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西北厚坝地区上沙溪庙组沉积特征及油砂预测 被引量:9
1
作者 杨雪飞 王兴志 +4 位作者 张哨楠 张博文 李浩 胡顺庆 钟赟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2-117,共6页
川西北厚坝油砂岩为我国典型的一类非常规石油资源,油砂主要发育在上沙溪庙组中下部的中-粗砂岩中。以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学相关理论为指导,通过野外观察、岩心描述、测井相分析、地震解释等手段对厚坝地区上沙溪庙组的沉积特征及油砂分... 川西北厚坝油砂岩为我国典型的一类非常规石油资源,油砂主要发育在上沙溪庙组中下部的中-粗砂岩中。以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学相关理论为指导,通过野外观察、岩心描述、测井相分析、地震解释等手段对厚坝地区上沙溪庙组的沉积特征及油砂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上沙溪庙组发育低位体系域、水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该套地层发育的沉积相类型包括河流相、辫状河三角洲相和湖泊相;沙溪庙沉积期研究区西北部的龙门山古陆为物源区,碎屑向东南注入湖盆,在平面上,沉积相带从西北到东南依次为河流相、三角洲相、湖泊相。通过对野外露头以及单井沉积相研究发现油砂层主要发育在上沙溪庙组河道砂体中,孔渗性能较好,含油率较高,由此可知河道以及三角洲平原上的分支河道为有利沉积相。最后通过多口井的合成记录与地震剖面进行对比,从而标定并计算出油砂层的位置及厚度,绘制出油砂岩的厚度平面分布图,预测出上沙溪庙组油砂层的有利勘探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砂岩 上沙溪庙组 沉积相 油砂预测 厚坝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温的城市燃气短期日负荷预测模型——以四川省成都地区为例 被引量:20
2
作者 何春蕾 段言志 +1 位作者 邬宗婧 杨光道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1-134,共4页
随着城市燃气用气规模的不断增长,加上近年来冬季长期低温、气温骤降等极端天气屡屡出现,因气温变化导致的日用气峰谷差有扩大的趋势,采用中长期数据进行趋势预测可能存在较大误差。而利用短期的气温、用气负荷数据,结合较为准确的一周... 随着城市燃气用气规模的不断增长,加上近年来冬季长期低温、气温骤降等极端天气屡屡出现,因气温变化导致的日用气峰谷差有扩大的趋势,采用中长期数据进行趋势预测可能存在较大误差。而利用短期的气温、用气负荷数据,结合较为准确的一周内气象预报对未来几天内的城市燃气日负荷进行预测,对上游供气企业、城市燃气公司合理安排销售计划和日调峰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通过分析气温对城市燃气短期日负荷的影响机理,利用统计学和化学动力学理论,基于阿累尼乌斯方程反应的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关系,考虑气温突变、低温累积等因素构建了气温对城市燃气短期日负荷的预测模型,并利用成都地区短期的气温、用气负荷数据,测算了模型参数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最大误差为2.53%)。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可为燃气公司或上游供气企业合理安排销售计划和日调峰等提供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城市燃气 短期需求量 日负荷 预测模型 成都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G作为城市燃气调峰与应急储备的经济性分析及政策建议——以川渝地区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段永章 张友波 李建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1-124,共4页
