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J55油管抗硫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珣 姜放 +1 位作者 曹晓燕 施岱艳 《天然气与石油》 2008年第2期45-48,共4页
根据标准ISO15156-2和NACETM0177,对J55油管进行了抗SSC和HIC试验,结合理化性能参数(如硬度、强度、化学成分、金相),对抗硫性能进行了分析。抗硫试验结果为其可在标准ISO15156-2中规定的相应的H2S环境中使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J55油管 SSC HIC H2S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油气井油套管及封隔器材料电偶腐蚀行为 被引量:3
2
作者 赵华莱 姜放 +2 位作者 李珣 鲜宁 李天雷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4-116,共3页
酸性油气井油套管与封隔器的腐蚀有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而国内对这一领域中的电偶腐蚀行为研究很少,且采用失重试验法进行的相关研究只能确定材料的腐蚀形态、类型、程度等,缺少指导性的结论。为研究该环境中电偶腐蚀的机理、影响因素... 酸性油气井油套管与封隔器的腐蚀有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而国内对这一领域中的电偶腐蚀行为研究很少,且采用失重试验法进行的相关研究只能确定材料的腐蚀形态、类型、程度等,缺少指导性的结论。为研究该环境中电偶腐蚀的机理、影响因素及规律,预测电偶腐蚀行为,采用电化学实验法对酸性油气井中的典型低合金钢油套管材料VM80SS与作为封隔器材料的Inconel718镍基合金在四川罗家寨气田井下封隔液环境中的电偶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测量了VM80SS-Inconel718电偶对在4种不同阴阳极面积比情况下的电偶电位和电偶电流,并与失重试验法所得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讨论了阴阳极面积比对电偶腐蚀的影响,得出了随着阴阳极面积比的增大,电偶电位基本呈对数增长的趋势,而电偶电流密度基本呈线性增长的结论;提出了应针对不同的电解质环境进行电偶腐蚀测量以确定腐蚀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合金钢 镍合金 封隔液 接触腐蚀 腐蚀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采出水缓蚀剂合成筛选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上官昌淮 李天雷 +2 位作者 曹晓燕 李科 杜磊 《天然气与石油》 2011年第6期70-72,1,共3页
腐蚀一直是石油天然气工业安全生产的主要问题。为提高油气生产效率,针对某油田采出水的腐蚀特点,以油酸和三乙烯四胺为原料合成了咪唑啉中间体,用醋酸和氯化苄改性,用红外光谱进行结构表征,用静态腐蚀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缓蚀性... 腐蚀一直是石油天然气工业安全生产的主要问题。为提高油气生产效率,针对某油田采出水的腐蚀特点,以油酸和三乙烯四胺为原料合成了咪唑啉中间体,用醋酸和氯化苄改性,用红外光谱进行结构表征,用静态腐蚀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缓蚀性能。红外光谱表明合成产物为所需的目标产物;静态失重法表明经过氯化苄改性后的产物缓蚀性高于中间体和醋酸改性的产物,即筛选产物为氯化苄改性的缓蚀剂;极化曲线表明氯化苄改性产物和中间体都抑制了阳极反应,属于阳极型缓蚀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出水 缓蚀剂 合成 筛选 咪唑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法脱除溶液中硫化物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崔磊 匡飞 +5 位作者 施岱艳 杜磊 李林辉 陆卫婷 张金钟 上官昌淮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5-58,共4页
采用电化学氧化脱硫的方法,以高纯碳电极为工作电极研究了含硫物质在碱性电解质中的脱硫规律,并分别考察电解电压、电解时间、电解温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在电解质为1.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将硫离子氧化为硫酸根的适宜条件为:电解电... 采用电化学氧化脱硫的方法,以高纯碳电极为工作电极研究了含硫物质在碱性电解质中的脱硫规律,并分别考察电解电压、电解时间、电解温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在电解质为1.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将硫离子氧化为硫酸根的适宜条件为:电解电压为1.25V、电解时间为2 400s、电解温度为333K,在此条件下,0.1mol/L的硫溶液的电化学脱硫的效率可达有9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物 循环伏安法 电化学氧化 脱硫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处理絮凝剂筛选及复配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上官昌淮 张仁勇 白媛丽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0年第11期19-21,共3页
