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酸盐岩礁滩储层的形成和发育规律——溶蚀模拟实验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正红 乔占峰 +4 位作者 潘文庆 李维岭 邓兴梁 佘敏 谢恩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7-66,共10页
通过选取不同结构组分的石灰岩样品开展大气水溶蚀模拟实验,结合地质背景认识,总结了碳酸盐岩礁滩储层的发育规律和控制因素。结果表明:(1)碳酸盐岩的岩石组构和孔隙发育状况对岩石溶蚀效率控制明显,颗粒灰岩的可溶性最好;(2)岩相是控... 通过选取不同结构组分的石灰岩样品开展大气水溶蚀模拟实验,结合地质背景认识,总结了碳酸盐岩礁滩储层的发育规律和控制因素。结果表明:(1)碳酸盐岩的岩石组构和孔隙发育状况对岩石溶蚀效率控制明显,颗粒灰岩的可溶性最好;(2)岩相是控制礁滩储层发育和分布的重要因素,礁滩储层选择颗粒岩相发育;(3)初始孔隙度是决定礁滩储层发育程度的关键,它控制了后期溶蚀改造的发生范围,初始孔隙度大小由同沉积期暴露和溶蚀时间两个因素决定。综合研究指出: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良里塔格组台内区的勘探应重视后期叠加改造因素的分析,而台缘带开发过程中,应强化岩相、层序界面和同生断裂等因素造成的储层非均质性刻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礁滩储层 溶蚀 模拟实验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裂控制的非暴露型大气水岩溶作用模式——以塔北英买2构造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为例 被引量:47
2
作者 乔占峰 沈安江 +3 位作者 邹伟宏 张丽娟 倪新锋 朱永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070-2083,共14页
岩溶储层在碳酸盐岩储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过去一直认为表生期碳酸盐岩地层抬升至地表受大气水潜水面控制的岩溶作用是其主要成因。本文在充分认识塔北英买2地区构造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其与岩溶成因和控制因素... 岩溶储层在碳酸盐岩储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过去一直认为表生期碳酸盐岩地层抬升至地表受大气水潜水面控制的岩溶作用是其主要成因。本文在充分认识塔北英买2地区构造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其与岩溶成因和控制因素关系的综合分析,提出在地层沉积序列完整的内幕区也可形成大气水岩溶作用改造的缝洞型储层。以岩芯和薄片观察为基础,进行不同组构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锶同位素、稀土元素、电子探针、阴极发光和包裹体等地球化学分析,综合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了岩溶流体性质和来源,认识到大气水是主要的岩溶流体,对储层形成起决定性作用;深层热液在后期起到了改造作用。通过对英买2高陡构造和走滑断裂发育特征与演化分析,认识到构造形成和断裂的发育为岩溶作用提供了必要条件。进而,建立了一种受高陡构造和断裂控制的新型大气水岩溶作用模式,即碳酸盐岩地层虽上覆厚层碎屑岩地层,但在后期抬升形成隆起,并伴生走滑断裂发育的背景下,大量裂缝发育于隆起顶部的碳酸盐岩地层上部,大气水可沿断裂下渗并在裂缝带发生岩溶作用,从而形成大型缝洞型储层。该模式突破了暴露型潜山岩溶模式的局限,深化了地层沉积序列完整的碳酸盐岩内幕区岩溶储层成因机理的认识,扩宽了岩溶储层油气藏勘探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 非暴露型 大气水 岩溶作用 碳酸盐岩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东地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特征与勘探领域 被引量:9
3
作者 刘伟 沈安江 +3 位作者 柳广弟 郑兴平 陈娅娜 张友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2,共12页
