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石油的天然气开发技术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44
1
作者 李海平 贾爱林 +2 位作者 何东博 冀光 郭建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共3页
天然气已经成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最具成长性的主营核心业务,"十五"以来年新增天然气地质储量平均在3000×108m3以上,年产量平均增幅超过15%,形成了川渝、长庆、塔里木3大核心供气区。... 天然气已经成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最具成长性的主营核心业务,"十五"以来年新增天然气地质储量平均在3000×108m3以上,年产量平均增幅超过15%,形成了川渝、长庆、塔里木3大核心供气区。基本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6类气藏开发配套技术:①大面积小气藏叠合型低渗透砂岩气藏低成本开发配套技术;②连续型低渗透砂岩气藏水平井开发技术;③超深高压气藏开发技术;④复杂碳酸盐岩气藏开发技术;⑤疏松砂岩气藏开发技术;⑥火山岩气藏开发技术。未来10年,中国石油的天然气业务将持续快速发展,但低品位储量进一步增加,需要解决低渗透砂岩气藏提高采收率、超深高压气藏长期高产稳产、碳酸盐岩气藏流体预测、高含硫气藏安全高效开发、火山岩气藏整体规模开发、疏松砂岩气藏开发后期防砂治水等技术难题,同时要积极发展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天然气开发 配套技术 低渗透砂岩气藏 超深高压气藏 碳酸盐岩气藏 疏松砂岩气藏 火山岩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深层天然气勘探前景 被引量:39
2
作者 康竹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4,共4页
我国的深层天然气一般指的是聚集在埋深超过 350 0m地层中的天然气。从深层气的生成、储集、圈闭、保存条件等主要方面分析了深层天然气的成藏条件。中国深层天然气资源量为 2 1 .66× 1 0 1 2 m ,占全国天然气总资源量的 57%。其... 我国的深层天然气一般指的是聚集在埋深超过 350 0m地层中的天然气。从深层气的生成、储集、圈闭、保存条件等主要方面分析了深层天然气的成藏条件。中国深层天然气资源量为 2 1 .66× 1 0 1 2 m ,占全国天然气总资源量的 57%。其中陆上为 1 7.1 1× 1 0 1 2 m ,海域 4.55× 1 0 1 2 m。陆上深层气资源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 ,其中中部地区 6.31× 1 0 1 2 m ,西部地区 8.1 4× 1 0 1 2 m。中国深层天然气勘探目标广阔 ,前景乐观 ,主要分布在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吐哈盆地、柴达木盆地、南方地区及近海海域等 1 0个地区的深部地层中 ,文中指明了勘探目标。深层天然气勘探应采用新技术和综合勘探方法才能提高勘探成功率并降低勘探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气 气藏形成 资源量 成功率 天然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及其外围盆地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勘探潜力 被引量:7
3
作者 廖群山 徐会建 +2 位作者 杨建国 刘中良 穆献中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30,108,共5页
非常规天然气是油气田重要的资源接替领域之一,研究和探索大庆油田及其外围盆地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勘探潜力对该油田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庆油田及其外围盆地包括松辽盆地北部、海拉尔、大杨树、鹤岗等10多个中新生代陆相沉积... 非常规天然气是油气田重要的资源接替领域之一,研究和探索大庆油田及其外围盆地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勘探潜力对该油田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庆油田及其外围盆地包括松辽盆地北部、海拉尔、大杨树、鹤岗等10多个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通过分析该区油气钻井、煤田钻孔和野外剖面实测资料,结论认为:该区有着较丰富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主要为致密砂岩气和煤层气,前者在松辽盆地北部和各个外围盆地广泛存在,估算天然气资源量达1.2×1012m3;后者分布在海拉尔、鹤岗、鸡西等外围盆地,预测资源量达2.1×1012m3。该区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勘探程度很低,大部分地区尚未开展有针对性的勘探工作。建议加强前期研究和勘探选区评价,进行开发先导性试验并开展国内外合作,增强技术储备,探索出有效的勘探开发方式。近期可以选择松辽盆地北部深层致密砂岩气、海拉尔盆地和鹤岗盆地的煤层气作为该区勘探开发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突破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外围盆地 非常规天然气 致密砂岩气 煤层气 资源 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是天然气的现实接替资源 被引量:32
