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工程地质一体化”技术服务模式提升工程服务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以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为例 被引量:12
1
作者 戴勇 彭景云 +2 位作者 吴大奎 李立 徐剑良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5-129,共5页
为降低勘探开发成本,减少工程投资规模,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经过多年在海外及国内油气田区域的生产实践,初步探索出一条提升工程服务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工程地质一体化"技术服务模式,包括:①"... 为降低勘探开发成本,减少工程投资规模,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经过多年在海外及国内油气田区域的生产实践,初步探索出一条提升工程服务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工程地质一体化"技术服务模式,包括:①"协作型"工程地质一体化服务模式(适用于甲方确定区块地质目标及方案,乙方实行工程技术服务的"局部"承包方式);②"主导型"工程地质一体化服务模式,即以"EPCC"(设计、采购、施工、运行)总包为核心,适用于甲方确定产能目标,乙方从地质方案到工程技术服务实行"整体"总包的方式。两种模式应用于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哈萨克斯坦KAM等油气田,以及国内苏里格气田等油气开发项目中。应用结果表明:在"实现油气田高效开发、提高储量动用程度、扩大建产规模、缩短建产周期、降低投资风险"等方面效果显著。结论认为:推进该服务模式,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有利于工程技术服务企业集约化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进而全面提升油公司和工程服务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一体化 技术服务模式 双方共赢 降低成本 提升整体效益 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勘探开发动静态数据库数据加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舒迟 邢会民 《天然气与石油》 2013年第6期13-15,69,共4页
在数字油气田的研究和建设中,勘探开发动静态数据库作为基础数据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勘探开发动静态数据库涵盖物探、钻井、测井、地质、试油试采、井下、生产动态、开发地质等十余个勘探开发专业数据,且数据关系复杂、类型多、数... 在数字油气田的研究和建设中,勘探开发动静态数据库作为基础数据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勘探开发动静态数据库涵盖物探、钻井、测井、地质、试油试采、井下、生产动态、开发地质等十余个勘探开发专业数据,且数据关系复杂、类型多、数量大。为了高效、正确地管理调用不同类型数据组成的海量数据,快速、准确加载数据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分析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动静态数据库数据加载的流程、关键技术、实施方式,提出了采用专业模版加载的方式实现对海量数据的批量加载,使勘探开发动静态数据库服务于科研、管理和一线人员,助力石油生产、科研、管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态数据库 数据加载 海量数据 加载模板 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西地区物理风化层形成机制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3
作者 袁浩 王海峰 +3 位作者 向海洋 廖齐明 崔力公 陈磊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4-157,共4页
对柴西地区古近纪以来古气候演变和区域地质构造演化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该区物理风化层的形成时间和形成机制。在新近纪以来干、冷的极端高原气候和喜马拉雅运动晚期强烈构造运动的双重作用下,形成物理风化层。该区物理风化层段、水层段... 对柴西地区古近纪以来古气候演变和区域地质构造演化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该区物理风化层的形成时间和形成机制。在新近纪以来干、冷的极端高原气候和喜马拉雅运动晚期强烈构造运动的双重作用下,形成物理风化层。该区物理风化层段、水层段和油层段在纵向上构成明显的"三段式";物理风化层之下的潜水面存在穿时现象,不能作为地层对比的标志层;物理风化层降低了地震信噪比,在钻井工程方面易发生井漏和井壁垮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西地区 新生代 物理风化层 古气候 构造演化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北部雷口坡组四段储集层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胡杨 王兴志 +3 位作者 曾德铭 杜洋 黄易 屈强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47-549,共3页
