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物种对NiMo基催化剂的调控及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李晓倩 任申勇 +3 位作者 刘璐 杨驰 申宝剑 徐春明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7-878,共12页
以不同浓度的硝酸铁溶液处理的Y分子筛作为载体,以硝酸镍和钼酸铵为活性金属前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低温氮气吸附(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 以不同浓度的硝酸铁溶液处理的Y分子筛作为载体,以硝酸镍和钼酸铵为活性金属前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低温氮气吸附(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分析方法对Y分子筛及催化剂进行了物化性质表征。以二苯并噻吩为探针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评价催化剂的加氢脱硫(HDS)性能。结果表明,Fe物种的引入提高了Y分子筛比表面积和孔体积,改善了Y分子筛的酸性,减弱了NiMo金属和载体间的相互作用,调变了NiMo的电子结构,从而使硫化态催化剂具有更短的MoS_(2)平均片晶长度和更高的平均堆垛层数、更高的金属Ni和Mo硫化度及NiMoS活性相比例,显著提高了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NiMo/0.12MFe-Y催化剂在260℃时的加氢脱硫转化率达81%,比NiMo/USY催化剂提高了18百分点,并且具有更高的直接脱硫路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催化剂 电子转移 活性相 加氢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石油的天然气化工发展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4
2
作者 孔繁华 吴冠京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4,共4页
本文论述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状况、国内外天然气化工利用现状 ,特别是中石油的天然气化工利用的现状以及一些值得关注的天然气化工利用新技术 ;总结了天然气化工利用方面所开展的科研工作 ,提出了中国石油天然气化工发展建议。
关键词 中国石油 天然气 化工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制液态烃新工艺 被引量:5
3
作者 沈师孔 余长春 +5 位作者 代小平 李强 潘智勇 江启滢 张兆斌 徐继鹏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C00期1-9,共9页
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特别是边远地区分散的中小天然气田和油气共生的油气田的天然气 ,由于产量达不到管线长输的规模效益 ,又远离消费市场 ,很难开发利用。为此 ,作者在天然气两段催化氧化制合成气和费 -托合成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 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特别是边远地区分散的中小天然气田和油气共生的油气田的天然气 ,由于产量达不到管线长输的规模效益 ,又远离消费市场 ,很难开发利用。为此 ,作者在天然气两段催化氧化制合成气和费 -托合成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流程较短、投资和操作费用较低的天然气合成液态烃新工艺 ,可将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特别适合将边远地区分散的中小天然气田的天然气转化为无硫、无氮、无芳烃、无重金属污染和便于输运的优质石蜡基液态产品。该产品可经轻度加氢改质得到高品质的柴油掺合组分、润滑油基础油高等附加值产品。该工艺副产的燃料气可用于发电 ,或作为燃料气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催化氧化 合成气 液态烃 工艺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研究院硫回收技术研发动向
4
作者 陈昌介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11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天然气净化 回收技术 硫回收 研究院 尾气处理技术 研发 软件开发 高效节能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FeO_3(A=La,Nd,Sm,Eu)钙钛矿中的晶格氧用于天然气部分氧化制合成气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然家 余长春 +2 位作者 朱光荣 沈师孔 张志翔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5-8,共4页
