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气中总硫GC-SCD测定不确定度评定研究
1
作者 朱华东 曾文平 +1 位作者 黄灵 李晓红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3-129,共7页
目的 为解决GC-SCD天然气总硫测定方法缺乏不确定度评定应用案例的问题,开展实际样品测定的不确定度评价,提升测定数据的实用价值。方法 结合GC-SCD天然气总硫分析方法和实际检测经验,首次系统地分析了测量不确定度来源,依据JJF 1059.1... 目的 为解决GC-SCD天然气总硫测定方法缺乏不确定度评定应用案例的问题,开展实际样品测定的不确定度评价,提升测定数据的实用价值。方法 结合GC-SCD天然气总硫分析方法和实际检测经验,首次系统地分析了测量不确定度来源,依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提出了不确定度评价方案。结果 实际样品总硫分析不确定度评定案例结果显示,样品1的总硫分析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19 mg/m^(3)(k=2),主要来源于羰基硫(质量浓度为0.18 mg/m^(3),k=2);样品2的总硫分析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14 mg/m^(3)(k=2),主要来源于硫化氢(质量浓度为0.12 mg/m^(3), k=2)。结论 总硫分析和单个硫化合物分析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为样品分析重复性和标准物质,其中硫化氢和羰基硫单个硫化合物分析不确定度为总硫分析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建议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可选择重复测定2次,或综合实际工作量适当提高重复测定次数和采用高准确度标准物质提升测量不确定度水平,并采用抗硫吸附材质的取样容器、管线阀门等元器件,减小硫化氢和羰基硫单个硫化合物分析不确定度,以保证数据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总硫 硫化合物 气相色谱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组成相关性及其对物性参数不确定度的影响
2
作者 蔡黎 周理 +3 位作者 苏师卿 袁晓云 陈辰 朱进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3-130,共8页
目的在气相色谱分析天然气组成过程中,使用多组数据的线性模拟和协方差计算等,进行了气相色谱分析天然气组成相关性及其对所计算物性参数的不确定度影响研究。方法对5个天然气样品分别进行超过40次组成分析,得到了各样品不同组成之间的... 目的在气相色谱分析天然气组成过程中,使用多组数据的线性模拟和协方差计算等,进行了气相色谱分析天然气组成相关性及其对所计算物性参数的不确定度影响研究。方法对5个天然气样品分别进行超过40次组成分析,得到了各样品不同组成之间的相关系数,并计算了5个相关系数矩阵的平均值。结合所用分析设备特点和分析流程,讨论所形成的相关系数矩阵的形成原因,并推荐了在无法实际进行相关系数测定时确定相关系数的推荐方法。结果基于模拟天然气组成及其不确定度,评估了在不同的相关系数矩阵下,由组成计算得出的天然气发热量的不确定度差异达到20%。分析了使用不同的相关系数矩阵得到不同天然气物性参数不确定度的影响大小。结论不同组成在取样、分离和检测等过程中,不同组成的重叠越多,相关性就越强。组成之间相关系数越大,所计算物性参数不确定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气相色谱 相关系数 不确定度评估 组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国际标准进展
3
作者 沈琳 周理 +2 位作者 宋柯静 敬豪 刘冬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48,共7页
目的探索天然气分析方法国际标准制定过程,分享国际标准ISO 11626:2024《天然气含硫化合物的测定用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硫化氢含量》制定经验,规范该技术在国际领域的应用。方法对采用色谱柱预分离的间接检测技术和无需色谱分离直接检测... 目的探索天然气分析方法国际标准制定过程,分享国际标准ISO 11626:2024《天然气含硫化合物的测定用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硫化氢含量》制定经验,规范该技术在国际领域的应用。方法对采用色谱柱预分离的间接检测技术和无需色谱分离直接检测的两种检测原理的紫外吸收光谱法的检测限、准确性、精密度进行实验研究。结果验证了紫外吸收光谱法具备准确、快速检测天然气中H2S含量的能力,总结了制定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天然气中H2S含量国际标准的经验。结论提出的国际标准制定历程对今后天然气中含硫化合物含量的国际标准化分析工作思路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硫化氢 紫外吸收光谱法 在线检测 国际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硫化合物检测的气相色谱技术研究进展、挑战与展望
