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接思想,转变能源:塑造可持续的能源未来——2024年阿布扎比国际石油展览暨会议综述
1
作者 杨涛 罗良才 +8 位作者 宋永 李峰 段雅睿 邹存友 曹彦 史洺宇 霍丽君 韩如冰 吴潇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4-179,共6页
2024年阿布扎比国际石油展览暨会议于2024年11月4日—7日在阿布扎比国家展览中心举行,此次展会以“连接思想,转变能源”为主题,全球与会者就能源行业的转型发展达成多项共识,同时展会还展示了油气行业及绿色低碳技术的诸多前沿进展,主... 2024年阿布扎比国际石油展览暨会议于2024年11月4日—7日在阿布扎比国家展览中心举行,此次展会以“连接思想,转变能源”为主题,全球与会者就能源行业的转型发展达成多项共识,同时展会还展示了油气行业及绿色低碳技术的诸多前沿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8个方面:①全球能源需求量持续增加,构建安全、可靠、可持续的能源体系需要多元化能源共同发力;②全球石油需求量在2030年达峰的预测引发疑虑,天然气在加快能源转型、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中将持续发挥关键作用;③人工智能将成为推动油气企业生产力提升的重要手段,该技术与能源行业的深度融合为实现脱碳目标带来了新机遇;④能源转型加速与脱碳成为行业主流认识,氢能作为变革性能源载体的潜力有待挖掘;⑤地球科学研究将向精细化、智能化大步迈进;⑥钻完井技术向集成化、自动化、智能化稳步推进;⑦深水开发配套海洋工程进展迅速,工程效率取得了显著提升;⑧提高采收率技术方法创新发展、非常规资源开发技术快速进步,带来了新的增长点。结论认为,国内油气行业应加快推进以下工作:①统筹能源安全和低碳转型,持续加强多能融合创新;②以“创新驱动+场景牵引”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③加快生成式AI、代理型AI等人工智能在能源领域的研发应用;④鼓励多渠道多形式深度参与全球能源科技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4 ADIPEC 石油 天然气 人工智能 能源转型 氢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页岩气新区带、新层系和新类型勘探进展、挑战及对策 被引量:37
2
作者 邹才能 董大忠 +10 位作者 熊伟 傅国友 赵群 刘雯 孔维亮 张琴 蔡光银 王玉满 梁峰 刘翰林 邱振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9-326,共18页
近年来,中国页岩气聚焦“三新”(尚未开展工作或工作程度低的新区带、新层系及新类型)领域,加大理论攻关与勘探力度,页岩气增储上产再上新台阶。基于中国页岩气“三新”领域理论与勘探新进展,分析其勘探特点、变化趋势和发展前景,探索... 近年来,中国页岩气聚焦“三新”(尚未开展工作或工作程度低的新区带、新层系及新类型)领域,加大理论攻关与勘探力度,页岩气增储上产再上新台阶。基于中国页岩气“三新”领域理论与勘探新进展,分析其勘探特点、变化趋势和发展前景,探索中国特殊页岩气地质理论,明确页岩气发展挑战与对策。结果表明:中国在四川盆地及邻区创新建立了五峰组-龙马溪组特色的高-过成熟度海相页岩气富集理论,累计发现页岩气田9个,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近3×10^(12)m^(3),形成了450×10^(8)m^(3)/a的页岩气产能,年产页岩气250×10^(8)m^(3)。明确了近年来中国页岩气“三新”领域勘探具三大特点:①四川盆地及邻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在深层、极浅层勘探取得重大新发展;②四川盆地筇竹寺组和吴家坪组等多个新层系实现新突破;③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乌拉力克组获得新发现,东缘山西组取得新突破。页岩气“三新”领域的勘探实现了三大战略性转变:①目标由单一类型、单一盆地和单一层系转变为多类型、多盆地和多层系;②选区由盆内或盆缘为主转变为盆内、盆缘兼顾盆外弱改造区;③思路由纯粹富有机质页岩转变为富有机质页岩系统。通过梳理中国页岩气“三新”领域勘探挑战,指出“三新”领域是中国页岩气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并提出了下一步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思路转变 发展前景 发展对策 新区带 新层系 新类型 页岩气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87
3
作者 匡立春 刘合 +4 位作者 任义丽 罗凯 史洺宇 苏健 李欣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共11页
针对石油勘探开发的实际需求,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情况,探讨并展望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发展方向与发展重点。机器学习在岩性识别、测井曲线重构、储集层参数预测等测井处理解释方面... 针对石油勘探开发的实际需求,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情况,探讨并展望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发展方向与发展重点。机器学习在岩性识别、测井曲线重构、储集层参数预测等测井处理解释方面初步应用,并显现出巨大潜力;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初至波拾取、断层识别等地震处理解释方面应用已有成效;油藏工程领域深度学习和最优化技术已开始应用于水驱开发实时调控、产量预测等方面;数据挖掘在钻完井、地面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初步形成了智能化装备、一体化软件。未来人工智能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潜在的发展方向为智能生产装备、自动处理解释和专业软件平台,发展重点为数字盆地、快速智能成像测井仪器、智能化节点地震采集系统、智能旋转导向钻井、智能化压裂技术装备、分层注采实时监测与控制工程等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测井解释 地震勘探 油藏工程 钻完井 地面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科技创新成果收益递进分成法的构建——以油气勘探开发为例 被引量:23