塔里木盆地塔东地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勘探虽已获得突破,但储层类型和主控因素不清、有效储层分布规律不明一直是制约该区勘探领域评价和井位部署的瓶颈之一。基于露头、岩心、薄片、钻井、测试和地震等资料,综合地球化学分析数据,指出... 塔里木盆地塔东地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勘探虽已获得突破,但储层类型和主控因素不清、有效储层分布规律不明一直是制约该区勘探领域评价和井位部署的瓶颈之一。基于露头、岩心、薄片、钻井、测试和地震等资料,综合地球化学分析数据,指出塔东地区发育5类储层,分别为奥陶系一间房组—鹰山组上段的灰岩礁滩溶蚀型储层、鹰山组下段—蓬莱坝组的溶蚀型白云石化储层、寒武系台缘丘滩白云岩储层、塔东低凸起上寒武统斜坡深水重力流型白云岩储层和上震旦统微生物丘滩白云岩储层。其中溶蚀型白云石化储层和台缘丘滩白云岩储层是塔东地区重要的储层类型,礁(丘)滩体和溶蚀作用是这两类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在此基础上评价了两个现实勘探领域和三个风险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东地区 碳酸盐岩储层 礁滩体 溶蚀作用 勘探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岩溶储层类型研究及对勘探的指导意义——以塔里木盆地岩溶储层为例 被引量:99
4
作者 赵文智 沈安江 +3 位作者 潘文庆 张宝民 乔占峰 郑剑锋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213-3222,共10页
岩溶储层是中国海相含油气盆地重要的储层类型之一。本文基于塔里木盆地岩溶储层的实例研究,指出岩溶储层的储集空间以缝洞为主,缝洞可以发育于潜山区,也可以发育于内幕区,具不同的地质背景和成因。据此,将岩溶储层细分为四个亚类,其中... 岩溶储层是中国海相含油气盆地重要的储层类型之一。本文基于塔里木盆地岩溶储层的实例研究,指出岩溶储层的储集空间以缝洞为主,缝洞可以发育于潜山区,也可以发育于内幕区,具不同的地质背景和成因。据此,将岩溶储层细分为四个亚类,其中,潜山(风化壳)岩溶储层又可根据围岩岩性的不同细分为灰岩潜山岩溶储层和白云岩风化壳储层两个次亚类。潜山(风化壳)岩溶储层发育于潜山区,与中长期的角度不整合面有关,准层状分布,峰丘地貌特征明显;层间岩溶储层和顺层岩溶储层发育于内幕区,前者与碳酸盐岩层系内部中短期的平行(微角度)不整合面有关,准层状分布,后者与潜山周缘的斜坡背景有关,环潜山周缘呈环带状分布,与不整合面无关;受断裂控制岩溶储层主要发育于内幕区,分布于断裂发育区,尤其是背斜的核部,与不整合面无关,受断裂控制导致缝洞发育跨度大,沿断裂呈栅状分布。岩溶储层的细分方案突破了岩溶储层只分布于潜山区的传统认识,使岩溶储层勘探由潜山区向内幕区拓展,对中国海相含油气盆地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具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岩溶储层 潜山区 内幕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黔北坳陷寒武系碳酸盐岩古海洋环境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鹏万 斯春松 +5 位作者 张润合 李娴静 马立桥 黄羚 徐云俊 鲁慧丽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11-818,共8页
为厘定滇黔北坳陷寒武系碳酸盐岩古海洋环境,揭示成岩流体与岩溶作用的潜在联系,并预测有利储层发 育层段,基于镇雄羊场碳酸盐岩剖面实测及系统取样基础上,采用微量元素、碳氧锶同位素及铸体薄片等分析手段,地球化学与岩石学方法相结合... 为厘定滇黔北坳陷寒武系碳酸盐岩古海洋环境,揭示成岩流体与岩溶作用的潜在联系,并预测有利储层发 育层段,基于镇雄羊场碳酸盐岩剖面实测及系统取样基础上,采用微量元素、碳氧锶同位素及铸体薄片等分析手段,地球化学与岩石学方法相结合,探讨碳酸盐岩古海洋环境及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滇黔北坳陷寒武系清虚洞 组-娄山关组整体为海相环境,古海洋温度处于12.82℃-32.84℃之间,主体为温暖或炎热的亚热带气候.海平面具 有主体震荡下降的趋势,存在8 期海平面变化旋回,发育对应的岩相组合,其同位素演化曲线可作为地层划分依据.微量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岩石学特征证实娄山关组岩溶作用相对发育,成岩流体混人强氧化性低温大气水,有利 储层纵向上主要分布在海平面下降旋回的高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武系 碳酸盐岩 碳氧锶 同位素 古海洋 环境地质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露头模型的碳酸盐岩储集层三维地质建模 被引量:29
6
