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丸剂塑料球壳外层密封专用蜡的研究开发
1
作者 吴国江 夏树斌 刘青竹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7-171,共5页
研制了一种用于中药丸剂塑料球壳外层密封的专用蜡。将54号全炼石蜡和80号软质微晶蜡的混合物作为基础蜡料,考察各种添加剂对基础蜡料的熔点、运动黏度及其他性能的影响,确定该专用蜡的最佳制备配方为:54号全炼石蜡与80号软质微晶蜡的... 研制了一种用于中药丸剂塑料球壳外层密封的专用蜡。将54号全炼石蜡和80号软质微晶蜡的混合物作为基础蜡料,考察各种添加剂对基础蜡料的熔点、运动黏度及其他性能的影响,确定该专用蜡的最佳制备配方为:54号全炼石蜡与80号软质微晶蜡的质量比为9∶1,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C 5加氢石油树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黏度调节助剂A、煤基费-托合成软质蜡、非晶态α-烯烃共聚物(APAO)的加入量(w,以基础蜡料的质量计)分别为1.0%,1.0%,0.5%,3.0%,20%,1.5%。在温度为120℃、时间为30 min、搅拌转速为200 r min的条件下制备的密封专用蜡在40℃及-10~-20℃下不变形、不龟裂,性能优于参比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丸 塑料球壳 密封蜡 运动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汽油芳构化降烯烃催化剂的改进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晓 霍东亮 +1 位作者 余济伟 李国萍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5-70,共6页
针对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降烯烃组合工艺技术中,芳构化降烯烃辛烷值恢复催化剂(M)应用于重馏分汽油加氢时,存在因反应温度高而影响催化剂长周期运行及液体总收率等问题,对催化剂进行了优化升级改进研究,在M催化剂的基础上,通过对HZSM-... 针对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降烯烃组合工艺技术中,芳构化降烯烃辛烷值恢复催化剂(M)应用于重馏分汽油加氢时,存在因反应温度高而影响催化剂长周期运行及液体总收率等问题,对催化剂进行了优化升级改进研究,在M催化剂的基础上,通过对HZSM-5分子筛原料改进及调变活性金属组分,研制出活性高、稳定性好的催化裂化重汽油芳构化降烯烃辛烷值恢复催化剂M-Ⅱ。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结果表明,与M催化剂相比,在烯烃降低幅度大致相当的情况下,采用M-Ⅱ催化剂时,芳烃含量增加1.3百分点,RON提高0.7个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级HZSM-5 催化裂化 重汽油 降烯烃 芳构化 辛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棱柱状多晶γ-Al_2O_3的制备、表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冬梅 马波 +5 位作者 杨卫亚 凌凤香 沈智奇 王少军 孙万付 赵小雪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62-1267,共6页
以AlCl3·6H2O为前驱物,在氨水介质中用水热法制备了具有新颖形貌特征的六棱柱状多晶γ-Al2O3颗粒。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及N2物理吸脱附等方法对所制备的γ-Al2O3颗粒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形貌形成机制... 以AlCl3·6H2O为前驱物,在氨水介质中用水热法制备了具有新颖形貌特征的六棱柱状多晶γ-Al2O3颗粒。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及N2物理吸脱附等方法对所制备的γ-Al2O3颗粒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形貌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铝前驱物在氨水介质中通过水热处理后,经焙烧可以形成形貌规整的六棱柱状γ-Al2O3颗粒,其边长与长度分别约为0.3μm和2.5μm。TEM图片显示,六棱柱颗粒是由尺寸在10 nm左右的粒子聚集而成,因而具有多晶γ相特征。所制备的γ-Al2O3材料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比表面积为274 cm2/g,孔容为0.51 cm3/g,孔径集中分布在5.5 nm周围。研究发现,γ-Al2O3六棱柱形貌的形成机制与AlOOH二次粒子在NH4+正电荷作用下发生的最稳态排列形式具有密切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六棱柱 多晶 形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35M催化剂在乌石化0.6Mt/a汽油加氢装置工业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赵悦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03-1208,共6页
