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强化科学勘探 狠抓战略突破 改革经营方式 提高勘探效益 努力实现集团公司油气资源储量的持续发展
被引量:
2
1
作者
高瑞祺
赵政璋
赵贤正
《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
1999年第1期1-6,共6页
1998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国际油价持续下跌等不利条件下,狠抓“四落实”,突出重点勘探项目,注重探明储量质量,提高勘探技术含量,工程技术攻关取得明显的勘探成效,扩展了新的油气勘探领域,勘探效益有了明显提高。1999年集团公司...
1998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国际油价持续下跌等不利条件下,狠抓“四落实”,突出重点勘探项目,注重探明储量质量,提高勘探技术含量,工程技术攻关取得明显的勘探成效,扩展了新的油气勘探领域,勘探效益有了明显提高。1999年集团公司将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勘探效益,坚持科学勘探,狠抓战略突破,改变勘探经营方式,提高决策水平,降低勘探成本,实现勘探效益的不断提高和资源的战略接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油气勘探
经营管理
石油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渤海湾盆地北部奥陶系潜山勘探与科技攻关
被引量:
8
2
作者
高瑞祺
王喜双
+1 位作者
吴永平
杨池银
《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
1999年第4期1-6,共6页
近年来中油集团所属大港和华北油田连续在千米桥、乌马营、信安镇北等奧陶系潜山获得重要突破,表明以奥陶系为主的潜山仍是有潜力的勘探领域。针对勘探工作中存在的技术难点,决定在渤海湾盆地北部开展以奥陶系潜山为主要目标的地质及相...
近年来中油集团所属大港和华北油田连续在千米桥、乌马营、信安镇北等奧陶系潜山获得重要突破,表明以奥陶系为主的潜山仍是有潜力的勘探领域。针对勘探工作中存在的技术难点,决定在渤海湾盆地北部开展以奥陶系潜山为主要目标的地质及相关配套技术的科技攻关,力争在大、中型潜山油气田的发现上见到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北部
科技攻关
油气勘探
奥陶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港板桥——北大港潜山油气藏发现的启示
被引量:
1
3
作者
杜小弟
姚超
《海相油气地质》
1999年第3期8-10,共3页
大港板桥—北大港潜山油气藏的发现表明,石油地质理论和认识上的突破、欠平衡钻井及配套技术为主的新技术的应用以及严格的科学管理,是油气勘探取得突破的关键,也为其它探区的油气勘探提供了借鉴经验。
关键词
大港油田
古潜山油气藏
油气勘探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测井地应力分析与油气藏
被引量:
6
4
作者
欧阳健
《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
1999年第1期38-43,共6页
90年代以来,随着复杂储层测井技术的发展,井孔应力测量与裂缝探测技术有长足进步,以电测井和成象测井为其代表。近来发现,在西部山前中、新生界与渤海湾、南方等地的古生界复杂构造的压应力带内,其泥岩或致密灰岩的测井电阻率产生数量...
90年代以来,随着复杂储层测井技术的发展,井孔应力测量与裂缝探测技术有长足进步,以电测井和成象测井为其代表。近来发现,在西部山前中、新生界与渤海湾、南方等地的古生界复杂构造的压应力带内,其泥岩或致密灰岩的测井电阻率产生数量级的增大响应。在各山前带,异常高电阻率泥岩与其中砂岩的异常孔隙压力相关,油气藏中相对张性应力层段内储层原生孔隙发育,而压应力层段内储层原生孔隙不发育。复杂构造带内碳酸盐岩的裂隙发育带都存在相对张性应力区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构造应力场
油气藏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境内格林威尔期造山带的存在及其对中元古代末期超大陆再造的制约
被引量:
99
5
作者
李江海
穆剑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59-272,共14页
中元古代超大陆Rodinia 再造研究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围绕全球格林威尔期(1.0Ga)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对比,详细的构造分析表明,我国境内至少存在两条格林威尔期造山带(北秦岭造山带及江南造山带),它们以活动陆缘增生...