4
作者 翟光明 何文渊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3,共3页
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油气资源战略中天然气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目前 ,我国常规天然气储量快速增长 ,但从长远看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求。我国除天然气资源外 ,煤层气资源是相当丰富的。文章从常规天然气和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指出我国现今和... 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油气资源战略中天然气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目前 ,我国常规天然气储量快速增长 ,但从长远看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求。我国除天然气资源外 ,煤层气资源是相当丰富的。文章从常规天然气和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指出我国现今和将来天然气能源的供需矛盾 ,借鉴美国天然气和煤层气开发经验 ,结合我国国情指出 ,应从战略上将煤层气作为常规天然气的重要补充。分析了我国煤层气资源潜力 ,全国五大聚煤区 39含煤盆地远景资源量约 2 7.3× 10 12 m3 。在我国建成完善的煤层气产业体系 ,通过有效开发 ,煤层气产量有望达到 10 0× 10 8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天然气 储量 可采资源量 煤层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勘探领域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马硕鹏 何文渊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7,共3页
鄂尔多斯盆地的天然气勘探发展对全国天然气市场供应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该盆地探明率低,还有较大勘探潜力,其天然气储量增长将主要集中在上古生界山2段和下古生界马五段,下古生界以岩溶储层为主,建议主攻目标为靖边潜台东部及周边,2个... 鄂尔多斯盆地的天然气勘探发展对全国天然气市场供应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该盆地探明率低,还有较大勘探潜力,其天然气储量增长将主要集中在上古生界山2段和下古生界马五段,下古生界以岩溶储层为主,建议主攻目标为靖边潜台东部及周边,2个预备地区为中央古隆起东坡和宜川—黄龙。上古生界以大面积地层岩性油气藏为主,主攻目标为统万城—镇北台—子洲—清涧和府谷—佳县地区,3个预备地区为铁克苏庙及靖边潜台西南侧的城川地区、西南(镇原)和宜川—黄龙地区。文章最后针对该盆地目前的勘探进展情况,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天然气 勘探 晚古生代 早古生代 勘探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我国天然气工业发展的建议 被引量:3
6
作者 何文渊 刘晖 杨灵雨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7,共4页
近年来 ,我国天然气可采储量和产量都在迅速增长。截至 2 0 0 2年底 ,全国总计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为 2 .2 6× 10 1 2 m3,剩余可采储量为 1.86× 10 1 2 m3,储采比为 5 7;天然气年产量为 32 6× 10 8m3,比上年增长 8.2 9% ... 近年来 ,我国天然气可采储量和产量都在迅速增长。截至 2 0 0 2年底 ,全国总计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为 2 .2 6× 10 1 2 m3,剩余可采储量为 1.86× 10 1 2 m3,储采比为 5 7;天然气年产量为 32 6× 10 8m3,比上年增长 8.2 9% ;天然气输气管道建设也如火如荼。文章提出要通过采取加强对国内低渗透、特低渗透天然气和煤层气的勘探与开发 ,进口境外管道天然气和LNG ,加快天然气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对下游天然气市场的培育 ,引导和协调天然气消费等措施来满足我国对天然气日益增长的需求。最后还指出 ,鉴于中国是产煤大国且国内能源仍以煤为主的现实 ,天然气在未来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以 8%~ 12 %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工业 储量 产量 能源消费结构 中国 天然气资源 需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斯湾盆地油气分布有序性及成藏富集主控因素