为解决越来越大的城市燃气峰谷差,通过对各类调峰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可采用建设LNG调峰储备站对城市燃气进行季节调峰和应急储备的对策。投资测算表明,大型城市燃气公司可建设LNG调峰储备站,中小城市燃气公司可建设LNG卫星站来储备... 为解决越来越大的城市燃气峰谷差,通过对各类调峰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可采用建设LNG调峰储备站对城市燃气进行季节调峰和应急储备的对策。投资测算表明,大型城市燃气公司可建设LNG调峰储备站,中小城市燃气公司可建设LNG卫星站来储备LNG用于调峰和事故应急。因购买LNG与天然气形成的价差,近期可利用CNG价调基金,中远期可以调峰气价的方式解决。并以川渝地区为例分析了建设LNG调峰储备站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建设LNG调峰储备站是可行的,冬春季时用LNG进行调峰可使原来要减停用气的行业正常运行,不仅保障了实体经济平稳运行,也完善了LNG产业链,使《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落到实处。最后,建议政府在建设LNG调峰储备站方面要发挥主导作用:①合理规划、布局LNG产业链;②强制要求较大的城市燃气公司建立LNG调峰储备站;③制定建设LNG调峰储备站的优惠和鼓励政策;④制定各级城市燃气公司的标准储备量;⑤研究择机推行调峰气价和居民阶梯气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燃气LNG燃气调峰 应急储备 川渝地区 经济分析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非常规气田开发主要钻井技术及其应用效果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官华 伍贤柱 +3 位作者 李朝阳 杨瑞月 罗鑫 李巍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3-88,共6页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难度不断加大,尤其是近年来非常规气田的开发,定向钻井成为钻井主流技术,如何有效控制钻井成本和保护环境并防止井下事故的发生成为作业者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自2010年以来,在荷兰皇家壳牌集团(中国)四川非常规气项...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难度不断加大,尤其是近年来非常规气田的开发,定向钻井成为钻井主流技术,如何有效控制钻井成本和保护环境并防止井下事故的发生成为作业者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自2010年以来,在荷兰皇家壳牌集团(中国)四川非常规气项目50余井次的钻井工作中,运用了旋转导向技术、新型钻井液配方、钻井液回收技术和固控配套技术,取得了快速、安全、环保的应用效果,其中DXXX井应用旋转导向钻井,实现完钻井深5 729 m,水平段长1 418 m,钻井周期105 d,同比螺杆钻水平井节约时间65 d,钻井工程创下了该区新纪录。尤其是针对不同地层特点,兼顾环保要求,成功研制和应用了新型钻井液配方、固控和钻屑处理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环保效果。结论认为,上述配套技术的应用对提高钻遇产层成功率、提高钻井速度、缩短钻井周期、控制钻井成本、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非常规天然气 气田开发 旋转导向 钻井液 固控 钻屑 回收 壳牌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渝地区钻井井场清污分流系统设计与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谢海涛 徐刚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6期138-140,共3页
钻井废水是一种污染物含量高、处理难度大的废水。在钻井施工作业中尽量减少钻井废水的产生量是实现绿色钻井、推进清洁生产的重要一环。由于川渝地区地形多为山地以及夏秋季雨量较多,钻井井场清污分流系统的有效设计运行对控制废水产... 钻井废水是一种污染物含量高、处理难度大的废水。在钻井施工作业中尽量减少钻井废水的产生量是实现绿色钻井、推进清洁生产的重要一环。由于川渝地区地形多为山地以及夏秋季雨量较多,钻井井场清污分流系统的有效设计运行对控制废水产生量尤为重要,而目前的钻前工程的设计和防雨蓬盖设置等方面由于存在固有缺陷不能使雨水完全隔离于污水系统之外。文章从井场设计、蓬盖设置等方面分析了现行清污分流系统设计的缺点,并提出改进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废水 钻井井场 钻井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安岳区块定向井方位漂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涂建平 吴俊 +1 位作者 龙绪华 戴巍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5-38,2-3,共4页
