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气能量计量系统分级与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12
1
作者 任佳 段继芹 何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5-122,共8页
在中国天然气管网即将推行能量计量方式的形势下,天然气能量计量系统的合理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合理评价天然气能量计量系统,进而保障计量结果的准确可靠性已成为天然气贸易交接各相关方关注的焦点。为了科学合理建设和评价天然气能量计量... 在中国天然气管网即将推行能量计量方式的形势下,天然气能量计量系统的合理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合理评价天然气能量计量系统,进而保障计量结果的准确可靠性已成为天然气贸易交接各相关方关注的焦点。为了科学合理建设和评价天然气能量计量系统,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相关天然气计量技术标准和规范,结合国家石油天然气大流量计量站成都分站(以下简称成都分站)流量计检定数据和国内外实施实例,以天然气贸易计量交接中A级计量系统为例,进行了天然气能量计量系统最大允许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按照流量大小、最大允许误差进行中国天然气能量计量系统设计和建设的分级和配置具有可操作性;(2)天然气能量计量系统设计建设时按照GB/T 18603进行配置,虽然系统最大允许误差能够达到A级要求,但在运行中需要控制不确定度带来的计量风险,加强标准的执行宣贯和现场计量管理;(3)国内相关标准和规范在计量系统分类、流量和发热量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面需要协调一致。结论认为,通过对标分析和不确定度研究,提出了中国天然气能量计量系统需要在天然气流量量值溯源、标准制修订和计量管理等方面持续改进的建议。上述认识为中国下步实施天然气能量计量时计量系统设计建设和实际运行的性能评价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能量计量 贸易计量 计量系统 分级 最大允许误差 测量不确定度 技术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天然气产品及分析测试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设和展望 被引量:11
2
作者 常宏岗 罗勤 +1 位作者 周理 许文晓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6-69,106-107,共4页
在广泛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天然气产品和分析测试技术标准体系的现状及其与国际标准之间的差距,提出了中国将在未来的5~10年间以自主创新、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和信息化为手段,完善管输天然气分析测试技术及其标准,推... 在广泛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天然气产品和分析测试技术标准体系的现状及其与国际标准之间的差距,提出了中国将在未来的5~10年间以自主创新、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和信息化为手段,完善管输天然气分析测试技术及其标准,推进天然气能量计量技术标准的应用和实施,展开天然气上游领域取样和分析测试技术标准的研究,开展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和煤制天然气代用品产品和分析测试技术的标准化工作,同时将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与修订,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中国天然气产品和分析测试技术标准体系,推进中国天然气行业的标准化工作,为中国和世界天然气工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标准化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天然气产品 分析测试技术 标准体系 能量计量 天然气上游领域 国际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管道掺氢对天然气分析计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镨 周理 +2 位作者 张佩颖 罗勤 蒲长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5-145,共11页