4
作者 姜子昂 辜穗 +3 位作者 彭彬 江如意 任丽梅 王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8-155,共8页
油气科技评价改革是深入推进油气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发展的指挥棒,如何科学合理地量化油气科技创新成果的具体价值贡献一直都是前者的重点与难点。为了解决油气技术要素内部从总体到单一技术创新成果经济价值量化的问题,基于油气科技创新... 油气科技评价改革是深入推进油气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发展的指挥棒,如何科学合理地量化油气科技创新成果的具体价值贡献一直都是前者的重点与难点。为了解决油气技术要素内部从总体到单一技术创新成果经济价值量化的问题,基于油气科技创新成果收益分享相关理论与方法,立足于油气技术价值实现机制、技术谱系基本结构功能级序、创新性技术创效特性,集成建立了油气科技创新成果收益递进分成法。研究结果表明:①油气科技创新成果收益递进分成是实现从总体技术要素到单项科技创新成果收益分成的关键路径,是实现单一技术以其具体价值贡献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科学方法;②以油气技术要素收益分成基准值、油气技术收益递进分成基数、油气技术成果创新强度系数等核心参数确定油气科技创新成果收益分成率,可以有效地解决科技成果价值评估中以宏观指标评判具体油气项目、参数权重平均化和过度简单化、科技创效被高估等问题;③油气技术谱系及其一级、二级、三级分成基数是递进分成法的关键工具,创新性技术创效能力强度水平是递进分成法的杠杆。结论认为:①科技创新成果经济价值评估并没有精确解,而只有相对合理值;②油气科技创新成果收益递进分成法能够有效解决油气技术要素内部从总体到单一技术创新成果经济价值量化问题,多项应用结果表明其科学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收益 技术创新成果 递进分成法 分成基准值 递进分成基数 创效强度系数 油气勘探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宁县—正宁地区延长组地层结构重建及页岩油富集模式探讨
5
作者 胡英杰 李晓光 +5 位作者 单俊峰 刘兴周 谷团 鞠俊成 牟春 王宇斯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106,共16页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页岩油资源丰富,但不同地区勘探研究程度差异大,延长组地层结构及页岩油形成及富集控制因素认识有待深化。利用伊陕斜坡南部宁县—正宁地区新采集的三维地震资料,以及区内的钻井、录井、测井、各类分析测试成果,对延...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页岩油资源丰富,但不同地区勘探研究程度差异大,延长组地层结构及页岩油形成及富集控制因素认识有待深化。利用伊陕斜坡南部宁县—正宁地区新采集的三维地震资料,以及区内的钻井、录井、测井、各类分析测试成果,对延长组地层分布结构和长7段页岩油形成及富集控制因素进行了探讨。综合研究认为,研究区延长组长7—长2段地层具有逐层向湖盆中心进积的楔状地层结构特征;延长组物源主要来自秦岭造山带,各期楔形地层内顺物源方向以河流—三角洲—半深湖—深湖重力流序列充填,具有“同期异相”特征;长7段发育砂质碎屑流及浊流沉积,储层横向变化快,非均质性强,总体属于低孔—特低孔、超低渗致密储层;延长组围绕长7段主力烃源岩,具有上生下储、自生自储、下生上储三种成藏组合类型,长7段主要发育自生自储(夹层)型页岩油,具有优质烃源岩—优势相带—断裂—构造共同控藏特征,其中烃源岩控制页岩油有利发育区,优势相带和断裂控制页岩油富集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宁县—正宁地区 延长组 地层结构 长7段 页岩油 控制因素 富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对V_(2)O_(5)-WO_(3)TiO_(2)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刘军强 巫树锋 +4 位作者 庞杏超 张子鹏 张鹏 刘兴誉 冯小童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16,共6页