方位控制是定向井井眼轨迹控制中的关键部分。资料表明,四川安岳区块地层漂移规律不易把握,易造成二次或多次定向。通过分析影响定向井井眼方位漂移的地质和非地质因素,针对安岳西部、北部、东南部区域特点,统计分析了2010-2013年川西... 方位控制是定向井井眼轨迹控制中的关键部分。资料表明,四川安岳区块地层漂移规律不易把握,易造成二次或多次定向。通过分析影响定向井井眼方位漂移的地质和非地质因素,针对安岳西部、北部、东南部区域特点,统计分析了2010-2013年川西钻探公司在该区块所钻33口定向井方位漂移实钻资料。结合现有地层各向异性理论模式,得出安岳区块不同地区在不同方位漂移规律和方位漂移严重区、平缓区,及各地层方位漂移能力:须家河组须四方位漂移力最强,须六次之,须五、须三、须二、须一方位漂移力较弱;自流井组珍珠冲地层方位漂移力较强,其他层位方位漂移力较弱。并在部分定向井进行试验,吻合程度较高。两种理论模式结合,既可用于描述安岳区块地层对方位漂移的影响规律,也可用于实钻定向井方位漂移预测,预留方位钻井,减少滑动比例,缩短钻井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岳 须家河组 各向异性 地层倾角 定向井 方位 漂移规律 预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灰质储层研究进展综述及探讨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成林 张鉴 +3 位作者 吴建发 石学文 赵春妮 于小雅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45-548,共4页
近年来,凝灰质岩油气藏勘探取得突破性进展,已成为油气勘探的一个新领域。文中在调研国内外凝灰质储层研究成果基础上,总结了凝灰质岩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将凝灰质储层储集空间分为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裂缝等三大类及若干亚类,其中... 近年来,凝灰质岩油气藏勘探取得突破性进展,已成为油气勘探的一个新领域。文中在调研国内外凝灰质储层研究成果基础上,总结了凝灰质岩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将凝灰质储层储集空间分为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裂缝等三大类及若干亚类,其中,次生孔隙是主要储集空间类型,裂缝发育能有效提高局部储层渗流性能;分析了凝灰质储层的各项成岩作用,其中,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是主要破坏性成岩作用,脱玻化作用、熔结作用和溶蚀作用是主要建设性成岩作用;总结出凝灰质储层的形成机理,并对凝灰质储层的评价标准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灰质储层 储层特征 形成机理 储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水平井整体开发区地面工艺技术 被引量:10
8
作者 周艳杰 张国伟 +3 位作者 王登海 池坤 韦玮 郭晓静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1-136,共6页
为了实现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苏里格气田水平井整体开发"集群化"部署、"工厂化"作业的目标,在已有的井下节流技术基础上,对地面工艺进行了优化:①集气站的集气半径由常规的6km增加到7km;②增加设计规模分别为100&#... 为了实现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苏里格气田水平井整体开发"集群化"部署、"工厂化"作业的目标,在已有的井下节流技术基础上,对地面工艺进行了优化:①集气站的集气半径由常规的6km增加到7km;②增加设计规模分别为100×104 m3/d、150×104 m3/d、200×104 m3/d的标准化集气站;③优选单台功率为957kW的大规模处理量压缩机;④改变了采气管线的串接方式,井口来气通过采气管线输送至采气干管,采气干管通过采气总管串接,最终输送至集气站;⑤井场通讯由原来的数传电台调整为光纤传输,数据保密性更好,系统性能稳定可靠。同时研制了100×104 m3/d一体化集气集成装置,具有"进站紧急截断、干管远程放空、气液分离、流程切换、外输计量、清管、自用气供给、闪蒸、放空分液、自动排液"10项功能;还研发了电控一体化集成装置,形成了大丛式井组标准化、系列化设计技术,为气田的规划及有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工艺 水平井整体开发区 集群化 工厂化 一体化集成装置 集气站 采气总管 苏里格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溪气田雷一1中亚段薄储层水平井地质导向着陆技术 被引量:9
9
作者 陈东 白璟 +3 位作者 谢意 张涛 段敏 刘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8-94,共7页