天然气管道掺氢输送是现阶段实现氢气长距离输送、规模化使用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天然气工业向“碳中和”目标迈进的重要途径。氢气与天然气中其他常量组分物性差异较大,天然气管道掺氢将影响天然气的物性参数分析计量标准和设备适用性... 天然气管道掺氢输送是现阶段实现氢气长距离输送、规模化使用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天然气工业向“碳中和”目标迈进的重要途径。氢气与天然气中其他常量组分物性差异较大,天然气管道掺氢将影响天然气的物性参数分析计量标准和设备适用性。为此,以3种典型天然气为例,系统分析了天然气物性参数随掺氢浓度的变化趋势,并讨论了天然气管道掺氢对天然气分析计量和相关设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当掺氢浓度达40%时,不同天然气的高位发热量、相对密度、沃泊指数、黏度、体积能量密度(10 MPa、20℃)分别下降约27%、35%、10%、20%和40%,压缩因子、声速(10 MPa、20℃)分别上升18%和34%左右;(2)现行天然气产品标准规定的指标限制了天然气掺氢浓度的范围,现有天然气分析计量标准、设备适用的氢气浓度较低,不利于掺氢天然气的准确分析和计量。(3)建议综合各参数确定技术经济性合理的掺氢浓度,修订《天然气:GB 17820—2018》和《进入天然气长输管道的气体质量要求:GB/T 37124—2018》,并开展实验及优化研究拓展分析计量方法、标准和设备的适用范围,合理选用天然气物性参数计算标准。结论认为,天然气管道掺氢对天然气分析计量的影响分析,有助于推动掺氢天然气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氢天然气 高位发热量 压缩因子 声速 体积能量密度 分析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入天然气长输管道气体质量要求》国家标准解读 被引量:15
4
作者 蔡黎 周代兵 +2 位作者 谢羽 周理 唐蒙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5-98,共4页
《进入天然气长输管道气体质量要求》标准的制订和实施与GB 17820 《天然气》协调一致,将进一步规范进入天然气长输管道的气体质量。该标准规定发热量、总硫等指标有大幅度提升,将对天然气处理工艺、分析测试等多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尤... 《进入天然气长输管道气体质量要求》标准的制订和实施与GB 17820 《天然气》协调一致,将进一步规范进入天然气长输管道的气体质量。该标准规定发热量、总硫等指标有大幅度提升,将对天然气处理工艺、分析测试等多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是总硫含量跨数量级的提升将有效地契合国家和公众对环保的要求。而H_2、CO等指标的确定也将有效扩大标准适用范围,确保对现阶段进入天然气长输管道气体种类的全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长输管道 质量要求 总硫 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天然气国际标准化发展与思考 被引量:8
5
作者 常宏岗 周理 +4 位作者 罗勤 马建国 周代兵 张镨 王伟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0,共10页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重要奋斗目标,大力发展天然气已成为中国能源发展国家战略。天然气行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技术复杂、安全环保要求高的特点,因此对标准、规范提出了更高要求。推进中国天然气国际标准化进程,对中国技术国际化...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重要奋斗目标,大力发展天然气已成为中国能源发展国家战略。天然气行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技术复杂、安全环保要求高的特点,因此对标准、规范提出了更高要求。推进中国天然气国际标准化进程,对中国技术国际化和维护天然气国际贸易公平公正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推动天然气国内国际标准化协同发展,在梳理分析国内外天然气标准化技术机构情况,总结天然气国际标准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标准的重要性、先进性和对产业的促进等多维度研究了中国制订的天然气国际标准。研究结果表明:(1)天然气国际标准化工作是中国天然气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中国标准走出去是抢占国际话语权;(2)科技创新是标准的基础,国际标准是市场竞争的战略武器;(3)高效的组织协调与持续的人才培养是支撑国际标准化工作的重要保障。结论认为,天然气国际标准化工作是我国天然气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目前中国构建了天然气工业标准体系,积极融入国际天然气标准化组织体系,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制订的《用氧化微库仑法测定总硫含量》等10项国际标准,引领世界天然气硫化物分析技术方向,建议围绕新能源和“双碳”目标开展科技攻关和国际标准制订,进一步提升中国天然气标准国际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标准 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 硫化物 思考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ISO和俄罗斯天然气水露点测定标准方法比对 被引量:9
