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材制造钛合金的组织及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郭克星 闫光龙 +1 位作者 张生武 牛爱军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3,共7页
钛合金作为轻质结构材料,具有比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抗氧化、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武器装备及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从力学性能、疲劳性能、高温氧化性能、摩擦磨损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角度综述了增材制造钛合金... 钛合金作为轻质结构材料,具有比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抗氧化、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武器装备及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从力学性能、疲劳性能、高温氧化性能、摩擦磨损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角度综述了增材制造钛合金组织及性能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合金化、热处理以及激光冲击强化对增材制造钛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并展望了下一步钛合金增材制造的研究方向,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钛合金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合金化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绝缘电缆连续管保护套拉拔成形工艺研究
2
作者 王少华 宋红兵 +5 位作者 张万鹏 周超 谢航 肖群星 邢煜林 王效岗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77,共7页
采用实验以及建立BP神经网络的方式,对拉拔理论公式进行验证,研究拉拔成形工艺的制定以及拉拔后焊缝对管材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304不锈钢焊管来说,单道次最大减径率为30.4%,伸长率最大为40%;拉拔力与减径率、工作带长度等影... 采用实验以及建立BP神经网络的方式,对拉拔理论公式进行验证,研究拉拔成形工艺的制定以及拉拔后焊缝对管材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304不锈钢焊管来说,单道次最大减径率为30.4%,伸长率最大为40%;拉拔力与减径率、工作带长度等影响因素成正相关,拉拔速度对拉拔力的影响不大;通过拉拔成形工艺能有效改善焊缝处的晶粒取向,使得管材沿拉拔方向有较好的成形性;建立BP神经网络训练模型,得到回归值R,表明该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性,从而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拉拔力 管材拉拔 焊缝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油气输送用X70厚壁直缝埋弧焊钢管的耐蚀性 被引量:1
3
作者 牛爱军 毕宗岳 +2 位作者 牛辉 黄晓辉 任永峰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06-810,共5页
开发试制了深海油气输送用X70厚壁直缝埋弧焊(LSAW)钢管(1 016mm,壁厚36.5mm),对管线钢的化学成分、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氢致开裂(HIC)、硫化物应力腐蚀(SSC)、腐蚀浸泡等试验研究了钢管管体及焊接接头的耐腐蚀性能。结... 开发试制了深海油气输送用X70厚壁直缝埋弧焊(LSAW)钢管(1 016mm,壁厚36.5mm),对管线钢的化学成分、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氢致开裂(HIC)、硫化物应力腐蚀(SSC)、腐蚀浸泡等试验研究了钢管管体及焊接接头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该试验钢管的管体及焊接接头具有良好的抗氢致开裂和抗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性能,腐蚀速率小于0.09mm/a,可用于具有腐蚀性的海洋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缝埋弧焊(LSAW) 海底管线 X70钢 厚壁 力学性能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壁16Cr不锈钢管高频焊接工艺优化及管接头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毕宗岳 严培林 +1 位作者 汪海涛 余晗 《机械工程材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0-84,共5页
通过高频焊接方法在不同工艺下焊接3.4mm厚16Cr不锈钢板,分析了焊缝的显微组织及成形性能,并对其焊接工艺进行了优化;之后通过拉伸、压扁和扩口试验等方法研究了优化工艺下制备16Cr不锈钢焊管接头的性能。结果表明:在焊接速度10m·m... 通过高频焊接方法在不同工艺下焊接3.4mm厚16Cr不锈钢板,分析了焊缝的显微组织及成形性能,并对其焊接工艺进行了优化;之后通过拉伸、压扁和扩口试验等方法研究了优化工艺下制备16Cr不锈钢焊管接头的性能。结果表明:在焊接速度10m·min-1,焊接热输入3.0kJ·cm-1时可获得成形性能良好的焊接接头,焊缝的组织为奥氏体和δ铁素体;制备的焊管虽然具有较高的强度,但焊缝处存在的氧化物夹杂使其韧性变差;采用适当的气体保护和避免水与高温焊缝的接触可有效地减少焊缝氧化物夹杂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Cr不锈钢 高频焊接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废水一体化处理设备的有限元分析
5
作者 蔡苏宁 董继先 蔡锁宁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2期49-52,共4页
对废水一体化处理设备中的沉淀池的过水壁进行分析,得出了简化的力学模型.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简化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初步得出了位移等值图和应力场等值线图.经过比较,废水一体化处理设备中沉淀池的过水壁设计合理.