7
作者 王建君 翟光明 +1 位作者 李浩武 张宁宁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7-829,共13页
基于波斯湾盆地油气勘探实践成果和研究进展,以成藏组合为解剖单元,对油气分布的有序性及成藏富集主控因素开展分析。研究表明,该盆地以中阿拉伯次盆加瓦尔油田一带为中心,不同时代烃源岩生烃中心与富油气区带以顺时针同向旋转迁移;在... 基于波斯湾盆地油气勘探实践成果和研究进展,以成藏组合为解剖单元,对油气分布的有序性及成藏富集主控因素开展分析。研究表明,该盆地以中阿拉伯次盆加瓦尔油田一带为中心,不同时代烃源岩生烃中心与富油气区带以顺时针同向旋转迁移;在平面上总体呈现出“西油东气”、“盆地中心大油气田密集、边缘稀疏”有序分布的格局;垂向上油气系统复合及混源程度自西向东增大,与构造强度的“西弱东强”匹配良好,形成了“古生界富气、中生界富油、新生界油气均富集”的分布特征。波斯湾盆地油气大规模成藏富集和有序性分布主要受以下因素控制:(1)多套巨型烃源灶为近源成藏组合奠定了资源基础,侧向运移距离短的特点决定了油气富集于有效烃源岩展布区及附近;(2)台地区硬石膏盖层厚度小,但遭受的后期构造弱,良好的封盖性能使油气很难穿越盖层发生垂向浅层运聚;扎格罗斯造山带构造运动强烈,形成的冲断层和高角度裂缝沟通多套源储组合,但新近系Gachsaran组膏盐岩厚度大、塑性强,封盖性能普遍保持较好,盐下仍能形成大规模油气聚集;(3)各套成藏组合在烃源岩与储盖组合发育、烃源岩成熟生烃、圈闭形成等方面于时空上有序良好匹配,因此形成了丰富的多层系油气聚集。目前波斯湾盆地总体仍处于构造圈闭勘探阶段,有效烃源灶内的盐下远景圈闭依然为首选目标,中生界沉积相变化大的地区具备形成大规模岩性油气藏条件,深层古生界常规油气藏和下志留统Qusaiba段页岩气有较大的勘探潜力,有望成为未来重要的储量增长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 波斯湾盆地 油气分布 有序性 烃源岩 成藏组合 硬石膏盖层 盐下 油气富集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页岩气实现产业化发展需重视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4
8
作者 翟光明 何文渊 王世洪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111,共4页
中国大陆发育的暗色泥页岩层系多,页岩气资源比较丰富,分布广泛,将来可成为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供给的重要来源之一。基于国内外页岩气发展现状和趋势,指出了中国当前加快页岩气发展,实现产业化、跨越式发展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①... 中国大陆发育的暗色泥页岩层系多,页岩气资源比较丰富,分布广泛,将来可成为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供给的重要来源之一。基于国内外页岩气发展现状和趋势,指出了中国当前加快页岩气发展,实现产业化、跨越式发展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①加强对页岩气资源的认识和基础研究,重视对不同页岩气资源的分类评价;②借鉴煤层气发展经验,加强页岩气开发技术储备和攻关;③创建以页岩气为主的多种资源综合开发机制,搞好先导试验区,采用集约化的地面"井工厂"模式,合理建立"地下立体井网",实现"少井高产和高采收率";④注重页岩气发展规划,科学有序、安全环保地开发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页岩气 资源分类 产业化 井工厂 综合开发 安全 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川中侏罗系致密储层石油勘探前景 被引量:60
9
作者 廖群山 胡华 +2 位作者 林建平 刘中良 穆献中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15-822,838,共9页
从连续型石油聚集和与美国Williston盆地Bakken组对比的角度,对四川盆地川中侏罗系致密储层的石油勘探前景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1)四川盆地侏罗系储层孔隙度平均为1.O%-3.7%,渗透率平均为0.35×10^-3-0.53x10^-3μm。,... 从连续型石油聚集和与美国Williston盆地Bakken组对比的角度,对四川盆地川中侏罗系致密储层的石油勘探前景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1)四川盆地侏罗系储层孔隙度平均为1.O%-3.7%,渗透率平均为0.35×10^-3-0.53x10^-3μm。,中值孔喉半径平均为0.05-0.24μm,属于典型的致密储层。2)川中侏罗系产油层纵、横向上与生油层密切共生,源内或近源聚集;主力油层连续分布在斜坡区和凹陷区,没有明显的圈闭界限,不受局部构造控制;多层系叠合连片,大面积整体含油;多数含油区块为异常高压系统,油藏无水,没有统一的油一水边界,为较典型的连续型石油聚集,与Bakken组基本相同。3)Bakken组致密储层石油在近几年相对高油价背景下,主要以水平井及分段压裂技术实现了规模效益勘探开发;川中侏罗系受认识、投入和技术的制约,近十几年来未有实质性进展。4)从研究认识着手,建立先导性试验区,加强水平井及分段压裂等关键工艺技术攻关,有效提高单井产量,这是打开川中侏罗系致密储层石油勘探开发新局面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压裂 水平井 连续型石油聚集 勘探前景 致密储层 侏罗系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煤层气赋存特点与勘探方向 被引量:37