6
作者 李晓红 周理 +4 位作者 何斌 曾文平 罗勤 陈正华 沈琳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9-103,共5页
水露点是天然气质量控制和管道安全运行的重要指标,也是进口俄罗斯天然气技术协议谈判中重点关注的指标。对中国、ISO和俄罗斯三方的天然气水露点测定标准方法开展了详细的比对,首先是标准文本的比对,其次是采用标准水露点发生器生成的... 水露点是天然气质量控制和管道安全运行的重要指标,也是进口俄罗斯天然气技术协议谈判中重点关注的指标。对中国、ISO和俄罗斯三方的天然气水露点测定标准方法开展了详细的比对,首先是标准文本的比对,其次是采用标准水露点发生器生成的气源,在实验室开展比对,最后是依据中国和俄罗斯两国标准,分别采用两国常用的水露点分析仪,在两国标准规定的不同吹扫条件下,在输气站现场开展了比对。通过比对,明确了三方标准最大的区别是吹扫方式;在无干扰情况下,中国和俄罗斯常用水露点分析仪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且相互吻合良好;在存在干扰情况下(可能是醇类或烃类),中国和俄罗斯常用水露点分析仪检测结果差异较大,最大差值达到6.1℃。比对结果为进口俄罗斯天然气技术谈判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水露点 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 俄罗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总硫含量测定方法国际标准进展 被引量:20
7
作者 周理 李晓红 +4 位作者 沈琳 罗勤 郭开华 何敏 丁思家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1-96,共6页
天然气总硫含量关系到管道安全,环保排放,世界各国和组织均对总硫指标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规定,并作为衡量天然气品质的一项重要控制指标。总硫含量的检查技术和标准也越来越引起国际上的关注和重视。自2011年开始,依托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 天然气总硫含量关系到管道安全,环保排放,世界各国和组织均对总硫指标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规定,并作为衡量天然气品质的一项重要控制指标。总硫含量的检查技术和标准也越来越引起国际上的关注和重视。自2011年开始,依托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含硫气田开发过程总硫测定经验和技术沉淀,着手通过国内天然气总硫测定方法标准的进步大力推动国际标准的发展,为建立总硫测定国际标准体系,陆续开展了"氧化微库仑法测定总硫""紫外荧光法测定总硫"和"色谱法测定总硫"的国际标准研究。目前,库仑法和紫外荧光法两项国际标准制定工作已经完成。重点对两项国际标准制定过程的主要工作量和关键技术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同时给出了利用色谱法测定总硫方法制定国际标准的可行性,提出了下一步将色谱法测定总硫写入国际标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总硫 测定 气相色谱法 国际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天然气推荐性国家标准GB/T 31253的讨论 被引量:5
8
作者 周理 陈赓良 郭开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7-91,共5页
2014年发布的推荐性国家标准"天然气气体标准物质的验证发热量和密度直接测量法"GB/T 31253是以ISO/TR24094技术报告为基础、以修改采用的方式编制而形成的。基于对上述ISO技术报告的分析,认为GB/T 31253在确认方法、气体标... 2014年发布的推荐性国家标准"天然气气体标准物质的验证发热量和密度直接测量法"GB/T 31253是以ISO/TR24094技术报告为基础、以修改采用的方式编制而形成的。基于对上述ISO技术报告的分析,认为GB/T 31253在确认方法、气体标准物质确认程序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并对其进行了讨论和质疑。研究认为:(1)ISO/TR 24094的标题宜修改为"天然气分析——气体标准物质的确认方法",该技术报告不宜转化为推荐性国家标准;(2)VAMGAS研究项目使用的2个多元标准气体混合物是以称量法制备的基准级标准气混合物(PSM),使用的参比热量计(或密度天平)也必须是基准级的,其测量不确定度应优于0.1%,这样才能合理地与PSM进行统计比较;(3)水流式热量计测量天然气发热量的扩展不确定度仅为1.0%(k=2),不能作为天然气发热量测定的基准仪器;(4)天然气能量计量涉及气体体积流量计量、直接法和间接法测定天然气发热量等3种计量技术,其量传、溯源方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及其适用标准各不相同;(5)GB/T 31253及其附录中存在着一系列的计量技术规范(JJF)及标准的误用问题,因而其附录B、D、E皆不能成立。最后建议:撤销GB/T 31253,将ISO/TR 24094以等同采用的方式转化为指导性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能量计量 直接法测定发热量 间接法测定发热量 溯源性 化学计量溯源性 0级热量计 不确定度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天然气组成分析方法标准对精密度的要求 被引量:4
