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南方海相页岩孔隙结构特征 被引量:110
1
作者 钟太贤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21,共5页
我国南方古生界页岩成熟度高,页岩储层孔隙、裂隙类型多样,微米—纳米级孔隙发育。正确认识页岩孔隙特征是研究上述地区页岩气赋存状态,储层性质与流体间相互作用,页岩吸附性、渗透性、孔隙性和气体运移等的基础。为此,采用观察描述和... 我国南方古生界页岩成熟度高,页岩储层孔隙、裂隙类型多样,微米—纳米级孔隙发育。正确认识页岩孔隙特征是研究上述地区页岩气赋存状态,储层性质与流体间相互作用,页岩吸附性、渗透性、孔隙性和气体运移等的基础。为此,采用观察描述和物理测试两类方法对南方海相页岩孔隙特征进行了研究:前者通过手标本、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核磁共振光谱学法、小角度X射线散射法等手段直观描述页岩孔隙的几何形态、连通性和充填情况,统计孔隙优势方向和密度,拍摄照片等,以确定页岩成因类型;后者通过He孔隙率测定、压汞实验、低温液氮吸附、低温CO2吸附等方法定量测试页岩孔容、孔径大小及其分布、孔隙结构、比表面积等,以评价页岩含气性。结果表明:该区古生界页岩储层中纳米级孔隙以干酪根纳米孔、颗粒间纳米孔、矿物晶间纳米孔、溶蚀纳米孔为主,喉道呈席状、弯曲片状,孔隙直径介于10~1 000nm,主体范围为30~100nm,纳米级孔隙是致密储层连通性储集空间的主体;按孔径大小,将页岩储集空间分为5种类型:裂隙(孔径大于10 000nm)、大孔(孔径介于1 000~10 000nm)、中孔(孔径介于100~1 000nm)、过渡孔(孔径介于10~100nm)、微孔(孔径小于1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方地区 古生代 海相页岩 储集层 纳米级孔隙 观察描述法 物理测试法 页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化一体化型企业产品碳足迹核算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万子岸 张振莉 +3 位作者 王正元 李勍 刘克峰 高飞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16,共4页
以ISO/TS 14067、GHG Protocol和PAS 2050为依据,描述了炼化一体化型企业全厂碳排放和炼化产品碳足迹的核算方法。通过建立炼化一体化型企业单装置核算模型和全厂核算模型,分析了如何将间接排放分摊到各炼化产品中以及不同碳排放分配方... 以ISO/TS 14067、GHG Protocol和PAS 2050为依据,描述了炼化一体化型企业全厂碳排放和炼化产品碳足迹的核算方法。通过建立炼化一体化型企业单装置核算模型和全厂核算模型,分析了如何将间接排放分摊到各炼化产品中以及不同碳排放分配方式的适用范围,并对未来炼化一体化型企业产品碳足迹核算的发展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化一体化型企业 生命周期研究 碳排放 碳足迹 核算方法 分配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在链状烷烃中的溶解性能及膨胀效应 被引量:26
3
作者 韩海水 袁士义 +2 位作者 李实 刘晓蕾 陈兴隆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8-93,共6页
选取原油中含量普遍较高的5种链状正构烷烃与不同比例的CO2组成油-气体系。通过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恒质膨胀实验,研究CO2在5种链状正构烷烃中的溶解性能及体系膨胀效应。研究表明,链状正构烷烃-CO2体系的压力-体积关系曲线并非是严格意... 选取原油中含量普遍较高的5种链状正构烷烃与不同比例的CO2组成油-气体系。通过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恒质膨胀实验,研究CO2在5种链状正构烷烃中的溶解性能及体系膨胀效应。研究表明,链状正构烷烃-CO2体系的压力-体积关系曲线并非是严格意义的两段直线,弯曲程度受温度、压力、CO2含量、正构烷烃类别等因素影响。体系的泡点压力随温度升高呈直线增大趋势,随CO2含量的增加大幅度增大。当压力较低时,CO2在不同链状正构烷烃中溶解度近似相同,而高压时溶解度随烷烃碳原子数增大而减小。CO2溶于链状正构烷烃中可造成体系不同程度的体积膨胀,膨胀系数的大小受温度、压力影响不大,随CO2含量的增加快速增大,随烷烃碳原子数的增大直线下降。体积膨胀作用对油井增产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状正构烷烃 二氧化碳 恒质膨胀实验 溶解度 体积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多孔介质渗透率与孔隙度理论关系模型 被引量:26
4
作者 李留仁 袁士义 胡永乐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9-51,74,共4页
