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10缓蚀型天然气减阻剂 被引量:1
1
作者 郭海峰 李春漫 +2 位作者 常维纯 李国平 杨法杰 《石油科技论坛》 2016年第S1期156-159,252-253,共6页
针对天然气管线调峰问题严峻、内腐蚀严重、输气能力下降、气井产能发挥受限等问题,研制出兼具缓蚀和减阻功能的G10缓蚀型天然减阻剂。减阻机理是在内壁能形成具有序微观结构和毛刷纳米结构的弹性膜,形成较光滑壁面,减少粗糙度,形成反... 针对天然气管线调峰问题严峻、内腐蚀严重、输气能力下降、气井产能发挥受限等问题,研制出兼具缓蚀和减阻功能的G10缓蚀型天然减阻剂。减阻机理是在内壁能形成具有序微观结构和毛刷纳米结构的弹性膜,形成较光滑壁面,减少粗糙度,形成反向移动波,抑制湍流脉动、降低脉动强度。通过室内研究,产品减阻性能大于10%、缓蚀效率大于80%、有效期大于60d;不会与脱硫脱碳溶液及三甘醇脱水剂发生化学反应,配伍性良好。现场应用减阻增输效果好,压力损耗可降低10%~30%,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增输5%~15%,一次注入效果可稳定30d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型 天然气减阻剂 天然气管线 减阻增输 腐蚀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输油气管道地震监测预警的应用与技术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建平 付立武 +1 位作者 郝建斌 詹美萍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6-181,共6页
在最近40年的管道工业中,地震灾害导致了大量管道破坏事故。长输管道地震监测预警的目的不是震前预报,而是震后紧急速报,为管道震后决策和紧急救援提供依据。介绍了地震监测预警系统在阿拉斯加管道、冀宁管道、东京煤气公司等管道上的... 在最近40年的管道工业中,地震灾害导致了大量管道破坏事故。长输管道地震监测预警的目的不是震前预报,而是震后紧急速报,为管道震后决策和紧急救援提供依据。介绍了地震监测预警系统在阿拉斯加管道、冀宁管道、东京煤气公司等管道上的典型应用,对地震监测预警的硬件和软件技术手段进行了分析。硬件手段有地震动参数监测、断层位移监测、管道泄漏监测以及数据传输;软件手段包括地震动参数处理、自动报警,以及灾情评估与管道维修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地震 监测 预警 实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阴极保护数值模拟实验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丰 王爱菊 +4 位作者 赵君 李秋萍 苏磊 姜有文 刘文会 《管道技术与设备》 CAS 2014年第1期42-44,共3页
为了验证数值模拟软件研究埋地管道阴极保护及其干扰相关规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建立了室内土壤模拟溶液模型和室外埋地环道模型,开展阴极保护实验。其中,室内模型实验通过改变阳极位置获得了2组显著不同的电位分布,而室外环道模型通过... 为了验证数值模拟软件研究埋地管道阴极保护及其干扰相关规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建立了室内土壤模拟溶液模型和室外埋地环道模型,开展阴极保护实验。其中,室内模型实验通过改变阳极位置获得了2组显著不同的电位分布,而室外环道模型通过电缆连接改变管道和接地系统的电连续性。采用数值模拟软件进行电位分布计算和验证,其结果与电位测量数据基本一致。进一步通过软件对室外环道接地极排负实验的3种施工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优选出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极保护 数值模拟 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出砂原因及对产气量的影响——以塔里木盆地克深气田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孙贺东 常宝华 +4 位作者 张静楠 张建业 王小培 陈宝新 刘磊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2-58,共7页