介绍了将钙钛矿中的晶格氧用于天然气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的新方法 ,对AFeO3(A =La ,Nd ,Sm ,Eu)钙钛矿催化剂上发生的甲烷催化部分氧化反应进行了考察。研究了不同A位元素、反应温度、再氧化时间等条件对AFeO3催化剂催化部分氧化性能的影... 介绍了将钙钛矿中的晶格氧用于天然气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的新方法 ,对AFeO3(A =La ,Nd ,Sm ,Eu)钙钛矿催化剂上发生的甲烷催化部分氧化反应进行了考察。研究了不同A位元素、反应温度、再氧化时间等条件对AFeO3催化剂催化部分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稀土金属 (La ,Nd ,Sm ,Eu)占据A位的AFeO3钙钛矿型催化剂中的晶格氧适于甲烷选择性氧化制合成气 ,在完全氧化的LaFeO3催化剂上存在少量的强氧化性氧物种 ,通过控制再氧化条件 ,可使CH4 在LaFeO3催化剂的作用下 ,高转化率 (~ 92 % )、高选择性 (96 % )地生成合成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 AFeO3 晶格氧 部分氧化 合成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硅酸铵改性纳米HZSM-5分子筛催化甲醇制丙烯 被引量:18
6
作者 胡思 张卿 +4 位作者 夏至 巩雁军 徐君 邓风 窦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705-2712,共8页
在静态条件下,采用不同浓度的氟硅酸铵溶液对纳米ZSM-5分子筛进行了改性处理.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27Al魔角旋转固体核磁共振(27AlMASNMR)、X射线荧光光谱(XRF)、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N2吸附、透射电镜(TEM)、NH3程序升温脱附(NH3... 在静态条件下,采用不同浓度的氟硅酸铵溶液对纳米ZSM-5分子筛进行了改性处理.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27Al魔角旋转固体核磁共振(27AlMASNMR)、X射线荧光光谱(XRF)、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N2吸附、透射电镜(TEM)、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吡啶吸附红外光谱(Py-IR)等技术对改性前后纳米ZSM-5分子筛的骨架结构、织构性质、酸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在常压、反应温度为450°C、甲醇质量空速(WHSV)为1h-1的条件下,研究了改性前后纳米HZSM-5的甲醇制丙烯(MTP)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合适浓度的氟硅酸铵处理能够选择性地脱除纳米ZSM-5分子筛的外表面铝,从而使得HZSM-5的酸密度降低,比表面积和孔容增大,MTP催化性能显著提高.氟硅酸铵改性后纳米HZSM-5的丙烯选择性和丙烯/乙烯(P/E)质量比分别由原来的28.8%和2.6提高到45.1%和8.0,催化剂寿命增加了近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ZSM-5 脱铝 孔结构 酸性 丙烯选择性 催化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体组成对Ni-Mo/硅铝沸石基FCC汽油加氢异构化与芳构化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范煜 鲍晓军 +2 位作者 石冈 魏伟胜 徐健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共7页
采用浸渍法分别制备了以氢型丝光沸石(HMOR)、Hβ和HZSM5及其组合为载体的一元、二元及三元沸石基Ni Mo催化剂,考察了载体组成对FCC汽油加氢异构化与芳构化改质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元、二元沸石基Ni Mo催化剂难以提供平衡的加... 采用浸渍法分别制备了以氢型丝光沸石(HMOR)、Hβ和HZSM5及其组合为载体的一元、二元及三元沸石基Ni Mo催化剂,考察了载体组成对FCC汽油加氢异构化与芳构化改质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元、二元沸石基Ni Mo催化剂难以提供平衡的加氢异构化和芳构化活性,不能满足FCC汽油选择性加氢改质的要求;由适宜比例的三者组合得到的沸石基Ni Mo催化剂的加氢异构化、芳构化活性及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可在降低FCC汽油烯烃含量的同时保持产品的辛烷值,这归功于不同沸石之间的酸性与孔结构的协同作用。吡啶吸附红外酸性测试表明,催化剂的加氢异构化和芳构化活性与酸类型及不同酸之间的平衡密切相关,与B酸相比,L酸更有利于提高加氢异构化活性,L酸与B酸之适宜比例对于改善催化剂的芳构化活性及稳定性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OR HZSM-5 FCC汽油 加氢异构化与芳构化 辛烷值 酸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苯并噻吩和4-甲基二苯并噻吩在Mo和CoMo/γ-Al_2O_3催化剂上加氢脱硫的反应机理 被引量:16
8
作者 徐永强 赵瑞玉 +2 位作者 商红岩 赵会吉 刘晨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4-21,共8页