作者 乔占峰 沈安江 +2 位作者 郑剑锋 常少英 陈娅娜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8-337,共10页
为了更客观地认识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宏观分布和空间结构,提出一种基于数字露头模型的碳酸盐岩储集层三维地质建模方法。以传统露头地质研究工作为基础,采用先进的数字化仪器对露头面进行三维数字化,建立数字露头模型,并进行地质分析,提... 为了更客观地认识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宏观分布和空间结构,提出一种基于数字露头模型的碳酸盐岩储集层三维地质建模方法。以传统露头地质研究工作为基础,采用先进的数字化仪器对露头面进行三维数字化,建立数字露头模型,并进行地质分析,提取关键层面和地质信息(岩相、孔隙度、渗透率和声波速度等),然后根据三维露头地质信息,利用建模软件建立三维露头储集层地质模型,应用于地下储集层研究中。基于数字露头模型建立了四川盆地西北部地区鱼洞梁剖面三叠系飞仙关组鲕粒滩储集层三维地质模型,模型更真实地反映了岩相、孔隙度和渗透率展布及其之间的关系,为具有相似地质条件储集层的地震资料解释和储集层预测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露头模型 碳酸盐岩储集层 三维地质建模 三叠系飞仙关组 鲕粒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相碳酸盐台地的多台槽结构与油气生储组合 被引量:4
7
作者 寿建峰 沈安江 +3 位作者 李俊 吴兴宁 周进高 郑兴平 《海相油气地质》 2011年第3期1-7,共7页
中国大陆构造稳定性差及小型或微型板块发育的特点决定了中国海相碳酸盐台地结构的非均质性较强、台地内水体较深、处于还原或弱还原环境的台槽比较发育,从而形成了多台槽结构。台槽结构使台地的沉积格局和岩相分布变得多样,台槽的存在... 中国大陆构造稳定性差及小型或微型板块发育的特点决定了中国海相碳酸盐台地结构的非均质性较强、台地内水体较深、处于还原或弱还原环境的台槽比较发育,从而形成了多台槽结构。台槽结构使台地的沉积格局和岩相分布变得多样,台槽的存在及槽缘礁滩的发育使台缘障壁岛后缘进一步形成次级障壁体系,包括次级障壁岛以及次级障壁岛前缘和后缘。多台槽结构有利于储集体类型的多样化,如台缘礁滩、槽缘礁滩、台内礁滩和台内白云岩潮坪、缓坡滩和钙屑浊积岩等储集体在时空上的复合-叠置。与多台槽结构有关的多级障壁岛引起的沉积环境的封闭性为障壁岛后缘的准同生白云石化作用创造了条件,由此可形成有规模的准同生白云岩,它所形成的晶间孔又为后期溶蚀提供了流体运移通道。台内高地是准同生溶蚀作用最先发生也是溶蚀最强的地区,而台槽的发育使槽缘也成为准同生溶蚀的场所,使溶蚀型储层变得更发育。多台槽结构可使烃源岩更加丰富,并可形成台缘生储组合、槽缘生储组合、台内生储组合、缓坡生储组合和斜坡-盆地生储组合等多种生储组合。除了台缘生储组合外,槽缘生储组合也是重要的油气生储组合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台槽结构 碳酸盐台地 油气生储组合 海相盆地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膏盐岩高频沉积旋回组合生-储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中-下组合为例 被引量:22
8
作者 胡安平 沈安江 +3 位作者 张杰 吴东旭 付小东 蒙绍兴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43-956,共14页
针对碳酸盐岩-膏盐岩沉积组合内是否发育烃源岩,能否提供充足烃源,源、储是否匹配等制约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中-下组合勘探领域评价的问题,通过陕473和桃112两口马家沟组全取心井的岩心观察和高频沉积旋回分析,取得了3项认识。... 针对碳酸盐岩-膏盐岩沉积组合内是否发育烃源岩,能否提供充足烃源,源、储是否匹配等制约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中-下组合勘探领域评价的问题,通过陕473和桃112两口马家沟组全取心井的岩心观察和高频沉积旋回分析,取得了3项认识。①碳酸盐岩-膏盐岩沉积组合包括由未云化灰岩段、白云岩段、白云岩-膏盐岩薄互层段和膏盐岩段构成的2类8种气候逐渐变干旱的沉积旋回;白云岩段和白云岩-膏盐岩薄互层段共发育10类111个高频沉积旋回,具有旋回频繁、单层厚度薄的特点。②基于高频沉积旋回分析,识别出马家沟组中-下组合发育两类烃源岩:一类为优质烃源岩,即毫米级高TOC(有机碳含量)(>2.50%)黑色泥质白云岩;另一类为中等烃源岩,即低TOC(1.21%)灰黑色白云岩。优质烃源岩发育具有相控性和层控性特征,分布于膏盐湖周缘的白云岩-膏盐岩薄互层段中,计算天然气资源量为8504.94×10^(8) m^(3)。③识别出马家沟组中-下组合两类相控白云岩储层,分别为古隆起及周缘的颗粒滩白云岩储层和膏盐湖周缘的微生物白云岩储层,源-储匹配良好。上述认识为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中-下组合的持续勘探提供重要信息,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膏盐岩组合 高频沉积旋回 泥质白云岩烃源岩 微生物白云岩储层 马家沟组 奥陶系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后沉降期碳酸盐岩缓坡沉积响应及成储特征——以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为例 被引量:15
