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碳双控”形势下炼化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优化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丰胜
王新平
+5 位作者
王文婷
李勍
杨剑
蓝兴英
石孝刚
赵法志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3-159,共7页
随着我国“双碳”战略稳步推进,从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碳排放双控)的新形势对石油石化行业节能减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从石化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炼化生产经营和计划优化的角度出发,探索...
随着我国“双碳”战略稳步推进,从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碳排放双控)的新形势对石油石化行业节能减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从石化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炼化生产经营和计划优化的角度出发,探索炼化企业在不改变现有生产工艺和能源结构、不增加额外投资的前提下,通过优化生产方案实现碳减排的新途径。通过梳理某炼化一体化企业A和燃料型企业B的生产过程碳排放情况,创新间接排放因子计算方法,对企业每套装置的碳排放量进行精准测算,将炼油厂的碳排放量测算精度从全厂级别推进到装置级别。并进一步将装置的碳排放量纳入生产计划优化模型,研究了装置级碳排放对企业计划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原油加工量和乙烯产量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优化减碳空间至少3%,为A和B企业在实际生产中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碳减排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双控
生产计划优化
碳排放因子
炼化一体化
燃料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考虑原油采购选择的混炼加工优化
2
作者
董丰莲
李鹏
+3 位作者
魏志伟
孙鑫
徐赫锴
何畅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648-4656,共9页
目前,原油采购和混炼加工方案多采用人工经验或数学规划方法进行决策,存在求解时间过长以及无法统筹考虑全局性等问题。针对炼化场景下的典型混炼工艺和原油采购要求,结合“P模型”的概念建立了混合整数非线性模型,并根据整数变量的特...
目前,原油采购和混炼加工方案多采用人工经验或数学规划方法进行决策,存在求解时间过长以及无法统筹考虑全局性等问题。针对炼化场景下的典型混炼工艺和原油采购要求,结合“P模型”的概念建立了混合整数非线性模型,并根据整数变量的特性设计了基于p范数和内点法的迭代求解算法。结果表明,在10种原油、54种物性、58套加工装置的优化背景下,与商用求解器优化结果相比,采用以上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到一个经济效益更好的原油采购加工方案并且在多个算例下均展现出了更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
算法
石油
混炼
双线性
内点法
范数平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微流控实验的碳酸盐岩油藏纳米材料调驱效果及机理
3
作者
马梦琪
李俊键
+3 位作者
徐飞
于馥玮
第五鹏祥
姜汉桥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5-169,共15页
纳米材料调驱技术凭借其突出的尺度优势,在不同类型油藏代表性区块的先导试验中效果明显,此类调驱体系的作用机理尚未明确是阻碍其开展规模应用的根本原因。为深入探究纳米乳液和纳米微球2种典型纳米材料的调驱效果与作用机理,以碳酸盐...
纳米材料调驱技术凭借其突出的尺度优势,在不同类型油藏代表性区块的先导试验中效果明显,此类调驱体系的作用机理尚未明确是阻碍其开展规模应用的根本原因。为深入探究纳米乳液和纳米微球2种典型纳米材料的调驱效果与作用机理,以碳酸盐岩油藏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真实岩心制成的铸体薄片认识该油藏孔隙结构的复杂性,依据其特征设计并制作孔隙型、裂缝型和孔隙-溶洞型3类储层微观模型。选择调驱体系单独驱替和组合驱替方式分别进行微流控实验,获取作用前后的结果图像,并捕捉调驱过程中的微观现象。将调驱现象与数值变化规律相结合,从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两方面出发,探讨不同调驱措施在各类碳酸盐岩储层中的增产效果,同时明晰2种纳米材料的微观调驱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3类碳酸盐岩储层微观模型中,纳米乳液体系和纳米微球体系调驱措施的使用均可在水驱结果的基础上促使剩余油得到有效动用;其中孔隙型储层采出程度最高,裂缝型储层增产幅度最大,而孔隙-溶洞型储层效果相对较差。纳米乳液体系主要通过降低界面张力和改变润湿性作用,采出优势流动区域中滞留的剩余油以提高微观驱油效率;而纳米微球体系的调驱作用主要体现在封堵初始水流通道,后续流体转向进入未波及区域以扩大波及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实验
碳酸盐岩储层
纳米乳液
纳米微球
调驱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碳双控”形势下炼化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优化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丰胜
王新平
王文婷
李勍
杨剑
蓝兴英
石孝刚
赵法志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经营管理部
中国石油
规划总院
中国石油
大学(北京)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
独山子石化分
公司
出处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3-15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U22B20149)。
文摘