关键词 污水处理设备 有限元分析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90管线钢管埋弧焊缝组织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毕宗岳 杨军 +1 位作者 牛辉 黄晓江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5-40,130,共7页
X90管线钢管是目前正在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高强度管线钢管.随着管材强度的提高,焊缝的组织与性能成为研究与控制的关键.文中对焊缝、热影响区(HAZ)和母材微观组织、晶粒取向、大/小角度晶界占比及冲击断口形貌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X90管线钢管是目前正在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高强度管线钢管.随着管材强度的提高,焊缝的组织与性能成为研究与控制的关键.文中对焊缝、热影响区(HAZ)和母材微观组织、晶粒取向、大/小角度晶界占比及冲击断口形貌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焊缝试样近断口区组织为针状铁素体(AF)+准多边形铁素体(QPF),M-A组元呈楔形、块状和条带状,分布于相界处,尺寸较大,长1.8μm,宽0.5μm,组织有效平均晶粒尺寸为3.12μm,大角度晶界比例为67.15%;而HAZ试样近断口区组织为粒状贝氏体(GB)+多形态M-A组元,晶粒粗大,M-A组元多以条带状、楔形分布于晶界和晶内,组织有效平均晶粒尺寸为4.52μm,大角度晶界比例为85.95%.母材试样近断口区组织是以细小AF+QPF+板条贝氏体(LB)+少量M-A组元为主的多相匹配的复相组织,M-A组元尺寸细小,组织有效平均晶粒尺寸为2.1μm,大角度晶界比例为93.75%.密集分布的大尺寸M-A组元和大角晶界占比较小是导致焊缝冲击韧性低于母材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90管线钢 冲击韧性 焊接接头 针状铁素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螺纹接头弹塑性有限元模拟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晁利宁 刘云 +3 位作者 苑清英 汪强 杨晓龙 李远征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6-164,共9页
应用ABAQUS对不同台肩结构的油套管特殊螺纹接头密封性能进行弹塑性分析,建立了不同复合载荷条件下台肩角度与密封面接触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台肩角度的变化对台肩的辅助密封性能影响不大。拉伸时,台肩角度对接头密封面接触... 应用ABAQUS对不同台肩结构的油套管特殊螺纹接头密封性能进行弹塑性分析,建立了不同复合载荷条件下台肩角度与密封面接触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台肩角度的变化对台肩的辅助密封性能影响不大。拉伸时,台肩角度对接头密封面接触压力影响较大,最大的接触压力为500~600 MPa,密封性能完全满足接头的要求。随着拉伸载荷的增大,3种不同结构的台肩与接箍分离,导致整个台肩接触应力值为0 MPa,使之失去了辅助密封的作用。而在压缩时,不同的台肩结构对密封面影响很大,-15°台肩接头最大接触应力达到951 MPa,且出现在最靠近台肩端面位置。将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进行对比,3种特殊螺纹接头密封接触长度和密封接触压力变化规律与上扣模拟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螺纹接头 密封面 有限元 台肩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应变管线钢和钢管的关键技术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11
8
作者 冯耀荣 吉玲康 +7 位作者 陈宏远 姜金星 王旭 任毅 张对红 牛辉 柏明卓 李少坡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5-113,共9页