9
作者 朱永进 倪新锋 +3 位作者 刘玲利 乔占峰 陈永权 郑剑锋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44-1057,共14页
裂后充填阶段的碳酸盐岩缓坡沉积已逐渐成为深层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之一.以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为例,基于最新拼接处理42条二维地震大测线、柯坪地区9个剖面点及12口完钻井测井及取芯等资料,系统开展了其沉积前古构造格局及... 裂后充填阶段的碳酸盐岩缓坡沉积已逐渐成为深层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之一.以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为例,基于最新拼接处理42条二维地震大测线、柯坪地区9个剖面点及12口完钻井测井及取芯等资料,系统开展了其沉积前古构造格局及岩相古地理响应特征、储层宏观分布与内部结构差异等研究.结果表明:1)沉积期盆内发育"三隆两洼"古构造格局,对肖尔布拉克期碳酸盐岩缓坡体系(组合)内部分异产生明显控制作用,高能颗粒滩及丘滩带分布在古隆起周缘,古洋流进一步复杂化了沉积物构成,划分出塔西南古隆起北缘颗粒滩为主的坡坪式缓坡、柯坪—温宿低隆起丘滩复合体均斜型缓坡、轮南—牙哈低隆起丘滩复合体孤岛型缓坡;2)古隆起周缘中缓坡高能相带构成了肖尔布拉克组储层发育的重要载体,早期云化作用有效保存了原始孔隙,埋藏期以先期孔隙为基础进一步调整改造,预测规模储层主要分布于三大古(低)隆区周缘高能丘滩带内,面积达9×10^4 km^2.不同类型缓坡体系的储层差异明显,其中坡坪式缓坡的颗粒滩储层以Ⅱ类储层为主、分布稳定为特点,最具规模性,可作为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重点关注区带.基于实例解剖认为,裂后沉降期碳酸盐岩缓坡体系分异具明显受构造控制特点,深化沉积前古构造格局认识是预测有利储集相带的关键,直接影响后续规模储层预测及品质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后沉降期 缓坡 规模储层 肖尔布拉克组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法在碳酸盐岩岩相测井识别中应用及对比——以四川盆地MX地区龙王庙组地层为例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李昌 沈安江 +3 位作者 常少英 梁正中 李振林 孟贺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1年第4期586-596,共11页
机器学习法是碳酸盐岩岩相测井识别的主要技术手段,针对不同地质情况和资料,选择适用的机器学习方法是高精度识别岩相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针对机器学习识别岩相方法的适用性研究较少,为此列举了4种最常用的机器学习识别岩相方法:自组织... 机器学习法是碳酸盐岩岩相测井识别的主要技术手段,针对不同地质情况和资料,选择适用的机器学习方法是高精度识别岩相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针对机器学习识别岩相方法的适用性研究较少,为此列举了4种最常用的机器学习识别岩相方法:自组织神经网络聚类分析法(SOM)、基于图像多分辨率聚类分析法(MRGC)、K最近邻分类算法(KNN)和神经网络法(ANN)。通过对比方法的原理及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总结出这4种机器学习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少量岩心样本情况下,优选MRGC法;在较多数量岩心资料情况下,优选KNN或MRGC法。其在四川盆地MX地区龙王庙组地层岩相识别应用中表明:MRGC和KNN法效果最好,其次为SOM法,ANN法效果最差。不同机器学习方法实际应用及对比分析成果,对于碳酸盐岩岩相测井识别方法在其他层组或其他工区的应用起到借鉴作用,并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岩相 测井识别 机器学习 龙王庙组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成像测井新参数在碳酸盐岩岩相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昌 沈安江 孟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6期11130-11135,共6页