10
作者 翟光明 何文渊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共3页
中国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特点表现为含煤盆地多、含煤层系多、煤种全、煤层气藏类型多。埋藏深度浅于1000m的资源量达14.27×1012m3,是目前煤层气开发的主要对象。当前国家配套扶持政策基本到位,是我国发展煤层气的重要机遇期。加... 中国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特点表现为含煤盆地多、含煤层系多、煤种全、煤层气藏类型多。埋藏深度浅于1000m的资源量达14.27×1012m3,是目前煤层气开发的主要对象。当前国家配套扶持政策基本到位,是我国发展煤层气的重要机遇期。加快煤层气发展,首先要认识其赋存特点,选准富集区,探好目标区。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中国煤层气主要富集在5类地区:区域含煤区构造高点、直接盖层稳定分布的上斜坡区、凹中隆构造的火山岩活动区、浅层封闭条件好的低煤阶与厚煤层发育区、断裂活动次生割理发育区。目前,我国尚处于煤层气开发的初期,勘探开发前景广阔。通过对不同煤阶具体指标的分析并结合上述5类富集区的特点,提出了Ⅰ类目标区6个、Ⅱ类目标区5个、Ⅲ类目标区7个。其中沁水盆地南部晋城地区、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吉县—韩城地区、准噶尔盆地东南部昌吉—大井地区是近期3个千亿立方米煤层气储量规模的有利区;Ⅱ类和Ⅲ类目标区将成为中国煤层气中长期发展的重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煤层气 富集区 勘探开发 目标区 赋存特点 资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抓住机遇,加快中国煤层气产业的发展 被引量:26
11
作者 翟光明 何文渊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共4页
针对中国能源需求和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首先介绍了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成功经验,归纳了其给中国煤层气产业所带来的启示;然后客观剖析了当前国内煤层气勘探开发所面临的有利条件和机遇,同时对不利条件和风险也... 针对中国能源需求和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首先介绍了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成功经验,归纳了其给中国煤层气产业所带来的启示;然后客观剖析了当前国内煤层气勘探开发所面临的有利条件和机遇,同时对不利条件和风险也做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建议:①实施比常规石油天然气更为优惠的经济政策;②实施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的强制性"先采气、后采煤"政策;③制定煤层气资源保护和产业监管法规。希望能抓住大好发展时机,力争在"十一五"末中国的煤层气产业化能初见端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煤层气 勘探开发 资源保护 政策 法规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力加强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安全与陆上油气储运安全工作的建议 被引量:19
12
作者 严陆光 卢强 +17 位作者 宋振骐 戴金星 刘光鼎 侯保荣 孙振纯 姜标 黄常纲 沈沉 谭宗颖 胡国艺 姜伟 刘峰松 谢光锋 冯霞 王友华 王静 何玉发 刘欣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0,共10页
保证我国石油天然气可靠安全的供应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安全与陆上油气储运安全是我国能源工作的重要方面。本文叙述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安全与陆上油气储运安全的现状,与安全相关的科技问题及主... 保证我国石油天然气可靠安全的供应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安全与陆上油气储运安全是我国能源工作的重要方面。本文叙述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安全与陆上油气储运安全的现状,与安全相关的科技问题及主要工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安全 陆上油气储运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与挑战 被引量:13
13
作者 翟光明 王世洪 《中国工程科学》 2010年第5期4-10,共7页
