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石化集团公司的知识产权工作
1
作者
冬震寰
《现代化工》
CAS
CSCD
1999年第6期2-4,共3页
关键词
石油化工
集团公司
知识产权工作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吐哈盆地前侏罗系油气运聚散失烃量模拟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石兴春
周海燕
庞雄奇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2-54,共3页
油气运移过程中的损耗量与聚集量是互补的,准确计算损耗量对于资源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将损耗烃量分为烃源岩残留烃量、储集层滞留烃量、盖前排失烃量、运移流散烃量以及构造破坏烃量5个部分。通过地质分析和研究建立了这5种损耗烃量...
油气运移过程中的损耗量与聚集量是互补的,准确计算损耗量对于资源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将损耗烃量分为烃源岩残留烃量、储集层滞留烃量、盖前排失烃量、运移流散烃量以及构造破坏烃量5个部分。通过地质分析和研究建立了这5种损耗烃量的计算模型,并且将其应用于吐哈盆地前侏罗系资源评价。计算出吐哈盆地前侏罗系的烃源岩残留烃量为 5. 438 × 1010t(油气当量),占生烃量的 67. 9%;储集层滞留烃量为3.479 × 109t,占生烃量的 4. 47%;盖前排失烃量为1.14 × 109t,占生烃量的1.466%;运移流散烃量为1.266 × 1010 t,占生烃量的15.27%;构造损失烃量为9. 653 × 109t,占生烃量的11. 4%。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表明,通过计算运移过程中的损耗烃量来计算运聚系数、可供聚集烃量及远景资源量是可行并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前侏罗系
油气运聚
散失烃量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第三系层序地层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张运东
宋建国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1-14,共4页
依据层序地层学理论,对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第三系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探讨了层序发育特征、成因机制及与油气的关系。把第三系划分为1个一级层序,2个二级层序,7个三级层序组,19个三级层序。各三级层序中主要发育海(湖)侵体...
依据层序地层学理论,对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第三系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探讨了层序发育特征、成因机制及与油气的关系。把第三系划分为1个一级层序,2个二级层序,7个三级层序组,19个三级层序。各三级层序中主要发育海(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低位体系域不发育。分析认为,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第三系不乏有利的生储盖组合:上第三系不具备生烃能力,但具备好的储盖组合关系,昆仑山和天山山前的背斜带、英吉沙—棋北背斜带以及麦盖提上倾斜坡带是这类有利储盖组合的发育区;下第三系具有一定的生烃能力,且生储盖组合良好,发育于山前带的乌恰背斜、柯克亚深部背斜及杜瓦背斜等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第三系
层序地层
西南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外钻井液和完井液技术的新进展
被引量:
48
4
作者
徐同台
赵忠举
袁春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0,共10页
近两年 ,国外钻井液和完井液技术有了新的进展 ,特别是在防止油气层损害、井壁稳定、新型钻井液的研制以及钻井液的设计和钻井液的管理等方面 ,为提高钻井效率、油井产能和可采储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
钻井液技术
外国
完井液技术
地层损害
井壁
硬葡聚糖
充氮泡沫钻井液
井眼
多相流耦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内外钻井液技术新进展及对21世纪的展望(Ⅰ)
被引量:
27
5
作者
徐同台
赵忠举
徐云英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00年第6期30-37,共8页
综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国内外钻井液技术在井壁稳定、保护油气层等方面的新进展。
关键词
钻井液
井眼稳定
防止地层损害
废泥浆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内外钻井液技术新进展及对21世纪的展望(Ⅱ)
被引量:
13
6
作者
徐同台
赵忠举
徐云英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0-40,共11页
综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国内外钻井液技术在新型钻井液、防漏堵漏、废弃钻井液处理等方面的新进展,并展望了21世纪钻井液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石油钻井
钻井液
井眼稳定
防止地层损害
废泥浆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松辽盆地成因演化与软流圈对流模式
被引量:
12
7
作者
马莉
刘德来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65-374,共10页
松辽盆地位于中国东北,是晚中生代在活动大陆边缘上发育的裂谷- 坳陷盆地。松辽盆地有两个特点:一是裂谷期前火山岩分布以盆地西部的大兴安岭厚度大、面积大,盆地东部靠近俯冲边缘火山岩分布厚度、面积变小;二是裂谷期主要发育东...