4
作者 陈梓浔 周理 +2 位作者 吴姝虹 黄灵 张镨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0-161,共12页
含硫天然气中的硫化合物具有毒性和环境污染风险,严重影响天然气的安全生产、净化、运输和交易,通过气相色谱法对含硫天然气进行检测,可以实现对天然气中硫化合物含量的精准监控,但目前缺乏对天然气硫化合物检测的气相色谱技术的系统性... 含硫天然气中的硫化合物具有毒性和环境污染风险,严重影响天然气的安全生产、净化、运输和交易,通过气相色谱法对含硫天然气进行检测,可以实现对天然气中硫化合物含量的精准监控,但目前缺乏对天然气硫化合物检测的气相色谱技术的系统性分析总结。为此,在简述气相色谱技术分离原理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气相色谱技术在天然气硫化合物检测方面的应用进展和具体案例,最后提出了气相色谱技术在含硫天然气检测中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①天然气硫化合物气相色谱进样技术中的自动进样和前处理,以及进样前杂质的处理和压力、流量、温度的稳定控制,有利于保障分析数据稳定性,有待继续研究;②目前已有多种型号的气相色谱柱可用于硫化合物的分离分析,新材料的兴起和分析方法的优化将进一步改善硫化合物的分离检测;③热导检测器(TCD)、火焰光度检测器(FPD)和硫化学发光检测器(SCD)是目前最成熟的用于天然气硫化合物的气相色谱检测技术,多种检测器的联用和新型检测器的引入拓宽了气相色谱在天然气检测中的使用;④标准化建设推动了气相色谱技术的发展,针对天然气硫化合物气相色谱的国内外标准在持续更新完善中。结论认为,气相色谱技术仍处于持续发展和突破阶段,未来应注重提升重复性、准确性,推动自动化、智能化和集成便捷性,持续完善气相色谱技术体系,为天然气质量控制和安全利用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天然气硫化合物 检测 新材料 研究进展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相色谱法的掺氢天然气分析研究
5
作者 张佩颖 陈勇 +2 位作者 涂振权 周理 李蒲智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5,共7页
目的为了确认现有分析方法标准是否适用于分析氢气含量较高的掺氢天然气样品,开展掺氢天然气分析方法研究。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掺氢天然气组成,通过减小定量环、调整升温程序、调整转阀时间等措施优化分析方法。结果氢气和氦气的分... 目的为了确认现有分析方法标准是否适用于分析氢气含量较高的掺氢天然气样品,开展掺氢天然气分析方法研究。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掺氢天然气组成,通过减小定量环、调整升温程序、调整转阀时间等措施优化分析方法。结果氢气和氦气的分离度、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满足GB/T 13610—2020《天然气的组成分析气相色谱法》的要求。当氢气物质的量分数为3.01%~25.50%时,气相色谱仪呈线性响应。此外,明确了标准气体本身引入的不确定度对评估样品气不确定度的重要影响。结论该研究为掺氢天然气质量监测和准确计量提供了支撑,为在役管道掺氢输送业务发展奠定了分析测试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氢天然气 气相色谱法 分离度 准确度 精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产品质量和分析测试技术国际标准化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罗勤 姬忠礼 +1 位作者 许文晓 陈效红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6期549-554,共6页
国际标准化组织天然气技术委员会(ISO/TC 193)主要从事天然气及天然气代用品(气态燃料)从生产到送交国内外最终用户的各个侧面的术语、质量指标、测量方法、取样、试验和分析的标准化,并与世界范围内有关的其他技术委员会相联系,对这些... 国际标准化组织天然气技术委员会(ISO/TC 193)主要从事天然气及天然气代用品(气态燃料)从生产到送交国内外最终用户的各个侧面的术语、质量指标、测量方法、取样、试验和分析的标准化,并与世界范围内有关的其他技术委员会相联系,对这些技术委员会所做与天然气有关的工作进行认可。ISO/TC 193自成立以来共制修订了43项国际标准(ISO标准)。随着我国天然气工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天然气国际贸易量的快速增长,对天然气产品质量和分析测试技术领域的标准化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为此,重点对ISO/TC 193天然气产品质量和分析测试技术国际标准制修订项目的发展动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我国天然气产品和分析测试技术标准发展应重点关注的国际标准化项目及工作思路,从而为尽快完善我国天然气产品和分析测试技术标准体系奠定基础,实现与国际接轨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质量 分析测试 国际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发热量直接测量及赋值技术 被引量:29