研究了二苯并噻吩(DBT)和4-甲基二苯并噻吩(4-MDBT)在Mo/γ-Al_2O3和CoMo/γ-Al_2O_3上加氢脱硫反应的产物分布及其可能的反应网络,并通过反应压力和温度对产物分布的影响,揭示了加氢脱硫反应的可能机理。DBT在Mo/γ-Al_2O_3上的加氢脱... 研究了二苯并噻吩(DBT)和4-甲基二苯并噻吩(4-MDBT)在Mo/γ-Al_2O3和CoMo/γ-Al_2O_3上加氢脱硫反应的产物分布及其可能的反应网络,并通过反应压力和温度对产物分布的影响,揭示了加氢脱硫反应的可能机理。DBT在Mo/γ-Al_2O_3上的加氢脱硫反应主要通过直接氢解路径和加氢路径进行,两种途径的作用相近;在CoMo/γ-Al_2O_3催化剂上的加氢脱硫主要通过直接氢解路径进行。4-MDBT在Mo/γ-Al_2O_3和CoMo/γ-Al_2O_3上的加氢脱硫反应主要通过加氢路径进行。Co的加入有助于提高Mo/γ-Al_2O_3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尤其是直接氢解脱硫活性。4-MDBT加氢脱硫反应中加氢路径的相对作用显著大于DBT加氢脱硫反应的加氢路径,间接证明4-MDBT的加氢脱硫过程存在对“端连吸附”的空间位阻。4-MDBT分子中甲基的供电子作用有利于促进苯环的加氢反应,从而有助于缩小与DBT分子间加氢脱硫活性的差别。在DBT和4-MDBT加氢脱硫反应中,反应压力和温度对加氢路径的影响大于对氢解路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并噻吩 4-甲基二苯并噻吩 氧化铝 Mo/γ-Al2O3 CoMo/γ-Al2O3 催化剂 加氢脱硫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催化转化制丙烯中HZSM-5分子筛的尺寸效应 被引量:11
9
作者 姚敏 胡思 +2 位作者 王俭 窦涛 伍永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122-2128,共7页
甲醇催化制丙烯(MTP)是一个具有重要工业应用的研究课题,目前普遍采用的催化剂是HZSM-5分子筛.通过调节分子筛合成原料的配比、晶化温度和晶化时间等参数,对所制备的不同晶粒尺寸的HZSM-5分子筛,综合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 甲醇催化制丙烯(MTP)是一个具有重要工业应用的研究课题,目前普遍采用的催化剂是HZSM-5分子筛.通过调节分子筛合成原料的配比、晶化温度和晶化时间等参数,对所制备的不同晶粒尺寸的HZSM-5分子筛,综合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N2吸附和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等手段表征了其晶格结构、表观形貌、孔结构以及酸性质.利用固定床反应装置对HZSM-5分子筛甲醇催化制丙烯的活性和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并采用热重(TG)分析技术对催化剂的积炭性能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HZSM-5分子筛粒度的减小可以增加分子筛比表面积、孔体积,同时有更多开放的孔口及短的孔道长度,有利于反应物分子的吸附和传质,并降低了产物分子在孔道中的扩散距离及发生二次反应的几率,提高了催化剂的抗积炭能力和容炭能力以及稳定性;而且所合成的小尺寸分子筛单位质量的总酸量及强酸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利于提高目标产物丙烯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ZSM-5分子筛 晶粒尺寸 甲醇 丙烯 酸性质 积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杂多酸催化2-丁烯与醋酸直接酯化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琴 柳云骐 +1 位作者 周永敏 刘晨光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20-1224,共5页
采用加热回流法制备了SiO2负载磷钨酸催化剂,并用于催化2-丁烯与醋酸的直接酯化反应;考察了反应条件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用电导率法测定了催化剂的活性组分磷钨酸在产物中的溶脱量;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吡啶吸附红外光谱、BET比表面... 采用加热回流法制备了SiO2负载磷钨酸催化剂,并用于催化2-丁烯与醋酸的直接酯化反应;考察了反应条件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用电导率法测定了催化剂的活性组分磷钨酸在产物中的溶脱量;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吡啶吸附红外光谱、BET比表面积测定等方法对失活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催化剂的失活原因。实验结果表明,酯化反应的优化条件为:反应温度110℃、反应压力1.5MPa、n(2-丁烯):n(醋酸)=2、反应时间9h、催化剂用量m(磷钨酸):m(醋酸)=0.03、水用量V(水):V(醋酸)=0.02,在此条件下,醋酸的转化率为33.5%,醋酸仲丁酯的选择性为92.7%;催化剂重复使用3次后失活,磷钨酸的最大溶脱量约54%,失活催化剂中磷钨酸的Keggin结构被破坏,L酸酸量下降,B酸完全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钨酸催化剂 二氧化硅 2-丁烯 醋酸 醋酸仲丁酯 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汽油加氢改质GARDES技术的开发及工业试验 被引量:49
11
作者 石冈 范煜 +1 位作者 鲍晓军 王廷海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6-72,共7页