根据四川盆地北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雷四段野外剖面及岩心的宏观及微观特征,结合常规物性资料,对其储集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岩性与物性、空间分布等基本特征以及主要控制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研究认为储集层集中分布于雷四段顶部的... 根据四川盆地北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雷四段野外剖面及岩心的宏观及微观特征,结合常规物性资料,对其储集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岩性与物性、空间分布等基本特征以及主要控制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研究认为储集层集中分布于雷四段顶部的雷四3亚段,主要的储集岩类为颗粒白云岩,其次是晶粒白云岩;储集空间以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晶间溶孔常见,裂缝为主要的渗透空间。储集层的形成与演化主要受到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的影响,其中台内点滩是最有利储集层发育的相带,表生期岩溶作用和埋藏溶解作用导致主要储集空间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北部地区 雷口坡组 雷四段 储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间风化壳岩溶发育演化模式——以塔中川庆EPCC区块奥陶系鹰一段—鹰二段为例 被引量:17
5
作者 冯仁蔚 欧阳诚 +6 位作者 庞艳君 李柱正 罗璇 张沁 李世银 周瑜 程亮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5-54,共10页
基于塔中川庆EPCC区块区域地质背景,结合钻井显示、录井取心、成像测井、地震反射等特征,分析鹰山组鹰一段—鹰二段层间风化壳岩溶发育特征及演化过程。研究表明:不整合面附近溶洞充填与否取决于水动力作用的强弱,水动力与纵向上的岩相... 基于塔中川庆EPCC区块区域地质背景,结合钻井显示、录井取心、成像测井、地震反射等特征,分析鹰山组鹰一段—鹰二段层间风化壳岩溶发育特征及演化过程。研究表明:不整合面附近溶洞充填与否取决于水动力作用的强弱,水动力与纵向上的岩相分布共同决定了层间岩溶内幕溶洞的发育情况;岩溶单元可划分为高地、次高地、上下斜坡、洼地等一级单元,以及溶峰、陡崖、平台、溶丘等次一级单元,整体呈北西—南东向带状展布;表层风化带仅发育在EPCC区块北部,垂直渗流带在南北厚度各异,季节变动带从南部和中部向北部"相变"为水平渗流带;沉积微相影响岩溶发育但非岩溶旋回划分的决定因素,构造隆升、气候、古水文条件是造成岩溶南北分异的主因;EPCC区块鹰一段—鹰二段层间风化壳岩溶可划分为3期旋回、8级次旋回,最终残留第3期旋回(第5~8级次旋回),其中第5、8级次旋回从南到北具有明显"同期异相"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 川庆EPCC区块 奥陶系 层间岩溶 岩溶旋回 发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管理模式助推阿姆河右岸千万吨级油气田勘探开发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合年 吴蕾 +3 位作者 张培军 程绪彬 费怀义 邓常念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共6页
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天然气合作勘探开发项目是集勘探、开发、建设、运行、销售于一体的综合项目。面对工期紧迫、工程浩大、自然条件恶劣、地质条件复杂、资源国基础设施较薄弱、决策环节较多等诸多困难,中国石油(土库曼斯坦)阿姆河... 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天然气合作勘探开发项目是集勘探、开发、建设、运行、销售于一体的综合项目。面对工期紧迫、工程浩大、自然条件恶劣、地质条件复杂、资源国基础设施较薄弱、决策环节较多等诸多困难,中国石油(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天然气公司围绕2009年建成一期工程和2013年基本建成二期工程两大工作目标,针对海外项目特点和产品分成合同(PSC)要求,打破常规传统模式,创新勘探开发"一体化"的立体管理模式,即:组织管理一体化、信息共享一体化、研究体系一体化、业务流程一体化、科研生产一体化、地质工程一体化等来破除部门和井别限制,实现勘探开发业务融合管理、无缝衔接,减少重复建设,缩短气田建设周期,促进投资效益的提高。同时集成创新了盐下缓坡礁滩高压气藏群高效开发配套技术及特大型跨境台内滩叠合气田高效开发配套技术,并实现了规模化应用,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6年时间探明天然气储量超过5 000×108 m3,基本建成年产天然气130×108 m3的生产能力,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可为海外及国内同类型油气勘探开发项目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库曼斯坦 阿姆河右岸 油气田 勘探开发 一体化 立体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水平井地质导向的意义及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欧阳诚 杜洋 +2 位作者 彭宇 张小全 彭湃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1年第3期69-71,91,共3页