油气管道工程在途经地震带、滑坡带、矿山采空区、沉陷带等特殊地质环境时,使用的大应变管线钢和钢管的研制及应用配套技术是国际上研究的热点之一,也是我国重要油气管道工程必须破解的重大难题。为此,围绕大应变管线钢和钢管研发应用... 油气管道工程在途经地震带、滑坡带、矿山采空区、沉陷带等特殊地质环境时,使用的大应变管线钢和钢管的研制及应用配套技术是国际上研究的热点之一,也是我国重要油气管道工程必须破解的重大难题。为此,围绕大应变管线钢和钢管研发应用中的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通过十余年的联合攻关,取得了多项理论技术创新。主要成果包括:①提出了应用多个不同的应力比、屈强比、均匀延伸率等参数联合表征和评价钢管变形行为的方法,建立了X70HD/X80HD大应变管线钢和钢管新产品技术指标体系和标准;②研发形成了X70HD/X80HD钢板制造成套技术,获得了兼备低屈强比、高均匀伸长率、高应力比、高强韧性的大应变钢板;③研发形成了X70HD/X80HD JCOE和UOE大应变直缝埋弧焊管制造技术,解决了钢管母材和焊缝性能合理匹配及成型、焊接、扩径、热涂覆过程性能劣化难题;④自主研制了钢管内压+弯曲大变形实物试验装置,研发形成了钢管实物模拟变形试验技术。X70HD/X80HD大应变管线钢和钢管在西气东输、中缅管道等重大输气管道工程中实现了规模化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实效。根据复杂地质条件管道建设与长期安全运行的新要求,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基于应变的管道设计新方法,研发或完善与环焊缝强匹配要求相适应的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接工艺、环焊缝性能质量及缺陷控制要求等配套技术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应变管线钢 大应变钢管 变形行为评价 X70 X80 环焊缝 中缅管道 西气东输管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内防腐涂层钢管的壁面减阻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马佼佼 刘云 +3 位作者 毕宗岳 黄晓辉 韦奉 席敏敏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8-80,共3页
分析了内涂层钢管节能减阻的影响因素,从实际应用案例出发计算壁面减阻效果,评价该涂层钢管的应用性能。结果表明:耐高温内防腐钢管内壁粗糙度显著降低,带有内壁涂层钢管的节能减阻效果较为显著。
关键词 耐高温内防腐涂层钢管 减阻率 表面粗糙度 摩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S法制备氧化铝陶瓷内衬钢管的耐磨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梁航 马佼佼 +2 位作者 张阿昱 刘德俊 刘亚明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8-70,共3页
通过对普通钢管进行自蔓延高温处理,制备了自蔓延高温内衬陶瓷管。采用化学分析、硬度计、密度计、XRD和耐磨设备等对该陶瓷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自蔓延处理后的油管耐酸度为86%、密度为3.605 g/m^(3);陶瓷成分主要组成为Al和Fe的化... 通过对普通钢管进行自蔓延高温处理,制备了自蔓延高温内衬陶瓷管。采用化学分析、硬度计、密度计、XRD和耐磨设备等对该陶瓷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自蔓延处理后的油管耐酸度为86%、密度为3.605 g/m^(3);陶瓷成分主要组成为Al和Fe的化合物,耐磨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蔓延高温处理 氧化铝陶瓷 陶瓷内衬复合管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石油专用管超弹性应变密封新技术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新虎 吕永鹏 +2 位作者 王建东 王鹏 潘宝昌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0-84,共5页
为了解决高温高压天然气井管柱泄漏问题,国内油气田使用了多种特殊螺纹油套管,但井筒密封性仍然无法得到保障。现行的接头密封面接触压应力设计法不能有效堵塞密封结构的泄漏通道,亟待研究发展石油专用管密封设计方法和密封技术。为此,... 为了解决高温高压天然气井管柱泄漏问题,国内油气田使用了多种特殊螺纹油套管,但井筒密封性仍然无法得到保障。现行的接头密封面接触压应力设计法不能有效堵塞密封结构的泄漏通道,亟待研究发展石油专用管密封设计方法和密封技术。为此,在密封面压应力设计基础上,提出增加弹性应变设计,并实验验证技术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①采用弹性材料实现弹性应变密封设计,通过材料的应力应变循环试验,优选出弹性应变达到6%的超弹性合金Ti-Ni-X;②设计的多种密封结构使密封面产生足够大弹性应变,以堵塞接头在工厂制造或井下服役期间形成的泄漏通道;③研发出一种密封环超弹性应变密封套管,样品成功通过了上卸扣试验和API RP 5C5 CAL IV级B系列密封试验,最大试验载荷达到了95%管体应力包罗线,最大试验温度达到180℃。结论认为,超弹性应变密封新技术可作为新一代石油专用管及井口管件密封的技术储备,该技术有望提高气井管柱和井口管件的密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专用管 密封设计 超弹性密封 超弹性合金 Ti-Ni-X 密封环 密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陶瓷内衬钢管的防垢和耐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航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80-83,共4页