随着我国“双碳”战略稳步推进,从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碳排放双控)的新形势对石油石化行业节能减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从石化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炼化生产经营和计划优化的角度出发,探索炼化企业在不改变现有生产工艺和能源结构、不增加额外投资的前提下,通过优化生产方案实现碳减排的新途径。通过梳理某炼化一体化企业A和燃料型企业B的生产过程碳排放情况,创新间接排放因子计算方法,对企业每套装置的碳排放量进行精准测算,将炼油厂的碳排放量测算精度从全厂级别推进到装置级别。并进一步将装置的碳排放量纳入生产计划优化模型,研究了装置级碳排放对企业计划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原油加工量和乙烯产量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优化减碳空间至少3%,为A和B企业在实际生产中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碳减排解决方案。
关键词
碳排放双控
生产计划优化
碳排放因子
炼化一体化
燃料型
Keywords
dual control of carbon emission
production plan optimization
carbon emission factor
refining and chemical integration
fuel-based refinery
分类号
F426.7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272.3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原油采购选择的混炼加工优化
2
作者
董丰莲
李鹏
魏志伟
孙鑫
徐赫锴
何畅
机构
中国石油
天然气
股份
有限公司
规划总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
有限公司
油气业务链优化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经营管理部
杉数科技(北京)
有限公司
中山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广东省石化过程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648-4656,共9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2021DJ7703)。
文摘
目前,原油采购和混炼加工方案多采用人工经验或数学规划方法进行决策,存在求解时间过长以及无法统筹考虑全局性等问题。针对炼化场景下的典型混炼工艺和原油采购要求,结合“P模型”的概念建立了混合整数非线性模型,并根据整数变量的特性设计了基于p范数和内点法的迭代求解算法。结果表明,在10种原油、54种物性、58套加工装置的优化背景下,与商用求解器优化结果相比,采用以上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到一个经济效益更好的原油采购加工方案并且在多个算例下均展现出了更好的鲁棒性。
关键词
优化
算法
石油
混炼
双线性
内点法
范数平滑
Keywords
optimization
algorithm
petroleum
mixing processing
bilinear
interior point method
norm smoothing
分类号
TQ013.2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微流控实验的碳酸盐岩油藏纳米材料调驱效果及机理
3
作者
马梦琪
李俊键
徐飞
于馥玮
第五鹏祥
姜汉桥
机构
中国石油
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
大学(北京)
石油
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
长庆油田分
公司
油气工艺研究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经营管理部
中国石油
大学(北京)理学院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5-169,共15页
文摘
纳米材料调驱技术凭借其突出的尺度优势,在不同类型油藏代表性区块的先导试验中效果明显,此类调驱体系的作用机理尚未明确是阻碍其开展规模应用的根本原因。为深入探究纳米乳液和纳米微球2种典型纳米材料的调驱效果与作用机理,以碳酸盐岩油藏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真实岩心制成的铸体薄片认识该油藏孔隙结构的复杂性,依据其特征设计并制作孔隙型、裂缝型和孔隙-溶洞型3类储层微观模型。选择调驱体系单独驱替和组合驱替方式分别进行微流控实验,获取作用前后的结果图像,并捕捉调驱过程中的微观现象。将调驱现象与数值变化规律相结合,从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两方面出发,探讨不同调驱措施在各类碳酸盐岩储层中的增产效果,同时明晰2种纳米材料的微观调驱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3类碳酸盐岩储层微观模型中,纳米乳液体系和纳米微球体系调驱措施的使用均可在水驱结果的基础上促使剩余油得到有效动用;其中孔隙型储层采出程度最高,裂缝型储层增产幅度最大,而孔隙-溶洞型储层效果相对较差。纳米乳液体系主要通过降低界面张力和改变润湿性作用,采出优势流动区域中滞留的剩余油以提高微观驱油效率;而纳米微球体系的调驱作用主要体现在封堵初始水流通道,后续流体转向进入未波及区域以扩大波及面积。
关键词
微流控实验
碳酸盐岩储层
纳米乳液
纳米微球
调驱机理
Keywords
microfluidic experiment
carbonate reservoir
nanoemulsion
nanosphere
profile control and displacement mechanism
分类号
TE357.4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碳双控”形势下炼化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优化
张丰胜
王新平
王文婷
李勍
杨剑
蓝兴英
石孝刚
赵法志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考虑原油采购选择的混炼加工优化
董丰莲
李鹏
魏志伟
孙鑫
徐赫锴
何畅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微流控实验的碳酸盐岩油藏纳米材料调驱效果及机理
马梦琪
李俊键
徐飞
于馥玮
第五鹏祥
姜汉桥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