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中西部大型湖盆沉积体系域研究进展及页岩油气勘探
被引量:
2
1
作者
吴因业
李国欣
+6 位作者
吴洛菲
徐兆辉
龙国徽
方向
付蕾
张天舒
陶士振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28-741,共14页
中国陆相大型湖盆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区分布广泛,含油气盆地内新发现了多个油气田,特别是近年来在致密油/页岩油勘探方面获得了突破。根据沉积体系域演化和可容纳空间演变解释层序地层单元,建立层序演化模式,预测油气储集体,适合于研...
中国陆相大型湖盆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区分布广泛,含油气盆地内新发现了多个油气田,特别是近年来在致密油/页岩油勘探方面获得了突破。根据沉积体系域演化和可容纳空间演变解释层序地层单元,建立层序演化模式,预测油气储集体,适合于研究有成因联系的异旋回地层序列。深水体系的沉积层序体系域研究进展表现为引入强制海退(湖退)的概念,从经典的层序地层学格架三分体系域发展为四分体系域和二分体系域,不同尺度的相对整合序列和体系域分布与命名具有紧密联系。强制海(湖)退条件下形成的下降期体系域(FSST)和强制海(湖)退楔体系域(FRW)有内涵细节上的差异。采用A-P-D(加积-进积-降积)准层序叠加分析方法,分析体系域格架下薄层细粒沉积砂体的沉积搬运机理,提高了体系域识别和油气储集体预测的准确度。柴达木盆地古近系和四川盆地侏罗系研究实例表明,湖侵体系域随湖平面上升,浅湖和半深湖范围扩大,沉积中心地区发育三角洲前缘薄层砂体和深水浊积扇及多旋回泥页岩—泥灰岩组合,有利于页岩油气储集体的发育,成为“甜点”勘探目标区。展望未来,与页岩油气勘探有关的沉积层序体系域领域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将取得重要进展:(1)咸化湖盆深水沉积体系的高频旋回体系域研究;(2)与页岩型和混积型页岩油类型相关的湖侵体系域混积体系研究;(3)体系域级别的层序—古地理研究;(4)体系域格架下的源-汇系统及其古湖泊分布特征研究;(5)湖泊古水深、古气候和古环境的地球化学指标分析;(6)富有机质页岩发育的微纳米级孔—缝体系储集能力研究;(7)煤系环境纯湖相泥岩和沼泽相(湖沼或河沼)泥岩对规模天然气生烃贡献率的沉积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域
深水沉积体系
页岩油气勘探
退积型浊积砂体
层序地层
页岩层系纹层结构
中国中西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辫状河沉积构型研究进展:沉积演化与构型特征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伟
岳大力
+5 位作者
王武荣
高建
吴胜和
王南溯
刘警阳
张佳佳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32-1048,共17页
辫状河沉积是陆相沉积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油气、铀等矿产资源的重要载体。近30年来,辫状河研究在沉积演化与构型特征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因此系统梳理现有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工业价值。综合辫状河研究...
辫状河沉积是陆相沉积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油气、铀等矿产资源的重要载体。近30年来,辫状河研究在沉积演化与构型特征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因此系统梳理现有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工业价值。综合辫状河研究进展并结合笔者及团队的多个研究实例,根据辫状河沉积内部结构与地貌演化速率分为稳定型与游荡型辫状河,两者地貌特征无显著区分标志,形成与演化过程基本相似,可划分为4个发育阶段:水流扰动形成横向朵状(叶状)单元坝,河流汇聚形成初始河道与坝尾沉积,单元坝生长、拼接形成复合坝,河流动态平衡阶段。但是两河型的内部构型存在显著区别,稳定型辫状河心滩内部由一系列横向较为稳定的垂积体与落淤层组成;游荡型辫状河心滩频繁被河道冲刷,导致辫状河道沉积与心滩之间无明显界限、形成“泛连通体”。目前,针对辫状河沉积构型的研究已十分丰富,通过河流动力学与沉积学交叉学科研究辫状河沉积构型模式的主控因素、建立不同沉积条件下多样化的沉积模式,并探究多样化沉积模式的演化过程与成因机理已成为当前的研究难点、热点与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
单元坝
复合坝
心滩
沉积构型
演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中西部大型湖盆沉积体系域研究进展及页岩油气勘探
被引量:
2
1
作者
吴因业
李国欣
吴洛菲
徐兆辉
龙国徽
方向
付蕾
张天舒
陶士振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
青海油田公司
中国
海油中联煤层气公司研发中心
中国石油
柴达木盆地
研究
中心
出处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28-741,共14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科技专项(编号:2021hx0001b24198)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16ZX05046)资助。