通过对普通钢管进行自蔓延高温处理,制备了自蔓延高温内衬陶瓷钢管。采用防垢试验、腐蚀试验,对比研究了陶瓷内衬钢管和普通钢管的防垢和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经自蔓延处理后,钢管的防垢性能比普通钢管的提高180%,在相同腐蚀条件下,普... 通过对普通钢管进行自蔓延高温处理,制备了自蔓延高温内衬陶瓷钢管。采用防垢试验、腐蚀试验,对比研究了陶瓷内衬钢管和普通钢管的防垢和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经自蔓延处理后,钢管的防垢性能比普通钢管的提高180%,在相同腐蚀条件下,普通钢管的质量损失率达到氧化铝陶瓷内衬复合钢管的100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垢性能 耐腐蚀性 氧化铝陶瓷 陶瓷内衬复合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T机壳热弹塑性有限元模拟与试验研究
13
作者 晁利宁 张峰 +1 位作者 苑清英 徐金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7-202,共6页
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对TRT焊接机壳进行焊接过程的模拟。利用有限元软件中的单元生死技术和热-结构耦合技术,成功的预测了TRT机壳焊后残余应力及变形,并通过焊后残余应力测试试验验证对比。结果表明,有限元模拟机壳在焊接过程中,焊... 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对TRT焊接机壳进行焊接过程的模拟。利用有限元软件中的单元生死技术和热-结构耦合技术,成功的预测了TRT机壳焊后残余应力及变形,并通过焊后残余应力测试试验验证对比。结果表明,有限元模拟机壳在焊接过程中,焊缝附近残余应力较大,局部达到其屈服强度;远离焊缝处的壳体上应力较小,均处于弹性变形。进行"盲孔法"测量残余应力,试验测量的残余应力跟模拟所得残余应力分布趋势相同,峰值应力出现的点基本重合。由于机壳实际焊接中施加的约束较多,应力得不到释放,导致试验数值略高于模拟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机壳 单元生死 残余应力 热弹塑性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轧制方向对新型125KSI高钢级油套管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李泽宇 毕总岳 +3 位作者 张建勋 王桐 余晗 苑清英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84-88,共5页
利用室温拉伸试验、冲击试验、断裂韧性试验检验了超深井用新型125KSI高钢级油套管中沿扎向和垂直于扎向的强度、塑性、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通过OM、SEM和EDS技术,对显微组织、晶粒长宽比和夹杂物分布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显微组织对油套... 利用室温拉伸试验、冲击试验、断裂韧性试验检验了超深井用新型125KSI高钢级油套管中沿扎向和垂直于扎向的强度、塑性、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通过OM、SEM和EDS技术,对显微组织、晶粒长宽比和夹杂物分布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显微组织对油套管各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油套管材的微观组织由板条状回火马氏体和均匀弥散分布的细小Al_(2)O_(3)-MnS类混合夹杂物组成,晶粒为8.5级。轧制后,沿管道轧制方向的晶粒长宽比增加,导致强度增加,塑性降低且平行于管道轧向的冲击韧性下降;沿管道轧制方向的夹杂物分布更加集中,导致临界距离变小,裂纹扩展方向垂直于轧制方向的断裂韧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制方向 油套管 夹杂物 力学性能 断裂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管材专用料耐高温水浴老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蔓彤 刘德俊 +2 位作者 刘亚明 张阿昱 鲜林云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0,26,共4页