介绍针对催化裂化(FCC)汽油清洁化开发的深度加氢脱硫和烯烃定向转化相耦合的FCC汽油加氢改质GARDES技术的工艺配置、催化剂的设计理念、工业试验情况及满足国Ⅳ排放标准兼顾满足国Ⅴ排放标准的清洁汽油的中试评价情况。工业试验标定结... 介绍针对催化裂化(FCC)汽油清洁化开发的深度加氢脱硫和烯烃定向转化相耦合的FCC汽油加氢改质GARDES技术的工艺配置、催化剂的设计理念、工业试验情况及满足国Ⅳ排放标准兼顾满足国Ⅴ排放标准的清洁汽油的中试评价情况。工业试验标定结果表明:所得产品可作为满足国Ⅳ排放标准的清洁汽油调合组分,在烯烃体积分数降低16百分点的情况下,辛烷值损失为1.0个单位。对于不同硫含量FCC汽油的中试评价结果表明:在目标产品为满足国Ⅳ排放标准要求的清洁汽油调合组分时,脱硫率为69%~89%、辛烷值损失为0.3~0.5个单位;在目标产品为满足国Ⅴ排放标准要求的清洁汽油调合组分时,脱硫率为88%~96%、辛烷值损失为0.7~0.9个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汽油 GARDES技术 烯烃 加氢脱硫 辛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分离器的模拟实验 被引量:17
12
作者 魏伟胜 杨彦文 +1 位作者 鲍晓军 石冈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779-782,共4页
对气液分离器模拟实验技术进行了研究 ,其核心是分离效率的准确测量和实验过程中雾滴粒度及浓度的控制。采用稀盐水 -空气作为实验介质 ,通过测定进出口盐水中Cl- 浓度的变化计算蒸发率 ,进而得到分离效率。该分离效率的测量结果不受空... 对气液分离器模拟实验技术进行了研究 ,其核心是分离效率的准确测量和实验过程中雾滴粒度及浓度的控制。采用稀盐水 -空气作为实验介质 ,通过测定进出口盐水中Cl- 浓度的变化计算蒸发率 ,进而得到分离效率。该分离效率的测量结果不受空气湿度和温度的影响 ,误差小于 0 5 %。考察了双流道喷嘴雾化粒径的影响因素 ,并提出了雾滴粒度及浓度的控制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分离器 分离效率 雾滴 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释蒸汽中Na^+及积炭对甲醇制丙烯催化剂性能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峰 颜蜀雋 +5 位作者 雍晓静 罗春桃 张卿 温鹏宇 巩雁军 窦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58-364,共7页
考察了稀释蒸汽中Na^+及积炭对甲醇制丙烯(MTP)催化剂物理化学性质和催化性能影响,及离子交换后催化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荧光(XRF)光谱、N_2吸附-脱附、程序升温氨脱附(NH_3-TPD)和热重(TG)分析等方法对失活... 考察了稀释蒸汽中Na^+及积炭对甲醇制丙烯(MTP)催化剂物理化学性质和催化性能影响,及离子交换后催化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荧光(XRF)光谱、N_2吸附-脱附、程序升温氨脱附(NH_3-TPD)和热重(TG)分析等方法对失活和再生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在101325 Pa、470℃和甲醇空速(WHSV)为1.0-3.0 h^(-1)的反应条件下,采用连续流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考察其催化甲醇制丙烯性能.结果表明;MTP反应970 h后的催化剂晶体结构和形貌没有受到明显破坏,但稀释蒸汽中Na^+极易扩散至催化剂表面,部分取代H质子的位置,从而使催化剂酸性逐渐下降而中毒失活;另外,MTP催化剂表面的积炭导致分了筛微孔堵塞是造成其失活的主要原因,可通过烧炭再生过程消除,而水蒸汽脱铝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缓慢但更严重.用再生和离子交换处理后,Na^+中毒催化剂MTP反应性能基本完全恢复.在470 h反应过程中,甲醇转化率保持在99%以上,丙烯选择性大于46%,且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丙烯选择性逐渐升高、乙烯选择性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制丙烯催化剂 积炭 再生 稀释蒸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貌纳米薄水铝石的水/溶剂热合成及其催化应用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李广慈 柳云骐 +2 位作者 刘迪 刘理华 刘晨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15-1223,共9页