电成像测井识别碳酸盐岩岩相主要有定性图版法、定量参数法和机器学习法。图版法简单实用,但其效率低且受人工经验影响大,图像纹理参数种类过多且使用复杂,机器学习法需要大量样本标签,应用受到局限。为此,提出了一种简单又高效的新定... 电成像测井识别碳酸盐岩岩相主要有定性图版法、定量参数法和机器学习法。图版法简单实用,但其效率低且受人工经验影响大,图像纹理参数种类过多且使用复杂,机器学习法需要大量样本标签,应用受到局限。为此,提出了一种简单又高效的新定量参数法,即通过新定量参数判别岩石构造特征来识别不同岩相。首先采用地质统计法对电成像测井动态图像进行全井眼插值,然后针对全井壁覆盖图像,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获取二值图像,最后分别统计二值图像在纵向和横向黑色斑点(块)最大个数,并将二者的比值定义为视岩石构造数ARSN(aparent rock structure number)。ARSN可以有效区分块状和薄层状构造。据野外露头及岩心观察,一般颗粒云岩相为块状或厚层状和泥晶云岩相为薄层状或薄互层状构造特征。因此,利用ARSN可以区分颗粒云岩和泥晶云岩两大类岩相。以四川盆地M地区龙王庙组为例,经取心井验证,岩相识别符合率80%以上。该方法效率高且不受人的因素影响,实现高精度岩相识别,为该区碳酸盐岩沉积微相精细研究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成像测井 碳酸盐岩 岩相测井识别 定量参数 四川盆地 龙王庙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天然气勘探方向 被引量:48
12
作者 周进高 辛勇光 +5 位作者 谷明峰 张建勇 郝毅 李国军 倪超 吕玉珍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19,共4页
2008年以来,在四川盆地LG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顶部风化壳取得勘探突破,揭开了雷四段岩性气藏的勘探序幕。为寻找近期雷口坡组天然气勘探的方向,对该区雷口坡组各层段残余地层分布特征、岩相古地理的恢复、储层类型和分布以及气藏解剖... 2008年以来,在四川盆地LG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顶部风化壳取得勘探突破,揭开了雷四段岩性气藏的勘探序幕。为寻找近期雷口坡组天然气勘探的方向,对该区雷口坡组各层段残余地层分布特征、岩相古地理的恢复、储层类型和分布以及气藏解剖等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井震结合的层序格架下的沉积储层、成藏等综合分析,认为:①该区雷口坡组残余地层厚度一般为600~1200 m,川西凹陷保存较全,华蓥山断裂以东地区剥蚀强烈,沿泸州—开江古隆起整个雷口坡组已被剥蚀殆尽;②雷口坡期四川盆地为障壁蒸发澙湖沉积,由雷一—雷四期,膏盐湖中心从川中南充地区,逐渐扩大至简阳,最后迁移至盐亭—蒲西地区,围绕膏盐湖分布白云岩坪及颗粒滩;③发育风化壳岩溶型白云岩和颗粒白云岩2类储层,前者分布在大川中地区,后者分布于川中磨溪—广安地区及龙门山前缘带;④存在构造气藏和岩性气藏2种气藏类型;⑤雷口坡组顶部风化壳和雷一、雷三段颗粒滩是有利勘探领域,大川中地区(包括LG和九龙山地区)是风化壳勘探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中三叠世 勘探方向 风化壳 储集层特征 岩相古地理 气藏类型 颗粒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栖霞组—茅口组岩相古地理与天然气有利勘探区带 被引量:107
13
作者 周进高 姚根顺 +5 位作者 杨光 谷明峰 姚倩颖 江青春 杨柳 杨雨然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15,共8页