为了解决塔里木盆地克深气田面临的气井出砂问题,从储层改造方式、裂缝壁面上岩石颗粒脱落条件、产气量及井筒完整性等4个方面分析了该气田气井出砂的原因,并基于井筒内砂粒受力分析,建立气井临界携砂产气量计算公式,进而研究气藏出砂... 为了解决塔里木盆地克深气田面临的气井出砂问题,从储层改造方式、裂缝壁面上岩石颗粒脱落条件、产气量及井筒完整性等4个方面分析了该气田气井出砂的原因,并基于井筒内砂粒受力分析,建立气井临界携砂产气量计算公式,进而研究气藏出砂对产气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针对气井出砂的不同阶段提出了相应的治砂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引起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出砂的原因包括储层裂缝发育、储层改造规模大、产气量高及井筒完整性差等方面,其中储层裂缝发育和产气量高是主要的出砂原因;(2)对于无游离砂的情况,当气井产气量大于21.2×10~4m^3/d时,近井区域裂缝壁面的砂粒逐渐脱落;(3)对于存在游离砂的情况,当气井产气量大于9.4×10~4m^3/d时,近井区域裂缝壁面砂粒逐渐脱落;(4)井口及井底积砂是影响气井产气量的关键因素,在出砂早期阶段井口积砂是导致产气量降低的主要因素,在出砂中后期阶段井底积砂是导致产气量降低的主要因素;(5)克深气田出砂临界产气量较低,临界携砂产气量相对较高,及时排砂以避免井筒大规模积砂是治理该类气藏出砂的关键。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可以为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治理出砂问题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 致密砂岩气藏 出砂原因 产气量 节点分析 对策 塔里木盆地 克深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地区新建庆哈输油管道生产运行参数优化 被引量:7
5
作者 魏立新 郑立龙 +3 位作者 李文忠 欧阳欣 初勇强 刘俊博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39-44,共6页
对输油管道进行生产运行参数优化,可有效降低运行能耗,提高管道输送的经济效益。针对高寒地区新建庆哈输油管道,以生产运行能耗最低为目标,以温度约束、压力约束、输油泵工作特性约束等为约束条件建立了生产运行参数优化模型。为提高求... 对输油管道进行生产运行参数优化,可有效降低运行能耗,提高管道输送的经济效益。针对高寒地区新建庆哈输油管道,以生产运行能耗最低为目标,以温度约束、压力约束、输油泵工作特性约束等为约束条件建立了生产运行参数优化模型。为提高求解效率,采用混合PSO⁃Powell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热能损失降低了38.3%,压能损失升高了90.3%,总能耗损失降低了26.3%,节能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油管道 运行优化 数学模型 混合PSO⁃Powell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科技项目后评价方法优化与实践 被引量:3
6
作者 曾力波 康力平 +1 位作者 王禹钦 杨法杰 《石油科技论坛》 2016年第6期25-29,共5页
科技项目后评价作为科技评价的重要内容,是国家科技研究和管理的重要手段。与长输油气管道安全运营相关的科技项目具有覆盖学科广、应用性强、短期效益不明显等特点,给后评价造成了较大难度。为此结合研发目的与成果特点,将管道科技项... 科技项目后评价作为科技评价的重要内容,是国家科技研究和管理的重要手段。与长输油气管道安全运营相关的科技项目具有覆盖学科广、应用性强、短期效益不明显等特点,给后评价造成了较大难度。为此结合研发目的与成果特点,将管道科技项目分为基础与超前类、安全保障类、一般应用类、产品类、经济信息与标准类5类,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评分,建立后评价指标体系,并首次引入"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制定了管道科技成果技术成熟度评价准则。通过在"溢油吸附材料"等30多项科研成果中的应用,可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全面,为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与商业化起一些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项目 后评价 油气管道 技术成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气管道站场降噪装置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玉彬 苗青 +2 位作者 冯伟 闫锋 朱峰 《石油科技论坛》 2015年第B10期70-72,共3页