四川盆地川中地区磨溪气田中三叠统雷一段为泥质白云岩、膏质白云岩、石膏频繁互层,地质录井分层困难,雷一1中亚段有效储层为针孔白云岩,厚度较薄(仅2~6m),井眼轨迹在薄储层顶部准确着陆的风险巨大。为此,开展了随钻测井与电缆测井的... 四川盆地川中地区磨溪气田中三叠统雷一段为泥质白云岩、膏质白云岩、石膏频繁互层,地质录井分层困难,雷一1中亚段有效储层为针孔白云岩,厚度较薄(仅2~6m),井眼轨迹在薄储层顶部准确着陆的风险巨大。为此,开展了随钻测井与电缆测井的伽马和深、浅相位电阻率信息相关性分析,建立了能够准确地反映所钻岩性的曲线形态。利用地质构造图、地震剖面、随钻测井信息、岩屑录井等资料,建立钻前井眼轨迹着陆姿态地质模型;实钻中考虑到随钻测井工具的仪器测量点距离钻头有10~13m距离,将岩屑录井与随钻测井信息进行综合应用,准确地跟踪正钻的标志岩性,及时修正储层垂深,精细调整井眼轨迹,有效地保证了水平井井眼轨迹在储层顶部准确着陆,形成了磨溪气田雷一1中亚段薄储层的地质导向着陆技术。该项技术的现场应用降低了钻穿储层而必须填井侧钻、水平段一开始钻进就进行大幅度的轨迹调整等钻井风险,为该气田水平井高效开发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磨溪气田 中三叠世 薄储集层 随钻测井 井眼轨迹 储集层着陆 钻井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笼状结构体原理的承压堵漏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贺明敏 吴俊 +4 位作者 蒲晓林 李万军 叶长文 胡军 李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0-84,共5页
针对桥塞堵漏材料难以在裂缝内形成稳定的承压堵漏带,承压能力不足而导致堵漏失败的问题,研究了桥塞堵漏材料在裂缝内的堆积状态和封堵类型,提出了笼状结构体封堵裂缝的理论,剖析了笼状结构体的组成,建立了理想的物理模型;研制出了形成... 针对桥塞堵漏材料难以在裂缝内形成稳定的承压堵漏带,承压能力不足而导致堵漏失败的问题,研究了桥塞堵漏材料在裂缝内的堆积状态和封堵类型,提出了笼状结构体封堵裂缝的理论,剖析了笼状结构体的组成,建立了理想的物理模型;研制出了形成笼状结构体的关键材料——SWDJ,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实验,得到了能稳定封堵光滑壁面裂缝的堵漏材料配方和堵漏浆液配方。该配方的承压能力大于5.0 MPa,抗温能力大于150℃。分析结果表明:SWDJ在裂缝中主要起包络和增大摩擦的作用——多片SWDJ能将桥塞材料和充填材料缠绕包络在一起,并通过叠加,在裂缝内部形成"堤坝";SWDJ相互叠加后的摩擦系数高达0.76,使各个"基本单元"相互之间的整体性更加稳定,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虽然实际状态下的笼状结构体相对于理想状态下的"笼"具有不完善性,但其基本的作用机理与理论分析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笼状结构体 包络材料(SWDJ) 承压堵漏 堵漏机理 钻井液 承压能力 抗温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断裂韧性实验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被引量:4
11
作者 高祥森 张明明 +3 位作者 朱琳 范翔宇 张千贵 赵鹏斐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4-159,共6页
鉴于岩石断裂韧性直接测试的复杂性及无法获得储层断裂韧性连续剖面,采用国际岩石力学协会推荐的CCNBD标准试件开展了页岩断裂韧性及密度、声波时差、抗拉强度、硬度等一系列实验,对页岩Ⅰ型断裂韧性与其他物理力学参数相关性进行研究,... 鉴于岩石断裂韧性直接测试的复杂性及无法获得储层断裂韧性连续剖面,采用国际岩石力学协会推荐的CCNBD标准试件开展了页岩断裂韧性及密度、声波时差、抗拉强度、硬度等一系列实验,对页岩Ⅰ型断裂韧性与其他物理力学参数相关性进行研究,并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页岩Ⅰ型断裂韧性线性多元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页岩Ⅰ型断裂韧性与声波时差成反比,与抗拉强度、硬度成正比,与抗拉强度相关性最高、与密度相关性最低;采用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页岩Ⅰ型断裂韧性线性多元预测模型,预测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较为吻合,可用于储层岩石断裂韧性连续剖面计算.本文研究结果对于现场预测页岩断裂韧性有较好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断裂韧性 物理力学参数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苏5-1H井大井斜套管内垂直向上开窗钻井技术 被引量:4