中二叠统海相碳酸盐岩地层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天然气产层,勘探潜力巨大,但对其层状白云岩储层赋存相带及其分布情况等的认识尚不清楚,影响了天然气勘探的进程。为此,基于四川盆地沉积背景,以层序地层格架下有利储集层段为重点研究单元,通... 中二叠统海相碳酸盐岩地层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天然气产层,勘探潜力巨大,但对其层状白云岩储层赋存相带及其分布情况等的认识尚不清楚,影响了天然气勘探的进程。为此,基于四川盆地沉积背景,以层序地层格架下有利储集层段为重点研究单元,通过对野外露头剖面、钻井资料和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在岩相古地理方面取得以下研究成果:①中二叠统栖霞组沉积时总体表现为西南高、北东低的缓坡背景,而中二叠统茅口组在此背景上叠加了一系列北西向展布的台内裂陷,演变成向北东倾斜的隆洼相间的古地理格局:②栖霞组海侵域为开阔台地环境,高位域演化成镶边台地,剑阁一雅安地区的台地边缘滩为有利储集相带;③茅口组海侵域为碳酸盐岩陆棚环境,高位域演化为镶边台地,剑阁—雅安地区的台地边缘(礁)滩和盐亭—广安地区的台洼边缘滩为有利储集相带。结论认为:剑阁—雅安地区和盐亭—广安地区两条高能颗粒滩带是该盆地中二叠统层状白云岩储层规模发育的有利区带,是下一步天然气勘探的主攻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中二叠世 沉积相 层状白云岩 储集层 岩相古地理 台缘滩相 天然气 有利勘探区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藏有机酸性流体对白云岩储层溶蚀作用的模拟实验 被引量:31
14
作者 佘敏 寿建峰 +4 位作者 沈安江 贺训云 朱吟 王莹 张天付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17,共8页
通过0.2%乙酸与亮晶鲕粒含灰云岩、鲕粒云岩和粉细晶云岩的埋藏溶蚀模拟实验,对埋藏环境下有机酸流体流经白云岩内部对其溶蚀改造作用及其产生的溶蚀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类型白云岩释放出Ca2+、Mg2+物质的量浓度为(13.19~ 2... 通过0.2%乙酸与亮晶鲕粒含灰云岩、鲕粒云岩和粉细晶云岩的埋藏溶蚀模拟实验,对埋藏环境下有机酸流体流经白云岩内部对其溶蚀改造作用及其产生的溶蚀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类型白云岩释放出Ca2+、Mg2+物质的量浓度为(13.19~ 20.48)×10-3 mol/L,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温度和压力升高),有机酸对白云岩的溶蚀能力相应降低,但降低的幅度不超过20%;溶蚀后样品的质量平均损失约1%,而孔隙度平均提高5%,渗透率平均增加幅度高达300%;有机酸性流体在深埋条件下仍对白云岩地层具有较强溶蚀性;白云岩经埋藏溶蚀后其内部孔隙和喉道溶蚀加大,并相互连通,导致孔喉体积增加、数量降低,这对渗透率的提高具有异常明显的效果,从而有利于油、气的储集与运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 内部溶蚀 模拟实验 岩石物性 微观溶蚀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富乐铅锌矿床碳酸盐矿物化学特征及其对成矿作用的指示 被引量:15
15
作者 梁峰 毕献武 +3 位作者 冯彩霞 唐永永 韦东晓 戴智慧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418-3430,共13页
富乐铅锌矿床位于川滇黔铅锌矿集区东南部,该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铅锌银及分散元素成矿带。该矿床的形成分为早成矿期、主成矿期和晚成矿期。应用电子探针和LA-ICPMS原位分析技术,测定了不同期次白云石和方解石的主-微量元素组成。研究表明... 富乐铅锌矿床位于川滇黔铅锌矿集区东南部,该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铅锌银及分散元素成矿带。该矿床的形成分为早成矿期、主成矿期和晚成矿期。应用电子探针和LA-ICPMS原位分析技术,测定了不同期次白云石和方解石的主-微量元素组成。研究表明,白云石和方解石具有不显著的Eu异常向正Eu异常和强负Ce异常向弱负Ce异常演化的趋势,表明硫化物和白云石的沉淀是由于流体氧逸度和温度降低,成矿时流体环境从碱性变为中性再到弱酸性导致的。从成矿早期到成矿晚期,Fe和Mn呈下降趋势,碱性环境下Fe和Mn进入到碳酸盐矿物中,而在酸性环境下Fe和Mn会被释放到流体中,说明由于交代作用的由强变弱,其成矿环境是从碱性为主向以酸性为主演变的;从早到晚Sr呈上升趋势,可能表示热液-围岩不断的反应使得围岩中的Sr不断的被释放到流体中。Fe-Sr图解和Mn-Sr图解表明,成矿过程存在两种流体的混合。综合以上研究,本文认为富乐铅锌矿床可能是由氧化、酸性的富含金属的流体与还原、碱性的亏损金属的流体混合导致矿质沉淀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极发光 LA—ICPMS微量元素 热液白云石 方解石 富乐铅锌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东部寒武系碳酸盐深水重力流沉积及其储集性能 被引量:6