通过对输气管道分输站工艺区噪声的调研,掌握了噪声的超标范围和分布。利用流体动力学理论对噪声源内部流场进行分析,得到噪声产生的机理。在国内外相关降噪技术不适用于输气管道站场噪声治理的情况下,自主研发了输气管道站场降噪装置,... 通过对输气管道分输站工艺区噪声的调研,掌握了噪声的超标范围和分布。利用流体动力学理论对噪声源内部流场进行分析,得到噪声产生的机理。在国内外相关降噪技术不适用于输气管道站场噪声治理的情况下,自主研发了输气管道站场降噪装置,通过改善噪声源内部流场特征的方式,在管道调压阀后增加挡板并在挡板后加装整流罩,调节调压阀处的速度流场分布,消除气体的湍流、涡流和激波,从而降低调压阀、汇管及弯管处的噪声,从根源上解决了噪声超标难题。该新型降噪装置的结构主要包括消声段、整流段和连接法兰垫片,适用于管道上的阀门、汇管和管道变径等气动噪声处,可通过法兰安装于管内,具有装卸方便、成本低、不受阀门型号限制等优点。通过现场应用,将噪声降到国家规定的噪声排放标准以下,保障了站场员工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场 噪声 调压阀 流场 降噪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片断电法与管道阴极保护 被引量:2
8
作者 张丰 周兴涛 +4 位作者 王爱菊 薛致远 刘文会 姜有文 徐华天 《管道技术与设备》 CAS 2014年第3期37-39,共3页
通过对试片法及其断电测试测量的断电电位和IR降极端情况的分析,得出了试片法断电电位的分布区间,并认为对于3PE类型管道而言,管道最负通电电位不应负于-1.2 V.通过对试片法与恒电位仪同步中断法测试中"防腐层破损点"处所测... 通过对试片法及其断电测试测量的断电电位和IR降极端情况的分析,得出了试片法断电电位的分布区间,并认为对于3PE类型管道而言,管道最负通电电位不应负于-1.2 V.通过对试片法与恒电位仪同步中断法测试中"防腐层破损点"处所测结果物理意义的差异分析,认为试片断电电位可以等同于防腐层破损处裸露部位极化电位,其值能反映阴极保护水平,而恒电位仪同步中断法测得管道实际防腐层破损点正上方的断电电位与该处裸露部位极化电位存在差异,其值是长输管道断电整体效应的反映。通过对万用表测量试片断电电位时采样频率的分析,认为测试结果通常趋于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片 断电电位 阴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式储罐储液晃动波面振动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周利剑 许田 +1 位作者 卢召红 顾孝宋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12-18,共7页
针对真实地震作用下立式储罐的波面振动是否有高阶阵型的参与这一问题,通过有限元软件ADINA对一万方立式储罐作在地震作用下的晃动响应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立式储罐的晃动波高与输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成线性关系,两激励波高与响应峰值... 针对真实地震作用下立式储罐的波面振动是否有高阶阵型的参与这一问题,通过有限元软件ADINA对一万方立式储罐作在地震作用下的晃动响应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立式储罐的晃动波高与输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成线性关系,两激励波高与响应峰值加速度的比值相同;不同储液比对晃动波高和一阶晃动周期的影响较小;不同地震动作用下的晃动波高径向极值点位置不同,极值点越靠近罐心处,晃动参与振型越丰富,振型叠加越明显,并表明储液在地震作用下的晃动是由多阶振型叠加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储罐 波高 有限元 振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油管道生产运行参数优化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文忠 王兴旺 +1 位作者 郑立龙 魏立新 《石油石化节能》 2021年第6期38-41,I0007,共5页
针对某输油管道,以总能耗费用最低为目标,以输量约束、温度约束、压力约束、站场加热能力约束、站场的加压能力约束、输油泵工作性能约束和加热炉加热能力约束为约束条件,建立优化数学模型。并针对该模型的特点,采用序列二次规划法进行... 针对某输油管道,以总能耗费用最低为目标,以输量约束、温度约束、压力约束、站场加热能力约束、站场的加压能力约束、输油泵工作性能约束和加热炉加热能力约束为约束条件,建立优化数学模型。并针对该模型的特点,采用序列二次规划法进行求解。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总燃油费降低了46.7%,总电费增加了12.3%,总费用节省了19.8%,优化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油管道 运行优化 优化模型 序列二次规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含水率的冻结中性砂土静力学表征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卢召红 刘薇 闫锋 《低温建筑技术》 2020年第9期85-87,92,共4页
