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阻页岩气储层的测井解释评价 被引量:22
1
作者 杨小兵 张树东 +2 位作者 张志刚 刘静 邓霞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92-699,共8页
为正确解释评价区域页岩气储层,探讨了低电阻率页岩气储层的形成机理。结合大量区域页岩地层的测井特征和地质特点,主要分析了黏土含量、黄铁矿含量、页岩中有机质的成熟度、地层可动水及矿化度、页理(层理、裂缝)等对页岩气地层电阻率... 为正确解释评价区域页岩气储层,探讨了低电阻率页岩气储层的形成机理。结合大量区域页岩地层的测井特征和地质特点,主要分析了黏土含量、黄铁矿含量、页岩中有机质的成熟度、地层可动水及矿化度、页理(层理、裂缝)等对页岩气地层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形成低电阻率页岩储层的原因多,不同区块低电阻率页岩储层的形成机理不同,在实际页岩气井的综合解释评价中得到应用和检验。低阻页岩储层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有"五高",即:黏土含量高、地层水矿化度高、有机质成熟度高、黄铁矿含量高、页理(层理、裂缝)发育程度高,同时这些影响因素大多相互叠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测井解释评价 低阻页岩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蠡县斜坡沙河街组构造及其演化特征 被引量:15
2
作者 周路 左虎 +2 位作者 张峰 霍丽丽 陆鹏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12,共5页
蠡县斜坡位于饶阳凹陷的西部,整体为SE倾向、NE走向的单斜构造。斜坡断裂十分发育,断裂走向多为NE或NEE向,与斜坡倾向大致垂直。断裂样式主要为雁列式阶梯状断裂和主干断裂与次级断裂构成的Y字型、反Y字型、树枝状组合断裂,反映所受拉... 蠡县斜坡位于饶阳凹陷的西部,整体为SE倾向、NE走向的单斜构造。斜坡断裂十分发育,断裂走向多为NE或NEE向,与斜坡倾向大致垂直。断裂样式主要为雁列式阶梯状断裂和主干断裂与次级断裂构成的Y字型、反Y字型、树枝状组合断裂,反映所受拉张和张扭应力作用较强烈。斜坡由高阳、雁翎和西柳三个构造带组成,雁翎构造带多发育断块和小型断层鼻状构造,高阳构造带发育较大规模的断层鼻状构造,西柳构造带发育小型的地堑式断槽构造,断块和小型断层鼻状构造发育。斜坡发育期主要位于沙一段—东营组沉积期,喜马拉雅早期构造运动对斜坡的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沙河街组中、下部沉积期属于深层古隆起构造背景上的继承性披覆发育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饶阳凹陷 蠡县斜坡 沙河街组 断裂 构造特征 演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芯电容率特征研究及其在流体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红岐 邓友明 +2 位作者 邱春宁 郭昭学 刘静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1-54,10,共4页
由于频散影响因素多,产生机理不清,并且测井时其实部和虚部的计算存在错误,导致了"实部不实,虚部不虚"的结果,制约了复电阻率测井技术在油田的应用和发展。对油田大量岩芯的实验测量发现,地层的电容率信号对油气的响应更显著:... 由于频散影响因素多,产生机理不清,并且测井时其实部和虚部的计算存在错误,导致了"实部不实,虚部不虚"的结果,制约了复电阻率测井技术在油田的应用和发展。对油田大量岩芯的实验测量发现,地层的电容率信号对油气的响应更显著:NaCl溶液的电容随着测量极板距离的增加按负平方关系减小;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按平方关系增加;随着频率的增加按负幂指数规律减小。NaCl溶液电阻率和电容率对比发现,相同条件下,电容率的变化率比电阻率明显,从而证明了地层电容率比电阻率对地层压力、孔隙度、流体矿化度和饱和度等地层参数响应更敏感。基于这样一个发现,仿照阿尔奇公式,建立了以电容率为核心参数的含水率和矿化度计算公式,进而识别流体类型。油田双侧向电阻率测井实际资料证明,利用电容率信号可以更好地识别地层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电阻率 频散 测井 电容率 流体识别 双频双侧向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油气藏裂缝型储层参数定量评价方法 被引量:8
4
作者 冉志兵 郑小川 +1 位作者 谭修中 胡红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2-36,共5页
随着青西油田复杂裂缝型油气藏勘探开发的深入,对双孔介质储层裂缝孔隙的评价不应局限于定性评价,更需要定量评价。针对下白垩统裂缝型储层,阐述了利用岩芯裂缝观测和描述资料对成像测井资料进行标定,结合Po-roSpect、FVI、PoroDist等... 随着青西油田复杂裂缝型油气藏勘探开发的深入,对双孔介质储层裂缝孔隙的评价不应局限于定性评价,更需要定量评价。针对下白垩统裂缝型储层,阐述了利用岩芯裂缝观测和描述资料对成像测井资料进行标定,结合Po-roSpect、FVI、PoroDist等软件计算裂缝孔隙度,以及利用双侧向经验公式计算裂缝孔隙度,从而实现双孔介质储层的定量评价。经青西油田岩芯地面核磁实验验证,与上述测井计算的裂缝孔隙度结果基本一致。该方法应用于青西油田裂缝型储层,实现了油田双孔介质储集层的定量评价,提高了油田地质储量计算的准确性,为油田开发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孔隙度 成像测井 孔隙谱 孔隙分区 双侧向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共偏移距共反射面元叠加提高叠前地震资料质量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栋 李振春 +2 位作者 孔雪 熊宇 孙小东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6-80,共5页
提出利用部分共偏移距共反射面元(CO CRS)叠加提高稀疏低信噪比叠前地震资料质量。通过多参数的COCRS旅行时公式计算得到部分叠加的CRS超道集,对数据进行规则化,以利于以后的常规处理如速度分析、叠前偏移等。模型试算和实际资料处理结... 提出利用部分共偏移距共反射面元(CO CRS)叠加提高稀疏低信噪比叠前地震资料质量。通过多参数的COCRS旅行时公式计算得到部分叠加的CRS超道集,对数据进行规则化,以利于以后的常规处理如速度分析、叠前偏移等。模型试算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与原始地震数据相比,对经过部分CO CRS叠加处理后的叠前数据进行偏移,不仅提高了偏移剖面的信噪比,同时改善了同相轴的连续性,获得了较好的成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勘探 地震资料 共反射面元(CRS)叠加 共偏移距共反射面元(COCRS) 共反射面元(CRS)超道集 数据规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