12
作者 余晟 王东波 +3 位作者 何勇 江海 张萍 王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4-77,130,共4页
苏里格气田苏5-1H井是国内第一口井斜超过80°垂直向上开窗井,施工作业面临有线仪器、斜向器下入较为困难及铣锥受重力作用、垂直向上不易开出窗口等技术难题,但该井仅用了19h便垂直向上开窗成功。为此,总结了大井斜垂直向上开窗施... 苏里格气田苏5-1H井是国内第一口井斜超过80°垂直向上开窗井,施工作业面临有线仪器、斜向器下入较为困难及铣锥受重力作用、垂直向上不易开出窗口等技术难题,但该井仅用了19h便垂直向上开窗成功。为此,总结了大井斜垂直向上开窗施工作业要点:①一次性斜向器开窗侧钻方法有利于垂直向上开窗侧钻;②采用复合式铣锥可一次性完成开窗及修窗作业;③强化斜向器坐封、定向侧钻的井眼准备措施;④细化套管开窗施工作业参数。该井用时6h即完成2.5m进尺,返出大量粗丝状铁屑,12h后见大量泥砂及水泥,判断已开窗成功,反复修窗后起钻,优质高效地完成了整个高难度开窗任务,其施工作业要点可供今后同类型井借鉴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开窗 垂直向上 大井斜 复式铣锥 斜向器 施工作业参数 鄂尔多斯盆地 苏里格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致钻铤失效的井下振动分析及其解决方案 被引量:9
13
作者 朱全塔 邹宗明 +2 位作者 黄兵 马林虎 夏家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0-86,共7页
在某些区块或地层尤其是大井眼钻进时,因井下存在较为严重的振动,钻铤出现频繁的疲劳破坏,且多数刺漏、断裂处于螺纹根部。分析上述钻铤失效的原因后发现:井下严重的振动所引起的循环往复弯曲应力导致了该种疲劳破坏。为此,对井下振动... 在某些区块或地层尤其是大井眼钻进时,因井下存在较为严重的振动,钻铤出现频繁的疲劳破坏,且多数刺漏、断裂处于螺纹根部。分析上述钻铤失效的原因后发现:井下严重的振动所引起的循环往复弯曲应力导致了该种疲劳破坏。为此,对井下振动模式进行理论分析,包括纵向振动、横向振动和粘滑(扭转)振动及力学界建立的物理模型,从理论角度剖析了实际井下不同振动形式可能产生共振的危害和理论依据;然后根据钻柱井下横向振动情况及涡动规律,分析了根据既定的边界条件确保稳定的钻井参数的最佳区域,阐释了在最佳区域内钻井,既可以保持钻具的稳定或消除涡动和粘滑振动以获得最大机械钻速,还可以减少或消除下部钻具尤其是钻铤的交变应力疲劳的认识。最后提出了减弱和消除井下振动的解决方案:(1)根据特定的钻具组合、钻井环境,运用上述建立的物理和数学模型,可以较为方便地计算出应该避免的可能引起井下共振的转速及相关参数,且共振转速恰恰就是最佳防振转速,利用井下振动分析软件在钻具组合设计和现场施工时可以避开共振频率;(2)V形扶正器是一种新颖且高效的减弱和消除井下横向和粘滑振动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振动 横向振动 扭转(粘滑)振动 共振 钻铤疲劳失效 振动 分析软件 V形扶正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坝气田高含硫雷三段气藏气井修井之对策 被引量:4
14
作者 骆进 陈良英 +2 位作者 付建华 王强 杨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7-70,115,共4页
四川盆地川西地区中坝气田是我国最早投入开发的高含硫气田,气井安全开采近30年,目前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雷三段气藏采出程度达88.1%,地层压力系数已降至0.169,处于气田开采后期,部分气井相继出现生产不正常或停产。为有效开采该气藏剩余储... 四川盆地川西地区中坝气田是我国最早投入开发的高含硫气田,气井安全开采近30年,目前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雷三段气藏采出程度达88.1%,地层压力系数已降至0.169,处于气田开采后期,部分气井相继出现生产不正常或停产。为有效开采该气藏剩余储量,从气藏高含硫、低压及管柱腐蚀等特点入手,分析了修井技术难点,提出了压井、打捞、防硫安全、再次完井、复产等施工作业阶段的针对性措施,并结合典型井例探讨总结了修井施工经验教训。所形成的高含硫低压井修井关键阶段的技术对策,对其他类似含硫气藏的修井工艺和施工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川西地区 中坝气田 中三叠世 雷三段气藏 完井 修井 高含硫 技术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溪008-H21井斜井段钻井提速实践 被引量:2