松辽盆地位于中国东北,是晚中生代在活动大陆边缘上发育的裂谷- 坳陷盆地。松辽盆地有两个特点:一是裂谷期前火山岩分布以盆地西部的大兴安岭厚度大、面积大,盆地东部靠近俯冲边缘火山岩分布厚度、面积变小;二是裂谷期主要发育东倾控坳断层。由此推测在板块俯冲牵引作用下,在楔形区产生单向环流。单向环流在大兴安岭一带上升,在地表形成强烈的火山作用,然后沿岩石圈底部向东运动,并逐渐转变为下降流,火山作用也逐渐减弱。单向环流由上升流逐渐转入近平流后,对岩石圈底面施加单向剪切牵引作用,岩石圈伸展在脆性上地壳形成主要东倾控坳断层。单向环流可以源源不断地从深部将热能和动能带到浅部,满足岩石圈减薄和伸展的需要。而且用单向环流解释活动大陆边缘和弧后区火山岩的成分极性可能更趋于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弧后裂谷
岩石圈伸展
软流圈对流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石化集团公司的知识产权工作
1
作者
冬震寰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石油
经济
和
信息
研究
中心
出处
《现代化工》
CAS
CSCD
1999年第6期2-4,共3页
关键词
石油化工
集团公司
知识产权工作
中国
分类号
F407.22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426.2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吐哈盆地前侏罗系油气运聚散失烃量模拟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石兴春
周海燕
庞雄奇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石油
经济
和
信息
研究
中心
石油
大学
出处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2-54,共3页
文摘
油气运移过程中的损耗量与聚集量是互补的,准确计算损耗量对于资源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将损耗烃量分为烃源岩残留烃量、储集层滞留烃量、盖前排失烃量、运移流散烃量以及构造破坏烃量5个部分。通过地质分析和研究建立了这5种损耗烃量的计算模型,并且将其应用于吐哈盆地前侏罗系资源评价。计算出吐哈盆地前侏罗系的烃源岩残留烃量为 5. 438 × 1010t(油气当量),占生烃量的 67. 9%;储集层滞留烃量为3.479 × 109t,占生烃量的 4. 47%;盖前排失烃量为1.14 × 109t,占生烃量的1.466%;运移流散烃量为1.266 × 1010 t,占生烃量的15.27%;构造损失烃量为9. 653 × 109t,占生烃量的11. 4%。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表明,通过计算运移过程中的损耗烃量来计算运聚系数、可供聚集烃量及远景资源量是可行并有效的。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前侏罗系
油气运聚
散失烃量
模拟
Keywords
Oil and gas migration, Resources caculation, Occlusion , the, Tulufan-Hami basin
分类号
P618.130.1 [天文地球—矿床学]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第三系层序地层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张运东
宋建国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石油
经济
和
信息
研究
中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石油
勘探开发科学
研究
院
出处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1-14,共4页
文摘
依据层序地层学理论,对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第三系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探讨了层序发育特征、成因机制及与油气的关系。把第三系划分为1个一级层序,2个二级层序,7个三级层序组,19个三级层序。各三级层序中主要发育海(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低位体系域不发育。分析认为,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第三系不乏有利的生储盖组合:上第三系不具备生烃能力,但具备好的储盖组合关系,昆仑山和天山山前的背斜带、英吉沙—棋北背斜带以及麦盖提上倾斜坡带是这类有利储盖组合的发育区;下第三系具有一定的生烃能力,且生储盖组合良好,发育于山前带的乌恰背斜、柯克亚深部背斜及杜瓦背斜等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第三系
层序地层
西南坳陷
Keywords
Z Stratigraphic classification, Sourcereservoircap assemblage, Sequence stratigraphy, Tertiary period, Talimu basin
分类号
P534.6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外钻井液和完井液技术的新进展
被引量:
48
4
作者
徐同台
赵忠举
袁春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石油
经济
和
信息
研究
中心
西南
石油
学院
出处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0,共10页
文摘