中元古代超大陆Rodinia 再造研究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围绕全球格林威尔期(1.0Ga)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对比,详细的构造分析表明,我国境内至少存在两条格林威尔期造山带(北秦岭造山带及江南造山带),它们以活动陆缘增生型造山带为主,涉及板块俯冲、岛弧- 弧后盆地的发育,以及微陆块的碰撞作用。这些造山带发育的时代主要集中于10—0.9Ga,它们在时代上与北美、欧洲格林威尔期造山带具有很好的可比性,成为制约我国主要陆块(华北、扬子)在超大陆中拼合方式最主要的证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元古代
造山带
活动陆缘
超大陆
构造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松辽盆地成因演化与软流圈对流模式
被引量:
12
6
作者
马莉
刘德来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65-374,共10页
松辽盆地位于中国东北,是晚中生代在活动大陆边缘上发育的裂谷- 坳陷盆地。松辽盆地有两个特点:一是裂谷期前火山岩分布以盆地西部的大兴安岭厚度大、面积大,盆地东部靠近俯冲边缘火山岩分布厚度、面积变小;二是裂谷期主要发育东...
松辽盆地位于中国东北,是晚中生代在活动大陆边缘上发育的裂谷- 坳陷盆地。松辽盆地有两个特点:一是裂谷期前火山岩分布以盆地西部的大兴安岭厚度大、面积大,盆地东部靠近俯冲边缘火山岩分布厚度、面积变小;二是裂谷期主要发育东倾控坳断层。由此推测在板块俯冲牵引作用下,在楔形区产生单向环流。单向环流在大兴安岭一带上升,在地表形成强烈的火山作用,然后沿岩石圈底部向东运动,并逐渐转变为下降流,火山作用也逐渐减弱。单向环流由上升流逐渐转入近平流后,对岩石圈底面施加单向剪切牵引作用,岩石圈伸展在脆性上地壳形成主要东倾控坳断层。单向环流可以源源不断地从深部将热能和动能带到浅部,满足岩石圈减薄和伸展的需要。而且用单向环流解释活动大陆边缘和弧后区火山岩的成分极性可能更趋于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弧后裂谷
岩石圈伸展
软流圈对流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燕山造山带东段辽西地区的薄皮逆冲推覆构造
被引量:
2
7
作者
杨庚
柴育成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64-164,共1页
关键词
燕山造山带
辽西地区
薄皮逆冲
推覆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强化科学勘探 狠抓战略突破 改革经营方式 提高勘探效益 努力实现集团公司油气资源储量的持续发展
被引量:
2
1
作者
高瑞祺
赵政璋
赵贤正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气勘探部
出处
《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
1999年第1期1-6,共6页
文摘
1998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国际油价持续下跌等不利条件下,狠抓“四落实”,突出重点勘探项目,注重探明储量质量,提高勘探技术含量,工程技术攻关取得明显的勘探成效,扩展了新的油气勘探领域,勘探效益有了明显提高。1999年集团公司将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勘探效益,坚持科学勘探,狠抓战略突破,改变勘探经营方式,提高决策水平,降低勘探成本,实现勘探效益的不断提高和资源的战略接替。
关键词
中国
油气勘探
经营管理
石油企业
Keywords
CNPC
petroleum exploration
exploration benefit
management
分类号
TE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F426.2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渤海湾盆地北部奥陶系潜山勘探与科技攻关
被引量:
8
2
作者
高瑞祺
王喜双
吴永平
杨池银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气勘探部
大港油田
公司
出处
《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
1999年第4期1-6,共6页
文摘
近年来中油集团所属大港和华北油田连续在千米桥、乌马营、信安镇北等奧陶系潜山获得重要突破,表明以奥陶系为主的潜山仍是有潜力的勘探领域。针对勘探工作中存在的技术难点,决定在渤海湾盆地北部开展以奥陶系潜山为主要目标的地质及相关配套技术的科技攻关,力争在大、中型潜山油气田的发现上见到实效。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北部
科技攻关
油气勘探
奥陶系
Keywords
northern part of Bohai Bay Basin, buried hill, technical study,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分类号
P618.130.8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港板桥——北大港潜山油气藏发现的启示
被引量:
1
3
作者
杜小弟
姚超
机构
南京大学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气勘探部
出处
《海相油气地质》
1999年第3期8-10,共3页
文摘
大港板桥—北大港潜山油气藏的发现表明,石油地质理论和认识上的突破、欠平衡钻井及配套技术为主的新技术的应用以及严格的科学管理,是油气勘探取得突破的关键,也为其它探区的油气勘探提供了借鉴经验。
关键词
大港油田
古潜山油气藏
油气勘探
油气藏
分类号
P618.130.8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测井地应力分析与油气藏
被引量:
6
4
作者
欧阳健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气勘探部
出处
《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
1999年第1期38-43,共6页
文摘