至2050年前后,中国油气资源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潜力。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从"贫油国"到油气生产大国,建成了24个油气生产基地,自主发展形成一系列中国特色的油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我国油气地质条件十分复杂,这同时也... 至2050年前后,中国油气资源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潜力。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从"贫油国"到油气生产大国,建成了24个油气生产基地,自主发展形成一系列中国特色的油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我国油气地质条件十分复杂,这同时也孕育有广阔的勘探新区、新领域,待发现油气资源仍比较丰富,目前石油勘探刚进入中期阶段,天然气勘探尚处于早期阶段。同时,油气资源的进一步发展也面临诸多严峻挑战,经济快速发展油气需求缺口日益扩大,本土资源深入勘探开发的难度增大,勘探开发成本大幅上升,国际化经营拓展空间受多因素制约等。因此,必须始终加强油气勘探工作,一方面立足国内,坚持不懈开展新区新领域攻坚战,保持勘探工作量、储量、产量的稳定增长,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分享国际能源资源,引进和勘探利用国外石油和天然气;另一方面,还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全面推进节约用油用气战略,实现油气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资源 可持续发展 资源潜力 勘探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找油哲学,展望21世纪中国油气勘探前景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文昭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1年第2期1-7,共7页
从唯物辩证法和方法论的哲学思想,简要阐述了美国、前苏联及中国油气勘探的经历和认识,并对比出前苏联、美国和中国油气储量、产量阶段性发展的规律,指出中国21世纪油气勘探远景及接替的十大优选目标区:即柴达盆地、陕甘宁盆地北部、新... 从唯物辩证法和方法论的哲学思想,简要阐述了美国、前苏联及中国油气勘探的经历和认识,并对比出前苏联、美国和中国油气储量、产量阶段性发展的规律,指出中国21世纪油气勘探远景及接替的十大优选目标区:即柴达盆地、陕甘宁盆地北部、新疆三大盆地、松辽盆地深层、罗布泊—敦煌盆地与喀什坳陷、苏北坳陷和海洋大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油气勘探 21世纪 前景 目标区 柴达盆地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国内各油公司勘探活动特点
15
作者 何文渊 吴云海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5年第1期61-64,共4页
近年来,国内各油公司都相当重视勘探工作。勘探活动总的来说具有以下五大特点:矿权面积不断扩大,资源量有所增长;勘探工作锁定在各含油气盆地的前陆盆地、古隆起、大面积地层岩性带和富油凹陷四大领域,突出预探;立足富油凹陷,注重老油... 近年来,国内各油公司都相当重视勘探工作。勘探活动总的来说具有以下五大特点:矿权面积不断扩大,资源量有所增长;勘探工作锁定在各含油气盆地的前陆盆地、古隆起、大面积地层岩性带和富油凹陷四大领域,突出预探;立足富油凹陷,注重老油区扩展,减缓老区产量递减;石油储量高基值平稳增长,产量稳中有升;开始重视天然气勘探,天然气储量快速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特点 公司 国内 勘探工作 含油气盆地 天然气勘探 天然气储量 前陆盆地 地层岩性 产量递减 石油储量 资源量 古隆起 老油区 面积 凹陷 富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沿海大陆架油气勘探开发现状及前景 被引量:3
16
作者 康竹林 《海洋地质动态》 1998年第10期1-4,共4页
综合我国沿海大陆架油气勘探开发现状,论证了我国沿海大陆油气地质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各油气区的资源潜力,指出了油气勘探开发的广阔前景。
关键词 中国 沿海大陆架 油气勘探 油气开发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世纪中国油气区接替目标优选
17
作者 张文昭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1-23,共3页
关键词 21世纪 中国 油气工业 可持续发展 勘探 油气接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常规-非常规油气形成分布、资源潜力及趋势预测 被引量:273
18
作者 邹才能 翟光明 +10 位作者 张光亚 王红军 张国生 李建忠 王兆明 温志新 马锋 梁英波 杨智 李欣 梁坤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25,共13页
