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单质铋调控碳缺陷氮化碳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
1
作者
石姝彤
郑帅
+4 位作者
叶小兰
谢亮
吴隽玮
孙鑫格
曾玉彬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共11页
为提升石墨相氮化碳(CN)的光催化性能,利用缺陷工程策略在CN中引入碳空位后,再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单质铋负载的碳缺陷氮化碳(Bi-V-CN),分别采用XRD、SEM、XRD、FTIR、XPS、PL、EIS等检测方法进行了表征分析,并将其应用于罗丹明B(RhB)...
为提升石墨相氮化碳(CN)的光催化性能,利用缺陷工程策略在CN中引入碳空位后,再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单质铋负载的碳缺陷氮化碳(Bi-V-CN),分别采用XRD、SEM、XRD、FTIR、XPS、PL、EIS等检测方法进行了表征分析,并将其应用于罗丹明B(RhB)的光催化降解。研究结果表明,单质铋的引入显著提升了催化剂的可见光响应性能,且在合成时引入硝酸铋的质量分数为0.5%、催化剂质量浓度为1mg/mL、RhB初始质量浓度为20mg/L时,光照25min后,催化剂对RhB的去除率达到99.7%。单质铋和碳缺陷的引入不仅增加了CN的比表面积,为催化反应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同时还减小了CN的禁带宽度,促进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有效分离,从而达到提升材料光催化活性的目的。活性物种淬灭实验结果表明,h^(+)和·O_(2)^(-)是Bi-V-CN在光催化降解RhB过程中的主要活性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碳
铋负载
碳缺陷
光催化
罗丹明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温超稠油采出水的电絮凝实验及机理分析
2
作者
谢亮
石姝彤
+5 位作者
郑帅
吴隽玮
孙鑫格
张琦
杨萍萍
曾玉彬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110,共10页
采用电絮凝技术处理高温超稠油采出水,考察了反应时间、电流密度和极板间距对电絮凝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对电絮凝处理超稠油采出水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电絮凝过程净化机理和电极钝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电絮凝...
采用电絮凝技术处理高温超稠油采出水,考察了反应时间、电流密度和极板间距对电絮凝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对电絮凝处理超稠油采出水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电絮凝过程净化机理和电极钝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电絮凝技术能有效去除高温超稠油采出水中的油、COD和SiO_(2),反应时间对COD和SiO_(2)去除率影响极显著。当反应时间为27.2 min,电流密度为8.6 mA/cm2,极板间距为1.8 cm时,COD和SiO_(2)去除率分别为81.0%和100%。电絮凝对采出水起净化作用的是铝离子与OH-结合生成的多核羟基铝络合物胶体。采出水中Cl-含量的增加使铝板的钝化程度略有减弱,而SO42-和HCO3-含量的增加使铝板的钝化程度增加;当采出水呈中性时,铝板的钝化程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稠油采出水
电絮凝
响应面法
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质铋调控碳缺陷氮化碳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
1
作者
石姝彤
郑帅
叶小兰
谢亮
吴隽玮
孙鑫格
曾玉彬
机构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
中油(新疆)
石油
工程
有限
公司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
工程
学院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西南分公司
出处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U22A20193)
2022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天山英才计划(2022TSYCJC0002).
文摘
为提升石墨相氮化碳(CN)的光催化性能,利用缺陷工程策略在CN中引入碳空位后,再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单质铋负载的碳缺陷氮化碳(Bi-V-CN),分别采用XRD、SEM、XRD、FTIR、XPS、PL、EIS等检测方法进行了表征分析,并将其应用于罗丹明B(RhB)的光催化降解。研究结果表明,单质铋的引入显著提升了催化剂的可见光响应性能,且在合成时引入硝酸铋的质量分数为0.5%、催化剂质量浓度为1mg/mL、RhB初始质量浓度为20mg/L时,光照25min后,催化剂对RhB的去除率达到99.7%。单质铋和碳缺陷的引入不仅增加了CN的比表面积,为催化反应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同时还减小了CN的禁带宽度,促进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有效分离,从而达到提升材料光催化活性的目的。活性物种淬灭实验结果表明,h^(+)和·O_(2)^(-)是Bi-V-CN在光催化降解RhB过程中的主要活性物种。
关键词
氮化碳
铋负载
碳缺陷
光催化
罗丹明B
Keywords
carbon nitride
bismuth loading
carbon defects
photocatalysis
rhodamine B
分类号
O641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温超稠油采出水的电絮凝实验及机理分析
2
作者
谢亮
石姝彤
郑帅
吴隽玮
孙鑫格
张琦
杨萍萍
曾玉彬
机构
中油(新疆)
石油
工程
有限
公司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西南分公司
中国石油
技术开发有限
公司
出处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110,共10页
基金
2022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天山英才计划项目(2022TSYCJC0002)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项目(CPECC2021KJ08)。
文摘
采用电絮凝技术处理高温超稠油采出水,考察了反应时间、电流密度和极板间距对电絮凝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对电絮凝处理超稠油采出水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电絮凝过程净化机理和电极钝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电絮凝技术能有效去除高温超稠油采出水中的油、COD和SiO_(2),反应时间对COD和SiO_(2)去除率影响极显著。当反应时间为27.2 min,电流密度为8.6 mA/cm2,极板间距为1.8 cm时,COD和SiO_(2)去除率分别为81.0%和100%。电絮凝对采出水起净化作用的是铝离子与OH-结合生成的多核羟基铝络合物胶体。采出水中Cl-含量的增加使铝板的钝化程度略有减弱,而SO42-和HCO3-含量的增加使铝板的钝化程度增加;当采出水呈中性时,铝板的钝化程度最高。
关键词
高温超稠油采出水
电絮凝
响应面法
钝化
Keywords
high temperature super-heavy oil produced water
electrocoagulati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分类号
X74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单质铋调控碳缺陷氮化碳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
石姝彤
郑帅
叶小兰
谢亮
吴隽玮
孙鑫格
曾玉彬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温超稠油采出水的电絮凝实验及机理分析
谢亮
石姝彤
郑帅
吴隽玮
孙鑫格
张琦
杨萍萍
曾玉彬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