氧化铝作为一种多孔材料因其具有发达的孔道结构、高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被广泛用作催化剂载体、催化剂和吸附材料等。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具有特定形貌的纳米氧化铝相继成功合成。由于异形氧化铝独特的孔道结构和表面性质,显示出比... 氧化铝作为一种多孔材料因其具有发达的孔道结构、高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被广泛用作催化剂载体、催化剂和吸附材料等。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具有特定形貌的纳米氧化铝相继成功合成。由于异形氧化铝独特的孔道结构和表面性质,显示出比传统的活性氧化铝更加优越的吸附和催化性能。本文从氧化铝前体薄水铝石的合成过程出发,综述了水/溶剂热法合成不同形貌纳米薄水铝石的研究进展,包括不同形貌纳米薄水铝石的形成机理和催化应用。最后,对纳米薄水铝石的制备与应用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水铝石 形貌 水/溶剂热法 催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的表面修饰对Co-Mo催化剂HDS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商红岩 刘晨光 +2 位作者 徐永强 赵会吉 宋怀河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29-136,共8页
 采用程序升温脱附(TPD)、Boehm滴定以及质量滴定(Masstitration)等方法分析了多壁碳纳米管(MWCNT)经过浓硝酸改性处理前后的表面酸性和酸性分布;同时运用XRD技术研究了碳纳米管负载Co Mo催化剂的表面物种和活性组分的分散;并在高压微...  采用程序升温脱附(TPD)、Boehm滴定以及质量滴定(Masstitration)等方法分析了多壁碳纳米管(MWCNT)经过浓硝酸改性处理前后的表面酸性和酸性分布;同时运用XRD技术研究了碳纳米管负载Co Mo催化剂的表面物种和活性组分的分散;并在高压微型反应器中,以二苯并噻吩(DBT)为模型化合物,对碳纳米管负载的Co Mo催化剂体系进行了加氢脱硫(HDS)活性评价,以期揭示碳纳米管的表面修饰对其负载Co Mo催化剂HDS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WCNT表面呈一定的碱性,通过浓硝酸化学修饰以后,反而呈现较强的酸性,并且随着酸处理时间的延长,表面的酸性进一步增加。如,M MWCNT 6(酸化6h)表面总酸量为1.29×10-3mol/g,M MWCNT 24(酸化24h)表面总酸量为2.46×10-3mol/g。酸改性提高了Co Mo催化剂在MWCNT表面的分散程度,以致Co Mo/MWCNT催化剂的HDS活性和选择性明显高于Co Mo/γ Al2O3催化体系。然而,Co Mo/M MWC NT 6的HDS活性以及选择性与Co Mo/MWCNT相差不多,略有降低,但是仍比Co Mo/γ Al2O3催化体系的HDS活性高。Co Mo/M MWCNT 24催化剂的HDS活性降低很多,并且催化性能发生了很大改变,产物中出现了大量的副产物1,2 二苯基乙烷。表明,深度酸化改性反而不利于提高碳纳米管负载Co Mo催化体系的HDS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表面修饰 Co-Mo催化剂 HDS性能 加氢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硫化态前驱物制备的NiMoS/γ-Al_2O_3催化剂表面活性相HRTEM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柴永明 南军 +2 位作者 相春娥 柳云骐 刘晨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26,共7页
采用硫化态前驱物四硫代钼酸铵溶液浸渍载体γ-Al2O3制备了硫化态NiMoS/γ-Al2O3加氢精制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了XRD和HRTEM表征,并以FCC柴油为原料,考察了催化剂的加氢精制性能。结果表明,该加氢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与载体γ-Al2O3的相互... 采用硫化态前驱物四硫代钼酸铵溶液浸渍载体γ-Al2O3制备了硫化态NiMoS/γ-Al2O3加氢精制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了XRD和HRTEM表征,并以FCC柴油为原料,考察了催化剂的加氢精制性能。结果表明,该加氢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与载体γ-Al2O3的相互作用较弱,不存在难以还原硫化的Mo—O—Al桥键,催化剂表面MoS2分散度较好,MoS2的晶粒较大,堆积层数较高,大部分MoS2以Ⅱ型的NiMoS相存在;硫化态NiMoS/γ-Al2O3加氢精制催化剂具有优于工业催化剂CK-2的脱硫、脱氮和脱芳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硫代钼酸铵 前驱物 加氢精制催化剂 活性相 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柴油加氢精制催化剂活性的方法 被引量:20
17
作者 刘志红 王豪 鲍晓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3-179,共7页
依据过渡金属硫化物催化剂的活性相理论及加氢脱硫、脱芳反应的历程,综述了各种提高柴油加氢精制催化剂性能的方法——使用高加氢能力的活性组分、引入中等强度酸中心、减弱活性组分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提高活性组分的分散度;介绍了... 依据过渡金属硫化物催化剂的活性相理论及加氢脱硫、脱芳反应的历程,综述了各种提高柴油加氢精制催化剂性能的方法——使用高加氢能力的活性组分、引入中等强度酸中心、减弱活性组分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提高活性组分的分散度;介绍了相关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指出研究开发高比表面积、中等酸性的介孔载体和既能提高活性组分分散度又不增强活性组分与载体间相互作用的新型催化剂制备方法是提高柴油加氢精制催化剂性能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加氢精制 催化剂 载体 活性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汽油临氢异构化/芳构化改质过程的反应特性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治平 徐建 +2 位作者 石冈 范煜 鲍晓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751-2760,共10页