90年代以来,随着复杂储层测井技术的发展,井孔应力测量与裂缝探测技术有长足进步,以电测井和成象测井为其代表。近来发现,在西部山前中、新生界与渤海湾、南方等地的古生界复杂构造的压应力带内,其泥岩或致密灰岩的测井电阻率产生数量级的增大响应。在各山前带,异常高电阻率泥岩与其中砂岩的异常孔隙压力相关,油气藏中相对张性应力层段内储层原生孔隙发育,而压应力层段内储层原生孔隙不发育。复杂构造带内碳酸盐岩的裂隙发育带都存在相对张性应力区内。
关键词
测井解释
构造应力场
油气藏
油气勘探
Keywords
logging interpretation, structural stress field, oil/gas reservoir
分类号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31.8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境内格林威尔期造山带的存在及其对中元古代末期超大陆再造的制约
被引量:
99
5
作者
李江海
穆剑
机构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气勘探部
出处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59-272,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中元古代超大陆Rodinia 再造研究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围绕全球格林威尔期(1.0Ga)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对比,详细的构造分析表明,我国境内至少存在两条格林威尔期造山带(北秦岭造山带及江南造山带),它们以活动陆缘增生型造山带为主,涉及板块俯冲、岛弧- 弧后盆地的发育,以及微陆块的碰撞作用。这些造山带发育的时代主要集中于10—0.9Ga,它们在时代上与北美、欧洲格林威尔期造山带具有很好的可比性,成为制约我国主要陆块(华北、扬子)在超大陆中拼合方式最主要的证据之一。
关键词
中元古代
造山带
活动陆缘
超大陆
构造对比
Keywords
Mesoproterozoic, Orogenic belts, 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 Rodinia, Tectonic correlation
分类号
P542.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544.4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松辽盆地成因演化与软流圈对流模式
被引量:
12
6
作者
马莉
刘德来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石油
经济信息研究中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气勘探部
出处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65-374,共10页
文摘
松辽盆地位于中国东北,是晚中生代在活动大陆边缘上发育的裂谷- 坳陷盆地。松辽盆地有两个特点:一是裂谷期前火山岩分布以盆地西部的大兴安岭厚度大、面积大,盆地东部靠近俯冲边缘火山岩分布厚度、面积变小;二是裂谷期主要发育东倾控坳断层。由此推测在板块俯冲牵引作用下,在楔形区产生单向环流。单向环流在大兴安岭一带上升,在地表形成强烈的火山作用,然后沿岩石圈底部向东运动,并逐渐转变为下降流,火山作用也逐渐减弱。单向环流由上升流逐渐转入近平流后,对岩石圈底面施加单向剪切牵引作用,岩石圈伸展在脆性上地壳形成主要东倾控坳断层。单向环流可以源源不断地从深部将热能和动能带到浅部,满足岩石圈减薄和伸展的需要。而且用单向环流解释活动大陆边缘和弧后区火山岩的成分极性可能更趋于实际。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弧后裂谷
岩石圈伸展
软流圈对流模式
Keywords
Songliao basin, Bask\|arc rift, Lithospheric extension, Asthenosphere convection
分类号
P544.4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燕山造山带东段辽西地区的薄皮逆冲推覆构造
被引量:
2
7
作者
杨庚
柴育成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气勘探部
中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64-164,共1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研究基金
关键词
燕山造山带
辽西地区
薄皮逆冲
推覆构造
分类号
P542.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542.3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强化科学勘探 狠抓战略突破 改革经营方式 提高勘探效益 努力实现集团公司油气资源储量的持续发展
高瑞祺
赵政璋
赵贤正
《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
199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渤海湾盆地北部奥陶系潜山勘探与科技攻关
高瑞祺
王喜双
吴永平
杨池银
《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
199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大港板桥——北大港潜山油气藏发现的启示
杜小弟
姚超
《海相油气地质》
199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测井地应力分析与油气藏
欧阳健
《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
199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我国境内格林威尔期造山带的存在及其对中元古代末期超大陆再造的制约
李江海
穆剑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
9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松辽盆地成因演化与软流圈对流模式
马莉
刘德来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燕山造山带东段辽西地区的薄皮逆冲推覆构造
杨庚
柴育成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