基于多孔介质微观孔隙结构的分形特征、毛管模型和Poiseuille方程建立了计算分形多孔介质宏观物性参数渗透率与孔隙度的理论模型,给出了二者之间新的理论关系式.分形多孔介质宏观物性参数及其关系式是多孔介质微观孔隙结构分维数、分形... 基于多孔介质微观孔隙结构的分形特征、毛管模型和Poiseuille方程建立了计算分形多孔介质宏观物性参数渗透率与孔隙度的理论模型,给出了二者之间新的理论关系式.分形多孔介质宏观物性参数及其关系式是多孔介质微观孔隙结构分维数、分形系数和微观结构参数的函数,不包含任何经验或实验常数.定量分析了多孔介质微观孔隙结构分维数、分形系数和微观结构参数对分形多孔介质宏观物性参数及其关联式的影响.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存在较好的一致性,表明理论模型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分维数 分形系数 渗透率 孔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理注采井数比与合理压力保持水平的确定 被引量:18
5
作者 李留仁 袁士义 胡永乐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9-61,66,共4页
遵循最大产液量目标及注采平衡的原则,在确定合理井网密度的基础上,根据油井产液指数、生产井最小井底流压、水井吸水指数、注水井最大井底流压,建立了同时确定合理注采井数比、合理压力保持水平、合理生产压差、合理注水压差、最大产... 遵循最大产液量目标及注采平衡的原则,在确定合理井网密度的基础上,根据油井产液指数、生产井最小井底流压、水井吸水指数、注水井最大井底流压,建立了同时确定合理注采井数比、合理压力保持水平、合理生产压差、合理注水压差、最大产液量、油井合理产液量和水井合理注水量的数学模型.应用实例表明模型实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压力保持水平 合理注采井数比 合理生产压差 合理注水压差 最大产液量 油井合理产液量 水井合理注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洞型储层地震响应特征与识别方法 被引量:24
6
作者 撒利明 姚逢昌 +1 位作者 狄帮让 姚姚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1期23-28,73,共7页
针对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识别的难点和技术现状,文中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两方面探讨了缝洞型储层的识别问题,简单综述了作者近年来完成的若干有关缝洞型储层识别研究项目的成果,包括各种类型缝洞型储层模型的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地震波场... 针对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识别的难点和技术现状,文中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两方面探讨了缝洞型储层的识别问题,简单综述了作者近年来完成的若干有关缝洞型储层识别研究项目的成果,包括各种类型缝洞型储层模型的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地震波场分析结果、缝洞型储层的识别方法以及中国西部地区成功识别缝洞型油气藏的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储层 碳酸盐岩 正演模拟 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渣型船用燃料油连续调合工艺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遵照 徐可忠 +5 位作者 薛倩 刘名瑞 王明星 李雪 肖文涛 张会成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2-96,共5页
针对船用残渣型燃料油在线调合工艺要求,开发了船用燃料油连续调合管理系统,设计了新型高效静态混合器,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残渣型燃料油连续调合工艺。建立了处理能力为240L/h的残渣船用燃料油在线调合小试装置。运行实验表明,该设备运... 针对船用残渣型燃料油在线调合工艺要求,开发了船用燃料油连续调合管理系统,设计了新型高效静态混合器,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残渣型燃料油连续调合工艺。建立了处理能力为240L/h的残渣船用燃料油在线调合小试装置。运行实验表明,该设备运行平稳,能够实现调合方案生成、连续生产自动控制、产品性能实时反馈的全过程,可生产符合国家标准的船用残渣型燃料油,产品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渣型燃料油 黏度模型 连续调合工艺 小试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