苏里格气田为低孔低渗低丰度大型气田,为提高单井产量达到产能规划目标,采用水平井技术对苏里格气田进行整体开发势在必行,而砂体钻遇率是水平井单井产量高低的关键因素。根据前期综合地质研究成果,运用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结合随钻测... 苏里格气田为低孔低渗低丰度大型气田,为提高单井产量达到产能规划目标,采用水平井技术对苏里格气田进行整体开发势在必行,而砂体钻遇率是水平井单井产量高低的关键因素。根据前期综合地质研究成果,运用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结合随钻测井曲线预测砂体走势并及时调整钻进轨迹,大幅提高了砂体钻遇率,使水平井产量达到了直井的3倍~5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水平井 砂体钻遇率 地质导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性气藏地质建模研究—以苏59区块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杜洋 欧阳诚 +1 位作者 彭宇 彭湃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2年第1期27-31,80-81,共5页
苏59区块有效砂体连续性差,储层非均质性强,气水关系复杂。在对该区块气藏地质特征综合研究的基础上,以petrel软件为依托,结合单井资料、地震解释数据建立了工区的构造模型,通过对测井泥质含量曲线划分建立单井岩相模型,以砂岩密度、砂... 苏59区块有效砂体连续性差,储层非均质性强,气水关系复杂。在对该区块气藏地质特征综合研究的基础上,以petrel软件为依托,结合单井资料、地震解释数据建立了工区的构造模型,通过对测井泥质含量曲线划分建立单井岩相模型,以砂岩密度、砂体宽厚比、趋势面约束等条件选取建模参数,采用序代指示算法建立三维岩相地质模型,进而在岩相控制下建立三维地质属性模型。建模结果表明:建模过程中选取的参数准确,地质模型与该区的地质认识符合程度较高,为准确评价气田的储层性质及开发潜力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REL软件 气藏地质特征 地质建模 苏59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低渗油藏表面活性剂驱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孙琳 田园媛 +2 位作者 蒲万芬 辛军 吴雅丽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6-220,共5页
为改善高温低渗油藏开发效果,开展了表面活性剂驱影响因素研究。通过在114℃条件下,对亲水、亲油低渗岩心进行表面活性剂驱油实验,考察了界面张力、乳化作用、润湿反转以及注入时机对注入压力、驱油效率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活... 为改善高温低渗油藏开发效果,开展了表面活性剂驱影响因素研究。通过在114℃条件下,对亲水、亲油低渗岩心进行表面活性剂驱油实验,考察了界面张力、乳化作用、润湿反转以及注入时机对注入压力、驱油效率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体系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越低,提高驱油效率和降低注入压力的幅度越大。表面活性剂的乳化速率越高,原油采收率越高;乳化降黏能力越强,降压效果越好;同时,适当降低乳状液稳定性也对驱油有利。表面活性剂的润湿反转作用使其能在较高界面张力下有效驱油,并在亲油岩心中获得较亲水岩心更好的增油降压效果。此外,在中等含水阶段进行表面活性剂驱,能够利用最低的投入获得最高的原油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驱 低渗 界面张力 乳化 润湿反转 注入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西区含水气藏合理产能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刘琦 孙雷 +1 位作者 罗平亚 王嘉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1-136,共6页
油气田的合理产能是油气田开发工作者最为关心的问题,是衡量开发方案执行情况以及制定开发调整方案的基本依据。合理产能的评价常用的方法主要有:采气指示曲线法、数值模拟法、产量不稳定分析法以及矿场生产统计法等方法,具体应该选用... 油气田的合理产能是油气田开发工作者最为关心的问题,是衡量开发方案执行情况以及制定开发调整方案的基本依据。合理产能的评价常用的方法主要有:采气指示曲线法、数值模拟法、产量不稳定分析法以及矿场生产统计法等方法,具体应该选用哪种方法需要根据油气田自身特点而定。针对苏里格气田西区的苏59区块投产时间较短,气水同产,难以进行产能评价及合理产量确定等问题,开展了对区块的产水特征研究。采用生产资料拟合建立气井模型和矿场生产统计两种方法对该区块进行合理产能评估,并用两种方法的配产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进而评价区块气井的合理配产情况,为苏里格气田西区含水气藏气井产能评价及合理产量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苏59区块 产水 合理产能评估 RTA 矿场生产统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松科1井明水组砂岩粘土膜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伏美燕 张哨楠 +3 位作者 丁晓琪 廖齐明 熊迪 朱志良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87-593,共7页