某石化公司工业装置现场运行2年后的V_(2)O_(5)-WO_(3)TiO_(2)型在运脱硝催化剂表面覆盖有一层黑色物质,通过分析表征确定黑色物质的组成并研究其对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能量色散光谱分析在运催化剂表面Cr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2%,X射... 某石化公司工业装置现场运行2年后的V_(2)O_(5)-WO_(3)TiO_(2)型在运脱硝催化剂表面覆盖有一层黑色物质,通过分析表征确定黑色物质的组成并研究其对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能量色散光谱分析在运催化剂表面Cr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2%,X射线衍射分析Cr元素的组成主要为Cr_(2)O_(3);在运催化剂脱硝性能总体劣于新鲜催化剂,较高的温度下尤其明显;物化性能表征结果显示,催化剂性能下降可能与催化剂表面V^(4)+含量的降低和催化剂还原性能减弱有关。总之,Cr元素对V_(2)O_(5)-WO_(3)TiO_(2)催化剂有较大影响,应尽量减少烟气中的Cr元素含量,并将烟气温度控制至350℃左右,以降低Cr元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脱硝 铬元素 浸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常高有机质沉积富集过程与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8
7
作者 邱振 韦恒叶 +4 位作者 刘翰林 邵男 王玉满 张磊夫 张琴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31-948,共18页
非常规油气甜点段形成与有机质沉积富集过程密切相关,特别是页岩油气,它们所赋存或与之紧密联系的细粒沉积岩中总有机碳含量(TOC)一般大于3.0%。提出TOC含量≥3.0%的细粒沉积(物)岩称为异常高有机质沉积,以及异常高有机质沉积富集的概... 非常规油气甜点段形成与有机质沉积富集过程密切相关,特别是页岩油气,它们所赋存或与之紧密联系的细粒沉积岩中总有机碳含量(TOC)一般大于3.0%。提出TOC含量≥3.0%的细粒沉积(物)岩称为异常高有机质沉积,以及异常高有机质沉积富集的概念性假设,并指出高的初级生产力水平是其形成的前提和决定性因素,缺氧的水体环境更易形成大规模异常高有机质沉积。基于对有机质沉积聚集过程相关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特征解剖,以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为例,深入探讨高精度元素地球化学数据约束条件下的异常高有机质沉积富集过程,证实了异常高有机质沉积富集的概念性假设,并得出它们的形成是水体表层高的初级生产力及其与水体循环共同控制着的氧化还原条件这两大因素动态演化的结果。异常高有机质沉积富集过程的研究有助于深化对页岩油气甜点段形成机理的认识,是非常规油气沉积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可为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高含量有机质 细粒沉积(物)岩 页岩油气 非常规油气沉积学 龙马溪组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地质特征及勘探开发前景 被引量:99
8
作者 匡立春 董大忠 +11 位作者 何文渊 温声明 孙莎莎 李树新 邱振 廖新维 李勇 武瑾 张磊夫 施振生 郭雯 张素荣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35-446,共12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二叠系山西组山2段页岩层系为海陆过渡相沉积,通过对近些年来该区页岩气勘探新突破与理论认识进展系统归纳,与美国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及四川盆地海相页岩气特征对比,明确了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地质特征及勘...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二叠系山西组山2段页岩层系为海陆过渡相沉积,通过对近些年来该区页岩气勘探新突破与理论认识进展系统归纳,与美国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及四川盆地海相页岩气特征对比,明确了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地质特征及勘探开发前景。提出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山2段页岩气具有4大地质特征:①沉积环境稳定,富有机质页岩大面积分布;②发育微纳米级孔-缝体系,具备较好储集能力;③富含石英等脆性矿物,有利于储集层压裂;④地层压力适中,含气量高。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山2段页岩气资源丰富,发育榆林-临县、石楼北-大宁-吉县、韩城-黄陵共3个有利区块,有利区总面积为1.28×10^4 km^2,资源量为(1.8~2.9)×10^12 m^3,勘探潜力大。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山2段页岩气直井测试产气量稳定,单井控制储量高,评价可采性和可压裂性良好,系统试井证实地层能量充足,具有较好稳产能力和开发前景。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山西组和太原组发育多套页岩,与多套煤层垂向叠置性好,可以考虑多层系不同类型气协同开发。研究成果将为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实践提供有益参考,进一步推动中国页岩气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海陆过渡相 有利区 多层系 协同开发 二叠系山西组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煤阶煤层气成藏机制与勘探突破--以吐哈-三塘湖盆地为例 被引量:15
9
作者 匡立春 温声明 +7 位作者 李树新 范谭广 田文广 王兴刚 祁灵 应勇 毛得雷 李翔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3-42,共10页
