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110石油套管外表面缺陷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武刚 钱煜 +1 位作者 杨力能 杨超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34-236,共3页
某公司生产的P110钢级套管探伤合格率低,结合该产品生产过程对外表面缺陷的宏观、微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缺陷为轧制过程中的小折叠。通过改进措施,有效改善了缺陷。
关键词 P110套管 外表面缺陷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Ф14.0mm钻齿与钻头本体齿孔的过盈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孟晓平 董亮亮 +3 位作者 童华 王作文 于小龙 赵学峰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7-119,共3页
掉齿是影响空气钻井潜孔钻头寿命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钻齿与本体齿孔的安装过盈量直接影响固齿强度。通过建立Ф215.9 mm潜孔钻头Ф14.0 mm钻齿与钻头本体齿孔过盈装配的力学模型,对过盈量为0.040、0.060、0.065、0.070、0.075、0.080和0.... 掉齿是影响空气钻井潜孔钻头寿命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钻齿与本体齿孔的安装过盈量直接影响固齿强度。通过建立Ф215.9 mm潜孔钻头Ф14.0 mm钻齿与钻头本体齿孔过盈装配的力学模型,对过盈量为0.040、0.060、0.065、0.070、0.075、0.080和0.100 mm时的装配应力及本体材料的径向位移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对钻齿施加工作载荷,检验了其固齿效果。通过分析可知:过盈量小于0.065 mm时本体材料处于弹性变形状态;过盈量不小于0.080 mm时,本体齿孔的应力值较大,局部接触位置超出材料的抗压强度;过盈量为0.065~0.075 mm时,既有弹性变形又存在轻微的塑性变形,此时的固齿强度能够满足实际工况的需要。考虑到塑性硬化的作用,推荐该钻头下钻齿与本体齿孔的安装过盈量为0.065~0.07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钻井 潜孔钻头 钻齿 过盈配合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裂缝-孔隙型储集层水侵特征及残余气分布规律 被引量:5
3
作者 谢鹏 陈鹏羽 +1 位作者 赵海龙 徐建亭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83-591,共9页
为解决碳酸盐岩裂缝-孔隙型边底水气藏在开采过程中易发生气井水窜的问题,利用可视化微观模型实验和高温高压在线核磁共振检测系统,开展水侵机理模拟实验,研究残余气分布规律;以脉冲序列测试得到T2图谱,表征侵入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为解决碳酸盐岩裂缝-孔隙型边底水气藏在开采过程中易发生气井水窜的问题,利用可视化微观模型实验和高温高压在线核磁共振检测系统,开展水侵机理模拟实验,研究残余气分布规律;以脉冲序列测试得到T2图谱,表征侵入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孔喉半径比、配位数和裂缝宽度对水侵及残余气分布影响显著,孔隙型储集层侵入水先进入中—大孔隙,后进入小孔隙;裂缝-孔隙型储集层中裂缝的分布对水侵方式存在影响,侵入水进入裂缝后,可以通过裂缝进入中—大孔隙中。孔隙型储集层水淹后,37.7%的残余气存在于小孔隙中,62.3%的残余气存在于中—大孔隙中;裂缝-孔隙型储集层水淹后裂缝中的残余气较少,小孔隙中的残余气占4.8%~26.8%,中—大孔隙中的残余气占69.2%~94.7%,且小孔隙中的残余气难以被动用。以中—大孔隙水侵比例为目标函数评价残余气饱和度指标,主控因素为裂缝贯穿程度、水体倍数、裂缝宽度和采气速度。应在裂缝发育区优选井轨迹,避免钻遇沟通边底水的裂缝,同时优化气井配产,延缓气井见水时间;气井出水后适当降低产气速度,促使侵入水进入中—大孔隙,减少残余气在中—大孔隙中的分布,提高天然气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气藏 裂缝-孔隙型储集层 核磁共振 水侵特征 残余气分布 采气速度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效液体型解卡剂在巴基斯坦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巍 吉永忠 +2 位作者 杨刚 黎凌 程文博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6-52,共7页
针对目前巴基斯坦常用粉末解卡剂Black Magic存在配制时间长,加重易沉淀,与钻井液兼容性差,解卡成功率低等问题,以解卡剂对泥饼的破坏泥饼效果、穿透泥饼时间和极压润滑系数为评价指标,实验优选得到了一种高效液体解卡剂ZL SPOT。在此... 针对目前巴基斯坦常用粉末解卡剂Black Magic存在配制时间长,加重易沉淀,与钻井液兼容性差,解卡成功率低等问题,以解卡剂对泥饼的破坏泥饼效果、穿透泥饼时间和极压润滑系数为评价指标,实验优选得到了一种高效液体解卡剂ZL SPOT。在此基础上,通过考察油水比、解卡剂和增黏剂对泥饼破坏和穿透的影响,得到了以0#柴油、解卡剂、清水和有机土组成的加重解卡液配方。实验结果发现:对于非加重解卡液,液体解卡剂在1.0%~2.5%浓度下,其极压润滑系数为0.069,100 mL解卡液穿透泥饼时间仅15 min,泥饼浸泡2 h后能见明显的网状裂纹,优于粉末解卡剂;对于加重解卡液,固相的加入会严重影响解卡效果,但提高解卡剂浓度至8%后,解卡液浸泡后的泥饼能出现网状裂纹;密度1.32~1.80 g/cm^(3)的解卡液在120℃静置16 h后,无重晶石沉淀;解卡液与水基钻井液按1∶1比例混合,钻井液流变性和滤失基本不受影响。该液体解卡剂在巴基斯坦成功应用两口井,验证了解卡效果,且施工简单,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型解卡剂 压差卡钻 泥饼破坏 穿透泥饼时间 解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