粘土膜是影响砂岩储集性的因素之一。通过铸体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对松辽盆地松科1井明水组砂岩中粘土膜特征进行了研究。明水组砂岩中粘土膜的矿物成分为含钾和铁的蒙脱石,钾和铁含量随埋藏深度增大而增加。... 粘土膜是影响砂岩储集性的因素之一。通过铸体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对松辽盆地松科1井明水组砂岩中粘土膜特征进行了研究。明水组砂岩中粘土膜的矿物成分为含钾和铁的蒙脱石,钾和铁含量随埋藏深度增大而增加。本研究中的粘土膜为原生粘土膜,可分为继承性粘土膜和渗滤粘土。粘土膜主要分布在滨湖砂坪的细砂岩和粉砂岩中,在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细—中砂岩中几乎不发育。粘土膜的发育主要受到物源、古气候、颗粒粒度和水动力条件的影响。粘土膜的成因类型、矿物成分和晶体形态对于砂岩孔隙的保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而研究粘土膜的类型、成分和分布规律对碎屑岩储层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滤粘土 继承性粘土膜 明水组 松科1井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的碎屑岩沉积相精细研究——以松辽盆地北部齐家南地区四方台组为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世伟 黄薇 +3 位作者 林铁锋 吴海波 陈艳 陈果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2-37,共6页
随着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越来越需要沉积相精细研究,以弄清沉积物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而精确识别储集砂体的类型及规模。以松辽盆地北部齐家南地区四方台组为例,探讨了依托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进行碎屑岩沉积相精细研... 随着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越来越需要沉积相精细研究,以弄清沉积物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而精确识别储集砂体的类型及规模。以松辽盆地北部齐家南地区四方台组为例,探讨了依托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进行碎屑岩沉积相精细研究来恢复古地理环境变迁的方法。在把握工区曲流河沉积背景的基础上,优选了能较好反映沉积物展布特征的相干体地震属性,进行了沿四方台组中部的地震数据密集采样与属性切片提取,并用以解释其沉积时期的环境变化。研究发现其间河道等砂质沉积环境逐渐减少,泛滥平原等泥质沉积环境随之增加,反映了湖侵-沉积基准面上升的过程。结果表明,参照区域及单井沉积相划分成果,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能直接用于碎屑岩沉积相精细研究,用以分析沉积物与古环境的演化,其特点是:井问预测能力强;可实现三维空间的连续评价,重塑沉积环境的演化史;可编制薄层段大比例尺沉积相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 碎屑岩 古地理 沉积相 精细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高温乳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孙琳 蒲万芬 +1 位作者 吴雅丽 辛军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5-279,共5页
通过测定114℃条件下,4种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溶液(石油磺酸盐PS、非离子-阴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FOS、烷基糖苷APG以及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与高30原油间的乳化速率、乳化稳定性以及乳化降黏效果,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的高温乳化性能。实验... 通过测定114℃条件下,4种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溶液(石油磺酸盐PS、非离子-阴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FOS、烷基糖苷APG以及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与高30原油间的乳化速率、乳化稳定性以及乳化降黏效果,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的高温乳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通过降低动态界面张力初始值提高乳化速率;通过增强界面活性和界面膜强度提高乳化稳定性;通过形成O/W型乳状液以及破坏胶质、沥青质聚集体结构降低原油黏度。盐度仅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乳化性能影响较大,而表面活性剂浓度和油水比对各类表面活性剂的乳化性能均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高温 乳化速率 乳化稳定性 乳化降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析气藏不同开发阶段的合理生产压差探讨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李骞 李相方 +2 位作者 李艳静 彭翼 崔力功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1-126,共6页