采用工业Ni-Mo/Al2O3-HZSM-5催化剂在小型固定床加氢微反装置上对催化裂化(FCC)汽油临氢改质过程的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考察反应温度、压力、空速和氢油体积比对改质后的FCC汽油烃类组成的影响,分析了汽油中不同烃类的转化性能。结... 采用工业Ni-Mo/Al2O3-HZSM-5催化剂在小型固定床加氢微反装置上对催化裂化(FCC)汽油临氢改质过程的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考察反应温度、压力、空速和氢油体积比对改质后的FCC汽油烃类组成的影响,分析了汽油中不同烃类的转化性能。结果表明,氢油比对产物组成影响不大,高温、低压、低空速有利于增加芳烃的选择性,低温、高压、高空速则有利于增加异构烷烃的选择性;临氢改质后,FCC汽油的烯烃含量明显降低,芳烃和异构烷烃含量增加,因而产品汽油的辛烷值基本保持不变;全馏分、轻馏分和重馏分FCC汽油临氢改质实验结果表明,烯烃含量较高的轻馏分具有更高的转化活性;在FCC汽油临氢改质过程中,同碳数的端烯烃反应活性高于内烯烃,直链烯烃的反应活性高于支链烯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烯烃 辛烷值恢复 化学反应 固定床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化镍和磷化钼催化剂的原位XRD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曲本连 柴永明 +2 位作者 相春娥 张景成 刘晨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96-502,共7页
采用共浸渍法制备了SiO2负载型和非负载型磷化镍和磷化钼催化剂前驱体,再以程序升温原位还原法制备了催化剂,并采用原位XRD和TPR技术研究了催化剂的活性相转化过程。以二苯并噻吩(DBT)和喹啉(Q)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Ni2P/SiO2和MoP/SiO2... 采用共浸渍法制备了SiO2负载型和非负载型磷化镍和磷化钼催化剂前驱体,再以程序升温原位还原法制备了催化剂,并采用原位XRD和TPR技术研究了催化剂的活性相转化过程。以二苯并噻吩(DBT)和喹啉(Q)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Ni2P/SiO2和MoP/SiO2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和加氢脱氮活性。由表征结果可以推测,Ni的磷化物的生成过程为:(1)Ni2P2O7→Ni;(2)P前驱体还原,并与Ni生成Ni12P5;(3)Ni12P5进一步还原生成Ni2P。Mo的磷化物的生成过程为:(1)MoO3→MoO2;(2)MoO2→Mo;(3)P前驱体还原,并与Mo进一步生成MoP。Ni2P/SiO2和非负载型Ni2P催化剂的晶相变化规律基本相似;而MoP/SiO2催化剂在700℃时,只发生相转变的趋势,并无晶体生成。在压力2 MPa、体积空速3 h-1、氢/液体积比300的条件下,以二苯并噻吩(DBT)和喹啉(Q)模型化合物为原料时,Ni2P/SiO2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和脱氮活性远高于MoP/SiO2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镍 磷化钼 原位XRD TPR HDS HD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MCM-41分子筛的合成及其萘异丙基化催化性能 被引量:9
20
作者 何广湘 靳海波 +1 位作者 张瑛 窦涛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2期129-133,共5页
以通过碱处理的β分子筛作为硅铝源,以CTAB为模板剂,合成了β/MCM-41介孔-微孔复合分子筛。利用XRD、SEM、N2吸附-脱附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β/MCM-41复合分子筛的制备条件。采用微型固定床反应装置考察了β/MCM-41复合分子筛... 以通过碱处理的β分子筛作为硅铝源,以CTAB为模板剂,合成了β/MCM-41介孔-微孔复合分子筛。利用XRD、SEM、N2吸附-脱附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β/MCM-41复合分子筛的制备条件。采用微型固定床反应装置考察了β/MCM-41复合分子筛对萘异丙基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优化的β/MCM-41复合分子筛制备工艺条件为:碱度2.0 mol/L,碱处理时间0.5 h,晶化温度130℃,晶化时间24 h,晶化体系pH值9.0。与ZSM-5、MOR、β、MCM-41相比较,β/MCM-41复合分子筛对萘异丙基化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基化 2 6-二异丙基萘 β/MCM-41 复合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