常规-非常规油气地质理论有效指导了油气资源不断获得新发现。新元古代以来,罗迪尼亚与潘吉亚(Pangea)超大陆2次重要板块构造分与合的旋回,控制特提斯、劳亚、冈瓦纳和太平洋4大构造域,以及克拉通、被动陆缘、裂谷、前陆、弧前和弧后等... 常规-非常规油气地质理论有效指导了油气资源不断获得新发现。新元古代以来,罗迪尼亚与潘吉亚(Pangea)超大陆2次重要板块构造分与合的旋回,控制特提斯、劳亚、冈瓦纳和太平洋4大构造域,以及克拉通、被动陆缘、裂谷、前陆、弧前和弧后等6类沉积盆地的形成。已发现油气储量中68%来自特提斯域,被动陆缘盆地占全球待发现油气资源量49%。全球盆地演化形成6套主要烃源岩、碳酸盐岩与碎屑岩2类储集层、泥页岩与膏盐2套区域性盖层。受以上因素控制,全球油气分布具有10条规律:1常规-非常规油气"有序聚集";2特提斯域控制全球油气富集带形成分布;3前陆冲断带控制构造油气田群分布;4克拉通内隆起控制特大型油气田展布;5台地边缘控制生物礁滩大油气田群带状分布;6被动大陆边缘控制海洋特大型油气田形成与分布;7前陆前渊斜坡控制大规模重油沥青赋存;8盆地沉积斜坡控制致密油气与煤层气聚集;9盆地深水富有机质沉积控制页岩油气滞留;10低温高压海底沉积控制水合物展布。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比例为2∶8;常规油气资源主要分布于中东、俄罗斯、北美和拉丁美洲4大地区,非常规油气资源主要分布于北美、亚太、拉丁美洲和俄罗斯4大地区。预测世界石油工业有10个发展趋势,油气勘探主要集中在海域深水、陆上深层与非常规3大领域。预判石油产量峰值在2040年前后,石油工业生命周期还可再延续150年。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不是化石能源利用的枯竭,而是新能源更低廉、更低碳、更大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油气地质学 有序聚集 分布规律 致密油气 页岩油气 安岳气田 涪陵页岩气田 生命周期 新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古隆起的分布与基本特征 被引量:137
19
作者 何登发 翟光明 +2 位作者 况军 张义杰 石昕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8-261,304,共15页
准噶尔盆地外侧三大边界动力体系的作用及基底结构的差异性导致准噶尔盆地在不同地质时期发育不同性质的隆起构造。石炭纪晚期东北侧的造山作用形成了盆地北部隆起,晚二叠世北部隆起分异为陆梁隆起与乌伦古坳陷;早二叠世西北侧的造山作... 准噶尔盆地外侧三大边界动力体系的作用及基底结构的差异性导致准噶尔盆地在不同地质时期发育不同性质的隆起构造。石炭纪晚期东北侧的造山作用形成了盆地北部隆起,晚二叠世北部隆起分异为陆梁隆起与乌伦古坳陷;早二叠世西北侧的造山作用形成了车排子隆起,随后的冲断作用形成了克拉玛依—夏子街断裂带。燕山期的压扭作用形成了沉积盖层中的车排子—莫索湾隆起。新生代北天山向北的冲断作用导致准噶尔盆地南部地区急剧挠曲沉降,盆地向南掀斜,隆起向北迁移。据基底的性质、形成时间、活动方式、地质结构与保存状态等特点将准噶尔盆地的隆起划分为继承型、间断型、掀斜型与冲断带型等4种基本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分布特征 隆起特征 盖层沉积期 构造类型 油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探索井历程、成效及意义——纪念科学探索井项目实践30周年 被引量:14
20
作者 翟光明 胡见义 +1 位作者 赵文智 邹才能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3-165,共13页
科学探索井项目(1986—2000年)开始实施至今已30年,回顾并总结其探索历程、勘探成效、管理经验等对指导陆上未来勘探的意义重大。科探井钻探的目的是立足勘探院(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地质研究新认识,在新盆地、新层系和新区开展科学... 科学探索井项目(1986—2000年)开始实施至今已30年,回顾并总结其探索历程、勘探成效、管理经验等对指导陆上未来勘探的意义重大。科探井钻探的目的是立足勘探院(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地质研究新认识,在新盆地、新层系和新区开展科学探索,既解决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又追求突破发现。历经15年共钻井14口,其中台参1井、陕参1井发现了吐哈油田与靖边大气田,开启了西北侏罗系与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大规模勘探的序幕,高科1井、酒参1井、沁参1井等获低产油气流,为日后获大发现打下基础,此外还储备了一批战略性领域和目标。在项目管理中,建立了"中国石油总部承担投资风险、以勘探院为主提出领域目标、油田承担钻探任务、勘探院监督"的运行模式,形成了"精雕细刻、精耕细作、深挖细找、点滴不漏"的管理细则,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勘探程序。科学探索井的意义体现在将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引领并推动油气勘探取得战略性突破,并为中国石油实施风险勘探积累了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探索井 “三新”领域 吐哈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 鄯善油田 靖边气田 台参1井 陕参1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