在凝析气藏的开发过程中,随着地层压力的不断下降,地层中会析出凝析油,严重影响气井的产能。但是,在凝析气藏衰竭式开发过程中,凝析油的析出是无法避免的,只能通过调整合理的工作制度来尽可能多地采出凝析油气。因此,基于实验和理论的... 在凝析气藏的开发过程中,随着地层压力的不断下降,地层中会析出凝析油,严重影响气井的产能。但是,在凝析气藏衰竭式开发过程中,凝析油的析出是无法避免的,只能通过调整合理的工作制度来尽可能多地采出凝析油气。因此,基于实验和理论的方法研究凝析油气的渗流特征及毛管数效应对凝析油开采的影响,提出将凝析气藏衰竭式开采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按不同的开发阶段确定合理的生产压差。研究认为,对于定容封闭的凝析气藏可适当增大生产压差或采取变压差的方式来增加气井的产能以及凝析油的采收率,最后通过实际凝析气井的生产动态验证了以上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藏 衰竭式开发 生产压差 毛管数效应 凝析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多糖聚合物凝胶体系研究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琳 张兰 +3 位作者 蒲万芬 文涛 辛军 刘元爽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14,共6页
针对伊拉克艾哈代布(AHDEB)油藏高矿化度(8×10~4 mg/L)及水平井的特点,研制了一种以超支化多糖聚合物(CDT)为主剂、酚醛(FQ)为交联剂、硫脲(LN)和Na_2SO_3(NS)为助剂的凝胶体系,并利用岩心物理模拟实验对其调剖性能进行了评价。实... 针对伊拉克艾哈代布(AHDEB)油藏高矿化度(8×10~4 mg/L)及水平井的特点,研制了一种以超支化多糖聚合物(CDT)为主剂、酚醛(FQ)为交联剂、硫脲(LN)和Na_2SO_3(NS)为助剂的凝胶体系,并利用岩心物理模拟实验对其调剖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凝胶体系成胶时间及成胶强度可控,成胶时间3~7d、成胶强度达D^F级。用于AHDBE油田的最佳配方是:CDT 2 250mg/L+FQ0.8%+NS 250mg/L+LN 100mg/L。该凝胶体系具有较好的注入性及封堵性,封堵率能达到98%以上;且用渗透率级差为28.52和74.23的两组人造岩心进行剖面改善实验后,高低渗透层的吸水剖面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且对低渗透层伤害率低。该调剖剂能满足高矿化度油藏深部调剖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多糖聚合物 耐温 抗盐 封堵性 剖面改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北厚坝地区油砂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雪飞 王兴志 +3 位作者 张哨楠 张博文 胡顺庆 林刚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3年第5期59-64,共6页
龙门山断裂带前缘厚坝地区中侏罗统沙溪庙组油砂矿是一类典型的非常规油气资源。据野外露头和钻井岩心的宏观与微观研究,探讨了厚坝地区油砂的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特征。研究认为,储层岩石类型以中—粗岩屑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主;储集... 龙门山断裂带前缘厚坝地区中侏罗统沙溪庙组油砂矿是一类典型的非常规油气资源。据野外露头和钻井岩心的宏观与微观研究,探讨了厚坝地区油砂的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特征。研究认为,储层岩石类型以中—粗岩屑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主;储集空间以残余粒间孔及粒间溶孔为主,粒内溶孔较少,裂缝较发育,具有中高孔、中渗的特点;储层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及溶蚀作用。溶蚀作用与绿泥石胶结作用对孔隙的保存均起积极作用,其中溶蚀作用多发生于不稳定颗粒边缘及颗粒内部,形成大量次生溶孔;绿泥石胶结作用可提高岩石的抗压实强度,从而使原生孔隙得以保存。压实作用与钙质及硅质胶结作用对孔隙均起破坏作用,为储层形成的不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砂 储层特征 成岩作用 沙溪庙组 川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光气田长兴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雪 王兴志 冯仁蔚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9期24-28,1-2,共5页