16
作者 郑兴平 张艳秋 +6 位作者 张君龙 沈安江 朱永进 陈娅娜 陈希光 杨钊 何敏 《海相油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共8页
通过野外露头、钻井岩心薄片的观察,在塔里木盆地东部辨识出寒武系大量碳酸盐深水重力流沉积,并划分出斜坡角砾岩、高密度钙屑浊积岩、低密度钙屑浊积岩等三种类型。通过单井厚度标定、地震相分析和区域成图,平面上沿斜坡发育较大规... 通过野外露头、钻井岩心薄片的观察,在塔里木盆地东部辨识出寒武系大量碳酸盐深水重力流沉积,并划分出斜坡角砾岩、高密度钙屑浊积岩、低密度钙屑浊积岩等三种类型。通过单井厚度标定、地震相分析和区域成图,平面上沿斜坡发育较大规模碳酸盐深水重力流沉积,宽度达40~80km,厚度达50~150m。分析测试和测井解释资料表明,重力流(特别是高密度浊积岩)可以发育厚度较大的良好储层。塔东寒武系斜坡区碳酸盐深水重力流油气显示丰富,是值得深入探索的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东部 寒武系 深水沉积 重力流沉积 碳酸盐岩 浊积岩 沉积特征 储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老小克拉通台内裂陷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22
17
作者 沈安江 陈娅娜 +3 位作者 张建勇 倪新锋 周进高 吴兴宁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25,共11页
台内碳酸盐岩是继台缘礁滩后值得关注的潜在勘探领域。基于露头、岩心、薄片观察及单井、地震、测试分析等资料,解剖四川盆地德阳-安岳晚震旦世—早寒武世台内裂陷石油地质特征及成因,类比塔里木盆地南华纪、鄂尔多斯盆地长城纪台内裂... 台内碳酸盐岩是继台缘礁滩后值得关注的潜在勘探领域。基于露头、岩心、薄片观察及单井、地震、测试分析等资料,解剖四川盆地德阳-安岳晚震旦世—早寒武世台内裂陷石油地质特征及成因,类比塔里木盆地南华纪、鄂尔多斯盆地长城纪台内裂陷。结果表明:罗迪尼亚泛大陆裂解为德阳-安岳台内裂陷的发育提供了区域地质背景,张性或走滑断裂、差异沉降作用是台内裂陷形成的关键;德阳-安岳台内裂陷经历了灯二段侵蚀发育期—灯四段裂陷发育期—麦地坪组-沧浪铺组裂陷鼎盛-充填期—龙王庙组缓坡台地发育期的演化过程,其控制了筇竹寺组、麦地坪组两套烃源岩和灯四段、龙王庙组两套储集层的发育;烃源岩和储集层的空间配置构成“侧生侧储”和“下生上储”两类成藏组合;塔里木盆地南华纪、鄂尔多斯盆地长城纪台内裂陷与德阳-安岳台内裂陷具相似的地质特征,勘探潜力值得期待。上述认识使勘探领域由台缘拓展到台内,对中国古老小克拉通台地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具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碳酸盐岩 台内裂陷 震旦纪 寒武纪 长城纪 四川盆地 塔里木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条件下单一CO_(2)体系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定量模型及天然包裹体应用
18
作者 黄亚浩 薛一帆 +3 位作者 文志刚 陈俊林 乔占峰 刘义承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56-2261,共6页
傅里叶红外光谱是可以用于定性识别天然流体包裹体组分的原位无损分析技术,目前针对于天然包裹体的温度—压强—组分的定量分析是激光谱学地质应用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发展方向,傅里叶红外光谱对于天然流体包裹体的定量方法和模型尚未建立... 傅里叶红外光谱是可以用于定性识别天然流体包裹体组分的原位无损分析技术,目前针对于天然包裹体的温度—压强—组分的定量分析是激光谱学地质应用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发展方向,傅里叶红外光谱对于天然流体包裹体的定量方法和模型尚未建立。