9
作者 曾文平 王晓琴 +1 位作者 冯韵霖 周均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6-92,共7页
天然气组成分析是天然气工业中最为基础的分析项目,我国强制性标准GB 17820-2012《天然气》规定的二氧化碳浓度和高位发热量两个指标均与天然气组成分析有关,而分析结果的精密度要求是天然气组成分析方法规定的重要技术参数。比较了国... 天然气组成分析是天然气工业中最为基础的分析项目,我国强制性标准GB 17820-2012《天然气》规定的二氧化碳浓度和高位发热量两个指标均与天然气组成分析有关,而分析结果的精密度要求是天然气组成分析方法规定的重要技术参数。比较了国内外天然气常规组成分析方法标准规定的精密度值,并通过试验,验证了不同方法分析结果所能达到的精密度,对各方法标准规定精密度值的合理性进行了探讨,其结论可为使用者选择合适的方法标准分析天然气组成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组成分析 方法标准 精密度 重复性 再现性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荧光法和氧化微库仑法测定天然气中总硫含量的比对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沈琳 李晓红 +4 位作者 周理 丁思家 罗勤 黄灵 陈勇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3-100,共8页
目前国内检测天然气中总硫含量应用比较多的方法是氧化微库仑法和紫外荧光法,在实际应用中,紫外荧光法具有比氧化微库仑法更加稳定抗干扰的优点。同时,越来越多的紫外荧光仪使用反馈都优于氧化微库仑仪。为了对两种方法进行充分研究,在... 目前国内检测天然气中总硫含量应用比较多的方法是氧化微库仑法和紫外荧光法,在实际应用中,紫外荧光法具有比氧化微库仑法更加稳定抗干扰的优点。同时,越来越多的紫外荧光仪使用反馈都优于氧化微库仑仪。为了对两种方法进行充分研究,在8家实验室用不同的紫外荧光仪以及在4家实验室用不同的氧化微库仑仪对同一批次21个样品进行了重复测试,分别从精密度、稳定性、仪器效率、操作、普及情况5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精密度数据相差不大,紫外荧光法相比氧化微库仑法具有仪器分析效率更高、调试过程更快速简捷,稳定性更优越并在国内的使用越来越普及等优势。该研究成果为两种方法测定天然气总硫含量测试的结果判定提供了参考,为GB17820-2018《天然气》中将总硫检测的仲裁方法修改为紫外荧光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也为制定ISO20729:2017《天然气硫化合物测定用紫外荧光法测定总硫含量》和修订GB/T11060.8-2012《天然气含硫化合物的测定第8部分:用紫外荧光光度法测定总硫含量》提供了基础数据;与现行的GB/T11060.4-2017《天然气含硫化合物的测定第4部分:用氧化微库仑法测定总硫含量》精密度要求相比,该研究成果更契合日常实验检测水平,建议开展该项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总硫 紫外荧光法 氧化微库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热导检测器气相色谱法在天然气总硫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晓琴 曾文平 +1 位作者 蔡黎 李晓红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6-113,121,共9页
建立了微型热导检测器(μTCD)气相色谱法测定天然气中总硫含量的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评价了方法的可靠性,探讨了分析方法的有效性、重复性、准确性和烃类组分对待测目标物的影响,在天然气气质组分不含丁烷及以上组分的条件下,方... 建立了微型热导检测器(μTCD)气相色谱法测定天然气中总硫含量的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评价了方法的可靠性,探讨了分析方法的有效性、重复性、准确性和烃类组分对待测目标物的影响,在天然气气质组分不含丁烷及以上组分的条件下,方法的定性重复性(色谱峰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0.3%,定量重复性(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2%,准确性的分析偏差≤5%,不同测量方法的比对结果满足GB/T 11060.8-2020总硫测定方法仲裁标准中再现性的要求。μTCD气相色谱法与常规气相色谱仪相比,具有灵敏度高、分析周期短、操作简便、运行成本低等特点,容易实现在线检测,对于气质组分中不含丁烷及以上组分时,该方法优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微型热导检测器 气相色谱法 硫化合物 总硫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及类似气体产品标准水露点指标解读 被引量:4
12