15
作者 涂建平 甘霖 李锐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2-34,共3页
四川磨溪气田龙王庙气藏,垂深超过4 600 m,该地区水平井定向段岩石可钻性差、栖霞组易漏、造斜率低、托压严重、储层垂深差异大,对水平井钻井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磨溪008-H21井是磨溪构造东高点高部位的一口水平井,通过优化设计轨迹、... 四川磨溪气田龙王庙气藏,垂深超过4 600 m,该地区水平井定向段岩石可钻性差、栖霞组易漏、造斜率低、托压严重、储层垂深差异大,对水平井钻井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磨溪008-H21井是磨溪构造东高点高部位的一口水平井,通过优化设计轨迹、基于滑动方式的井眼轨迹控制技术优化、钻头和螺杆优选、防托压技术、先进高温高压MWD仪器应用,解决了高温环境下井眼轨迹的测量及控制问题。根据地层岩性特点调整钻井液性能,满足了磨溪深井水平井高温稳定性、携砂和润滑性要求。通过磨溪008-H21井斜井段定向钻井施工,总结了一套适合磨溪地区龙王庙水平井斜井段钻井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眼轨迹控制 微摆减阻 螺杆 混镶PDC钻头 狮虎兽钻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钻井提速工具在龙岗气田软硬交替地层中的成功应用 被引量:18
16
作者 王明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0-84,共5页
自21世纪初在四川盆地发现龙岗气田以来,机械钻速低、钻井周期长等问题长期制约着该气田勘探开发的进度和效益。为此,对该气田的钻井地质特点和影响钻井周期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认识到该气田侏罗系沙溪庙组、自流井组中的砂泥岩软硬... 自21世纪初在四川盆地发现龙岗气田以来,机械钻速低、钻井周期长等问题长期制约着该气田勘探开发的进度和效益。为此,对该气田的钻井地质特点和影响钻井周期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认识到该气田侏罗系沙溪庙组、自流井组中的砂泥岩软硬交替频繁造成钻头泥包和PDC崩齿,以及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定向钻进托压严重是使机械钻速变慢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了不同地层的针对性提速技术方案,即侏罗系采用旋转冲击器带专用PDC钻头钻进,配合钻井液性能调整、钻井参数优化等专项技术措施的应用来预防处理PDC钻头泥包,实现侏罗系快速钻进;在三叠系须家河组的定向钻进井段,采用高速弯涡轮带孕镶金刚石钻头进行高转速低钻压快速钻进,该钻进方式充分利用孕镶金刚石钻头切削齿自锐的特点,以延长钻头使用寿命。最后,在该气田的2口井上进行了现场应用试验,大幅度提高了应用井段的机械钻速、缩短了钻井周期,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包 软硬交替互层 强研磨性地层 托压 旋转冲击器 高速涡轮 孕镶金刚石钻头 四川盆地 龙岗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造斜点与钻具疲劳累积失效的关系及启示 被引量:9
17
作者 朱全塔 岳砚华 +2 位作者 王德康 邹宗明 马林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6-83,共8页
通常定向井深度在3 000~5 000 m的设计造斜点为200~500 m,而国内不同地区已发生多起因浅造斜点施工作业一定时间后出现频繁刺漏、断钻具等失效问题.为此,通过对几起案例的共性分析,以及进一步从材料力学和钻具疲劳的角度开展理论研究... 通常定向井深度在3 000~5 000 m的设计造斜点为200~500 m,而国内不同地区已发生多起因浅造斜点施工作业一定时间后出现频繁刺漏、断钻具等失效问题.为此,通过对几起案例的共性分析,以及进一步从材料力学和钻具疲劳的角度开展理论研究,得出了浅造斜点与钻具累积疲劳极限的关系及结论,主要包括:①发生严重的钻具频繁刺漏、钻具断裂的主要原因是钻具疲劳损伤累积;②造斜点越浅,钻杆疲劳所需的最低弯曲应力幅越小,较小的狗腿度即可达到损伤累积极限,井越深越危险;③钻杆镦粗加厚带及其附近位置为现代钻具生产的薄弱区,是最主要的应力集中点,成为最易发生刺漏、断裂的位置.最后,提出了设计、现场施工作业的预防措施:①若非特殊设计目的施工需要,钻井设计应尽可能避免设计浅造斜点的中深定向井;②针对浅造斜点井设计时,应根据钻具疲劳损伤累积法计算出最大许可狗腿度,从源头上避免钻具进入损伤累积极限区;③施工中应对钻具疲劳寿命做出有效预测,进行更严格的管理,对钻具做出及时检验和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造斜点 钻具刺断 疲劳损伤累积 狗腿严重度 失效分析 轨道设计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裸眼封隔器完井注低密度液的井控风险及对策 被引量:6