抗剪强度和抗压强度等是岩土的重要力学性能指标之一,也是工程勘察设计提供地基评价和计算承载力的重要参数。文中选用大庆地区的季节性土壤,对其进行了砂土的直接剪切试验和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试验主要考虑在-20℃条件下,随着含水率... 抗剪强度和抗压强度等是岩土的重要力学性能指标之一,也是工程勘察设计提供地基评价和计算承载力的重要参数。文中选用大庆地区的季节性土壤,对其进行了砂土的直接剪切试验和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试验主要考虑在-20℃条件下,随着含水率的变化,对冻结砂土的抗剪强度及抗压强度产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后的冻土呈塑性破坏,冻结砂土的抗剪强度与含水率呈线性增加的关系,且增大的趋势逐渐变缓;抗压强度与含水率呈二次抛物线关系,即先增大后减小,当达到某一极限含水率时,冻结砂土的抗压强度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砂土 含水率 抗剪强度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俄原油管道塔河输油站地面管道防结露措施研究
12
作者 周建伟 刘喆 +3 位作者 李豪 张建军 李春漫 郭海峰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7年第6期77-80,共4页
输送低温原油的地面站场管道表面夏季会产生大量冷凝水,从而引发保温层和防腐涂层失效问题。通过对塔河输油站地面管道冷凝水腐蚀原因,如当地气候、管输介质以及设计方案等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传统的环氧类防腐涂层与无机纤维类绝热结构... 输送低温原油的地面站场管道表面夏季会产生大量冷凝水,从而引发保温层和防腐涂层失效问题。通过对塔河输油站地面管道冷凝水腐蚀原因,如当地气候、管输介质以及设计方案等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传统的环氧类防腐涂层与无机纤维类绝热结构不符合塔河输油站地面管道的防腐与绝热要求。结合超疏水技术和传热学原理,根据当地气候环境和管输介质,重新设计了塔河输油站内管道的防腐隔热结构。研究表明,采用具有优异耐水疏水能力的超疏水复合涂层与柔性橡塑材料的复合结构,能够使站场管道表面疏水接触角大于150°,完全杜绝绝热层内外冷凝水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输油站 管道 防结露 冷凝水 超疏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近邻互信息估计的原油管道电耗预测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雨 侯磊 +4 位作者 徐磊 白小众 刘金海 孙欣 谷文渊 《节能技术》 CAS 2021年第2期144-148,164,共6页
为使用最少的特征实现管道电耗的精准预测,建立基于K近邻互信息估计的BPNN模型来预测管道电耗。利用管道输送理论公式扩充原始数据集,利用K近邻互信息估计提取强相关性特征,将提取出的特征喂入BPNN来建立原油管道电耗预测模型,最后对比... 为使用最少的特征实现管道电耗的精准预测,建立基于K近邻互信息估计的BPNN模型来预测管道电耗。利用管道输送理论公式扩充原始数据集,利用K近邻互信息估计提取强相关性特征,将提取出的特征喂入BPNN来建立原油管道电耗预测模型,最后对比利用不同输入特征建立的模型的预测精度。研究结果表明:利用K近邻互信息估计能够选出多个与电耗相关的重要特征;利用相关性最强的前5个特征建立的BPNN预测模型时,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比利用单个特征建模时降低了39.28%,达到5.79%;该模型平均训练时间也比利用全部特征建模时缩短22.49%。证明K近邻互信息估计能够提取管道电耗的相关特征,与BPNN结合后能够实现管道电耗的准确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管道 电耗预测 BP神经网络 相关性分析 互信息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PDM的管道完整性数据管理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徐杰 曾晟 +3 位作者 刘亮 郭磊 高海康 欧新伟 《天然气与石油》 2016年第5期76-79,10,共4页