通过高压毛细硅管封装技术结合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单一CO_(2)体系2ν2+ν3和ν1+ν3伸缩振动双峰进行40~80℃,60~500 bar压强范围下红外光谱的采集和观测,获取了不同温度和压强范围下红外光谱参数,通过拟合和计算获取该体系下傅里叶红外光谱的峰面积和峰位移,建立了CO_(2)的2ν2+ν3和ν1+ν3伸缩振动双峰体系下傅里叶红外光谱流体的密度与峰面积,压强与峰面积的标定模型,并明确CO_(2)的2ν2+ν3和ν1+ν3伸缩振动双峰形态随温度压强的变化特征,讨论了峰位移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通过单一CO_(2)组分傅里叶红外光谱定量技术,在40℃下,采集莺歌海盆地黄流组储层中石英裂隙内纯CO_(2)包裹体的伸缩振动双峰峰面积来计算的密度,同时在室温下,采集包裹体的拉曼光谱,对比利用两种不同原位分析测试方法所计算密度,验证了傅里叶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的可行性,傅里叶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相比于拉曼光谱定量分析具有不受实验仪器和环境限制的优点,其定量方法可以避免由于仪器所处不同实验室之间产生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红外光谱 CO_(2) 流体包裹体 莺歌海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华蓥山断裂西侧低缓构造区石炭系黄龙组成藏条件与勘探潜力
19
作者 付小东 董景海 +12 位作者 李伟 云建兵 谷明峰 李文正 应玉双 朱茂 谭万仓 和源 朱可丹 徐哲航 朱心健 熊绍云 张豪 《海相油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9-254,共16页
石炭系黄龙组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天然气产层,其在华蓥山断裂西侧低缓构造区勘探程度低,面临成藏条件不清,有利勘探区带不落实的问题,制约了天然气规模储量的发现。基于新老探井和二维、三维地震资料,针对华蓥山断裂西侧黄龙组地层分布、... 石炭系黄龙组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天然气产层,其在华蓥山断裂西侧低缓构造区勘探程度低,面临成藏条件不清,有利勘探区带不落实的问题,制约了天然气规模储量的发现。基于新老探井和二维、三维地震资料,针对华蓥山断裂西侧黄龙组地层分布、岩相古地理与成藏条件开展系统研究。结果表明:①黄龙组残余地层分布较广,面积约13100 km^(2),川北一带新落实地层分布区约4000 km^(2),厚度主要为10~40 m。②黄龙组潮间带浅滩白云岩广泛发育,主要位于黄二段,分布面积约8200 km^(2),在平昌—巴中地区预测新增滩带面积约2000 km^(2);浅滩相白云岩储层厚度主要为2~20 m,储层物性条件好,平均孔隙度为3.90%。③川北地区黄龙组成藏烃源条件好,下伏五峰组—龙马溪组烃源岩分布面积约为25000 km^(2),烃源岩总厚度为50~150 m,其中优质烃源岩厚10~60 m,可与黄龙组构成下生上储的有利成藏组合。④受古隆起斜坡带、地层尖灭带和大型断裂带控制,黄龙组发育平昌—巴中、广安—渠县两个大型圈闭发育带,圈闭类型多样,以岩性-地层圈闭为主,保存条件好。预测华蓥山断裂西侧低缓构造区存在4个有利勘探区,天然气勘探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分布 成藏条件 勘探潜力 黄龙组 华蓥山断裂西侧 低缓构造区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安岳大气田震旦系—寒武系储层的发育机制 被引量:59
20
作者 周进高 姚根顺 +5 位作者 杨光 张建勇 郝毅 王芳 谷明峰 李文正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6-44,共9页
勘探揭示,四川盆地安岳大气田的3套工业气层分别发育在下寒武统龙王庙组、震旦系灯影组四段和二段,为了给该区的持续勘探发现提供储层研究支撑,分析了储层的主要特征及其发育机制,取得以下3项成果认识:①依据沉积微相、岩性和孔隙三要... 勘探揭示,四川盆地安岳大气田的3套工业气层分别发育在下寒武统龙王庙组、震旦系灯影组四段和二段,为了给该区的持续勘探发现提供储层研究支撑,分析了储层的主要特征及其发育机制,取得以下3项成果认识:①依据沉积微相、岩性和孔隙三要素将上述储层分为龙王庙组颗粒滩白云岩裂缝—孔洞型储层、灯四段蓝细菌丘滩白云岩缝洞—洞穴型储层和灯二段蓝细菌丘滩白云岩裂缝—孔洞型储层。②龙王庙组储层的主要岩性是颗粒白云岩,储集空间为溶孔溶洞,平均孔隙度为4.24%,平均厚度为36m;灯四段储层的主要岩性是蓝细菌白云岩,溶孔溶洞和洞穴是其主要储集空间,平均孔隙度为3.22%,平均厚度为70 m;而灯二段储层的岩性为蓝细菌白云岩,主要储集空间为溶缝溶洞,平均孔隙度为3.34%,平均厚度为80 m。③储层的发育经历了孔隙形成、热液矿物充填、沥青充填等主要演化阶段,准同生溶蚀作用和表生岩溶作用是储集空间形成的关键,并建立了储层的演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安岳大气田 早寒武世 震旦纪 储集层类型 主控因素 储集层演化 表生岩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