7
作者 李克 潘春锋 +2 位作者 张宇 曾文平 韩慧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97-301,共5页
随着管输天然气和LNG进口量的增加以及国内气源气质复杂化局面的形成,我国天然气贸易按能量进行交接和结算的要求非常迫切。能量计量的基本原则要求,测定发热量的基准方法是燃烧法,是能量计量溯源的基础。重点介绍了国外发热量直接测量... 随着管输天然气和LNG进口量的增加以及国内气源气质复杂化局面的形成,我国天然气贸易按能量进行交接和结算的要求非常迫切。能量计量的基本原则要求,测定发热量的基准方法是燃烧法,是能量计量溯源的基础。重点介绍了国外发热量直接测量技术的最新进展、测量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其达到的技术水平,比较了国内技术现状与国外水平之间的差距。介绍了发热量赋值模型的基本原理,以流体力学理论为基础,得到了长输管道在海拨高度变化情况下的流动时间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能量计量 发热量直接测量 赋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硫天然气中元素硫含量测定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罗勤 涂振权 姬忠礼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5-98,124,共4页
准确测定高含硫天然气中元素硫含量对建立气藏硫溶解度模型,预测和处理硫沉积至关重要。为此,通过井口高含硫天然气中元素硫测定技术分析,并根据试验分析结果,揭示了影响元素硫准确测定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①不同取样位置得到的元素... 准确测定高含硫天然气中元素硫含量对建立气藏硫溶解度模型,预测和处理硫沉积至关重要。为此,通过井口高含硫天然气中元素硫测定技术分析,并根据试验分析结果,揭示了影响元素硫准确测定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①不同取样位置得到的元素硫测定结果不同,需根据预测目的选择取样位置;②取样容器的结构和容积会影响到元素硫测定结果,使用前应对取样容器的容积进行准确校正;③宜采用抽空容器法和不通过取样分离器的方式来对元素硫进行取样;④样品体积不应采用流量计直接计量,而应采用计算法。结论认为,影响高含硫天然气中元素硫含量准确测定的主要因素是:取样位置、取样容器、取样管线、取样方法、压缩因子计算方法和样品体积计量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硫天然气 元素硫含量 测定 准确性 影响因素 分析 硫溶解度 硫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天然气中微量金属元素分析系统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汪玉洁 涂振权 +2 位作者 迟永杰 周理 朱华东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7-82,共6页
研究了用溶液吸收装置对天然气中微量金属元素进行取样,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其浓度的分析系统。石英材质溶液吸收装置的直径为80 mm、高为130mm,具有较低的干扰和良好的吸收效果。用10%(φ)硝酸溶液浸泡过... 研究了用溶液吸收装置对天然气中微量金属元素进行取样,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其浓度的分析系统。石英材质溶液吸收装置的直径为80 mm、高为130mm,具有较低的干扰和良好的吸收效果。用10%(φ)硝酸溶液浸泡过夜处理后的样品储存瓶对测定结果具有较低的影响。采样流量为0.5L/min时,具有较好的吸收效果和样品代表性。研究优化了ICP发射光谱仪泵速、RF功率、雾化器气体流量、辅助气气体流量、积分时间和冲洗时间等分析条件,以及特征波长。分析系统在此优化条件下显示出高的灵敏度(22种元素检出限从0.1~31.4μg/L)。校准曲线在50.0~1 000.0μg/L范围内显示出良好的线性。该分析系统吸收效率高、结构简单、尺寸小、操作简便、测定范围宽、检出限低,是一种有潜力的天然气中微量金属元素测定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微量金属 原子发射光谱 电感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拉曼光谱法天然气原料气中CO_(2)和H_(2)S在线分析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华东 张思琦 唐纯洁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551-3558,共8页