以3种聚乙烯(PE)管材专用料(PEX-1,PE100,PERT-I)为研究对象,在95℃下进行水浴老化试验,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维卡软化温度测定仪、万能试验机研究了其耐热氧老化性能、热变形行为和拉伸性能。结果表明:在95℃下水浴老化1 440 h后,... 以3种聚乙烯(PE)管材专用料(PEX-1,PE100,PERT-I)为研究对象,在95℃下进行水浴老化试验,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维卡软化温度测定仪、万能试验机研究了其耐热氧老化性能、热变形行为和拉伸性能。结果表明:在95℃下水浴老化1 440 h后,3个样品中,PERT-I的结晶度变化率最小(2.16%),氧化诱导时间(OIT)变化率最小(2.70%),维卡软化温度变化率最小(0.28%),表现出优异的耐热氧老化性能和热变形性能,同时,PERT-I的拉伸强度变化率和屈服强度变化率分别为15.06%,15.16%,可作为耐高温PE管材内衬层的备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水浴老化 耐热氧老化性能 热变形行为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超深井钻井装备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斌 曹晓宇 +2 位作者 周天明 刘远波 夏辉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1-151,共11页
为助力我国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高效勘探开发,文章分析了深井超深井对钻井装备提出的挑战,论述了美国Nabors、斯伦贝谢和NOV等公司的自动化钻机、管柱自动化装备、储能节能与能源管理系统、司钻集成控制系统、智能决策与支持平台等7类产... 为助力我国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高效勘探开发,文章分析了深井超深井对钻井装备提出的挑战,论述了美国Nabors、斯伦贝谢和NOV等公司的自动化钻机、管柱自动化装备、储能节能与能源管理系统、司钻集成控制系统、智能决策与支持平台等7类产品的功能、特性;并对国内管柱自动化钻机、一键式人机交互7 000 m自动化钻机、12 000 m特深井自动化钻机、管柱自动化装备、储能节能与能源管理系统、司钻集成控制系统、钻井辅助决策与支持系统等产品发展和应用现状进行了阐述。通过技术对标分析得出:我国石油钻井装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从工程需求和应用上看还存在许多不足,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建议国内各装备制造厂家顺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趋势,从参数强化、钻机全面自动化、装备运维数智化、司钻操控值守化和钻井作业绿色化等方面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超深井 钻井装备 挑战 技术现状 对标分析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回归分析和GA-BP神经网络算法的3D打印件弯曲性能预测
17
作者 白鹤 杨鑫 +4 位作者 杨瑞琦 刘亚明 赵峥璇 庞瑞 何石磊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4,共6页
为进一步探究熔融沉积成型(FDM)3D打印参数和制件弯曲性能之间的关系,创建合理的FDM 3D打印制件弯曲强度预测模型。根据正交试验L_(16)(4^(5))的设计原则和神经网络算法模型的构建要求,按照不同分层高度、填充密度、打印温度、打印速度... 为进一步探究熔融沉积成型(FDM)3D打印参数和制件弯曲性能之间的关系,创建合理的FDM 3D打印制件弯曲强度预测模型。根据正交试验L_(16)(4^(5))的设计原则和神经网络算法模型的构建要求,按照不同分层高度、填充密度、打印温度、打印速度以及外壳厚度五种因素,制备25组试验试样,并进行弯曲性能检测。随后通过建立GA-BP神经网络模型、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以及多元回归方程模型,分别对FDM 3D打印制件弯曲性能进行预测,并将预测数据与试验测试数据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发现,GA-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数据与试验测试数据更为接近,其平均误差为3.71%,且误差值整体波动最小,BP神经网络模型与多元回归方程模型预测精度相差不大,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平均误差为8.05%,多元回归方程模型预测平均误差为9.07%,但多元回归方程误差值整体波动最大。