将抚顺石化公司自主研发的FO-35M催化汽油加氢改质催化剂在乌石化0.6 Mt/a催化汽油加氢改质装置进行工业应用试验,考察了FO-35M催化剂在乌石化工业装置上的应用情况,并采用不同工艺条件进行了国Ⅳ和国Ⅴ标定。实验结果表明,FO-35M催化... 将抚顺石化公司自主研发的FO-35M催化汽油加氢改质催化剂在乌石化0.6 Mt/a催化汽油加氢改质装置进行工业应用试验,考察了FO-35M催化剂在乌石化工业装置上的应用情况,并采用不同工艺条件进行了国Ⅳ和国Ⅴ标定。实验结果表明,FO-35M催化剂在乌石化0.6 Mt/a催化汽油加氢改质装置上运转59个月,显示出较好的稳定性;乌石化0.6 Mt/a催化汽油加氢改质装置可实现重汽油先脱硫后芳构工艺和重汽油先芳构后脱硫(M-DSO)工艺的灵活切换;国Ⅳ工况标定结果显示,M-DSO工艺操作条件缓和,在降硫、降烯烃的同时,较好的恢复辛烷值。M-DSO工艺国Ⅴ工况生产结果显示,重汽油硫含量降至12 mg/kg左右,辛烷值损失小于2个单位,回调全馏分汽油硫含量可降至10 mg/kg以下,能够满足乌石化国Ⅴ汽油出厂调和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35M催化剂 加氢改质 降烯烃 辛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与1-癸烯共聚及其共聚物微观结构 被引量:3
5
作者 吕春胜 成名 +1 位作者 翟雪 许普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23-1129,共7页
采用合成的2种限制几何茂金属催化剂A(2-四甲基环戊二烯基-6-叔丁基苯氧基二氯化钛)、B(2-四甲基环戊二烯基-4,6-二叔丁基苯氧基二氯化钛)分别和助剂Al(iBu)3/[Ph 3C]+[B(C 6F 5)4]-组成体系催化乙烯与1-癸烯共聚反应,并对共聚物微观结... 采用合成的2种限制几何茂金属催化剂A(2-四甲基环戊二烯基-6-叔丁基苯氧基二氯化钛)、B(2-四甲基环戊二烯基-4,6-二叔丁基苯氧基二氯化钛)分别和助剂Al(iBu)3/[Ph 3C]+[B(C 6F 5)4]-组成体系催化乙烯与1-癸烯共聚反应,并对共聚物微观结构的序列分布和链增长基元反应概率统计进行分析,探讨了该体系下的共聚机理和共聚物结构。结果表明:(1)共聚物主链上共聚单体1-癸烯质量分数在14.3%~67.2%之间;(2)共聚物链增长机理符合一级Markovian模型链增长机理;(3)所得共聚物结构更趋向于聚乙烯共聚物,1-癸烯更容易配位或插入到{共聚物主链-1-癸烯-1癸烯-催化剂}序列,乙烯更容易配位或插入到{共聚物主链-乙烯-乙烯-催化剂}序列;(4)随着1-癸烯浓度的增加,乙烯与1-癸烯共聚物更趋向嵌段结构;(5)1-癸烯更容易插入到催化剂B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几何催化剂 共聚 序列分布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Ti(OAr)Cl2/[Ph3C]^+[B(C6F5)4]^-催化体系合成高相对分子质量无规聚丙烯弹性体
6
作者 吕春胜 成名 +1 位作者 许普 翟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2-31,共10页
以相应的Cp′TiCl3为原料(Cp′为取代环戊二烯基)制备了3种非桥联单茂金属催化剂1,2,3,4,5-五甲基-环戊二烯基-2,4,6-三叔丁基酚氧基二氯化钛(A)、1-苯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2,4,6-三叔丁基酚氧基二氯化钛(B)和1,2-二苯基-4-甲... 以相应的Cp′TiCl3为原料(Cp′为取代环戊二烯基)制备了3种非桥联单茂金属催化剂1,2,3,4,5-五甲基-环戊二烯基-2,4,6-三叔丁基酚氧基二氯化钛(A)、1-苯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2,4,6-三叔丁基酚氧基二氯化钛(B)和1,2-二苯基-4-甲基-环戊二烯基-2,4,6-三叔丁基酚氧基二氯化钛(C)。研究了铝钛摩尔比(n(Al)/n(Ti))和温度(T)对催化剂的活性及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Mw)的影响。结果显示,应用Al(^iBu)3-[Ph3C]^+[B(C6F5)4]^-助催化剂,在合适的Al/Ti(摩尔比160)和温度(70℃)下,3种配合物催化丙烯聚合均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5.15×10^6~6.12×10^6 gPP/(mol Ti·h)),可以制备出高相对分子质量(Mw=8.54×10^4~29.26×10^4)无规聚丙烯弹性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桥联茂金属催化剂 丙烯聚合 高相对分子质量 无规聚丙烯 弹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