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渝地区深层超深层试油完井技术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
1
作者 孙虎 贺秋云 +2 位作者 徐文 卢齐 庞东晓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0-140,共11页
近年来随着勘探开发持续向深部地层进军,川渝地区8 000 m级深井试油完井需求逐渐增加,万米深井试油也进入作业倒计时。川渝地区深部产层具有高压、超高温、高含硫化氢的特点,试油完井技术面临极大挑战。文章围绕深井安全快速试油完井和... 近年来随着勘探开发持续向深部地层进军,川渝地区8 000 m级深井试油完井需求逐渐增加,万米深井试油也进入作业倒计时。川渝地区深部产层具有高压、超高温、高含硫化氢的特点,试油完井技术面临极大挑战。文章围绕深井安全快速试油完井和提升井下资料录取质量及效率的两大核心目标,分析了在深层超深层试油完井工程基础研究、试油完井技术、高温高压地面装备和试油完井工具等方面取得的进展,总结了在长期工程实践中形成的试油完井一体化、高压气井地面装备自动化测试、生产井动态监测、试油完井管柱安全评价等川渝地区深井超深井试油完井特色技术,为国内其他类似区块试油完井工程作业提供参考。面对超深、特深井愈加复严苛的地质条件和工程挑战,探讨了试油完井技术的发展和展望,在安全、快速试油作业方面,重点攻关研发更高温度、压力等级的试油完井工具,从而简化管柱结构,提升可靠性;在资料录取方面,发展基于传感器和无线传输的实时测量技术,打造井筒“信息高速公路”,提升数据时效性和准确性,为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渝地区 超深井 试油 完井 井下工具 地面装备 完井液 数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碳酸盐岩气藏多因素耦合产能评价及影响因素——以四川盆地蓬莱气田灯影组二段为例
2
作者 欧家强 王小蓉 +5 位作者 杨洋 庞进 陆峰 李娟 李松岑 陈昊天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2-88,共7页
目的针对深层碳酸盐岩气藏应力敏感、水侵和堵塞等多机制耦合导致产能评价失准的问题,以四川盆地蓬莱气田灯影组二段为研究对象,建立一种多因素协同产能定量评价方法。方法基于双重介质渗流理论框架,引入Forchheimer方程修正高速非达西... 目的针对深层碳酸盐岩气藏应力敏感、水侵和堵塞等多机制耦合导致产能评价失准的问题,以四川盆地蓬莱气田灯影组二段为研究对象,建立一种多因素协同产能定量评价方法。方法基于双重介质渗流理论框架,引入Forchheimer方程修正高速非达西流动惯性效应,结合应力敏感本构关系量化渗透率动态衰减,通过分阶段含水饱和度模型表征水侵演化过程,并利用表皮系数反映近井堵塞程度,构建了气水两相多因素耦合产能模型;采用拟稳态半解析方法求解,并通过试井与生产数据约束关键参数。结果无阻流量预测相对误差为1.2%~4.3%,水侵阶段误差低于3.5%。定量分析表明,堵塞效应导致产能损失高达36%,应力敏感引起的产能下降30%~45%,水侵影响相对较小(2.0%~4.6%)。现场应用证实,控压生产可将月递减率从3.2%降至1.8%,酸化解堵后产能恢复率达93%。结论该模型为制定差异化的气井产能维护措施提供了技术支撑,对提升同类气藏开发效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气藏 产能评价 多因素耦合模型 应力敏感性 堵塞效应 水侵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试油技术在川渝气田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6
3
作者 黄船 曾小军 何锦华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7-60,I0004,共5页
"智能装备制造"是未来石油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国外各大油服公司均投入大量研发力量开展技术攻关,并建立了各自标准和规范。川渝、塔里木、新疆油田近十年经过不懈的探索与实践,尤其在高压远程自动化与集中控制、井下数据无线... "智能装备制造"是未来石油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国外各大油服公司均投入大量研发力量开展技术攻关,并建立了各自标准和规范。川渝、塔里木、新疆油田近十年经过不懈的探索与实践,尤其在高压远程自动化与集中控制、井下数据无线传输、图像智能识别安全控制等方面取得突破,已具备投入到工业应用的条件,开始在试油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智能试油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文章通过介绍川渝气田上述技术,探讨并展望智能试油技术未来在我国油气田勘探开发中起到的作用及研究发展方向,有助于油气田勘探开发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 试油 自动化 远程控制 井下数据 无线传输 图像智能识别 提质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页岩气开发排水采气技术优选 被引量:11