因此,采用GA遗传算法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模型在进行FDM 3D打印制件弯曲性能预测方面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分析 GA-BP神经网络 3D打印 弯曲性能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16-25MoN焊丝熔敷金属高温失塑裂纹敏感性及微观组织分析
18
作者 党尚达 李霄 +2 位作者 刘刚 刘福广 牛辉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79-82,共4页
采用钨极氩弧焊制备了E16-25MoN焊丝熔敷层,采用Gleeble热模拟试验机对熔敷金属试样进行了不同温度、不同应变量的拉伸试验。结果表明:在850~1150℃内,E16-25MoN焊丝熔敷金属的高温失塑裂纹敏感程度较高,1000℃时敏感程度最高,该温度下... 采用钨极氩弧焊制备了E16-25MoN焊丝熔敷层,采用Gleeble热模拟试验机对熔敷金属试样进行了不同温度、不同应变量的拉伸试验。结果表明:在850~1150℃内,E16-25MoN焊丝熔敷金属的高温失塑裂纹敏感程度较高,1000℃时敏感程度最高,该温度下裂纹临界应变量变低于6%。通过组织分析发现高温失塑裂纹的产生受晶界平直形貌和晶界析出物的影响,高温时晶界上析出物阻碍位错移动,形成应力集中最终产生开裂,而平直晶界为裂纹扩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16-25MoN焊丝 失塑裂纹(DDC) 裂纹敏感性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超低碳CrMnN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王维东 汪海涛 +4 位作者 王亮 王维亮 鲜林云 郭克星 房世超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70,76,共4页
采用等离子弧焊接对QN1804L(下称18Cr)超低碳CrMnN奥氏体不锈钢进行焊接,并对焊接接头分别进行形变热处理和固溶处理。结果表明:焊态下接头组织由奥氏体和铁素体组成,铁素体呈骨架和板条状分布在奥氏体组织中间,焊缝硬度略高于母材的;... 采用等离子弧焊接对QN1804L(下称18Cr)超低碳CrMnN奥氏体不锈钢进行焊接,并对焊接接头分别进行形变热处理和固溶处理。结果表明:焊态下接头组织由奥氏体和铁素体组成,铁素体呈骨架和板条状分布在奥氏体组织中间,焊缝硬度略高于母材的;形变热处理后焊缝组织发生扭曲,晶粒被拉长,焊缝硬度远高于母材的;同时由于形变强化,焊缝强度也明显提高。固溶处理后焊缝中的铁素体在高温转变为奥氏体,未及时转变的呈点状分布,焊缝硬度与母材的基本保持一致;不同热处理后的焊缝均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等离子弧焊 形变热处理 固溶热处理 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热输入对X80焊管焊缝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20
作者 张骁勇 高惠临 +2 位作者 毕宗岳 徐学利 张莉莉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6-70,共5页
针对双面螺旋埋弧焊管所具有的先内焊后外焊的焊接顺序特点,以实际焊缝为研究对象,采用焊接热循环理论,利用焊接热模拟技术、现代材料力学性能检测技术和显微分析方法,对X80管线钢内焊缝在不同热输入下的韧性分布规律以及组织特征进行... 针对双面螺旋埋弧焊管所具有的先内焊后外焊的焊接顺序特点,以实际焊缝为研究对象,采用焊接热循环理论,利用焊接热模拟技术、现代材料力学性能检测技术和显微分析方法,对X80管线钢内焊缝在不同热输入下的韧性分布规律以及组织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焊接线能量为17~35kJ/cm时,X80管线钢焊缝粗晶热影响区(WCGHAZ)可获得较好的韧性水平,其中线能量为20kJ/cm时,WCGHAZ可获得最佳韧性水平。当焊接线能量小于17kJ/cm和大于35kJ/cm时,X80管线钢WCGHAZ的韧性水平都有所下降。因此可将17~35kJ/cm的线能量作为X80管线钢外焊缝的推荐焊接工艺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热输入 埋弧焊管 焊缝 组织与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