为了解决天然气净化厂缺乏原料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硫化氢在线分析方法问题,针对天然气原料气含水、油污、颗粒物杂质、含硫和二氧化碳等强腐蚀性的特点,研制了激光拉曼天然气原料气在线分析仪和配套预处理装置,首次建立激光拉曼在线分析... 为了解决天然气净化厂缺乏原料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硫化氢在线分析方法问题,针对天然气原料气含水、油污、颗粒物杂质、含硫和二氧化碳等强腐蚀性的特点,研制了激光拉曼天然气原料气在线分析仪和配套预处理装置,首次建立激光拉曼在线分析新方法,在天然气净化厂开展现场应用测试,考察了二氧化碳和硫化氢测量准确度和重复性,验证了在线分析方法可靠性,并开展了在线分析方法的校准技术研究。方法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硫化氢激光拉曼测定结果和标气示值的偏差小于1.0%,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相符,7次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6%;二氧化碳拉曼分析结果和标气示值的相对偏差小于1.0%,7次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76%。应用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拉曼光谱H_(2)S在线测定和碘量法离线测定结果相对偏差范围为0.3%~7.5%(90%以上数据小于3%),拉曼光谱CO_(2)在线测定和气相色谱法离线测定结果相对偏差范围为0.6%~8.4%(80%以上数据小于3%),激光拉曼在线分析方法的校准周期为3 d。形成的激光拉曼在线分析仪现场运行平稳,可实时反馈气质变化,能够满足天然气净化厂掌握原料气中酸气成分含量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天然气 在线分析 硫化氢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工业上游领域国际标准化发展设想 被引量:3
11
作者 罗勤 许文晓 常宏岗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0-94,共5页
针对上游领域天然气含水、含硫化氢、两相或多相的复杂特性以及标准化特点,分析了天然气工业上游领域国内外标准化现状,并在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基础上,根据天然气上游领域管理增效和开展贸易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出了天然气工业上游领... 针对上游领域天然气含水、含硫化氢、两相或多相的复杂特性以及标准化特点,分析了天然气工业上游领域国内外标准化现状,并在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基础上,根据天然气上游领域管理增效和开展贸易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出了天然气工业上游领域国际标准化发展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上游领域 国际标准化 发展设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输压力下实时记录式天然气发热量测定设备的开发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赓良 唐飞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81-187,共7页
在管输压力下精确测定烃类组分发热量的一种方法及其样机已经开发成功,此设备的价格可允许目前采用间歇式取样的用户实现发热量的在线测定,在每分钟内多次测量、报告和记录体积基发热量。由于吸光池是在接近管道压力的条件下操作,因而... 在管输压力下精确测定烃类组分发热量的一种方法及其样机已经开发成功,此设备的价格可允许目前采用间歇式取样的用户实现发热量的在线测定,在每分钟内多次测量、报告和记录体积基发热量。由于吸光池是在接近管道压力的条件下操作,因而管道中天然气的能量流量可以由单位体积基发热量与体积流率的乘积直接输出。利用分光光度计和标准硅CCD检测器在波长约900nm处进行测量,通过其吸收光谱测定天然气组成和发热量。与波长较长的红外吸收光谱相比,此区域内天然气各烃类组分的吸收光谱的线性关系更好。故对C1~C6组分和水分而言,谱图可以更精确地拟合为各组分(以单位体积中分子数量表示的)浓度。然后,将各组分的浓度加和即可得到天然气的体积基发热量。此外,诸如压缩因子、密度和相对密度等参数也可以由测定的体积组成求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能量计量 发热量 实时测量 发热量测定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总硫在线分析标准化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周理 王伟杰 +3 位作者 邢鹏飞 王晓琴 王微微 沈琳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3-89,108,共8页