4
作者 曾小军 廖刚 任文希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6-179,共4页
页岩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常规能源,开发潜力巨大。四川盆地海相页岩储层埋藏深、储层致密、孔隙度和渗透率较低,天然气产量衰减较快,因此优选稳产、增产的排水采气技术尤为重要。页岩气井具有低压低产时间长、采用排水采气措施生产周... 页岩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常规能源,开发潜力巨大。四川盆地海相页岩储层埋藏深、储层致密、孔隙度和渗透率较低,天然气产量衰减较快,因此优选稳产、增产的排水采气技术尤为重要。页岩气井具有低压低产时间长、采用排水采气措施生产周期长的特点,文章对四川地区常用的排水采气方法进行了适应性评估,基于低成本、分期有效的原则,首先下入利用储层自身能量的速度管柱进行生产,速度管柱携液困难后再选择实施泡排、柱塞、气举、泵类排水采气等工艺措施,为页岩气井中后期排水采气技术优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低压低产 排水采气 泡沫排水 柱塞气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深井地层测试工具低频度失效案例解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潘登 王东林 +3 位作者 黄靖富 张文斌 赵智勇 何亚彬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5-169,共5页
高温高压深井苛刻的井底工况,很容易使测试工具的缺陷和瑕疵扩大,从而造成地层测试作业的失败。测试作业人员如果没有丰富的经验以及充分的防范措施,很难确保测试作业的高成功率,尤其是一些低频度的工具失效形式,更是增加了测试失败的... 高温高压深井苛刻的井底工况,很容易使测试工具的缺陷和瑕疵扩大,从而造成地层测试作业的失败。测试作业人员如果没有丰富的经验以及充分的防范措施,很难确保测试作业的高成功率,尤其是一些低频度的工具失效形式,更是增加了测试失败的几率。文章针对在一些案例井中出现的RDS阀循环孔提前开启、RDS/RD阀循环孔无法开启、测试管柱发生单向串漏、油套压力间歇性窜漏等罕见的失效形式,经过逐步的解析,发现了破裂盘的焊接质量问题、密封圈抗气爆性能失效、套管的大尺度变形及磨损、温度效应造成管柱长度的大范围伸缩等潜在原因。从而提出了加大破裂盘的抽检比例,并且在其安装在外筒后,坚持按照破裂值80%试压;选择抗气爆性能优越的密封件;测试前开展套管磨损检测及分析计算;开展作业全过程管柱三轴应力分析计算等对应解决方案,进一步提高了入井工具应用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深层 地层测试管柱 井下工具 故障案例 解决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井试油完井过程中快速泄压对井下工具密封性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贾海 王东林 +4 位作者 潘登 赵智勇 何亚彬 陈华良 黄靖富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9-64,共6页
压控式井下工具空气室的密封元件不仅受到天然气、二氧化碳、酸碱井液等介质的侵蚀,还要承受井下温度和压力变化带来的影响。在川渝地区天然气井的试油完井中,压控式井下工具多次出现因“气体快速减压(RGD)”效应影响而造成密封元件的... 压控式井下工具空气室的密封元件不仅受到天然气、二氧化碳、酸碱井液等介质的侵蚀,还要承受井下温度和压力变化带来的影响。在川渝地区天然气井的试油完井中,压控式井下工具多次出现因“气体快速减压(RGD)”效应影响而造成密封元件的密封性能降低,高压天然气渗入空气室形成了圈闭压力,致使工具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为了降低RGD效应对试油完井井下工具密封性的影响,以可控封堵阀为例,开展了在井下工况条件下空气室渗入高压天然气的模拟实验,验证特定的井况条件下会产生RGD效应,使橡胶密封元件的密封性能降低;同时通过模拟实验对比,优选了能耐RGD效应的“O”型密封圈,该密封圈在现场应用了4口井,均未出现空气室渗入天然气的现象。天然气的快速泄压对井下工具密封性的影响可以通过控制压降速率、减少开井关井次数和使用耐RGD效应的“O”型密封圈进行防治。为了提高井下工具密封的可靠性,提出了优化设计空气室的密封结构、减小空气室“O”型密封圈承受的密封压差的建议。该防治天然气快速泄压影响井下工具密封性的技术,为试油完井井下工具的设计和密封件的选择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天然气井 试油完井 井下工具 RGD效应 橡胶密封元件 “O”型密封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深井地层测试的难点及管柱结构的应对策略 被引量:7
7
作者 潘登 谢胜 +2 位作者 舒梅 黄靖富 李杲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3-67,共5页