对2种无机絮凝剂和3种有机絮凝剂进行絮凝效果比较,选出无机絮凝剂聚氯化铝和有机絮凝剂相对分子质量800~1 000的聚丙烯酰胺(PAM)为单一絮凝剂最佳品种。考察了复配絮凝剂配比、浓度及温度对絮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聚氯化铝与PAM复... 对2种无机絮凝剂和3种有机絮凝剂进行絮凝效果比较,选出无机絮凝剂聚氯化铝和有机絮凝剂相对分子质量800~1 000的聚丙烯酰胺(PAM)为单一絮凝剂最佳品种。考察了复配絮凝剂配比、浓度及温度对絮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聚氯化铝与PAM复配比例6:1,复配剂浓度50 mg/L条件下,油田采出水絮凝率达94%以上;絮凝时间约16 min。此复配絮凝剂适用于中低温(<70℃)的絮凝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剂 水处理 复配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气田腐蚀环境分析及材料选择 被引量:12
6
作者 罗光文 李天雷 何明 《天然气与石油》 2011年第6期67-69,2+1,共3页
分析了目前酸性气田的腐蚀环境及腐蚀类型,结合酸性气田的腐蚀特点,提出酸性环境用碳钢和低合金钢材料选择原则和依据标准,对酸性环境下使用碳钢和低合金钢材料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描述。举例说明国外生产厂家对压力容器用钢板材料的化学... 分析了目前酸性气田的腐蚀环境及腐蚀类型,结合酸性气田的腐蚀特点,提出酸性环境用碳钢和低合金钢材料选择原则和依据标准,对酸性环境下使用碳钢和低合金钢材料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描述。举例说明国外生产厂家对压力容器用钢板材料的化学成分和抗氢致开裂(HIC)和硫化物应力开裂(SSC)性能等控制措施,结合国内外酸性油气田碳钢和低合金钢材料的应用经验,对酸性气田使用的碳钢和低合金钢材料的化学成分和抗硫性能要求提出了控制措施,探讨了目前国内酸性油气田环境使用材料的研究方向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气田 腐蚀 材料选择 HIC S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煨弯管产生裂纹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曹晓燕 李天雷 罗光文 《天然气与石油》 2011年第1期59-62,9,共4页
针对某容器厂在热煨弯管推制过程产生裂纹现象,进行裂纹产生原因分析。通过对弯管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以及裂纹开裂处的微区能谱分析,发现由于弯管局部存在富Cu相,易发生铜脆现象,弯管产生裂纹。
关键词 热煨弯管 裂纹 能谱分析 铜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油气田油套管抗腐蚀开裂设计新方法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天雷 徐晓琴 +1 位作者 孙永兴 曹晓燕 《天然气与石油》 2010年第1期14-16,43,共4页
屈服设计方法和断裂力学设计准则是材料设计的主要方法。NACE TM0177-2005方法D已给出了材料的环境断裂韧性试验方法,ISO 11960也给出了材料允许的最小环境断裂韧性值,但在油气田的选材上尚未采用断裂力学的设计方法。对油、套管断裂韧... 屈服设计方法和断裂力学设计准则是材料设计的主要方法。NACE TM0177-2005方法D已给出了材料的环境断裂韧性试验方法,ISO 11960也给出了材料允许的最小环境断裂韧性值,但在油气田的选材上尚未采用断裂力学的设计方法。对油、套管断裂韧性试验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计算出含不同深度裂纹的相同几何尺寸的C110和T95两种套管的应力强度因子,分析了油、套管环境开裂机理,在满足屈服准则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方法 断裂力学 断裂韧性 油套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I-5缓蚀剂在酸性气田的现场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晓秋 李林辉 +2 位作者 李浩 陈宇波 上官昌淮 《天然气与石油》 2011年第4期65-67,96-97,共3页
根据QHSE体系及其安全要求,以油气集输管道复配型缓蚀剂CPI-5现场应用为例,介绍了现场缓蚀剂应用流程。首先研究目标酸性气田用缓蚀剂与气田水、消泡剂、酸、碱、盐等配伍性,然后在模拟工况下采用高温高压釜评价缓蚀剂及配伍性对缓蚀性... 根据QHSE体系及其安全要求,以油气集输管道复配型缓蚀剂CPI-5现场应用为例,介绍了现场缓蚀剂应用流程。首先研究目标酸性气田用缓蚀剂与气田水、消泡剂、酸、碱、盐等配伍性,然后在模拟工况下采用高温高压釜评价缓蚀剂及配伍性对缓蚀性能的影响,测试合格后,才能进行现场加注和测试评估。结果表明:CPI-5缓蚀剂对油气输送管道具有优良的防腐效果,室内和现场测试都可将平均腐蚀速率控制在0.076mm/a以下,对抑制CO2和H2S腐蚀具有突出的效果,适用于CO2和H2S单一或混合的腐蚀环境的防腐,现场加注方便,经济合理,实验工艺和试验方法满足QHSE体系文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集输管线 缓蚀剂 高温 酸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