随着天然气产业绿色发展的趋势,天然气产品质量快速升级,关键指标总硫含量的分析测试技术水平也亟需提升,以满足在线监测的生产需求。在对天然气产业及技术指标发展动态的广泛调研和分析基础上,介绍了已取得的总硫检测技术国际标准化研... 随着天然气产业绿色发展的趋势,天然气产品质量快速升级,关键指标总硫含量的分析测试技术水平也亟需提升,以满足在线监测的生产需求。在对天然气产业及技术指标发展动态的广泛调研和分析基础上,介绍了已取得的总硫检测技术国际标准化研究成果,并开展了3种总硫在线检测方法(GC-μTCD、GC-IMS、GC-FPD)的检测限、重复性、相对一致性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方法具备检测天然气中总硫(硫化合物加和)的能力,为未来总硫在线分析方法选择和优化奠定了基础。最后,提出实现天然气总硫在线检测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下步将继续深入开展在线总硫色谱法检测技术和国际标准化工作,为天然气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标准化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总硫 在线分析 国际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性值法计算天然气压缩因子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镨 周理 +3 位作者 陶建 常宏岗 罗勤 孙晓艳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8-54,64,共8页
目的随着能量计量工作的不断推进,业内出现了一些采用物性关联技术对天然气发热量、相对密度等参数进行在线测试的仪器设备,其应用须结合GB/T 17747.3-2011《天然气压缩因子的计算第3部分:用物性值进行计算》推荐的“物性值法”计算工... 目的随着能量计量工作的不断推进,业内出现了一些采用物性关联技术对天然气发热量、相对密度等参数进行在线测试的仪器设备,其应用须结合GB/T 17747.3-2011《天然气压缩因子的计算第3部分:用物性值进行计算》推荐的“物性值法”计算工况压缩因子,物性值法在国内外的应用较少,对其适应性和准确度进行分析探讨,可为相关新技术研发和选用提供参考,有利于保障和促进新兴测试手段在天然气能量计量中的有效应用。方法以GB/T 17747.2-2011《天然气压缩因子的计算第2部分:用摩尔组成进行计算》推荐的“详细组成法”计算结果为主要参考,选用了国内典型的149个天然气组成以及部分模拟天然气组成数据,理论对比分析了详细组成法和物性值法计算天然气压缩因子的相对偏差,探讨了用物性值法计算天然气压缩因子的适用性。结果①对于绝大多数不同类型的商品天然气,采用物性值法与详细组成法计算得到的压缩因子的相对偏差在±0.10%以内;②当输入的高位发热量、相对密度满足±0.50%以内的准确度时,采用物性值法与详细组成法计算得到的压缩因子的相对偏差可满足GB/T 18603-2014《天然气计量系统技术要求》中对A、B级计量系统压缩因子0.30%的准确度要求;③对于GB/T 17747.3-2011适用范围内重烃含量相对较高的天然气,物性值法与详细组成法计算得到的压缩因子可能出现接近0.50%的相对偏差。结论对于绝大多数不同类型的商品天然气,采用物性值法计算压缩因子的方法是适应的,但对等效C 2+摩尔分数高于10%的天然气可能出现较大偏差,建议在能量计量系统方案选择过程中,结合详细组成数据开展不同方法计算压缩因子的差异比对分析,为选用技术经济性更佳的方案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能量计量 压缩因子 高位发热量 相对密度 物性关联技术 SGERG-88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天然气中硫化合物国际标准修订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理 罗勤 +1 位作者 李晓红 王晓琴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4-130,138,共8页
目的鉴于ISO 19739:2004《天然气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硫化合物》自2004年发布以来,一直未做过修订,现提出ISO 19739:2004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修订建议。方法为了支撑ISO 19739:2004的修订,通过与标准气体证书值比对、与ISO 16960:2014... 目的鉴于ISO 19739:2004《天然气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硫化合物》自2004年发布以来,一直未做过修订,现提出ISO 19739:2004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修订建议。方法为了支撑ISO 19739:2004的修订,通过与标准气体证书值比对、与ISO 16960:2014《天然气硫化合物的测定氧化微库仑法测定总硫》测定结果比对、与ISO 20729:2017《天然气硫化合物的测定紫外荧光法测定总硫》测定结果比对共3种方法,来验证色谱法测定总硫含量的准确性;依据ISO 4259:2006《石油产品试验方法精密度数据确定法》初步开展了精密度试验研究。