18
作者 邹永清 吴俊 肖吉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5-81,共7页
近年来,随着裸眼封隔器完井工艺技术的推广应用,在低孔低渗非均质油气藏取得了很好的增产效果,但在实际注替钻井液施工中却时常遭遇溢流显示,也增加了作业过程中的井控风险。为此,以LG022-H2井在作业中连续发生的2次溢流情况为例,通过... 近年来,随着裸眼封隔器完井工艺技术的推广应用,在低孔低渗非均质油气藏取得了很好的增产效果,但在实际注替钻井液施工中却时常遭遇溢流显示,也增加了作业过程中的井控风险。为此,以LG022-H2井在作业中连续发生的2次溢流情况为例,通过系统分析该工艺在注替钻井液工况的环空液柱压力变化,找到了引起溢流的地质工程原因:1下完管柱注入低密度KCl液体使环空液柱压力低于地层流体压力;2丢手后使用清水替出井内钻井液,封隔器管柱内外形成的负压差使井底单流阀失效;3封隔器提前坐封,可能封闭地层溢出的带压气体,敞井换装油管头作业处于无控状态等成为作业中的井控风险。进而提出了完善设计内容、严格审查核实并严密组织施工的针对性措施和进一步完善该项技术的建议。为类似作业方案制订及施工中的井控安全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眼 封隔器 完井 注入 低密度 完井液 井控 风险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钻井技术在出水地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长虹 邓虎 +3 位作者 段敏 许期聪 邓柯 肖洲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1-96,共6页
气体钻井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钻井提速和储层保护效果,但地层出水造成岩屑黏结成团、返出不畅成为干气体钻井技术的主要障碍之一。为此,开展了稳定泡沫钻井技术的深化研究,并从泡沫的极限携水能力、钻井参数优化、泡沫基... 气体钻井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钻井提速和储层保护效果,但地层出水造成岩屑黏结成团、返出不畅成为干气体钻井技术的主要障碍之一。为此,开展了稳定泡沫钻井技术的深化研究,并从泡沫的极限携水能力、钻井参数优化、泡沫基液配方以及现场工艺等方面开展了相关试验,获得以下成果和认识:①通过计算确定了不同条件下泡沫钻井的极限携水能力,优化了泡沫钻井参数,研制了满足不同钻井条件下的泡沫基液配方,形成了泡沫钻井现场工艺;②泡沫钻井在四川盆地龙岗、元坝区块的试验应用表明,该技术能有效地治理地层出水,井漏复杂,提速效果显著,平均钻速是相同条件下钻井液钻进的1.82倍,钻井周期同比缩短6d,为气体钻井处理含水层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③当前泡沫钻井循环利用效果不理想,占用沉沙池体积大,可循环利用效果差,可循环泡沫钻井技术进行是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泡沫 携水能力 钻井参数 基液配方 半衰期 机械钻速 井漏 出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ino XS8000型扩眼器在渝东南首次运用的认识 被引量:6
20
作者 苏伟 甘霖 +3 位作者 孙月明 李金洋 谢帮强 叶长文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7-99,共3页
Rhino XS8000型扩眼器是斯伦贝谢Rhino XS系列扩眼器中的一款液压驱动的伸出式扩眼器,在川渝地区尚无使用的先例。包201-H1是一口位于忠县一丰都区块大耳山背斜核部的开发井,在韩家店组钻进时,由于地层破碎承压堵漏失败,决定通过增加一... Rhino XS8000型扩眼器是斯伦贝谢Rhino XS系列扩眼器中的一款液压驱动的伸出式扩眼器,在川渝地区尚无使用的先例。包201-H1是一口位于忠县一丰都区块大耳山背斜核部的开发井,在韩家店组钻进时,由于地层破碎承压堵漏失败,决定通过增加一层?193.68 mm套管的方式封隔漏层,且斜井段狗腿度大于5°/30 m的井段长达137 m,套管接箍外径为206 mm,无法直接下入斜井段,决定选用Rhino XS8000型扩眼器将?215.9 mm井眼扩大至?241.3 mm。在扩眼施工过程中,通过对钻井液性能以及钻井参数优化等手段,最终完成扩眼工作并顺利下入套管,并取得了良好的固井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眼器 下套管作业 携砂 钻具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