采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法,对普光气田上二叠统长兴组(P2c)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的综合研究表明,研究区内储集岩类型主要有生物礁云岩、颗粒云岩、晶粒云岩;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为主,原生孔隙为辅;储层物性较好,多以高孔、高渗的孔隙型... 采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法,对普光气田上二叠统长兴组(P2c)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的综合研究表明,研究区内储集岩类型主要有生物礁云岩、颗粒云岩、晶粒云岩;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为主,原生孔隙为辅;储层物性较好,多以高孔、高渗的孔隙型储层为主。沉积作用、成岩作用以及构造作用是控制储层发育和演化的重要因素。沉积作用是基础,最有利的沉积相带是台地边缘礁滩相,它不仅控制着优质储层的岩性和分布范围,而且影响了后期成岩作用类型及强度;成岩作用是储层形成的关键,混合水白云岩化和埋藏溶蚀作用决定次生孔隙的发育程度,影响着储集性能的改造;构造作用是储层形成必不可少的条件。沉积、成岩、构造作用共同决定着储层的最终分布范围和储集空间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光气田 长兴组 储层 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罐4气井解堵技术 被引量:3
18
作者 肖仁维 毛嘉宾 +3 位作者 戚杰 陈军 李相云 刘伟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18,共3页
罐4井已累计采气22年,经历了6个生产阶段,实施22次注缓蚀剂处理,注入缓蚀剂总量445kg。该井产气量曾达3.626×105m3/d,解堵前采用技术提液法,平均产气量1.7×104m3/d。由生产异常情况分析,该井裸眼产层近井地带、油套环空、筛... 罐4井已累计采气22年,经历了6个生产阶段,实施22次注缓蚀剂处理,注入缓蚀剂总量445kg。该井产气量曾达3.626×105m3/d,解堵前采用技术提液法,平均产气量1.7×104m3/d。由生产异常情况分析,该井裸眼产层近井地带、油套环空、筛管发生较严重堵塞,堵塞物为油溶性缓蚀剂、完井时漏失的残酸液及产出油污(96.6%为有机物,其余为硫化亚铁类)。选用成都孚吉产UT3-2型解堵剂,该剂与黏度185mPa.s的该气井产出污油以等质量比混合时,形成黏度仅1mPa.s的稳定乳状液。2009-02-11至2009-02-18,通过油管注入UT3-2浸泡罐4井井底,共注入5次,每次200~600kg,合计2200kg,共排出黑色污物及酸性水16.7m3,油套压差减至0.67MPa,转入5.0×104m3/d配产生产后,产出液为pH为5的酸性水及污物。2009-03-12至2009-03-18再次分4次通过油管注入UT3-2,每次400~600kg,共排出污物及酸性水40.0m3,日产水1.2~2.4m3,油套压差减至0.52MPa,按6.0×104m3/d配产,日产水1.2~2.4m3,实现了带液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堵塞 近井地带 化学解堵 乳化 井底处理 处理工艺 川东沙罐坪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水丘滩体储集层特征及开发对策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鹏羽 程木伟 +4 位作者 陈怀龙 文光耀 张良杰 赫英旭 李韵竹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4-99,共6页
碳酸盐岩底水气藏储集层复杂多样,储集层中裂缝发育,导致气井出水,气藏开发效果差。以土库曼斯坦阿姆河盆地BTU碳酸盐岩气田为例,通过分析研究区地质特征,明确了裂缝发育特征,揭示了气井高产的有利因素。基于水体能量评估结果和储集层... 碳酸盐岩底水气藏储集层复杂多样,储集层中裂缝发育,导致气井出水,气藏开发效果差。以土库曼斯坦阿姆河盆地BTU碳酸盐岩气田为例,通过分析研究区地质特征,明确了裂缝发育特征,揭示了气井高产的有利因素。基于水体能量评估结果和储集层物性特征,细分丘滩体水侵储集层类型,评估不同类型气藏水侵风险。分析不同类型气井生产动态,总结气井出水动态特征和产量递减规律,结合国内外控水采气经验,从而提出不同水侵特征类型储集层高效开发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库曼斯坦 碳酸盐岩 丘滩体储集层 底水气藏 裂缝 产能递减规律 水侵 开发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拉克Ahdeb油田稠油层测井识别及分布特征研究新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明江 黄婷婷 +4 位作者 颜其彬 汪娟 靳松 王海峰 韩翀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56-164,共9页
伊拉克Ahdeb油田Khasib油藏的开发现状迫切需要明确稠油的分布特征,以降低钻井风险。探讨了稠油层的测井响应特征,研究了稠油含量指数计算方法,在三维空间刻画出稠油的分布特征。分析稠油和轻质油基本性质的差别出发,通过理论模型分析... 伊拉克Ahdeb油田Khasib油藏的开发现状迫切需要明确稠油的分布特征,以降低钻井风险。探讨了稠油层的测井响应特征,研究了稠油含量指数计算方法,在三维空间刻画出稠油的分布特征。分析稠油和轻质油基本性质的差别出发,通过理论模型分析阐述了稠油层和轻质油层在电阻率、中子孔隙度、密度以及核磁共振测井响应特征上的差异。利用阿尔奇公式计算冲洗带残余油饱和度结合中子孔隙度与密度曲线的分离幅度,定量计算了稠油含量指数,将其应用于三维地质模型中,直观地展示了稠油在各小层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水平井轨迹穿过稠油含量指数高于0.2的区域或低产,或无法投产,生产特征与稠油分布特征完全吻合,充分证明了稠油分布特征描述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稠油 测井响应 稠油指数 分布特征 水平井 生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