结果ISO 19739:2004色谱法测定总硫含量,与标准气体证书值、ISO 16960:2014测定结果、ISO 20729:2017测定结果相比一致性情况好。结论色谱法测定天然气总硫含量准确可靠;建议修订ISO 19739:2004,在标准范围中明确规定可以用于总硫含量的测定和计算,并在标准中给出总硫的计算公式;建议在下一步修订过程中,依据ISO 4259-1:2017《石油及相关产品测量方法与结果精密度第1部分:试验方法精密度数据的确定》开展精密度试验研究,完善精密度的规定,将精密度的规定从7种硫化合物增加到10种以上,扩大标准精密度规定的范围;建议加强多组分硫化合物气体标准物质的研制及国家标准物质认证工作的开展,为后续ISO 19739:2004的修订提供基础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测定 天然气 硫化合物 国际标准 修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中C6+组成不同定量方式对发热量计算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曾文平 王伟杰 +2 位作者 王晓琴 蒲长胜 周文娟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5-100,共6页
天然气的发热量是计算天然气能量的一项主要基础参数,其结果是否准确可靠对能量计量有着重要影响。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天然气的组成,然后通过组成数据计算天然气的发热量是最常用的检测方法,而天然气中重烃组分含量(C 6+组成)的准确分... 天然气的发热量是计算天然气能量的一项主要基础参数,其结果是否准确可靠对能量计量有着重要影响。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天然气的组成,然后通过组成数据计算天然气的发热量是最常用的检测方法,而天然气中重烃组分含量(C 6+组成)的准确分析又是影响发热量计算结果的重要因素。概述了分析C 6+组成常用的几种定量方式,通过分析实际天然气样品,讨论比较了C 6+组成不同定量方式对高位发热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天然气中C 6+含量的增加,不同定量方式对计算发热量结果有明显影响,当天然气中C 6+摩尔分数大于0.1%时,不同定量方式获得高位发热量的最大偏差可达0.24%。提出了针对重烃含量较高的天然气,选择C 6+组成定量方式的建议,其结论对我国未来实施天然气能量计量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气相色谱分析 C 6+组成 高位发热量 戊烷架桥 外标法 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测定天然气发热量的声光关联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罗勤 刘海峰 +3 位作者 程勇 李晓红 丁思家 周理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5-100,共6页
目的介绍一种利用声速和可见光光谱关联测定天然气发热量的方法,以便国内天然气质量检测和能量计量工作者与企业能更有效地开展该方法的研究和标准化,同时也为天然气发热量测定方法提供更多样性的选择。方法在对比分析各种天然气发热量... 目的介绍一种利用声速和可见光光谱关联测定天然气发热量的方法,以便国内天然气质量检测和能量计量工作者与企业能更有效地开展该方法的研究和标准化,同时也为天然气发热量测定方法提供更多样性的选择。方法在对比分析各种天然气发热量测定方法和相关标准优缺点的基础上,介绍了利用声速和可见光光谱关联测定天然气发热量的方法原理,并分析了一组气体标准物质采用气相色谱法和介绍的关联法测定获得的发热量数据。结果利用声速和可见光光谱关联测定的天然气发热量测定值与按GB/T 11062-2020《天然气发热量、密度、相对密度和沃泊指数的计算方法》的计算值一致性较好,对6种模拟天然气的二元气体标准物质,相对偏差在0.03%~0.42%之间;对5种模拟天然气的多元(最多14个组分)气体标准物质,相对偏差在-0.45%~0.38%之间。结论初步验证了利用声速和可见光光谱关联法测定天然气发热量的可行性。该方法具有1 s内可获得多个数据、与流量测量同步、测量不受气体组分的限制和H_(2)影响的特点和优势。建议进一步开展准确度、测定范围、精密度以及现场应用的研究,并适时建立标准方法、发热量直接燃烧0级测试装置和气体压缩因子、密度等测试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发热量 关联测定 声速 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T 6658-2006《用旋进旋涡流量计测量天然气流量》修订建议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丁发 段继芹 +1 位作者 张强 王辉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3-97,102,共6页