文摘
中国陆相大型湖盆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区分布广泛,含油气盆地内新发现了多个油气田,特别是近年来在致密油/页岩油勘探方面获得了突破。根据沉积体系域演化和可容纳空间演变解释层序地层单元,建立层序演化模式,预测油气储集体,适合于研究有成因联系的异旋回地层序列。深水体系的沉积层序体系域研究进展表现为引入强制海退(湖退)的概念,从经典的层序地层学格架三分体系域发展为四分体系域和二分体系域,不同尺度的相对整合序列和体系域分布与命名具有紧密联系。强制海(湖)退条件下形成的下降期体系域(FSST)和强制海(湖)退楔体系域(FRW)有内涵细节上的差异。采用A-P-D(加积-进积-降积)准层序叠加分析方法,分析体系域格架下薄层细粒沉积砂体的沉积搬运机理,提高了体系域识别和油气储集体预测的准确度。柴达木盆地古近系和四川盆地侏罗系研究实例表明,湖侵体系域随湖平面上升,浅湖和半深湖范围扩大,沉积中心地区发育三角洲前缘薄层砂体和深水浊积扇及多旋回泥页岩—泥灰岩组合,有利于页岩油气储集体的发育,成为“甜点”勘探目标区。展望未来,与页岩油气勘探有关的沉积层序体系域领域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将取得重要进展:(1)咸化湖盆深水沉积体系的高频旋回体系域研究;(2)与页岩型和混积型页岩油类型相关的湖侵体系域混积体系研究;(3)体系域级别的层序—古地理研究;(4)体系域格架下的源-汇系统及其古湖泊分布特征研究;(5)湖泊古水深、古气候和古环境的地球化学指标分析;(6)富有机质页岩发育的微纳米级孔—缝体系储集能力研究;(7)煤系环境纯湖相泥岩和沼泽相(湖沼或河沼)泥岩对规模天然气生烃贡献率的沉积基础研究。
关键词
体系域
深水沉积体系
页岩油气勘探
退积型浊积砂体
层序地层
页岩层系纹层结构
中国中西部盆地
Keywords
systems tract
deep-water depositional system
shale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regradational turbidite sand-body
sequence stratigraphy
laminae structure of shale layer
mid-western basins in China
分类号
P539.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辫状河沉积构型研究进展:沉积演化与构型特征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伟
岳大力
王武荣
高建
吴胜和
王南溯
刘警阳
张佳佳
机构
油气资源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
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32-1048,共1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202109,42272186)
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编号:BX20220351)
+1 种基金
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委托课题(编号:2021DJ1101)
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编号:BYESS2023460)联合资助。
文摘
辫状河沉积是陆相沉积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油气、铀等矿产资源的重要载体。近30年来,辫状河研究在沉积演化与构型特征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因此系统梳理现有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工业价值。综合辫状河研究进展并结合笔者及团队的多个研究实例,根据辫状河沉积内部结构与地貌演化速率分为稳定型与游荡型辫状河,两者地貌特征无显著区分标志,形成与演化过程基本相似,可划分为4个发育阶段:水流扰动形成横向朵状(叶状)单元坝,河流汇聚形成初始河道与坝尾沉积,单元坝生长、拼接形成复合坝,河流动态平衡阶段。但是两河型的内部构型存在显著区别,稳定型辫状河心滩内部由一系列横向较为稳定的垂积体与落淤层组成;游荡型辫状河心滩频繁被河道冲刷,导致辫状河道沉积与心滩之间无明显界限、形成“泛连通体”。目前,针对辫状河沉积构型的研究已十分丰富,通过河流动力学与沉积学交叉学科研究辫状河沉积构型模式的主控因素、建立不同沉积条件下多样化的沉积模式,并探究多样化沉积模式的演化过程与成因机理已成为当前的研究难点、热点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
辫状河
单元坝
复合坝
心滩
沉积构型
演化机理
Keywords
braided river
unit bar
compound bar
braid bar
sedimentary architecture
evolutionary mechanism
分类号
P512.2 [天文地球—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中西部大型湖盆沉积体系域研究进展及页岩油气勘探
吴因业
李国欣
吴洛菲
徐兆辉
龙国徽
方向
付蕾
张天舒
陶士振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辫状河沉积构型研究进展:沉积演化与构型特征
李伟
岳大力
王武荣
高建
吴胜和
王南溯
刘警阳
张佳佳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