近两年 ,国外钻井液和完井液技术有了新的进展 ,特别是在防止油气层损害、井壁稳定、新型钻井液的研制以及钻井液的设计和钻井液的管理等方面 ,为提高钻井效率、油井产能和可采储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
钻井液技术
外国
完井液技术
地层损害
井壁
硬葡聚糖
充氮泡沫钻井液
井眼
多相流耦合模式
Keywords
drilling fluid
completion fluid
formation damage control
borehole stabilizing
drilling fluid administration
分类号
TE25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TE257.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内外钻井液技术新进展及对21世纪的展望(Ⅰ)
被引量:
27
5
作者
徐同台
赵忠举
徐云英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老干部局
石油
经济
和
信息
研究
中心
出处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00年第6期30-37,共8页
文摘
综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国内外钻井液技术在井壁稳定、保护油气层等方面的新进展。
关键词
钻井液
井眼稳定
防止地层损害
废泥浆处理
分类号
TE25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内外钻井液技术新进展及对21世纪的展望(Ⅱ)
被引量:
13
6
作者
徐同台
赵忠举
徐云英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老干部局
石油
经济
和
信息
研究
中心
出处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0-40,共11页
文摘
综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国内外钻井液技术在新型钻井液、防漏堵漏、废弃钻井液处理等方面的新进展,并展望了21世纪钻井液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石油钻井
钻井液
井眼稳定
防止地层损害
废泥浆处理
Keywords
drilling fluid
hole stabilization
formation damage
waste disposal
review
分类号
TE254.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松辽盆地成因演化与软流圈对流模式
被引量:
12
7
作者
马莉
刘德来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经济信息研究中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油气勘探部
出处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65-374,共10页
文摘
松辽盆地位于中国东北,是晚中生代在活动大陆边缘上发育的裂谷- 坳陷盆地。松辽盆地有两个特点:一是裂谷期前火山岩分布以盆地西部的大兴安岭厚度大、面积大,盆地东部靠近俯冲边缘火山岩分布厚度、面积变小;二是裂谷期主要发育东倾控坳断层。由此推测在板块俯冲牵引作用下,在楔形区产生单向环流。单向环流在大兴安岭一带上升,在地表形成强烈的火山作用,然后沿岩石圈底部向东运动,并逐渐转变为下降流,火山作用也逐渐减弱。单向环流由上升流逐渐转入近平流后,对岩石圈底面施加单向剪切牵引作用,岩石圈伸展在脆性上地壳形成主要东倾控坳断层。单向环流可以源源不断地从深部将热能和动能带到浅部,满足岩石圈减薄和伸展的需要。而且用单向环流解释活动大陆边缘和弧后区火山岩的成分极性可能更趋于实际。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弧后裂谷
岩石圈伸展
软流圈对流模式
Keywords
Songliao basin, Bask\|arc rift, Lithospheric extension, Asthenosphere convection
分类号
P544.4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石化集团公司的知识产权工作
冬震寰
《现代化工》
CAS
CSCD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吐哈盆地前侏罗系油气运聚散失烃量模拟研究
石兴春
周海燕
庞雄奇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第三系层序地层研究
张运东
宋建国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国外钻井液和完井液技术的新进展
徐同台
赵忠举
袁春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4
4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国内外钻井液技术新进展及对21世纪的展望(Ⅰ)
徐同台
赵忠举
徐云英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00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国内外钻井液技术新进展及对21世纪的展望(Ⅱ)
徐同台
赵忠举
徐云英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1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松辽盆地成因演化与软流圈对流模式
马莉
刘德来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