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非Muglad盆地晚白垩世海侵及其对油气勘探的意义
1
作者
肖洪
李美俊
+3 位作者
程顶胜
刘计国
李晋
邢向荣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2-359,共8页
晚白垩世全球大规模海侵被认为仅淹没了非洲大陆北部地区,而位于非洲中部的Muglad盆地则未遭受海侵的影响,且盆地内仅发育一套富有机质的烃源岩,即下白垩统Abu Gabra组湖相泥岩。本次研究采集了下白垩统Abu Gabra组湖相泥岩和上白垩统Da...
晚白垩世全球大规模海侵被认为仅淹没了非洲大陆北部地区,而位于非洲中部的Muglad盆地则未遭受海侵的影响,且盆地内仅发育一套富有机质的烃源岩,即下白垩统Abu Gabra组湖相泥岩。本次研究采集了下白垩统Abu Gabra组湖相泥岩和上白垩统Darfur群泥岩样品,在上白垩统Darfur群泥岩中检测到完全不同于下白垩统Abu Gabra组湖相泥岩的甲藻甾烷和三环萜烷组成,主要表现为高丰度的甲藻甾烷异构体和C_(23)三环萜烷丰度优势,认为其是海侵作用的产物。依据分析结果,本文首次提出上白垩统Darfur群沉积期可能受到新特提斯洋海水的影响,进一步揭示了晚白垩世全球海侵在非洲大陆的海水淹没范围已抵达中非大陆Muglad盆地。此外,上白垩统Darfur群海相富有机质泥岩的存在,揭示研究区不仅发育下白垩统Abu Gabra组湖相烃源岩,还发育一套潜在的海相烃源岩。而K-1井海相原油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上白垩统Darfur群海相烃源岩的生烃潜力,海相原油可能是研究区未来油气勘探的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侵
晚白垩世
分子标志化合物
甲藻甾烷
三环萜烷
海相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三期走滑构造及其油气意义
被引量:
40
2
作者
陈石
郭召杰
+1 位作者
漆家福
邢向荣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2-331,共10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红浅-车排子、克拉玛依-百口泉以及乌尔禾-夏子街断裂带是影响和控制油气成藏的关键要素之一,但目前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断裂带的属性与时限仍存在较大分歧。通过区域构造背景分析,以区域地质资料为基础,结合前人的研...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红浅-车排子、克拉玛依-百口泉以及乌尔禾-夏子街断裂带是影响和控制油气成藏的关键要素之一,但目前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断裂带的属性与时限仍存在较大分歧。通过区域构造背景分析,以区域地质资料为基础,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讨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构造属性问题。研究发现,由于处于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西准噶尔地区在不同的演化阶段,以发育北东向展布的走滑构造为显著特征,主要存在3期:第一期是晚石炭世造成白碱滩和达拉布特蛇绿混杂岩带就位的左行走滑断裂带;第二期是晚二叠世—中晚三叠世之间,由于准噶尔地块和西准噶尔相对于成吉斯弧的反时针旋转,进而形成的克拉玛依-百口泉、乌尔禾-夏子街右行走滑逆冲带,它们伴生的构造圈闭,是油气成藏的关键;第三期是指形成于新生代的达拉布特左行走滑断裂,对盆地北缘有一定的改造,但是总体变形分布范围较窄,在实际分析中应当和中生代走滑构造注意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岩
构造属性
走滑断裂
圈闭
油气成藏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非Muglad盆地晚白垩世海侵及其对油气勘探的意义
1
作者
肖洪
李美俊
程顶胜
刘计国
李晋
邢向荣
机构
中国石油
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
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
勘探开发
研究
院
中国
石化
石油
勘探开发
研究
院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风城油田作业区油田地质研究所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2-35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02134)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研基金项目(2462023YJRC010)。
文摘
晚白垩世全球大规模海侵被认为仅淹没了非洲大陆北部地区,而位于非洲中部的Muglad盆地则未遭受海侵的影响,且盆地内仅发育一套富有机质的烃源岩,即下白垩统Abu Gabra组湖相泥岩。本次研究采集了下白垩统Abu Gabra组湖相泥岩和上白垩统Darfur群泥岩样品,在上白垩统Darfur群泥岩中检测到完全不同于下白垩统Abu Gabra组湖相泥岩的甲藻甾烷和三环萜烷组成,主要表现为高丰度的甲藻甾烷异构体和C_(23)三环萜烷丰度优势,认为其是海侵作用的产物。依据分析结果,本文首次提出上白垩统Darfur群沉积期可能受到新特提斯洋海水的影响,进一步揭示了晚白垩世全球海侵在非洲大陆的海水淹没范围已抵达中非大陆Muglad盆地。此外,上白垩统Darfur群海相富有机质泥岩的存在,揭示研究区不仅发育下白垩统Abu Gabra组湖相烃源岩,还发育一套潜在的海相烃源岩。而K-1井海相原油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上白垩统Darfur群海相烃源岩的生烃潜力,海相原油可能是研究区未来油气勘探的新领域。
关键词
海侵
晚白垩世
分子标志化合物
甲藻甾烷
三环萜烷
海相原油
Keywords
transgression
Late Cretaceous
molecular fossils
dinosteranes
tricyclic terpanes
marine oil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三期走滑构造及其油气意义
被引量:
40
2
作者
陈石
郭召杰
漆家福
邢向荣
机构
中国石油
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
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和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风城油田作业区油田地质研究所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2-331,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2208)
文摘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红浅-车排子、克拉玛依-百口泉以及乌尔禾-夏子街断裂带是影响和控制油气成藏的关键要素之一,但目前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断裂带的属性与时限仍存在较大分歧。通过区域构造背景分析,以区域地质资料为基础,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讨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构造属性问题。研究发现,由于处于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西准噶尔地区在不同的演化阶段,以发育北东向展布的走滑构造为显著特征,主要存在3期:第一期是晚石炭世造成白碱滩和达拉布特蛇绿混杂岩带就位的左行走滑断裂带;第二期是晚二叠世—中晚三叠世之间,由于准噶尔地块和西准噶尔相对于成吉斯弧的反时针旋转,进而形成的克拉玛依-百口泉、乌尔禾-夏子街右行走滑逆冲带,它们伴生的构造圈闭,是油气成藏的关键;第三期是指形成于新生代的达拉布特左行走滑断裂,对盆地北缘有一定的改造,但是总体变形分布范围较窄,在实际分析中应当和中生代走滑构造注意区分。
关键词
蛇绿岩
构造属性
走滑断裂
圈闭
油气成藏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Keywords
ophiolite, structure attribute, strike-slip fault, hydrocarbon trap, hydrocarbon reservoiring, northwestern mar-gin of Junggar Basin
分类号
TE12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非Muglad盆地晚白垩世海侵及其对油气勘探的意义
肖洪
李美俊
程顶胜
刘计国
李晋
邢向荣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三期走滑构造及其油气意义
陈石
郭召杰
漆家福
邢向荣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