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天然气能量计量体系建设探讨 被引量:31
1
作者 黄维和 段继芹 +3 位作者 常宏岗 罗勤 周理 孙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86-193,共8页
“十三五”期间,中国天然气工业高速发展,已形成国产常规气、非常规气(页岩气、致密砂岩气、煤层气等)、煤制天然气、进口液化天然气、进口管道气等多元化的供销格局,气源高位发热量范围介于34~43 MJ/m^(3),不同气源发热量差值最大超过... “十三五”期间,中国天然气工业高速发展,已形成国产常规气、非常规气(页岩气、致密砂岩气、煤层气等)、煤制天然气、进口液化天然气、进口管道气等多元化的供销格局,气源高位发热量范围介于34~43 MJ/m^(3),不同气源发热量差值最大超过20%。2019年5月2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四部委联合发布《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要求于该办法施行之日起24个月内建立天然气能量计量计价体系。为了加快我国天然气能量计量体系的建设步伐,综述了量值溯源、能量计量标准等方面的中国天然气能量计量体系建设成就,分析了在天然气流量计量技术,发热量测定技术,量值溯源,能量计量关键设备国产化、智能化及应用技术,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天然气管网能量平衡技术,多气源下的质量跟踪与监控技术,能量计量标准体系,以及新能源检测与计量技术等方面的需求,并提出了中国天然气计量发展对策。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天然气能量计量体系基本满足实施天然气能量计量的要求,但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在高水平流量计(0.5级)的检定与应用、高准确度气体标准物质、发热量基准装置的水平、计量标准体系等方面还存在着差距,需要进一步提升;②中国要加快能量计量关键设备国产化、智能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③天然气管网应建立计量核查方法和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能量平衡系统、多气源下的质量跟踪与监控系统,以实现优于0.10%的国际领先水平的天然气管网能量输损指标;④为规模化应用氢能源和生物能源,实现氢气、生物甲烷与天然气的混输,应开展掺氢/生物甲烷天然气检测与计量新技术及其标准化方面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能量计量 计量标准 量值溯源 设备 大数据 混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天然气能量计量标准体系优化 被引量:5
2
作者 段继芹 罗勤 +2 位作者 涂振权 任佳 高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57-165,共9页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与天然气能量计量相关的标准共计80项,分属不同的标准化委员会管理,随着天然气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实施能源政策的需要,相关标准在先进性、有效性、适用性方面尚需得以提升,需要统一规划编制天然气能量计量标准,才能...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与天然气能量计量相关的标准共计80项,分属不同的标准化委员会管理,随着天然气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实施能源政策的需要,相关标准在先进性、有效性、适用性方面尚需得以提升,需要统一规划编制天然气能量计量标准,才能满足和适应我国天然气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高效率发展的需要。为此,分析了国内外天然气计量相关标准的现状,结合天然气计量发展的需求,研究提出了天然气能量计量标准体系表及标准制修订规划,以便于标准的统筹管理,保持标准的先进性、有效性、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①天然气能量计量标准体系表优化为通用基础标准和个性标准2个层级,个性标准覆盖流量测量方法、发热量测量方法、标准物质要求等6个方面;②天然气能量测定、天然气计量系统技术要求和在线色谱法等5项标准急需进行修订;③天然气能量流量计算机、声光光谱法气体分析仪等仪表缺乏标准或校准规范;④现有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对天然气计量器具的检定或校准存在着不足,需要制定或修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能量计量 流量计量 发热量测量 标准物质 标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天然气计量技术及展望 被引量:45
3
作者 常宏岗 段继芹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0-118,共9页
天然气计量是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准确可靠的计量是促进我国天然气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此,分析了天然气计量的重要性及其特点,从计量技术标准体系、计量器具的应用技术、天然气贸易交接计量方式、量值溯源体系和... 天然气计量是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准确可靠的计量是促进我国天然气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此,分析了天然气计量的重要性及其特点,从计量技术标准体系、计量器具的应用技术、天然气贸易交接计量方式、量值溯源体系和计量管理方面对国内外天然气计量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中国天然气流量计量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研究结果表明:①天然气计量是量大、动态、可压缩介质的气体计量,计量结果由工况流量、组成、温度、压力等数据导出,每个基础数据都要被准确测量,才能保证计量结果的准确性;②我国已经建立了天然气计量技术体系,主要包括计量法律、法规,计量技术标准与规范,计量量值溯源技术,计量器具的应用技术,计量管理制度等;③随着我国天然气工业的高质量快速发展,我国天然气计量技术体系将持续完善并进一步与国际接轨,计量器具可靠性保证可能从强制检定转变为通过检定或校准均可的方式进行溯源,计量器具国产化进程会加快,天然气贸易计量方式将发生从体积计量转变为能量计量的重大改变。结论认为,我国建立的天然气计量技术体系基本满足了国家天然气大发展的需求,但仍需进一步提升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计量 标准体系 量值溯源 主流量计 核查流量计 能量计量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用气体超声流量计测量天然气流量”国家标准的修改建议 被引量:11
4
作者 段继芹 李长俊 周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9-115,共7页
气体超声流量计具有测量准确度高、适应性强和自诊断能力强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天然气生产、输送及销售计量中,中国与俄罗斯天然气贸易交接计量就使用了超声流量计。为了提高天然气贸易交接计量的准确度、维护贸易双方合法的经济利益,分... 气体超声流量计具有测量准确度高、适应性强和自诊断能力强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天然气生产、输送及销售计量中,中国与俄罗斯天然气贸易交接计量就使用了超声流量计。为了提高天然气贸易交接计量的准确度、维护贸易双方合法的经济利益,分析比较了气体超声流量计国际标准ISO 17089-1—2010、俄罗斯标准ГОСТ8.611—2013和中国国家标准GB/T 18604—2014等3个标准的适用范围、测量气质条件、超声流量计技术指标、安装要求和现场测量性能保障措施等方面的异同点,并进行了2台超声流量计串联安装计量试验,开展了试验数据的重复性、安装位置对计量性能的影响和流量差值控制限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GB/T 18604—2014的修订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标准同国际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基本一致的,但前者在超声流量计使用过程质量控制方面还有待加强;(2)建议GB/T 18604—2014增加ISO 17089-1—2010中超声流量计两次校准误差限、测量误差处理方法以及串联安装超声流量计比对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天然气贸易 交接计量 超声流量计 ISO 17089.1-2010 ГOCT 8.611-2013 GB/T 18604-2014 差异性 测量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