作者 曾文平 王伟杰 +1 位作者 蒲长胜 廖珈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8-114,共7页
水露点是天然气及类似气体产品的一项重要质量指标,正确理解不同产品标准对水露点的技术要求,对天然气及类似气体加工、输送条件的选择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对比分析了GB 17820-2018《天然气》、GB 18047-2017《车用压缩天然气》和GB/T ... 水露点是天然气及类似气体产品的一项重要质量指标,正确理解不同产品标准对水露点的技术要求,对天然气及类似气体加工、输送条件的选择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对比分析了GB 17820-2018《天然气》、GB 18047-2017《车用压缩天然气》和GB/T 37124-2018《进入天然气长输管道的气体质量要求》等对水露点的指标要求,详细解读了各标准对判定水露点超标的工况条件,并通过实例分析了当工况条件发生变化时,测定和评判水露点结果时的关注要点。结果表明:天然气及类似气体的水露点有定性和定量两类指标,定性指标要求在交接点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应不存在液态水;定量指标采用“在一定压力下,水露点应比输送条件下最低环境温度低5℃”的要求。在此情况下,标准的使用者正确理解“一定压力”和“最低环境温度”是有效判断水露点是否超标的关键。而车用压缩天然气以环境温度-13℃为界点,分两种情况规定水露点或水含量,其指标具体明确,具有较好的操作性。提出了GB 18047-2017和GB/T 37124-2018规定水露点指标的局限性,为今后修订相关国家标准提出了建议。其结论对从事天然气分析测试及质量管理的人员正确理解和使用标准具有实际意义,也为天然气脱水处理装置和输气管道的安全平稳运行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类似气体 产品标准 水露点 指标解读 标准修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分析天然气中苯系物含量 被引量:4
13
作者 曾文平 王晓琴 +1 位作者 王伟杰 图孟格勒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9-93,103,共6页
苯系物(BTEX)通常包括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等芳香族化合物,一般天然气中含有微量的苯系物。在天然气生产和加工环节,检测苯系物组分含量对预测天然气烃露点/烃含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验,建立了采用气相色法分析苯系物含量的方法,... 苯系物(BTEX)通常包括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等芳香族化合物,一般天然气中含有微量的苯系物。在天然气生产和加工环节,检测苯系物组分含量对预测天然气烃露点/烃含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验,建立了采用气相色法分析苯系物含量的方法,各苯系物定性重复性RSD_(7(定性))不超过0.01%;苯和甲苯定量重复性RSD_(7(定量))不超过2.5%,乙苯和二甲苯定量重复性RSD_(7(定量))为7%~11%;各组分最低检测限可达约2×10^(-10) g/s;对二甲苯和间二甲苯的分离度达到2.2。分析实际天然气样品,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获得的结论对准确检测天然气中苯系物含量提供了技术参考,为使用天然气组成数据准确预测烃露点/烃含量提供了可靠的完整数据,计算获得的烃露点/烃含量对天然气处理厂脱烃装置工艺设计和输气管道的安全运行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苯系物 气相色谱法 检测限 分离度 重复性 外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中C_6^+组成分析不同定量方式对计算烃露点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曾文平 蒲长胜 +3 位作者 王晓琴 张镨 王伟杰 何飞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0-85,91,共7页
由天然气组成数据计算烃露点是获取烃露点的一种重要的检测方法,天然气组成分析已有相关方法标准,但对于C_6^+组成分析有不同的定量和数据处理方式。概述了计算烃露点的主要影响因素,重点分析了C_6^+延伸组成分析不同定量方式对计算烃... 由天然气组成数据计算烃露点是获取烃露点的一种重要的检测方法,天然气组成分析已有相关方法标准,但对于C_6^+组成分析有不同的定量和数据处理方式。概述了计算烃露点的主要影响因素,重点分析了C_6^+延伸组成分析不同定量方式对计算烃露点结果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两个实际天然气样品,根据不同的定量方法和数据处理方式获得的C_6^+延伸组成数据预测了天然气的烃露点。结果表明,对于C_6^+延伸组成的分析,C_6~C_(16)按碳数归类,其中苯、甲苯、环己烷和甲基环己烷等组分单独定量时,由此获得完整天然气组成数据计算的烃露点和直接测定烃露点平均偏差在3℃以内,初步验证了计算法和直接测定法获得的烃露点结果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6延伸组成 架桥定量 碳数归类 烃露点 特殊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1mg感量质量比较仪对标准气体称量不确定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蔡黎 张露露 唐蒙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8-92,共5页
