 较大的无因次水平段避水高度、较小的生产压差和较长的水平段长度可以延长水平井的见水时间,提高无水期累积采油量,更有利于底水油藏水平井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水油藏 水平井 水淹规律 数值模拟 水平井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