复杂深井的地层测试技术,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渐形成了以射孔—酸化—测试联作为代表的典型管柱。但随着应用面的扩大,出现了新的问题。针对封隔器以下尾管及射孔枪卡埋、井筒承压窗口窄、测试后产层漏失严重、探井试油后转开发作业的效... 复杂深井的地层测试技术,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渐形成了以射孔—酸化—测试联作为代表的典型管柱。但随着应用面的扩大,出现了新的问题。针对封隔器以下尾管及射孔枪卡埋、井筒承压窗口窄、测试后产层漏失严重、探井试油后转开发作业的效率低、风险大等难点,分别提出了加入尾管安全接头、投球式常开阀和投球式常闭阀分别替代OMNI阀和RDS/RD阀,加入单向关井循环阀替换RDS阀,加入脱接式封堵阀等应对策略,形成了系列管柱结构和工艺,有效完善和改进了管柱结构和配套工艺,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深井 地层测试 管柱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井APR试油测试管柱中伸缩管作用机理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贺秋云 黄靖富 吴军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5-79,共5页
高温高压井APR试油测试作业在储层改造、放喷测试等工况下井筒压力、温度会改变,APR试油测试管柱的长度会随着井筒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为了保障管柱在作业期间受力稳定,有时需要在管柱中设置伸缩管来补偿管柱的长度变化,因此,有必要... 高温高压井APR试油测试作业在储层改造、放喷测试等工况下井筒压力、温度会改变,APR试油测试管柱的长度会随着井筒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为了保障管柱在作业期间受力稳定,有时需要在管柱中设置伸缩管来补偿管柱的长度变化,因此,有必要对伸缩管在管柱中的工作机理进行系统的分析总结。文章从RTTS封隔器工作原理、性能包络线等方面阐释了伸缩管对封隔器保持有效坐封的影响,计算了伸缩管设置对管柱三轴应力强度安全系数的影响,最后分析了伸缩管对液压旁通阀工作的影响。通过现场实例分析,验证了伸缩管的设置应主要以液压旁通在井下的工作和提高管柱三轴应力强度安全系数为出发点,而以保持RTTS封隔器有效初始坐封压重为目的的做法不符合实际情况。分析结论对优化高温高压APR试油测试管柱中伸缩管的数量和下入深度、保持管柱的强度安全和井下测试工具的可靠性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R试油测试管柱 伸缩管 RTTS封隔器 完井设计 管柱长度 管柱强度 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分离式计量技术在页岩气地面测试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然 刘兴华 谢奎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4-78,共5页
传统的气液计量方法是采用分离器,利用多相流体中各相的密度差异,通过物理方法将气液进行分离,之后通过单相仪器仪表和计量罐进行计量,设备质量和体积较大,综合成本高,安装周期长。为解决页岩气排采中的两相流计量难题,文章提出一种非... 传统的气液计量方法是采用分离器,利用多相流体中各相的密度差异,通过物理方法将气液进行分离,之后通过单相仪器仪表和计量罐进行计量,设备质量和体积较大,综合成本高,安装周期长。为解决页岩气排采中的两相流计量难题,文章提出一种非分离式的计量技术,核心特征是将文丘里与电容层析成像技术相结合,配合深度学习算法,对两相流量进行精确计量并实时显示管道内流体流动状态,应用此技术开发的两相流量计在页岩气测试现场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文章所采用的非分离式计量技术,针对不同试验井况,测试结果稳定,计量精度较高,适用于页岩气排采的整个周期,基于电容层析成像技术的井口流动状态可视化能准确反映管道内流态,为气田科学生产提供实时单井数据支持。同时,气液两相流量计具有操作简单、维护方便、成本低廉、无人值守的特点,能够简化设备和工艺管线,符合页岩气低成本高效开发的初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非分离 文丘里 电学层析成像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多井组平台地面测试工艺流程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涂敖 王圣 谢奎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3-76,共4页