通过对0.1mg感量的标准气体称量设备进行称量过程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探讨和量化,并使用标准方法进行称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得出使用0.1 mg感量质量比较仪进行标准气体称量时,单次称量的不确定度约为0.2mg。通过称样量的控制,最终获取... 通过对0.1mg感量的标准气体称量设备进行称量过程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探讨和量化,并使用标准方法进行称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得出使用0.1 mg感量质量比较仪进行标准气体称量时,单次称量的不确定度约为0.2mg。通过称样量的控制,最终获取的标准气体不确定度的原主要贡献源称量不确定度进一步降低,影响低于原料气纯度不确定度,甚至各组分摩尔质量的不确定度。使用0.1mg感量的标准气体称量设备进行标准气体称量时,标准气体的标准合成称量不确定度可低于0.02%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1mg 标准气体 质量比较仪 称量法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中四氢噻吩标准气体定值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蔡黎 秦吉 +2 位作者 沈琳 李晓红 周理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5-99,共5页
甲烷中四氢噻吩标准气体是保证天然气中加臭剂准确分析的计量基础。采用感量为0.1mg的质量比较仪,使用称量法进行甲烷中四氢噻吩的称量并定值,同时对比了使用分压法制备,以氮中的H_2S为分析标准,使用总硫定值的方法。由于四氢噻吩与气... 甲烷中四氢噻吩标准气体是保证天然气中加臭剂准确分析的计量基础。采用感量为0.1mg的质量比较仪,使用称量法进行甲烷中四氢噻吩的称量并定值,同时对比了使用分压法制备,以氮中的H_2S为分析标准,使用总硫定值的方法。由于四氢噻吩与气瓶之间的作用,称量法的定值结果与实际样品中的四氢噻吩浓度存在偏差。而使用分压法制备,总硫定值的方法由于四氢噻吩与气瓶的作用达到平衡后进行定值,定值结果与其他机构研发的四氢噻吩标准气体之间的差值在标准物质不确定度接受范围内。分压法制备,总硫定值的方法可以作为较为适宜的甲烷中四氢噻吩定值研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噻吩 标准气体 质量比较仪 分压法 称量法 紫外荧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国际标准ISO 10723:2012的认识与讨论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理 陈赓良 +2 位作者 郭开华 王伟杰 王晓琴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8-112,共5页
2012年修订发布的国际标准ISO 10723:2012《天然气分析系统的性能评价》与1995版有较大差异,了解和掌握该标准修订前后的技术差异和主要技术内容对于保障我国天然气能量测定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加快天然气大规模交接计量方式... 2012年修订发布的国际标准ISO 10723:2012《天然气分析系统的性能评价》与1995版有较大差异,了解和掌握该标准修订前后的技术差异和主要技术内容对于保障我国天然气能量测定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加快天然气大规模交接计量方式由传统的体积计量向能量计量过渡,我国已于2008年底发布了国家标准GB/T 22723—2008《天然气能量的测定》,但迄今未能对商品天然气管网系统中间接法测定天然气发热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整体评估。为此,在了解ISO 10723:2012技术要点的基础上,对比分析ISO 10723:2012与ISO 10723:1995在推荐方法、仪器操作性能规定等方面的改进,探讨了平均校正系数的表达与计算,以及Monte—Carlo法(MCM)模拟的应用。结果表明:(1)与ISO 10723:1995相比,ISO 10723:2012在标准应用范围、MCM评估步骤、不确定度评估、误差设置等4个方面作出了重大改进;(2)根据ISO/IEC指南98-3阐明的原理提出平均校正系数计算式;(3)进入英国管网天然气的MCM模拟的平均误差介于-0.10~0.08 MJ/m^3,符合该国天然气准入协议规定。