旋进旋涡流量计在天然气销售终端计量领域应用较多,随着计量技术和流量计现场使用经验的积累,以及国家实施天然气能量计量的迫切性,有必要对SY/T 6658-2006《用旋进旋涡流量计测量天然气流量》进行修订。对比分析了旋进旋涡流量计国内... 旋进旋涡流量计在天然气销售终端计量领域应用较多,随着计量技术和流量计现场使用经验的积累,以及国家实施天然气能量计量的迫切性,有必要对SY/T 6658-2006《用旋进旋涡流量计测量天然气流量》进行修订。对比分析了旋进旋涡流量计国内外有关标准主要技术条款存在的差异,试验测得渐缩管和弯管后不同直管段长度安装时旋进旋涡流量计最大测量性能偏差可达-0.7%。建议对SY/T 6658-2006进行修订时,在准确度等级和重复性要求,以及实流校准要求方面与国家有关技术标准条款进行统一,完善安装工艺要求和扰流测试评价要求,增加能量计量的显示、输出功能和流量计修正系数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流量测量 旋进旋涡流量计 标准修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检测天然气中形态硫的方法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晓琴 周理 +2 位作者 沈琳 刘川 郭利平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0-117,共8页
目的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建立了测定天然气中形态硫的方法。方法简要论述了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特色技术,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评价了方法的可靠性,探讨了方法的有效性、选择性、重复性和准确性等性能指标。结果确定在0~30 mg/m^(3)... 目的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建立了测定天然气中形态硫的方法。方法简要论述了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特色技术,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评价了方法的可靠性,探讨了方法的有效性、选择性、重复性和准确性等性能指标。结果确定在0~30 mg/m^(3)(单个硫化合物)范围内:方法的重复性≤3%,检出限为0.01~0.12 mg/m^(3)(单个硫化合物);方法的准确性为标准物质比对分析的相对分析偏差≤8%,不同检测方法比对分析的相对分析偏差≤16%。结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首次对天然气中12种形态硫进行分析,开辟了总硫含量检测新途径,通过现场适应性验证研究,方法准确度高,具有现场便携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 检测 天然气 形态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拉曼天然气分析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华东 孙晓艳 +1 位作者 陈正华 周理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4-99,共6页
目前,天然气组分分析通常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方法,但气相色谱仪运行时需要有多个色谱柱和分离分析步骤,较为复杂费时。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技术为一项通过测定物质的光散射信号来实现目标分析物的分析方法,具有实时、简便、快捷的技术优势,... 目前,天然气组分分析通常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方法,但气相色谱仪运行时需要有多个色谱柱和分离分析步骤,较为复杂费时。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技术为一项通过测定物质的光散射信号来实现目标分析物的分析方法,具有实时、简便、快捷的技术优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固体及液体样品的分析。通过分析比对现有的天然气分析方法的技术特点,结合激光拉曼技术在气体分析方面的技术发展,提出了将激光拉曼光谱发展成为天然气组成快速分析的方案,并探讨了激光拉曼天然气分析应用情况,为激光拉曼天然气分析技术发展探路。在定性分析方面,不同于传统的通过拉曼位移识别谱峰,而是通过特定的天然气标准气体物质系列的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可快速准确获取天然气中烃类组分的特征谱峰,从而进行天然气中各个组分的定性分析,然后用外标法定量,即采用天然气气体标准物质进行单点校准,可进行定量分析。采用激光拉曼光谱法测定了2个典型的天然气样品,分析结果表明激光拉曼光谱法和气相色谱法水平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拉曼 天然气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