页岩气测试流程及装备主要来源于传统的“高温高压高含硫”井地面流程,兼顾了常规及非常规天然气井的作业需求,存在流程占地广、设备处理能力过剩、不能掌握单井实时数据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优化井口并联分流模块,开发复式降压分流管... 页岩气测试流程及装备主要来源于传统的“高温高压高含硫”井地面流程,兼顾了常规及非常规天然气井的作业需求,存在流程占地广、设备处理能力过剩、不能掌握单井实时数据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优化井口并联分流模块,开发复式降压分流管汇,提高了测试设备一体化和集成化程度,简化了工艺流程;将不分离气液两相计量技术引入页岩气地面计量,取消部分计量用分离器、计量管线以及管汇,形成了适用于页岩气多井组平台的“单井单独计量、平台集中分离”工艺。通过上述技术措施,页岩气地面测试工艺流程得到进一步完善和简化,又能够实现一个平台的各井钻磨桥塞、错峰除砂、连续排液、单井实时计量等功能,为页岩气高效、低成本的工厂化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流程优化 井口并联模块 节流降压模块 两相流量计 分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码头管沟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鹏 谢逢选 +3 位作者 孙培申 高彦平 卢志兴 李阳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0-146,共7页
近年来,管沟内油气管道运营的风险日益凸显,国内外已经发生多起地下管沟内油气泄漏聚集不易发现造成爆炸事故,确保管沟内油气管道安全运行是重中之重。但由于管沟内环境恶劣,特别是海边码头管沟内环境更为恶劣,台风期间管沟内积水严重,... 近年来,管沟内油气管道运营的风险日益凸显,国内外已经发生多起地下管沟内油气泄漏聚集不易发现造成爆炸事故,确保管沟内油气管道安全运行是重中之重。但由于管沟内环境恶劣,特别是海边码头管沟内环境更为恶劣,台风期间管沟内积水严重,使得传统的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设备难以稳定运行,加大了管沟安全管理的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泵吸式双气体检测系统,并在码头管沟中成功应用。该系统采用先进技术和创新设计,能够有效吸入管沟内的气体样本,并进行快速、准确地分析和检测。在恶劣环境中稳定运行的能力和对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泄漏的及时发现,显著提高了码头管沟的安全性。通过这一技术创新,能有效预防潜在的爆炸事故,保护工人和周围环境的安全。该装置的成功应用将为油气管道行业安全管理提供有力支撑,确保管沟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吸式 可燃气体 有毒气体 码头管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贴片示踪剂装载工具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长林 陆峰 +5 位作者 钟萍萍 敖科 谢俊杰 杨敏 郭璐璐 王艺衡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4-139,共6页
常规水平井分段压裂监测过程中,使用液体示踪剂存在监测周期短、扩散作用较大、影响测试精度等问题,而智能贴片示踪剂是一种固体示踪剂,具有缓释性能,能够满足水平井长期监测(监测周期大于1年)的需求,但国内尚无配套的工具短节用于智能... 常规水平井分段压裂监测过程中,使用液体示踪剂存在监测周期短、扩散作用较大、影响测试精度等问题,而智能贴片示踪剂是一种固体示踪剂,具有缓释性能,能够满足水平井长期监测(监测周期大于1年)的需求,但国内尚无配套的工具短节用于智能贴片示踪剂使用。由此设计了一种智能贴片示踪剂装载工具,该工具主要由锚卡、护罩及连接短节组成,配套生产管柱使用,能实现长期监测的目的。文章介绍了智能贴片示踪剂、装载工具设计及制造,并结合国内首次应用的案例,阐述了装载工具进行产能剖面监测的安装过程及工艺流程。现场应用表明,装载工具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可满足智能贴片示踪剂监测需求,填补了国内在该项技术上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贴片示踪剂 装载工具 产能剖面 水平井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油藏水平井动态产能剖面化学示踪监测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敖科 辛骅志 +3 位作者 陆峰 白华 钟萍萍 马俊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7-80,共4页