吐哈—三塘湖盆地煤层气资源丰富,但低煤阶煤层气成藏机制认识不足制约了该区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为此,在系统分析煤系地层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从沉积环境、构造特征、封盖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分析和总结了煤层气富集主控因素和成藏模... 吐哈—三塘湖盆地煤层气资源丰富,但低煤阶煤层气成藏机制认识不足制约了该区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为此,在系统分析煤系地层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从沉积环境、构造特征、封盖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分析和总结了煤层气富集主控因素和成藏模式,并明确了该区煤系气的有利勘探区带。研究结果表明:①古地貌和古环境控制煤岩的发育程度,稳定的正向构造是煤层气富集指向区,顶底板稳定的泥岩封盖条件是煤层气富集的必要条件,地表水补给是晚期生物气生成和富集的关键;②该区煤层气成藏可划分为缓坡区多气源补给煤层气富集、山前带复杂断块浅层煤层生物气、深层砂煤共储煤系气富集以及南部残余凹陷深部洼槽区煤层气富集4种模式;③条湖凹陷—马朗凹陷北部斜坡带、台北凹陷北部山前带西段浅层是煤层气最有利目标区,淖毛湖凹陷东部、沙尔湖凹陷东洼槽是煤层气较有利目标区,台北凹陷核桃沟—柯柯亚、鄯勒、照壁山—红旗坎、鄯善—温吉桑、疙瘩台构造带以及条湖凹陷中部构造带是煤系气富集有利区。结论认为,低煤阶厚煤层煤层气可以获得高产工业气流,吐哈—三塘湖盆地深部煤层气资源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三塘湖盆地 低煤阶 煤层气 地质特征 富集 成藏模式 勘探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油气成功开发的关键技术、先进理念与重要启示——以加拿大都沃内项目为例 被引量:51
10
作者 李国欣 罗凯 石德勤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39-749,共11页
以加拿大都沃内项目为例,总结北美地区页岩油开发的先进技术和工程管理模式,并提出加快国内陆相页岩油商业化开发的初步建议。介绍了项目地质选区评价、长水平段快速钻完井、密切割压裂、井距优化等领域的先进技术、宝贵认识及丰富经验... 以加拿大都沃内项目为例,总结北美地区页岩油开发的先进技术和工程管理模式,并提出加快国内陆相页岩油商业化开发的初步建议。介绍了项目地质选区评价、长水平段快速钻完井、密切割压裂、井距优化等领域的先进技术、宝贵认识及丰富经验。对北美非常规资源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和内涵进行了分析,其对前期评价的重视及风险管控,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对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重要推动作用,以及全行业知识、经验的低成本共享制度及管理模式,都对国内加快非常规资源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中国页岩油气资源丰富,是保障国家油气能源供给的重要接替领域,但由于起步较晚以及特殊的地质特点和工程难点,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管理模式与北美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根据北美页岩油气开发的先进经验及启示,提出了加快中国页岩油气发展的初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页岩气 长水平井 密切割压裂 全生命周期管理 规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2O2强化光催化处理苯胺化工废水的应用试验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华 张子鹏 +2 位作者 张澜澜 张晓飞 刘译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299-5308,共10页
研究者在苯胺模拟废水高级氧化处理方面开展了很多研究,但针对炼化企业苯胺装置废水含盐高、色度高、COD降解难等问题尚未开展工程应用。为解决苯胺生产废水的实际问题,本研究开展了TiO2/UV-H2O2氧化降解苯胺废水(1~2m^3/h)的现场试验... 研究者在苯胺模拟废水高级氧化处理方面开展了很多研究,但针对炼化企业苯胺装置废水含盐高、色度高、COD降解难等问题尚未开展工程应用。为解决苯胺生产废水的实际问题,本研究开展了TiO2/UV-H2O2氧化降解苯胺废水(1~2m^3/h)的现场试验研究。考察了苯胺废水在单独TiO2/UV、单独H2O2氧化及TiO2/UV-H2O2协同作用下的处理效果,提出了苯胺废水的最佳处理工艺方案,并进行了成本核算。结果表明,单独TiO2/UV和单独H2O2氧化对苯胺废水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偏低,而TiO2/UV-H2O2协同作用时苯胺废水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可达95%以上。协同氧化体系中,H2O2的氧化降解作用显著,H2O2投加量1%~2%;酸性条件利于苯胺废水的降解,特别是p H=3.8~4.2时;TiO2/UV和H2O2协同作用一段时间后,停止UV而凭借残余H2O2可以将体系中的中间产物继续降解直至矿化成CO2。TiO2/UV-H2O2协同处理炼化企业苯胺生产废水,出水COD≤60mg/L,色度≤20倍,单位能耗约18.44kW·h/m^3,明显低于文献报道值,具有显著的技术性与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胺废水 UV催化 H2O2氧化 脱色 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