目前越来越多的管道公司引入了基于GIS的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如何管理数据并满足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的需求成为当务之急。针对现有的管道数据模型,结合目前管道完整性管理的理论及中国石油管道完整性管理的特点,利用GIS技术及APDM模型... 目前越来越多的管道公司引入了基于GIS的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如何管理数据并满足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的需求成为当务之急。针对现有的管道数据模型,结合目前管道完整性管理的理论及中国石油管道完整性管理的特点,利用GIS技术及APDM模型对长输油气管道完整性数据的管理方式进行研究,设计了管道完整性数据库,开发了管道完整性数据管理系统。实践证明,基于APDM的管道数据模型通过定制后应用于管道完整性管理中,基本满足管道完整性数据管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DM 管道完整性 地理信息系统 数据管理 数据库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取法和支持向量机原理的原油管道运行电耗中期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振宇 白小众 +4 位作者 徐磊 侯磊 刘金海 谷文渊 孙欣 《石油科学通报》 2021年第1期127-137,共11页
电耗预测是原油管道运行能耗管理的重要依据,有助于输油企业制定批量调度与负荷分配等运行方案。相较于工艺计算和统计分析等传统预测方法,机器学习方法在处理高维、非线性的管道运行数据时具有更优的预测效果。但由于数据获取成本很高... 电耗预测是原油管道运行能耗管理的重要依据,有助于输油企业制定批量调度与负荷分配等运行方案。相较于工艺计算和统计分析等传统预测方法,机器学习方法在处理高维、非线性的管道运行数据时具有更优的预测效果。但由于数据获取成本很高、数据存在安全保密性等原因,往往将造成可获取的管道数据集是小样本,以此建立的模型预测精度难以满足实际生产需求。为提高模型在小样本集情况下的预测能力,通过利用数据生成理论提出一种自取法和支持向量机相结合的管道运行电耗预测模型。利用自取法对原始小样本集数据进行扩充,根据原始数据集的分布规律生成虚拟样本,填充样本信息间隔,避免出现过拟合问题;使用粒子群算法对支持向量机的超参数进行优化,提高模型的拟合能力。以国内某保温原油管道的两站场为例进行建模预测分析,预测结果表明,相较于只利用原始数据集,添加虚拟样本后多数预测值更加贴近真实值,且当两站场分别加入50组虚拟样本后,其月度电耗预测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降低了32.38%和29.74%,证明通过向原始数据集中添加虚拟样本以扩充数据集规模,能够有效降低预测误差,提高模型的拟合能力,这为管道数据获取成本过高、企业重视数据安全等原因造成的可用样本不充足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管道 电耗预测 自取法 支持向量机 小样本 虚拟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2管道安全输送距离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吕家兴 侯磊 +1 位作者 宏小龙 王昕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1年第2期59-66,共8页
为保障超临界CO2管道安全、高效运行,有必要研究超临界CO2管道安全输送距离。以长庆油田超临界CO2管道工程为例,对含杂质CO2流体的相态特性及物化性质进行计算分析,确定超临界CO2管道的最低运行压力和最低运行温度;改变管径、高程差与... 为保障超临界CO2管道安全、高效运行,有必要研究超临界CO2管道安全输送距离。以长庆油田超临界CO2管道工程为例,对含杂质CO2流体的相态特性及物化性质进行计算分析,确定超临界CO2管道的最低运行压力和最低运行温度;改变管径、高程差与地温设计参数,调整入口温度与输量运行参数,计算不同条件下超临界CO2管道输送距离,分析在输送距离范围内的压降梯度和流速变化。结果表明:影响输送距离的主要因素为入口温度、地温及输量,综合考虑输送距离和管道压降,为使CO2在输送过程中处于超临界态运行,在管道设计时,选择管道路由应尽量避开上坡段,管径为250 mm较合适;在管道运行时,输量控制在1~1.5 Mt/a,出口温度不宜高于60℃。对不同入口压力进行经济性分析,当入口压力为13 MPa时,CO2管道运输成本最低,为29.57元/t,通过经济优化得出管道输送距离为177.6 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管道输送 输送距离 敏感性 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