结论认为,应重视ISO 10723:2012附录B中以平均系数法评价气相色谱仪,并提出建议:(1)ISO 10723:2012对实施能量计量的A级计量系统MPE值规定为±1.0%;(2)在参比条件为15℃(燃烧)和15℃、101 325 Pa(计量)时,天然气组成中虚拟组分C6+按正己烷性质计算其发热量的工况条件下,最大允许误差为0.10MJ·m^(-3),最大允许偏差为0.025 MJ·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气相色谱分析 组成分析 精密度评定 不确定度评估 ISO 10723:2012 GB/T 22723-200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热导检测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敏刚 胡君杰 +7 位作者 熊可 潘义 王少楠 范挺 周理 谷雨 周玉龙 许向东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8,共8页
热导检测器是气相色谱仪的关键部件,主要用于气体成分和浓度的检测。与传统热导检测器相比较,微型热导检测器(μTCD)具有质量轻、体积小、灵敏度高等优点,能够集成到便携式气相色谱仪中,符合当前气相色谱仪微型化的发展趋势。该文系统... 热导检测器是气相色谱仪的关键部件,主要用于气体成分和浓度的检测。与传统热导检测器相比较,微型热导检测器(μTCD)具有质量轻、体积小、灵敏度高等优点,能够集成到便携式气相色谱仪中,符合当前气相色谱仪微型化的发展趋势。该文系统概括μTCD的研究理论,从优化μTCD性能的角度,详细比较4种典型的μTCD的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并且基于μTCD热导池的封装技术,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分析结果表明,当μTCD的热导池热丝支撑梁采用Si/SiNx复合结构时,输出信号可靠,检测灵敏度高。另外,与静电键合技术相比较,新型低温封装技术能够在室温条件下进行,更有利于检测到稳定的输出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热导检测器 热导池 灵敏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硫磺中微量砷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6
19
作者 涂振权 汪玉洁 +1 位作者 欧阳清华 鲁春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8-103,111,共7页
采用微波消解和微波赶酸处理样品,通过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对天然气处理厂产出硫磺中微量砷进行测定。基于建立的有效数学模型,开发了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硫磺中微量砷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结果表明:天然气处理厂产出硫磺中... 采用微波消解和微波赶酸处理样品,通过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对天然气处理厂产出硫磺中微量砷进行测定。基于建立的有效数学模型,开发了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硫磺中微量砷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结果表明:天然气处理厂产出硫磺中砷含量均小于1μg/g,达到工业硫磺GB/T 2449.1-2014规定的优级品的要求;消解回收率、标准曲线拟合和测量重复性是影响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其中对高、中浓度段不确定度贡献最大是消解回收率,而对低浓度段不确定度贡献最大的是标准曲线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度 硫磺 微波消解 原子荧光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B 17820对硫化物气体标准物质的影响探讨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彦 蔡黎 +2 位作者 吴海 谢羽 刘锦韬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8-92,共5页
介绍了强制性标准GB 17820-2018《天然气》实施后对我国硫化物气体标准物质的需求和影响。结合天然气质量控制领域的重大变化,分析国际、国内的H2S和SO2气体标准物质的现状和标准物质的溯源性,提出相对应的硫化物尤其是H2S和SO2气体标... 介绍了强制性标准GB 17820-2018《天然气》实施后对我国硫化物气体标准物质的需求和影响。结合天然气质量控制领域的重大变化,分析国际、国内的H2S和SO2气体标准物质的现状和标准物质的溯源性,提出相对应的硫化物尤其是H2S和SO2气体标准物质的研发和生产需求。标准中规定进入长输管道的天然气应符合一类气的质量要求,一类商品天然气中H2S质量浓度应不超过6 mg/m^3。为了实现对一类天然气中H 2S含量的准确分析和溯源,满足管输天然气现场微量H2S的分析,应有相应摩尔分数的H2S气体标准物质,完善一类天然气中H 2S的分析溯源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气体标准物质 天然气 GB 178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