近年来,准噶尔盆地致密油藏采用长水平段、大规模压裂水平井投入开发,压后各段退液剖面、产油剖面以及含水的动态变化情况缺乏长期有效的监测手段,对于分析评价长水平井各压裂段储层的动用状况以及压裂分段施工参数对于各类储层适应性... 近年来,准噶尔盆地致密油藏采用长水平段、大规模压裂水平井投入开发,压后各段退液剖面、产油剖面以及含水的动态变化情况缺乏长期有效的监测手段,对于分析评价长水平井各压裂段储层的动用状况以及压裂分段施工参数对于各类储层适应性缺少有力的数据支撑。文章应用一种新型痕量化学示踪方法(SECTT)对准噶尔盆地致密油水平井的产能剖面进行持续示踪监测,成功获取了250 d各压裂段的产能剖面,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用、安全、简单、可靠,为进一步指导优化水平井部署以及压裂施工参数、最大限度提高储量动用程度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水平井 化学示踪监测 返排剖面 产油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示踪剂监测的压裂裂缝体积的拟合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钟萍萍 陆峰 +5 位作者 游雨奇 易星宇 敖科 白华 詹思源 邢杨义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9-113,共5页
油气井进行压裂后,裂缝体积计算对评估其增产有效性、压裂后油气井产量预测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油气储层岩石特性和压裂过程的复杂性使得确定裂缝的体积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对储层进行压裂改造时,通常用地面或井下微地震进行施工监测,然... 油气井进行压裂后,裂缝体积计算对评估其增产有效性、压裂后油气井产量预测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油气储层岩石特性和压裂过程的复杂性使得确定裂缝的体积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对储层进行压裂改造时,通常用地面或井下微地震进行施工监测,然后计算压裂改造体积,但不能计算裂缝的体积。文章基于示踪剂测试,提出了注气井的压裂裂缝体积拟合方法,总结了该方法的优点及适应性,并在玛北油田玛131井区开展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此拟合方法可用于优化气驱驱替速度和驱替PV数,对后续提高气驱开发效果提供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踪剂 监测 压裂裂缝体积 水力压裂 注气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暂闭井带压作业机控压钻磨水泥塞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明友 袁健 +3 位作者 谢奎 陈曦 杨南鹏 徐煜东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5-90,共6页
修井机和连续管钻开暂闭井上部井段水泥塞后,水泥塞下方的圈闭压力突然释放易导致钻具飞出、设备和钻具受损以及井喷事故。采用带压作业机控压钻磨暂闭井上部井段水泥塞,能在管柱自重基础上施加足够高的下压力,工作防喷器回压控制能力高... 修井机和连续管钻开暂闭井上部井段水泥塞后,水泥塞下方的圈闭压力突然释放易导致钻具飞出、设备和钻具受损以及井喷事故。采用带压作业机控压钻磨暂闭井上部井段水泥塞,能在管柱自重基础上施加足够高的下压力,工作防喷器回压控制能力高,钻塞管柱刚度强,能有效预防此类事件发生。针对带压作业机钻磨水泥塞存在的技术难点,从防喷器组合、地面流程、钻具组合、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形成一套“主动加压+复合旋转+平衡背压”的带压作业机控压钻磨水泥塞技术,能够有效应对桥塞或水泥塞下方可能圈闭有高压的风险,满足暂闭井钻塞的施工要求,且对道路、场地要求低,不需基建,作业周期短,可大幅降低作业成本。该技术在现场应用11井次,效果良好,为暂闭井、高压气井钻塞作业提供了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压作业 暂闭井 控压 钻塞 水泥塞 圈闭压力 地面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探测技术在分离器实时排液上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雷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7-109,共3页
页岩气藏在储层压裂改造后的测试和试采阶段,从井筒返排出的流体中往往含有大量的压裂砂、岩屑等杂质,这些流体经分离器分离的过程中,容易堵塞分离器液位控制装置,使得浮筒液位感应失真,导致分离器自动排液功能失效。在这种情况下普遍... 页岩气藏在储层压裂改造后的测试和试采阶段,从井筒返排出的流体中往往含有大量的压裂砂、岩屑等杂质,这些流体经分离器分离的过程中,容易堵塞分离器液位控制装置,使得浮筒液位感应失真,导致分离器自动排液功能失效。在这种情况下普遍采用人工不定期检查、手动开关阀门的方式排液。本研究利用雷达电磁波探测物质表面距离的功能,通过将雷达液位计的探测电信号转换成分离器Fisher控制阀的压力控制信号,实现雷达液位计与分离器Fisher控制阀联动,解决分离器液位的实时监测和自动排液的问题。该技术是信息化和机械化的有机结合,通过远程监控和自动控制,解决了分离器排液智能化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生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探测 分离器 自动排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裸眼封隔器分段酸压管柱打捞实践 被引量:2
17
作者 付建华 邓乐 +2 位作者 陈国庆 杨川琴 李亮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1-96,共6页
安岳气田灯影组气藏广泛采用大斜度井/水平井裸眼封隔器分段酸压工艺试油完井,悬挂封隔器及下部管柱被“永久性”留在井下。如果利用原裸眼侧钻,则需要打捞分段酸压管柱至套管鞋以下30 m左右。MX126井和GS121井前期打捞作业历时均超过50... 安岳气田灯影组气藏广泛采用大斜度井/水平井裸眼封隔器分段酸压工艺试油完井,悬挂封隔器及下部管柱被“永久性”留在井下。如果利用原裸眼侧钻,则需要打捞分段酸压管柱至套管鞋以下30 m左右。MX126井和GS121井前期打捞作业历时均超过50 d,打捞效率非常低,主要原因为:悬挂封隔器双向锚定,裸眼封隔器和连接油管埋卡严重且位于大斜度井段,压井后长时间静止埋卡越来越严重;钻井液压井后切割油管受阻,没有完成落鱼切割分段;套磨铣导致封隔器解体,倒扣时落鱼出现多处退扣,倒扣打捞效率低。针对上述问题,优化了打捞技术措施:钻井液压井前,采用泵送径向切割工艺在清水中切割油管,确保切割成功率;采用带压拔出插管循环压井,缩短钻井液浸泡时间,降低次生卡钻风险;优选磨铣工具和打捞工具,优化磨铣工艺和震击解卡打捞工艺,维持落鱼完整性、力求捞出整段被切割落鱼。该技术成功应用于MX146井和GS127井后期的打捞作业,分别用时12 d和5 d。该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裸眼封隔器分段酸压管柱的打捞效率,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斜度井 水平井 裸眼封隔器 酸压管柱 压井 切割 打捞 落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影响因素下动态置换法压井参数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志伟 陆峰 +3 位作者 张伟国 金颢 覃建宇 王堂青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共6页
动态置换法是一种压井液注入和气体排出同时进行的非常规压井方法,压井液最大注入排量的确定和井口套压的控制是压井成功的关键。文章基于压井液注入过程中满足井底压力恒定、气体排出过程中满足物质守恒、压井液下落过程中满足修正Dro... 动态置换法是一种压井液注入和气体排出同时进行的非常规压井方法,压井液最大注入排量的确定和井口套压的控制是压井成功的关键。文章基于压井液注入过程中满足井底压力恒定、气体排出过程中满足物质守恒、压井液下落过程中满足修正Drosos液泛关联式,建立动态置换法压井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得到压井液最大注入排量与Ramtahal实验数据相对比,在套管内径为152 mm、套管内无钻杆和钻杆外径为51 mm井况下,误差仅为7.0%和0.1%,可以应用到动态置换法压井计算中,并通过模型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压井液最大注入排量和井口套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钻柱偏心率、压井液表面张力越大,压井液最大注入排量越大,套压下降速度越快,压井时间越短;气柱体积、压井液黏度越大,压井液最大注入排量越小,套压下降速度越慢,压井时间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置换法 液泛现象 影响因素 压井液最大注入排量 套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岳气田易漏储层高效完井投产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船 李杲 张国洪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9-73,共5页
安岳气田震旦系灯影组储层溶洞极为发育,是天然气富集带,构造上通过精细控压钻达目的层后仍然存在恶性井漏问题,井漏对完井投产效率和井筒安全作业造成较大影响。在结合前期钻井精细控压参数与设备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针对易漏储层高效... 安岳气田震旦系灯影组储层溶洞极为发育,是天然气富集带,构造上通过精细控压钻达目的层后仍然存在恶性井漏问题,井漏对完井投产效率和井筒安全作业造成较大影响。在结合前期钻井精细控压参数与设备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针对易漏储层高效完井投产技术,通过两趟管柱达成完井目的。第一趟暂堵管柱,高效安全建立屏障,阻断井筒漏失通道,减少在井筒高风险条件下下管柱和替环空保护液时间,之后再回插二次完井管柱最终实现高效完井。该技术在GS001-H26等井获得成功应用,测试百万方级气井5口,累计测获天然气产量822×10^(4) m ^(3)/d,为碳酸盐岩易漏储层高效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岳气田 恶性井漏 精细控压 暂堵屏障 完井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